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武义县旅游

武义县文物古迹介绍

武义古城
  武义古城建于唐代,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这里有着许多古朴的建筑,如明清古街、古城墙、古桥等,是一个可以深入了解武义历史和文化的好地方。武义古城还有许多特色小吃和手工艺品,可以品尝和购买。……[详细]
何氏宗祠
  宗祠又称祖庙、家庙。武义县郭洞何氏宗祠是该村众多文物古迹中最突出的明代古建筑之一。建于明朝万历37年(1609年)。武义县嘉庆县志记载,全县有祠126座,其中建造年代确切并在明朝以前建造的祠堂共有10多座,这10多座祠堂中现在仍保存比较完好的已经不多,郭洞何氏宗祠是较好的一座,颇具代表性,有较高的文物价值。何氏宗祠位于郭下村,占地1060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祠堂分为头门、正厅和后厅三进。头门(前厅)三大间东西厢房各两间;正厅五大间及东西回廊,厢房左右各三间;后厅五间与左右回廊及东西厢房各三间。正厅前的天井中建有宇台(俗称戏台)一座,戏台正面宽5.8米,侧面宽6.2米,面积36平方米。祠堂门廊大门边一对直径90厘米的抱鼓石(俗称户对)连同石雕底座共高1.76米。门口上方一块白色……[详细]
台山寺
  台山景区坐落在瓯江流域的宣平溪上游,景区总面积5平方公里,系国家AA级风景旅游区。景区因千年古刹台山寺得名,台山寺始建于北宋乾德年间(公元963年)距今已有1040余年历史,系有“浙中佛教圣地”“括苍山脉山景”的美誉。 景区内有世界黄金,有静妙湖;有千年茶树王。台山寺建于宋建德年间,已有千年历史,属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名由中国佛协主席赵朴初亲笔题写,寺中15米高的观音佛为浙中第一大佛。台山顶上的千年古井久旱不涸,令人称奇。台山景区坐落在瓯江流域的宣平溪上游,景区总面积5平方公里,系国家AA级风景旅游区。景区因千年古刹台山寺得名,台山寺始建于北宋乾德年间(公元963年)距今已有1040余年历史,素有“浙中佛教圣地”“括苍山脉仙景”的美誉。它座落在台山之巅,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寺名。……[详细]
明招寺
  明招文化起源于东晋,鼎盛于南宋,传承于当代,是中国传统儒学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武义明招寺又名惠安寺、智觉寺,俗称明招寺,始建于东晋咸和初年。县史记载,东晋“竹林七贤”之一阮籍的曾孙阮孚,赴任广州刺史时,弃官于明招山隐居,晚年又舍宅建惠安寺。该寺至清乾隆年间奉敕改为智觉寺,为我省境内最早的佛教寺院之一。到五代后唐时期,著名佛教建筑大师德谦禅师前来明招山开山聚徒,由此,明招寺成为当时影响全国的佛教胜地。明招寺位于武义县城东北上陈村明招山麓,距县城12公里,距金丽温高速西田畈出口1公里。明招寺四周环山,峰峦清秀,风景秀丽。明招寺至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比杭州灵隐寺还早500多年,阮孚死后,就葬在明招寺旁。后人为纪念他,在寺内外建造了阮公祠、金貂亭、腊屐亭。宋代时,在寺对面的玩珠山上建造了玩……[详细]
武义延福寺
  延福寺位于武义县桃溪镇陶村东的福平山旁,为后晋天福二年(937年)僧宗一创建,原名福田寺,宋绍熙年间(1190年一1194年)赐名延福。清康熙九年(1670年)重建观音堂和两廊。雍正八年(1730年)至乾隆十三年(1748年),多次修茸大殿,并增建天王殿和两廊厢楼。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重建观音堂,现存的建筑群,按中轴线排列为山门、天王殿、大殿和观音堂。两侧厢楼,殿间有长生池、观间堂,后有石涧井。 大殿重建于元延枯四年(1317年),为江南已发现的元代建筑中年代最早者。殿平面方形,面宽和进深均11.8米,5开间,重檐歇山顶,下檐为明代天顺年间(1457年一1464年)修耷时所增建。柱子除外檐檐柱外,其余为梭柱。柱础,一为雕饰宝相花的覆盆柱础,上加石质;一为质形柱础,前檐柱与金柱之间用乳袱……[详细]
俞源村古建筑群
  俞源村古建筑群位于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城西南20公里。俞源村,始建于南宋,至明嘉靖年间文风鼎盛,清乾隆以后因经商而致富,曾出进士、举人六十八名。明代苏平仲为此村撰文四篇,均收入《四库全书》。俞源古村落是明朝开国谋士刘伯温按天体星象布局设计。现存元代石拱桥两座,明代宗祠及住宅十二座,清代宗祠、庙宇、戏台、住宅(大型住宅四座,最大的有二百五十八间)、公益建筑(义仓、养老轩、公厅)、文化教育建筑(私塾、书院、书馆)、商业服务业建筑(日杂商店、药店、客栈、花纸店、香烛店等)和手工业作坊(糟坊、染坊、水碓等)等共四十四座。只有一座大宅被日寇焚毁,两座中型住宅失火,两处作坊被拆除。俞源古建筑群的建筑类型丰富,个体建筑形制富有创造性,木雕、小木作装修、壁画、卵石工艺等俱都精美,在中国建筑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俞……[详细]
毓英塔
  毓英塔位于武义县白洋街道,年代为明。毓英塔是一座保存较好的明代风水塔。矗立在鲶鱼山上的毓英塔与明招山遥遥相对,建塔时间略早于武义县城塔山的发宝象龙塔。万石院塔,又名毓英塔,位于金华市武义县白洋街道万石院村,塔为明万历癸酉年(1573)建筑。塔为砖砌空筒式结构,六面七级,高约二十米,塔隔面开窗,立面自下而上略有收分,每层腰檐采用平砖与菱角牙子相间叠涩出檐,塔顶用砖层层叠收,底层开一拱卷形门洞,塔座石砌呈鼓形须弥座,束腰处高浮雕宝相花、如意花等花草图案,线条清晰,保存完好。外观雄浑端庄,造型简约古朴,是具有地方风格的典型风水塔。塔内中空,原有螺旋木楼梯可登临塔顶眺望远近山川之风光。转梯、塔刹无存,塔身外观完整,仍保持明代风貌,为研究浙江明清时期塔幢建筑双套筒结构向空筒结构演变过渡的重要实物例证,……[详细]
发宝象龙塔
  发宝象龙塔立于武义县城东北金安山上,始建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2),竣工与万历三十六年(1605)。塔名取叶经上“狂象无言问老龙”之意。发宝象龙塔为砌体,仿楼阁建筑形式。平面六角形,共7层,高42.26米。塔身逐层收分,每层相闪错开辟窗。腰檐用平砖和菱角牙子相同叠瑟,层层挑出。塔内用砖砌出踏道,转虚其中,盘旋而上。塔顶用传叠瑟逐层收缩而成。每层塔内都有不同朝向的牵木,牵木上铺设木地板,大大加强了塔身的整体牢度。木刹杆自第六层开始,直通刹杀。刹杆铁质,由覆盘、仰钵、露盘和宝瓶组成。另外,在塔外壁每层腰屋下,用墨描绘二斗三升,是仿木结构建筑的做法。发宝象龙塔自建成后380多年,未经修理,1984年武义县人民政府拨款大修。……[详细]
忠孝堂
  忠孝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明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忠孝堂是明代抗倭名将徐平湖的故居,徐平湖,字世安,武义人,明嘉靖年间因抗倭有功,乞赎父罪,朝庭念其功释其父,并赐堂名“忠孝堂”。忠孝堂位于壶山上街297号,始建于明代中晚期,坐南朝北,由三进建筑和两侧的厢房组成,第一进建筑为面宽三间、进深三间、悬山顶的厅堂,五架梁前后用双步。第二进建筑面宽三间、进深四间,穿斗式梁架。第三进建筑面宽七间、进深五间,为典型的楼上厅形式。忠孝堂是缅怀和纪念倭名将徐平湖的重要场所,该建筑始建于明代中晚期,其柱梁形式、制作手法的时代特征明显,是不可多得的明代厅堂建筑,对研究金衢地区的古建筑具有重要的实物例证作用。……[详细]
岭下汤石祠
  岭下汤石祠(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明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岭下汤石祠,又称石梁架屋、大石殿,建于明代中晚期,采用石构梁架,原为三进带两厢的院落建筑,现存石殿为第三进建筑,该建筑坐西朝东,为面宽三间、进深五间,硬山顶,五架梁带前后双步梁,除檩、椽、前后檐双步梁上的栌斗用木料制成外,建筑的柱、梁、枋和斗均由石料打制而成,整个建筑用材粗大,结构浑厚简练,造型独特。岭下汤石祠是目前发现的规模较大明代石构建筑,石祠采用仿木形式,形制和手法具明显的时代特征,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