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东省 > 临沂市旅游

临沂市文物古迹介绍

洗砚池墓群
  洗砚池墓群位于山东省临沂市王羲之故居公园东北部。2003年5月初,山东省临沂市在市区王羲之故居公园扩建工程施工中,发现两座较大的砖室墓葬。随即,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临沂市文化局联合组成考古队进行了抢救发掘,取得了重要成果。两座墓葬东西相距30余米,除墓门为石制之外,其余均为砖筑。其中1号墓为双室墓葬,为山东已发掘汉晋大中型砖室墓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也是山东已发掘大中型砖室墓葬中惟一一座未被盗掘的墓葬,出土了丰富精美的随葬品。其中,一号墓为双窒墓葬,是山东省迄今发掘的汉晋大型砖室墓中最为完整的一座,也是山东省已发掘大中型砖室墓葬中唯一的一座未被盗掘的古墓葬。二号墓葬为单室砖室墓,结构保存完整。墓葬出土随葬品十分丰富,有铜器、瓷器、陶器、漆器、铁器、金器及其它质料的随葬品250余件。墓葬出土随……[详细]
费县颜真卿故里
  颜真卿祖籍琅琊孝悌里(费县方城镇诸满六村),颜真卿故居修复包括两部分工程,一是在费县县城中心树立身高四米的颜真卿大型汉白玉大理石雕像,在费县沿河公园重塑了“唐鲁郡颜文忠公新庙记”碑。二是在颜真卿祖籍(方城镇诸满六村)修复了“孝悌里”牌坊和双忠桥等古迹。在颜真卿祖坟地重修颜真卿墓。1997年9月23日至25日,在费县召开了首届全国颜真卿学术研讨会,全国各地104位专家、学者、颜氏后裔参加了会议。费县方城镇颜林位于方城西北5公里处的蒙山南麓。全村现有508户,1732人,耕地面积2180亩。据《陋巷志》载:颜盛,字叔台,为汉尚书郎;魏历青徐二州刺史,关内侯,始自鲁国徙居琅琊临沂,代传孝恭,因号其居为孝悌里。葬临沂县西七公里,今属费县。原有颜盛及子孙墓多座,故称颜林。唐末颜氏后裔在此建颜真卿、颜杲……[详细]
诸葛亮故里纪念馆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先生,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公元181年出生于阳都故城。约公元193年,诸葛亮13岁时随叔夫诸葛玄去豫章,15岁时随叔夫依附刘表,开始了在荆州“躬耕陇亩”的生活,历时12年。后被刘备请出山,辅佐刘备创建蜀汉政权,成为一代名相,为后人所缅怀。诸葛亮故里位于沂南县砖埠乡的阳都故城。阳都故城是古代文化遗址,城内耕土下1米左右既是汉代文化层,亦发现战国文物,陶豆和陶鬲的残片随处可见。故城东面紧靠沂河,河西崖有一段出土的古代城墙,石砌而成,十分坚固。北面是东沂河,河岸上约1500米长的东段故城城基至今依稀可辨。1992年,沂南县人民政府投资40万元人民币在沂南县砖埠乡孙家黄疃修建了“诸葛亮故里纪念馆”,占地面积2,700平方米,为仿古式建筑。纪念馆左侧竖立的穿孔汉画像石……[详细]
诸葛亮故里
  诸葛亮故里位于沂南县砖埠乡的阳都故城。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先生,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公元181年出生于阳都故城。约公元193年,诸葛亮13岁时随叔父诸葛玄去豫章,15岁时随叔父依附刘表,开始了在荆州“躬耕陇亩”的生活,历时12年。后被刘备请出山,辅佐刘备创建蜀汉政权,成为一代名相,为后人所缅怀。阳都故城是古代文化遗址,城内耕土下1米左右即是汉代文化层,亦发现战国文物,陶豆和陶鬲的残片随处可见。故城东面紧靠沂河,河西崖有一段出土的古代城墙,石砌而成,十分坚固。北面是东沂河,河岸上约1500米长的东段故城城基至今依稀可辨。1992年,沂南县人民政府投资40万元人民币在沂南县砖埠乡孙家黄疃修建了“诸葛亮故里纪念馆”,占地面积2700平方米,为仿古式建筑。纪念馆左侧竖立的穿孔汉画像石碑,……[详细]
25、孝妇冢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孝妇冢
  孝妇冢位于郯城街道葛庄村。年代为汉。孝妇冢位于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城东外环路旁,是一个高五、六米的坟冢,周长80米,占地近半亩,为汉代墓葬,至今保存完好。在孝妇冢的墓前有石碑两座,一个是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所立,另一个是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所建。孝妇冢坐落在县城驻地东1公里处路南50米,东距孙葛庄村500米,西距东外环30米。冢高6米,周长80余米,这就是至今保存完好的西汉年间东海孝妇冢,旁边是她婆婆的坟墓。在孝妇冢的墓前有石碑两座,一座是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重修孝妇冢碑,曰:“纯孝也而蒙不孝之株;无罪也而罹有罪之祸,致天悯奇冤,郡遭大旱”。另一座是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所建,上曰:“其孝至于上格天心,下慰舆情,使千百年后沾其德泽”。除了清朝立的两座碑之外,当……[详细]
海螺寺景区
  海螺寺是山东省平邑县古刹之一。位于县城北四十里,蒙山西麓。毗邻蒙阴、新泰交界处,左临九女关、右靠白马关;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寺院群峰环抱,隐于深山密林之中。前后飞瀑、左右清流、峰峦叠翠、草木荫翳,处处皆景,时景不同。春入:千山披翠、万物争荣、绿的海洋、花的世界、蜂飞蝶舞、鸟语花香。夏至:芳草萋萋、云蒸霞蔚、涧水潺潺、水石清华、山涧沐浴、树荫乘凉,别有一番趣味。秋临:果树满枝、枫红松黛、赤橙黄绿、五彩缤纷。冬来:黛松白雪、河泻琼脂、壁垂玉柱、银装素裹、风光无限。海螺寺佛教圣地,千年之久。昔殿堂青砖汉瓦、雕梁画栋、碑碣林立、众僧云集。大雄宝殿供释迦牟尼及十八罗汉,山门殿哼哈二将,药王殿内供药王,钟鼓楼、东厢房、南小庄、戏台楼、墓塔、错落有秩,十分壮观。现寺内银杏树,有六庹之粗,地面……[详细]
兰陵酒都之太白楼
  走进山东兰陵美酒仿古式大门,迎面映入眼帘的就是这座巍峨壮观、高阁凌立的太白楼。楼正面墙上镶嵌着当代著名书画家范曾题写的“兰陵美酒,中华独秀”的楹联,步入太白楼,就进入了酒文化博物馆,看到这个酿酒圣地的历史、现在和未来。二楼是企业展室,汇集了天下名酒,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正面展柜展示了兰陵美酒厂的四大系列几十种产品的样品和获奖证书。特别是,兰陵美酒曾于1915年荣获太平洋万国赛会巴拿马金牌的奖章、证书,摆放在展厅的中央,格外引人注目。步入三楼大厅,正面矗立着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铜像,把酒临风,气势磅礴,背后高悬着著名书法家舒同写的李白《客中行》:“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的诗句,展厅左边墙上悬挂着当代著名书法家李铎题写的“兰陵酒馥”的匾额,右边墙上悬挂着日本……[详细]
28、窦娥墓
窦娥墓
  西汉年间东海孝妇冢,位于城东外环路旁,坟冢高五、六米,周长80米,占地近半亩,至今保存完好。在孝妇冢的墓前有石碑两座,一个是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所立,另一个是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所建。墓碑上有“万古流芳”四个大字,墓碑上依稀刻有“大清光绪”的年号,碑文还依稀可辨:“汉东海孝妇之故里也……千有余岁矣”。“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元曲名家关汉卿的《窦娥冤》千百年广为流传。人们对这个窦娥冤屈而死的故事耳熟能详,但很多人也许不知道,这一动人的故事的原型就是郯城的“东海孝妇”,孝妇的原名并不叫窦娥,关汉卿也并非书面讲述孝妇故事的第一人。郯城县城南村有条1公里左右长的池塘,叫白血汪,当地人传说这是当年窦娥的冤血汇流而成,池塘附近的村落也因……[详细]
马陵山孙膑智斗庞涓战址
  1992年9月21日,在山东省临沂市召开的,海峡两岸孙膑兵法暨马陵之战学术讨论会上,一个被历史风云湮没两千多年的悬案,有了确切的解释,来自海内外的100多名专家学者,经过实地考察和学术讨论形成共识:齐魏马陵之战战址应在山东郯城县马陵山。齐魏马陵之战发生在公元前341年,是军事家孙膑指挥齐-队以少胜多,一举歼灭庞涓所率魏国十万大军的著名战役,这场战役突出地体现了孙膑的军事思想和指挥艺术,创造了山地伏击战的典范,两千多年来一直为人们所称道,受到史学界、军事界的瞩目。然而,由于史籍记载的疏略以及后人诠释的失误,致使几乎家喻户晓的孙膑智斗庞涓的这场战役究竟发生在何地,一直没有令人信服的结论。在这次学术讲座会上,专家信从文献资料、出土文物、军事地理学和附近村庄得名由来四个方面进行论证,认定齐魏马陵之战……[详细]
北楼迎仙桥
  蒙阴县旧寨乡北楼迎仙桥位于北楼村西南,这座三孔石拱桥长有30米,横跨在一条南北走向的河滩上。桥面都是用青石板和条石铺成,两边各立有五根栏柱,间隔栏板四块,上面饰有石刻,浅浮雕刻,为“八仙”传说意境。据史料记载,迎仙桥始建于明朝,清同治年间被损坏,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捐资重修。为全石结构,呈跨度敞肩式三孔拱形,全长30米,宽5.27米,高4米。桥面用青石板及条石铺成。桥面两边各立栏柱五根,间隔栏板四块。桥面栏板上及栏柱上均饰有画像,采用浮雕的形式,内容为暗八仙、花、树、祥鸟、瑞兽等吉祥图案。栏柱上方有石雕像,左右对称,为猴(毁坏后重修)、狮、莲蓬。桥上雕刻的民间传说中“八仙”手中的法宝,寓意吉祥,故名迎仙桥。桥西有碑刻三通,中间一通为光绪三十三年重修迎仙桥碑记,左右两通为捐资碑(分别为“……[详细]
兰陵古镇
  古镇兰陵,属历史文化名镇,具有三千年的历史,早在六七千年前先民就在此居住,战国初年鲁国就在此设次邑室,秦以后历代都在这里设立郡、县治所。兰陵酒厂生产的兰陵美酒,历史悠久,誉满华夏,迄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及一些古典戏曲中,都提到了它。远在唐朝兰陵酒就远销至长安、江宁、钱塘等名城。兰陵美酒相传为萧氏家酿,后发展为兰陵酿酒业。两汉时期,兰陵美酒已成贡品。当时著名诗人李白在《客中行》作了以下的赞颂:“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千古绝句。北宋著名书画家米芾畅饮兰陵美酒后,挥毫写下了:“杨羡春茶瑶草碧,兰陵美酒郁金香”的诗句。兰陵美酒具有天然形成的湖泊色泽,晶莹透明,醇厚可口,回味悠长。可称色、香、味三美。据山东大学鉴定,该酒含有天冬氨酸、谷……[详细]
八路军一一五师司令部旧址
  八路军一一五师司令部旧址位于山东省莒南县大店镇大店村南北大街的东侧。1939年3月初,八路军一一五师从晋西北入山东境内,转战于鲁中、鲁西、鲁南。1941年3月初,八路军一一五师司令部由鲁中沂蒙山区转移到莒南县,直至1945年9月中旬离开山东,挺进东北。四年多的时间里,一一五师司令部驻于大店、西辛庄等处。八路军一一五师司令部旧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现代(1941-1945年)重要史迹。位于山东省莒南县大店镇大店村南北大街的东侧。1939年3月初,八路军一一五师从晋西北入山东境内,转战于鲁中、鲁西、鲁南。1941年3月初,八路军一一五师司令部由鲁中沂蒙山区转移到莒南县,直至1945年9月中旬离开山东,挺进东北。四年多的时间里,一一五师司令部驻于大店、西辛庄等处。旧址包括原大店庄氏“居业堂”和……[详细]
苏家崮抗日烈士陵园
  苏家崮抗日烈士陵园位于平邑县郑城镇驻地西南约2公里处,占地10000平方米,有抗日烈士陵墓273座,纪念碑刻10统。陵园内绿化面积达7000平方米,草木茂密,松柏参天。苏家崮抗日烈士纪念馆于2010年10月建成,前国务委员、国防部长-同志题写了馆名,抗日烈士纪念碑、纪念亭、紫滕架回廊等纪念设施分布园内。该园有完整系统的宣传资料和讲解词,有负责宣传教育的专职人员,有一支专业讲解员和志愿者相结合的接待服务队伍,自建园后一直向社会免费开放。2005年,郑城镇党委、政府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筹资120万元,对烈士陵园进行了修复,重修了烈士陵园大门,从苏家崮战斗遗址搬迁烈士遗骨92具,重立烈士陵园纪念碑,修建院墙410米,栽植松柏、芙蓉、家槐等树木3600棵。2006年被中共临沂市委宣传部确定为沂蒙精神……[详细]
34、大蒜塔
大蒜塔
  大蒜塔,以地方特产大蒜为名建造的中国大蒜之乡--苍山县标志塔。该塔于1992年5月27日奠基,历时1年竣工。塔的整体设计体现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为中华之新创。塔体为八角0式仿木结构钢筋水泥建筑,飞檐四出,翼角轻举,挺拔劲秀,巍然壮观。外墙壁为暗红色花岗石贴面,飞檐由墨绿色筒子瓦装饰,古朴典雅,清白在目。塔高11层,层高3米,加之塔子山海拔高度78米,塔身海拔高度110米,象征0十一后三中全会后,苍山县百万人民率先推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团结一心,开拓进取,坚定不移地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塔层四面辟门,八角回廊紫绕,以示苍山将全面开放,引八方之客,聚四方之财,广开门路,招商引资,搞活市插流通。塔顶倒立薜头,恰似譬钟,风吹有声,警示后人记取蒜薹事件的教训,不忘前车之鉴。蒜倒,即算……[详细]
郯国故城
  郯国故城位于山东省郯城县北郊的高地上。《通志·氏族略》云:“郯氏,祁姓,子爵,或言赢胜,少昊之后。”一曰己姓。《左传》昭公十七年(公元前525年)载:“秋,郯子来朝”,昭公问“少?白皋?氏鸟名官,何故也?”郯子答以“我高祖少?白皋?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仲尼闻之,见于郯子而学之。”战国初期灭于越。《史记·越王句践世家》《索隐》引《纪年》曰:於粤子朱句“三十五年灭郯”,时当周威烈王十二年(公元前414年)。秦置郯郡,汉置郯县,唐省县入临沂,宋金因之,元末复置郯城县。故城呈不平行的四边形,周长为4670米,其中东墙长1370米,西墙1260米,南墙780米,北墙1260米。东墙和南墙已夷为平地,北墙和西墙大部分保存尚好。现存残墙高3~4米,墙基宽35~45米。故城有4个……[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