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 > 德阳市旅游

德阳市文物古迹介绍

中江文庙
  文庙,亦称孔庙或圣庙,是供奉古代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祀殿。中江文庙座落在县城下南街,占地一公顷有余。东西宽50.2米,南:比长212.46米,臼红墙围护。由万仞宫墙,东西石坊,棂星门、天池,泮池,大成殿,崇圣祠,名宦祠,乡贤祠,藏经阁,钟鼓楼等部分构成一个结构完整、宏伟典雅,古4;1、庄严的建筑群。院内遍植柏树,株株高大的古柏挺然屹立,浓荫盖地。二三十年前,每当夕阳西下,暮霭降临时,庙内常有成百上千只乌鸦、白鹭,在晚霞余晖中鸣噪归巢,为中江县城一大奇观。中江文庙始建于何时现已无史可考。据康熙县志载:古文庙早已荒废,宋嘉定十三年(公元1220)酒正兼中江县令宇文峒主持重修文庙。此后历代多次修茸、扩建,成为蜀中比较完整的文庙之一。文庙的主体建筑是大成殿,殿分五楹。高8米。殿前有七级台阶,阶沿……[详细]
中江玄武观
  县城东里许东溪河畔,有玄武山,此山有两个峰峦,望似二山,实则一体。左山蜿蜒如蛇,右山形状似龟,故有“玄武”之名,犬牙交错,六曲三起,而又紧相连接,山下东溪萦绕,风景如画。唐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在玄武山建“乾昌寺”,又名“玄武观”。宋治乎二年(公元1065),朝廷诏天下避“玄”“武,J讳,玄武观改名大雄寺。大雄寺曾几度由佛、道两教分别管辖。玄武观殿宇宏丽,林木苍郁。前后两座大殿,加上山门,禅房,厢房和其它神龛,占地约4亩。历代有高僧或道士住持,香火不绝。山下有圣泉纹石,周围有“万柳逵龙”“三苔续脉”等名胜,四季游人不绝。唐宝应元年(公元762年),著名诗人杜甫游乾昌寺观壁画,写下著名诗篇《题玄武禅师屋壁》玄武观有正殿高12米,宽14米,进深17米,雄伟庄严,幽静肃穆。殿前尚存南宋嘉定年间真……[详细]
广汉龙居寺
  龙居寺是四川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位于广汉市城西八公里新丰镇龙居村。据记载:龙居寺“相传为唐代禅宗八祖大寂禅师马祖道一创建的佛寺”。寺内尚存其塑像。殿堂建筑40多间,周围楠木、香樟近百株。主要建筑中殿,建于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三间九檀歇山式筒瓦屋顶,正方形建筑,屋顶为角柱、檐柱和外檐横枋上的斗拱承重(托住)。内壁有明成化二年(1466年)彩绘壁画12幅,画面各高3米,宽2.3至2.5米。绘有十二贺觉、0、诸天、四众弟子等。神态生动,笔法灵巧。属国中珍品,已被收入《中国名胜词典》一书。中殿后10余米为藏经楼,左厢壁间有一“梅花碑”,镌刻瘦梅数枝,有较高艺术价值。中殿建于明正统十二年,坐北向南,宽深各10.10米,呈正方形。其格局系九宫八卦模式,融入“八天干”“十二地支”组成的搁榫式建筑……[详细]
庞统祠墓
  【北关楼入口处】白马关是有汉以来,剑南五关的最后一关,由西安至成都入四川境后将经过葭萌关、剑门关、涪城关、江油关和白马关。清朝的罗江才子李调元曾以诗句“江锁双龙合,关雄五马侯。益州如肺腑,此地小咽喉”来形容此关,从诗当中我们也不难想象在古代白马关对于整个四川在战略意义上的重要性。历史上,白马关曾经三次易名。东汉时,因其地处于古绵竹城的东北面,所以被称之为绵竹关。唐代则改名为鹿头关。这是由于我们脚下这片山,名为鹿头山,而关名也就以山名来定。公元907年,朱全忠于长安篡夺唐朝政权以后,盘据四川的王建,乘机在成都建立了大蜀政权,他移鹿头关到现在黄许镇的绵远河畔,依水建立关隘,随之借用历史上汉高帝骑白马路过此地、庞统和刘备曾经在山下互挽坐骑这两段历史,而将此关正式定名为白马关。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关楼……[详细]
塔梁子崖墓群
  塔梁子崖墓群,位于中国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民主乡桂花村响滩河北岸“塔梁子”山腰上。2002年9月—11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塔梁子崖墓群中的9座崖墓进行抢救性发掘。这批崖墓由墓道、墓门、主室、甬道、侧室、棺床、壁龛、灶台等组成,有单室、双室、多室等形制,以多室墓为主。在崖墓中首次发现有壁画和墨书榜题,并发现一批仿木建筑形式的雕刻和珍贵的画像雕刻新题材,大大丰富了崖墓的考古资料。根据这批崖墓的形制、画像题材及出土器物,其时代属东汉中晚期。在3号墓中首次发现了“墨书榜题”。塔梁子3号墓则是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目前发现时代最早的壁画墓。2006年“塔梁子崖墓群”被中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大梁子顶点顺山脊经塔梁子顶顺山脊向下延伸至山脚一线(385.00等……[详细]
中江禹王宫帝主庙
  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禹王宫-帝主庙位于四川省中江县仓山镇,相邻而建,禹王宫在帝主庙北,总占地2000余平方米,现存古建筑建筑面积600余平方米,其中正殿为明代建筑,建于明万历年间,观音殿及左厢房为清代建筑。帝主庙建于清雍正年间,现存牌坊式门楼、戏楼、耍楼、正殿及左右回楼,占地面积近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余平方米。整个建筑群保存完整,规模宏大,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5.12”地震中,禹王宫-帝主庙遭受重创。震灾致使古建筑屋脊垮塌,屋面塌陷、筒瓦、飞翼破损,屋瓦滑落,勾头滴水局部残损缺失,墙体出现垮塌、裂缝,木构件糟朽开裂、变形严重,抢救工作迫在眉睫。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禹王宫-帝主庙维修被列入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工程总投资1108万元。通过依法公开招标,由四川园冶古建园林有限设计公司……[详细]
27、溪南祠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溪南祠
  溪南祠[雒城镇小北街•清代•市(县)文物保护单位]建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坐西向东,占地面积1028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四合院布局,现存前厅、正厅、后厅、廊房、厢房。前厅石木结构,面阔三间11.1米,进深三间7.5米,通高7.5米。抬梁式梁架,悬山顶,棱形石檐柱,角背有雕饰。正厅石木结构,面阔三间11.1米,进深三间8.2米,通高7.68米,素面台基高0.5米。歇山顶,抬梁式梁架,明间棱形石檐柱高4.2米,檐下施卷棚望板。后厅木结构,面阔三间13.9米,进深三间7.2米,通高7.7米,抬梁式梁架,悬山顶。檐柱高4米,柱径0.21米。南厢房与正厅、前厅相连,面阔一间3.4米,进深一间2.8米,与厅房廊道相通,组成1方形廊房;南厢房面阔九间36.5米,进……[详细]
什邡龙居寺
  什邡龙居寺位于什邡市区西北23公里的湔氐镇龙居山麓,始建于隋,清康熙续修,至光绪三年。僧人月中、元钟师徒募化续修,全寺告成,规模和格局保留至今。现占地面积23450平方米,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什邡龙居寺因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远近闻名。木雕、彩绘题材丰富,手法多样;砖雕、石刻造型生动,技艺精湛;楹联词句富含哲理,耐人寻味。“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为亏我;心田似海纳百川方见容人”为该寺名联。什邡龙居寺历史悠久,《方舆胜览》、《蜀中名胜记》等典籍史书多有记载。因记载“后蜀王孟昶尝于夏日偕爱妃花蕊夫人来寺避暑”,故龙居寺有“蜀王消夏行宫”之美称,是川内少有的与后蜀相关的古遗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雌雄合一的古银杏,树冠如盖,绿荫蔽日,相传为花蕊夫人手植,它见证了龙居寺的千年沧桑。保护范围:东至龙居寺东面围……[详细]
洛水川主庙
  川主庙是供奉、祭祀我国秦朝时期伟大的水利家李冰的祠庙。由于李冰在担任蜀守期间,在水利工程上的杰出成就,为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打下的根基,造福蜀地至今,历代帝王都对李冰赐有封号,宋朝时敕封的“川主”封号犹被人们所推崇。李冰因治水的丰功伟绩历代帝王都加以封赐,到宋朝初年宋太祖赵匡胤封李冰为川主时,洛水地区的人民因李冰在龙神庙内制定了导洛通山蓝图,率先将“龙神庙”匾额换成了“川主庙”,因此,洛水的川主庙可称为“川主第一庙”。什邡市川主庙位于洛水镇中心,建于清嘉庆年间,08年“5·12”地震期间,川主庙遭到了严重破坏,在德阳市道教协会钟至兴会长的多方呼吁下,川主庙的恢复重建,得到了当地各级政府及文物部门的重视和支持,经过数年艰辛努力,各项宗教生活设施得以完善,成为集传统文化、宗教活动、休闲于一体……[详细]
德阳祥符寺
  德阳祥符寺简介第一禅林第一僧,东来西去任飞腾。个中消息凭衣钵,代代于兹著上乘。上面这首诗是清代乾隆年间著名的翰林学士李调元游览绵竹祥符寺所题。李调元的题诗使绵竹祥符寺“第一禅林”的名声远播四方。祥符寺占地面积30余亩,是一座殿宇巍峨,遐迩闻名的千年古刹。该寺始建于唐代,得名于北宋大中祥符年间。寺侧的绵竹公园内尚存一座建于唐代会昌元年(841年)的圭峰宗密禅师墓。据文献载,唐宪宗元和五年(811年)圭峰禅师曾经入蜀,在今绵竹祥符寺开坛-。保护范围:东至罗汉堂东缘外延5米,南至照壁外延10米,西至罗汉堂西缘外延5米,北至玉佛殿北缘外延5米。建设控制地带:东至保护范围东缘外延30米,南至保护范围南缘外延25米,西至保护范围西缘外延25米,北至保护范围北缘外延30米。……[详细]
罗江天台寺
  【天台寺】天台寺始建于清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原有大雄殿、观音殿、七佛殿、地藏殿、天王殿、三圣殿共六殿;同治七年扩建东西两廊,环境清幽,先后有信果、觉慎等僧人主持佛事,教众云集,香火旺盛,引来了不少信教志士和文人墨客。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从通洲回罗江闲居的蜀中大才子李调元曾为天台寺题写碑铭。寺外的广场由一块块长约1.2米的石条铺砌而成,可供游人休憩,从远处观看,广场犹如一把宽大的座椅,把远处的美景尽收眼底。据传寺内有难得的大自然灵气,故每年都会吸引不少游客前来。出天台寺继续前行,您会看到大片的梨树园,这是略坪镇优质桃、梨产业园。每年三月,这里都是“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的美景,每年的梨花会、桃花节都会让来此休闲的游客流连忘返。金秋十月,又是您来此赏梨、品梨的好时刻。……[详细]
姜公坟·姜孝祠
  姜公坟是孝泉人念孝子之德修建的建于明朝,一直延续至一九六六年,那之后又就进行了复建。姜孝祠位于德阳孝泉古镇省级,龙护舍利宝塔左侧(现属孝泉师范学校范围内),又有姜诗庙、姜公祠、孝感庙、孝子祠、孝感祠等多种称呼。据史料记载,姜孝祠,飞檐斗拱,雕花木窗格扇,气派庄严,祠堂三门三进,正殿前为过厅,厅前两侧为放生池,再前为石制的高大门坊。门坊上镶有两石碣:一竖书“姜孝祠”,一横书“跃鲤名区”。门坊背面又有“一门三孝”题额。正殿内为姜庞夫妇俩的塑像,神态雍容,栩栩如生。正殿左厢是安安殿,右厢为邻姑殿。正殿后为先代殿,祀姜诗父母,比正殿稍长。两殿间石碑林立,古柏森森。更有殿宇间许多彩塑浮雕,形制各异,金碧辉煌,极为壮观。而如今仅存姜公殿及左右厢房(即原来的邻姑、安安二殿),文物也散布各处了。1.姜孝祠保……[详细]
33、圣谕碑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圣谕碑
  圣谕碑[雒城镇房湖公园东南隅•明代•市文物保护单位]碑红砂石质,原立于广汉市西门外万人坟前,1934年移至公园内,1956年建亭保护。坐北向南。碑高2.1米,宽1米,厚0.20米。碑首刻有龙文,额题“圣谕”。碑文楷书竖排阴刻“天有万物与人,人无一物与天,鬼神明明,自思自量。”字径0.10米,字距3厘米,落款为“大顺二年(1645)二月十三日”。碑阴原为阎锡命的圣谕六言注释,后被南明平寇将军,于隆武二年(1646)改刻为万人坟碑记。碑文为“崇祯十七年(1644),逆贼张献忠乱蜀将汉州人杀戳数十万,于奉命平寇复省,提兵过此痛彼白骨,覆以黄壤,爰题曰:“万人坟”是用立石。挂平寇将军印左都督杨展题。字迹风化剥蚀严重。1991年4月被公布为德阳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烟堆子遗址
  烟堆子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兴隆镇西林村西南700米白玉河东岸一级台地上,呈西北——东南走向,长约1000米,宽200-500米,总面积约250000平方米。,为四川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广汉文物部门对其进行了多次考古调查,采集到与三星堆遗址典型陶器形制相同、时代相若的器物标本如高柄豆、小平底罐、鸟头把等。2001年对其进行考古钻探,探明其文化层堆积厚达1-1.2米,并有成片的红烧土堆积情况。据此分析,烟堆子遗址的文化性质与著名的三星堆遗址一致,属于商周时期的一处重要的古蜀文化遗址。2002年12月,四川省政府将其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但是,由于历史上对烟堆子遗址尚未进行正式的考古发掘,其文化特质及与三星堆遗址的关系,尚存疑甚多,有待进一步研究确证。保护范围:东至天……[详细]
罗江奎星阁
  奎星阁,被誉为“川西名阁”,现在是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奎星”,中国古代天文学中二十八宿之一,后被文人称为主宰文章兴衰的神。“奎主文章”,人们就建“奎星阁”来崇祀它,希望文运亨通,高中魁甲。因此,古代各县都要建奎星阁或文昌宫,供读书人瞻仰、祭祀。【“魁”字石】魁星阁下一块大石头,上面刻了个大大的“魁”字,被称为“魁”字石。边款上有“乾隆甲辰”字样,乾隆甲辰即公元1784年,正是李调元堂弟李骥元中进士、并被乾隆帝钦点为翰林院编修的时候。大概是李氏的榜样激励了家乡人民,于是他们自发的刻了这个“魁”字,希望子孙饱读诗书,独占魁首吧!【奎星阁】这是一座全木结构建筑,四面独立,成方阵式。连底共五层,底层每边长15米。从第二层起,层面为牌坊式,每层每边依次逐渐缩小50厘米,错落有序,既紧凑,又大方。文革……[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