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贵州省 > 六盘水旅游

六盘水文物古迹介绍

龙天佑总兵墓
  龙天佑总兵墓龙天佑总兵墓位于保基乡垤腊天桥。龙天佑(1644——1690),彝族,世袭土司,康熙十八年归附清朝廷,因征讨吴三桂有功赐总兵爵位,死后追封为光禄大夫左都督,享正一品官衔。其墓占地面积约180平方米,成圆形,清康熙三十年修建,座北向南,造型独特,主体部分为四柱三门二重檐牌楼式,正脊为平顶檐,墓碑通高3.6米,面宽5米,进深1.9米,正中楷书“皇清特授光禄大夫左都督正一品总兵官大柱国总兵显考龙公之墓”二十八字。其余四柱皆有对联,雕刻花草和梅花万字格,雕刻工艺精湛。墓至今300多年,保存完好,极具观赏和考察价值。……[详细]
肖辑轩故居
  位于老城区小山峦119号,清末建筑,平台布局,为四合院式,建筑物只有大门,围墙和正房,占地面积2346.56平方米,建筑面积107.78平方米。正房木构穿斗式悬山顶,石阔洞10.36米,进深6.51米,檐高4.95米,现保存完好。此房为水城著名民主人士肖辑轩(1901—1973),名锦,早年毕业于贵州省师范学校和南京铁路学校,曾任水城县教育局局长,上海炼钢厂厂长秘书、水城县中学校长,参议会议长等职,在此期间,支持中国0和爱国进步活动,险遭-政府杀害。新中国成立后,当选为县政协一至四届副主席,省政协委员。……[详细]
水城县兵役局旧址
  位于老城区民主路204—210号,清末建筑,原为陆子高住房,1950年归县财政所有,改为县兵役局办公室,该建筑平台布局为:临街大门,西厢房和正房。西厢房悬山顶穿斗式木结构,前带廊,前廊与正房前廊相通,石阔四间12.3米,进深7.44米,二层,檐高5.45米,正房为歇山顶穿斗式木结构,石阔五间14.28米,进深10.8米,檐高5.45米,有廊。西厅房对石有一栋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建筑,砖木混合结构,建筑面积64.7平方米,平台呈四合院式。正房腐朽程度较大,二楼不能居住,西厢房保存较好,现内住7户人家。……[详细]
盘县二、六军团总指挥部旧址
  盘县红二、六军团总指挥部旧址在贵州省盘县城关镇三街。旧址系国民党部队师长黄道彬1928年所建。为木质结构二层楼房,建筑面积824平方米,高11米,正面为六合门,满花窗,车柱栏杆。因此地长驻军队,俗称“武营”。又因此处建筑为九个开间,又称“九间楼”或“九天楼”。1936年春,红二、六军团胜利完成乌蒙山回旋战役之后,挥师南下,夺取盘县后进行短期修整,总指挥部设在“九间楼”。红军在盘县期间,重要会议均在此召开。1936年3月底,红二、六军团离开贵州,继续长征,北上抗日。……[详细]
六盘水烈士陵园
  烈士陵园位于荷城办事处土桥村,朝向东南,原址在穿心寨,1957年建,1968年3月迁至现址。陵园内葬有解放水城时牺牲之中国人民解放军官兵和其他烈士等,计70余座墓。此陵园为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缅怀革命先烈之基地。……[详细]
张道藩故居
  张道藩故居位于盘县城关镇沿河南路张家坡,始建于清康熙十七年(1678),坐南朝北,三进院落,分别由大门、过厅、正堂、厢房、客房、明楼等组成。总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50平方米。正堂、明楼等前檐窗花雕刻工艺精细,窗花图案多种。其中正堂大门两边窗花形式别致,中间部分为二方连续之团形寿字状,边缘部分为二方连续的万字格,两者之间用一条四方连续的透空卷草连接,窗下方用一条四方连续的透空卷草装饰。堂屋内悬匾“鸿案偕春”系书法家赵朴初所提,客房门额悬匾“齐眉合德”系蒋介石书,此为蒋介石为张道藩母亲做寿时题赠。 张道藩,字卫之,1897年出生于盘县张家坡,1915加入中华革命党,1919年赴英国修拉丁文、西班牙文和绘画,1923年加入-。1928年起先后担任-中央执行委员、常务委员和宣传……[详细]
水城城垣遗址
  水城城垣遗址,长40米,宽2.7米,高0.5、1.5、2米不等,为1952年拆毁原县城城垣而遗。 水城厅城。城垣始建于清雍正十年(1732)(建水城厅前一年)。据《水城厅采访册》记:“雍正十年题建土城,厚六尺,高一丈,周围三百七十二丈。乾隆二十四年,改建石城,厚八尺,高一丈五尺,周围四百五十丈,垛口凡六百四十有八。城门三:东挹晖,南启文,西景成。风池河至城西分为二,一绕城南,一绕城北,会于城东,宽五丈余”。 又载:“光绪元年春,通判陈昌言重修三城楼:东春熙,题曰‘关迎紫气’;南向化,题曰‘风清禹旬’;西挂馨,题曰:‘水月光澄’。楼皆两层,每层高丈有六。中为厅,旁各两室。” 因城北外系沼泽地带,不适筑路开道出入及修城门,故水城未建北门。三座城楼均为重檐山顶,……[详细]
水城县医协会旧址
  水城县医协会旧址水城县医协会旧址位于老城区光明路129号,民国时期建筑,悬山顶穿斗室木结构,石洞三间10.85米,进深10.6米,檐高4.2米,此房前带廊,廊深1.8米。原为陆科文旧房,1952年为公户,作水城县医协会办公看病用房,现保存完好,内住户为郭思泽。该建筑占地面积190平方米。……[详细]
抗日英烈纪念碑
  抗日英烈纪念碑民国34年,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所建,又名得胜碑,立于县城东门口。碑体系将文庙石牌坊上一粗长石柱改制成,为方形。碑高5米,每方宽0.5米,建有碑座。碑正面刻有抗战阵亡将士暨死难同胞纪念碑大字,背面阴刻有国魂纪千秋,左右两面阴刻有序文。现此碑掩没于东门口护城河南岸一私人宅基下。……[详细]
大硝洞古代炼硝遗址
  该遗址位于六盘水市钟山区月照乡小屯村,在省级风景区阿勒河景区内。形成于清康熙年间,洞口面临大河(乌江上游主流),高出河面约150米。洞穴为一个巨大的洞厅,全长在900米以上,平均宽约为100米,平均高60米左右。西洞口为进口,宽约150米,高50米左右。东洞口为出口,宽约100米,高30米左右。洞内宽敞明亮,布满了数十座矿渣堆积,初步估计,堆积总量约二百多万立方米。矿渣堆积间,现无规律地残存有熬硝炉23个、沉淀池20个、蓄水池2个(有水),接来自洞顶的引水设施2个。在一块巨大的长12米、宽4米、高2米的形如馒头的大钙化堆上人工凿出一个接水池,接水池两边又分别凿出两条宽5公分,深3公分的引水线槽,将接水池中的水直接引入旁边人工砌筑的水池内。其它水池则直接砌筑在洞顶滴水的正下方。从现存熬硝炉及蓄……[详细]
穿岩洞铅锌矿遗址
  距中心城区东南10公里,位于水城县滥坝镇白泥村与凤凰办事处石桥村交界地段。穿岩洞系一天然溶洞,与附近古代铅锌矿群一起,统一命名为穿岩洞铅锌矿遗址。整个遗址占地面积构1.5平方公里,包括白沙坡、元宝山、毛烟沙塘、上下浑塘、穿岩洞等地。内有大、小铅锌矿洞近百个,著名者有大燕洞 、黑明湖洞、地宝洞等,还有大夹巷和珙(矿)王庙垭口等露天采矿遗址。其中,大燕洞长60余米,宽20米,高10米,与大夹巷相通。出口处有一圆柱形矿坑,深30米,直径20米。黑明湖洞 (昔县志亦称赫明湖):位于上浑塘,洞口高2米,宽2.8米,洞深难测准,至少在千米以上,地下水较大。地宝洞在元宝山东麓,洞口高1.8米,宽2米,深度在500米以上,洞中有洞,大洞小洞相连。大夹巷,为南北向,长215米,宽20米,深(高)40米,呈峡谷……[详细]
永远碑记
  俗名“马王碑”,因赶马人常在碑前祭马王得名。位于凤凰办事处石桥村下马坎,为一摩岩石刻,刻于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计56字楷书,石刻面积为0.16平方米。 下马坎南面穿岩洞一带,自明代以来,以开采铅锌驰名,至清乾隆、嘉庆年间(1736—1820),达极盛时期。随矿业发展,修筑开通下马坝古道。《永远碑记》记载:“古者,此路崎岖,莫人修砌,来往君子轿马,难以上下。是吾施钱财修此路,以勉君子方便。信士潘尚福妻徐氏,乾隆五十九仲秋月立。”1987年12月28日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桂天相墓
  位于凤凰办事处凤凰山东北麓,东北朝向,约建于清道光末年,原为土墓。民国20年,水城廖禄勋等人,仰慕其为水城一代书法家,募捐将土墓改建为石墓,并竖碑记。墓高2.4米,直径3.2米,首尾长5米,呈圆形,带拖尾,地方俗称“磨坟”。墓周边以质地坚硬石灰石镶成,做工精细。碑高1.65米,宽0.72米,厚0.18米。碑正中刻“桂公天相之墓”,右上有碑墓志,碑文全为楷书。1987年12月28日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桂天相,字云农,水城人,乃嘉庆、道光年间贵州省有影响书法家。生卒时间不详,祖籍成都。善正、草、隶、篆,尤工行草。书法笔力遒劲,结构奇俊,雄秀端庄,奕奕有神。嘉庆道光年间,水城各寺庙匾额和私家收藏楹联、中堂、横幅、课徒稿本等,多出其手,时有“字盖五属”之誉。20世纪50年代,南京博……[详细]
雷礼禄墓
  距老城东北约3公里,在今贵昆铁路水城东站附近,座落在荷城办事处教场村周家寨后半山腰上,为圆形石墓,俗称“磨坟”,坐北向南,高2.5米,直径约3米。一碑两柱,左右镶有夹耳,上有歇山顶碑帽。石碑高1.65米,宽0.22米,厚0.18米。碑联为:“地卜牛眠点应楚湘世德;封崇马永为黔水名家”。 雷礼禄,祖籍湖南,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十二月初二生于郎岱厅罗别官寨(今镇宁县安西区新房乡官寨村),道光十一年(1831年十月初二日)卒于场坝菜园。一生以开办“银厂(铅锌厂矿)为业,主要办有穿岩洞铅锌矿和万福厂等,世称“雷大管事”。经几十年经营,富甲一方。《水城县志人物》载:“凡修庙宇、桥梁、道路,乐输银两,恒多人数倍。”对地方公益建设贡献较大,兼之“事亲以孝闻”。1989年6月3日将其墓……[详细]
仁活洞铅锌矿遗址
  距中心城东南28公里,位于观音山镇人和洞村。原称倮木底铅厂,后称人和洞,现属杉树林铅锌矿采矿区域。遗址面积300余亩,大小60余个矿洞,分布于人和洞和银矿包两座山上。人和洞在一峭壁下,洞口坐西北向东南,宽1.5米,高约2米,深数百米。少数矿井保存较完整,巷道纵横交错,深邃难测。开办时间为清乾隆十年(1745),《清实录·贵州资料辑要》载:“乾隆十年八二十七日户部议准贵州总督兼巡抚张广泗疏称:黔省每年办运京局及川黔两省锌斤,为数甚多。各处铅厂开采日久,出铅不敷。查大定府属之倮木底产有铅矿,现已试采,请照莲花厂之例,每铅百斤抽税二十斤。即令水城通判总理厂务……”停办时间应为乾隆二十一年二月二十五日(1756)。据《清实录》载:“乾隆十六年四月初七日户部议准贵州巡抚爱必达疏称:‘黔省水城通判所属倮……[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