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武进区旅游

武进区旅游景点

中国春秋淹城旅游区
   淹城位于常州市南面,距市区约七公里是我国目前西周到春秋时期保存下来的最古老,最完整的地面古城池。据说,这也是世界上公有的三城三河形制的古城,面积约0.6平方公里,迄今已有将近3000年的历史。相传商朝末年,东夷奄君为躲避周王的攻打,带领部落南下,筑成挖壕固守数年,因四周都是护城河,好像淹在水里一样,故称淹城。淹城气势壮观,遗址有土墙三重,分为外城、内城、子城,各城均有护城河环绕,只在西面有一出口通道。外城呈椭圆形,周长约2.5公里,内城和子城都为方形。城内有淹君殿、跑马岗、甘露城、头墩、肚墩、脚墩、玉井、摇铃钟声、龙泉等古景点。城内外散布着的百余个土墩中,以头墩、肚墩、脚墩为最大。近年来淹城先……[详细]
中华孝道园
   •参观为孝子王裒建立的蓼莪禅寺,在观音胜境拜观音祈福吉祥。景点介绍中华孝道园面朝太湖,背靠蓼莪山,融合了孝道和观音文化,在此既可以看到为纪念二十四孝之一王裒而建的蓼莪禅寺,也可以看到高大的观音塑像。景区的建筑很新,周边环境具有乡村风情,但是位置偏远,更适合自驾游。中华孝道园的大门就在太湖畔,里面的布局类似于无锡的灵山胜境。进入大门,首先看到思恩广场,广场在一片湖水中,中央立着高12米的洁白净瓶,定时会有喷泉表演。然后遇到岔路,往右是去先祖庙堂的,往左的菩提大道通往观音胜境。先祖堂内供奉炎黄二帝、伏羲女娲等各路神灵,东西两殿为谱牒文化馆,两侧105间厢房为百家姓祠堂。在去观音胜境的路……[详细]
淹城野生动物世界
   •适合亲子游,可自驾入园看各种动物,并与温顺的小动物亲密接触。景点介绍淹城野生动物世界紧邻淹城春秋乐园,以野生动物生态散养为特色,分为步行游览和乘车游览(景区小火车或自驾)两种方式,适合亲子游。动物园里凶猛的动物都与游客隔河相望以确保安全,温顺的食草动物可以接触喂食。淹城野生动物世界内设有袋鼠馆、鸟类长廊、狼谷、黑豹馆、白狮馆、东北虎馆、孔雀苑、猩猩馆、熊猫山寨、非洲狮部落等20余个动物专馆。如果是步行游览,可以从东大门入口进入,进门后向右,按逆时针方向逐个游览。东大门也是主要的出入口,游客中心和售票处都位于这里。如果是自驾车游玩,则要从南大门自驾区入口进入,顺时针方向游玩。园区内……[详细]
环球动漫嬉戏谷
   环球动漫嬉戏谷乐园,位于常州市武进太湖湾旅游度假区内;一座国际动漫游戏体验博览园,颠覆传统,突破创新,定位鲜明,以满足逾4亿中国互联网用户的庞大娱乐需求为目标,以更适合未来前往的体验型公园为前瞻,与世纪品牌“迪斯尼”及“环球影城”形成差异,注重现代数字文化互动体验,给世界一个全新主题。环球动漫嬉戏谷,以“动漫艺术、游戏文化”为主题,将超前的数字娱乐和高科技术完美融合,通过游戏虚拟场景局部实景化的手段,将一个从未有过的、神秘未知的、超越现实的“奇幻世界”带入现实!你,将以主角的身份,在现实中演绎“穿越奇幻世界”之神话传奇。环球动漫嬉戏谷拥有中国大陆唯一、世界第二座天幕影院“天幕幻想”和亚洲第一的……[详细]
宋剑湖生态旅游区
   宋剑湖生态旅游区位于武进区遥观镇,规划总面积5.63平方公里,其中湿地水域面积达4000多亩。旅游区将“生态”与“乡土”两大主题有机统一,在修复湿地生态的同时,建设集休闲度假、度假酒店、科普教育、生态居住、商务办公为一体的生态公园。按照规划设计,旅游区主要景点有:喷泉迎客、栈桥赏景、百步得福、玉螺传说、泛舟荡漾、嬉戏果园、钓鱼台、芦苇风光、阳光草坪等。开放时间:08:00-18:00(售票:08:00-17:30)……[详细]
武进艺林园
   武进夏溪观赏植物科技示范园(艺林园)由常州市厚余花木有限公司建设,引进名、特、优、稀和珍奇观赏花卉苗木新品种数百个,依托南京农业大学实施高效栽培技术,加速优质种苗、种球、种子和栽培技术的推广、转化和利用,至2000年底,建立花卉新品引种基地66.67公顷,大棚3.2万平方米,推广种植面积2000公顷。2002年公司投资3000余万元建设了集科研、科普、生产销售与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百亩花木精品示范园――艺林园,该园采用公司总经理戴锁方独创的“大树移栽、快速生根法”国家专利,以种植树龄超过百岁的桂花、榆树、石榴、银杏等名古奇珍大树和花卉为主。该园以古树为造型的门楼高23米,古树连接假山长约150米,……[详细]
淹城遗址
   淹城遗址位于江苏省常州市南门外约7公里武进县湖塘桥西。淹城水陆面积约67公顷,其中耕地约占47公顷。城有三重,分别为外城、内城、子城,城河亦有三围。外城为一不规则圆形,周长2580米,东西对径800余米,南北直径750米左右;城墙残高10米左右,宽25~50米不等,城外护城河一般宽40~50米,深3米多。内城呈方形,处于外城内部的东北面,周长半于外城,达1252米,高10.5米、宽20米左右,高于外城。子城即王城,又称为“紫罗城”,在内城中部偏北,也呈方形,周长457米,高约11米,宽约7~10米。三城各有一门出入,外城的出口在西部偏北,俗称“城门口”;内城出入口在西部偏南处,俗称“摇铃城”;……[详细]
武进白龙庙
   白龙庙位于武进区横山桥镇横山风景区紫霞峰南坡黄猫岭(传说岭前有一黄猫,白天吐金子,夜晚吐银子,后称黄猫岭)之东,坐北朝南,亭台楼阁,依山而建,山环水抱,气势非凡,候鸟云集,四季花香鸟语,真可谓人间之佳境。为纪念白龙娘娘,里人募集财物,大兴土木,扩建道观,供奉其身,名曰潜灵观,后改名潜灵庙、龙母庙、白龙庙。明成化七年(1471)重建。明嘉靖十年(1531)六月,大旱,蝗飞蔽天,钦差郡守亲临白龙庙,虔诚祈祷,归途即降大雨,三日不息,远近沾溉,秋岁大熟。官绅以神为灵又扩建,并立碑为志。清乾隆十八年(1753)、道光十二年(1832)均重修。咸丰十年(1860)庙毁于战火。光绪四年(1878)在废址上……[详细]
横林赵氏宗祠
   橫林赵氏宗祠,号永思堂,位于武进区横林镇赵家塘,祠始建于元至正十年(1350)。明万历八年(1580),因第十世赵士立无后,捐献家产建成大祠堂(即今址),此后数百年间曾多次整修。2013年3月祠堂再修竣工,4月4日举行祠堂竣工庆典。赵氏宗祠坐北朝南,三进三开间六檩,硬山式砖木结构,三进屋脊各有特色,第一进为哺鸡脊,第二进为夔脊,第三进为龙脊,屋脊的两头做成龙凤鸟兽图形,保留了明清风格。赵氏宗祠占地面积588平方米,建筑面积219平方米。祠堂南眺无锡阳山,北望清明山,堂前还有一条清澈的河浜,真是一处风景佳地。橫林西盖赵氏是宋太祖赵匡胤次子燕王赵德昭的后裔,始迁祖赵孟堙是赵德昭十一世孙,元朝时赵孟……[详细]
礼嘉双桥
   礼嘉双桥位于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老街,礼嘉双桥为两座平板石梁桥,是两座一横一竖相毗邻的石桥,跨兴隆河,其中东西走向的叫礼嘉桥,南北走向的叫太原桥。礼嘉双桥是常武地区少见的保存较为完好的具有双桥首尾相接的单孔石梁桥,这种桥制桥型在常武地区绝无仅有。礼嘉桥原名李家桥,始建于明洪武年间。礼嘉桥既是桥名,也是镇名。礼嘉桥镇建于何时,因何得名,自古而今,缺少文字记载,然众说纷纭。不论宋朝的咸淳《毗陵志》或明朝的成化《常州府志》,都无“礼嘉桥”或“李家桥”。只载有周陈、都浜、秦巷等里名,而这几个里就在礼嘉桥之周围。据礼嘉数十家宗谱详核,在清朝雍正七年(1729)以前,称“礼嘉桥”为“李家桥”。以“李”勘其由……[详细]
钱一本墓园
   钱一本墓园位于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城湾山梅园岭西侧,东、西、北三面环山,南部为平地,可眺望太湖。1958 年,因当地修建水库,墓道部分石构件被损坏垒砌水闸,墓园大部分被淹没在水库中。近年水库废弃后,墓园重新从水底暴露出来。2011 年至 2012 年,为配合基本建设,南京博物院、常州市考古研究所、武进区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对该墓园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墓园坐北朝南,中轴线方向为北偏东30°。平面呈侧“凸”字形,南北长 160 米,东西最宽 70 米,总占地面积 8042 平方米。结构清晰,建造时经过精心规划。墓园因地势而建,从前往后逐步升高,高低有别,层次分明。清理出望柱、牌坊、神道、泮池、圆形……[详细]
五七农场排灌东站
   五七农场排灌东站位于常州市武进区延政西路北侧,横亘于十字河南北两岸,建于1971年,为一座水泥砖砌建筑,集排灌、通航功能于一体,建筑面积约 500 平方米。下层为水闸,上层为排灌站,楼顶中部有水泥质桥拱形匾额,楷书“武进县五七农场排灌东站”十一个繁体大字,左右各有一根立柱,柱顶塑成红旗招展形状,柱体有楹联一副:“天翻地覆慨而慷,虎踞龙盘今胜昔”。武进滆湖北端的沿湖圩区围垦耕地面积近两万亩,每年排涝压力较大。自民国时期开始,圩区逐渐开始尝试以机电灌溉农田,但应用较少,大部分还是潮水自留灌溉,或者依赖人力、畜力的龙骨水车,这种原始的灌溉方式扬程低、排水量小,农业生产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1954年农……[详细]
淹城宝林寺
   宝林寺,位于常州市武进区春秋淹城遗址西约1公里处。始建于南朝梁武帝时(公元527年),557年北周孝闵帝重建,更名“法华寺”,宋崇宁兵毁,明重建,复名“宝林寺”鼎盛时有殿宇千间,蔚为壮观。至1949年,仍有殿宇百余间。1958年被拆,仅存3间寺屋用作仓库。1995年12月,宝林禅寺重新开放,重建了天王殿、大雄宝殿、罗汉殿、万佛殿、讲经堂、斋堂等共计9000平方米,新塑了庄严妙相,各具特色的佛像。公元527年,南北朝时期梁武帝舍业无为祖师创建宝林寺,历尽兴衰,但宝林寺作为观世音菩萨的根本道场已名闻寰宇,周遍法界。北宋崇宁年间(1102—1106年)毁于兵燹,南宋重修,复名宝林寺。元末又毁于战乱,……[详细]
大运河常州段
   大运河常州段西至武进与丹阳交界的荷园里,东至武进和无锡交界的直湖港,全长45.8公里,是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开凿于春秋时期,也是最早开凿的江南运河段落。2006年京杭大运河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将浙东运河、隋唐大运河与京杭大运河合并公布为“大运河”。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江南运河常州城区段,西起连江桥、东至东方大桥,长约23公里,被列为世界遗产大运河的27段河道之一。江南乃“水乡泽国”,也是运河起源之地。相传早在商朝末年,吴泰伯在无锡梅里一带开凿运河以灌溉、排洪。春秋末年,为满足西征北伐军运之需,胥浦、胥溪等多条运河相继开……[详细]
礼嘉王氏宗祠
   礼嘉桥王氏宗祠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鱼池村,始建于明崇祯年间(1628—1644),清雍正年间(1723—1735)增建后进,嘉庆十四年(1809)改建宗祠,在旧址上扩大祠堂规模,历时8年建成。礼嘉王氏宗祠,历史比较悠久。据《周陈王氏宗谱》记载,中沙礼嘉王氏是周陈王氏是随北宋南渡而来到武进礼嘉的。中沙周陈王氏是北宋宰相王旦(王文正公)一脉的后裔,而王旦的父亲王祜(王晋公)曾在北宋初年任兵部侍郎。当初他曾“手植三槐于庭,曰:‘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大文豪苏东坡收入《古文观止》的名篇“三槐堂铭”说的就是这件事。以后,王氏子孙不论迁徙何处,如建宗祠就都取名“三槐堂”。王氏宗祠原为五楹四进,中……[详细]
邹区兴隆桥
   兴隆桥位于常州市钟楼区邹区镇老镇西街,兴隆西街西首,东西向横跨在鹤溪河上,是一座单孔石拱桥。兴隆桥是目前邹区镇内发现的保存完好的唯一一座石拱桥,并且得到了很好的保护。石桥旁设置了钢架人行便桥,用于平时的交通之用,而石桥成为当地的人文景观。兴隆桥始建年代不详,据地方志记载:“兴隆桥原名平石桥。明代已建有平石桥,使东西两街相接,清初改建为石拱桥。乾隆五十一年(1786)重修。咸丰十一年(1861),河东桥背上建桥楼后,桥的金刚碑座被压断。经三乡合谋估算,此桥重修,需要资金贰仟多银元。有识人士王琴轩首解义囊,捐资较多,民众踊跃出资成数。光绪三十一年(1905)仲冬兴工,次岁丙午九月落成;民皆喜悦,同……[详细]
冯仲云故居
   冯仲云故居位于常州市武进区横林镇余巷村薛家前 16号,为我国东北抗日联军著名将领冯仲云出生地。冯仲云故居建造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左右,原有房屋三进,均为硬山式砖木结构。第一进平房,六楹三间,正中明间檐下为石库门,建筑面积70余平方米;第二进原为三间平房,现已改建为水泥混制楼房;第三进原为三间楼房,现改建为平房,屋后有一园,曾栽种花木,其东侧另有两间平房(原为厨房和猪舍)。整个故居建筑面积约为400平方米,占地面积近700平方米,现由其后人居住,目前第三进已建冯仲云纪念室。纪念室内陈列有冯仲云生平事迹介绍,还有他的著作、遗物、授勋、勋章等实物和照片,以及吉林省杨靖宇纪念馆、哈尔滨工业大学等……[详细]
武进博物馆
   武进博物馆坐落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武宜路西侧国家5A级春秋淹城旅游区内,是展示武进历史文化和江南古代文明的艺术殿堂。博物馆于2007年12月12日起对外开放。主要负责馆藏文物收藏保管、学术研究、陈列展示和社会教育等公共服务,承担武进区域范围内田野考古工作。博物馆现有人员编制21个,其中文博高级职称3名,中级职称8名,内设有办公室、讲解接待部、陈列保管部、社会教育部、考古学术部、安保部等6部门。2019年10月常州市武进区晓园艺术馆并入博物馆。武进博物馆建筑面积8728平方米,为二层仿汉代建筑,外形古朴典雅、雄伟庄重。设有“史河流韵”、“春秋淹城”两个基本展厅和2个临展厅,面积共计3025平方米……[详细]
常州天主堂
   天主堂,位于常州东北约6公里的天宁区郑陆镇东青和平村委陈家自然村,是武进建堂最早,规模最大的教堂。1988年11月7日,武进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文物保护点。2008年2月26日,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据传天主堂初建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清宣统三年(1911)征地24亩,时黄辉烈神甫扩建教堂用房40余间。民国二年(1913)又新建圣堂6间,民国二十年(1931),翻建圣堂和钟楼,并进行大修。随着宗教界反帝爱国运动的开展,东青天主堂根据“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原则,排除外来干扰,教徒宗教活动正常。“文革-”期间,天主教活动被迫停止。1980年12月12日,中共江苏省委批……[详细]
常州万安桥
   万安桥位于常州市武进区戚墅堰东街,跨老三山港,在京杭大运河北岸,是一座单孔石拱桥。万安桥是街东和街西的重要连接,站在桥上可以一览古运河的壮丽景色,桥西的东街自明朝以来就是戚墅堰重要的街道之一。万安桥东西走向 ,始建年代失考(有一说是明正统五年(1440)始建),明成化十四年(1478)同知吴桓修建,取名戚墅堰桥,又名万安桥,取万民安乐之意。明弘治八年(1495)及清同治十三年(1874)重修。民国二十六年(1937),万安桥遭日机轰炸,桥西北部被炸去一大片。抗战胜利后,由地方人士集资修缮,1954年经大修后恢复原样。万安桥条石拱圈,条石条台,单孔拱形花岗石结构,间有青石,纵联分节并列式,桥呈东……[详细]
全部武进区景点>>>

粤ICP备13001937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422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联系我们: QQ: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