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 > 黄山市旅游

黄山市文物古迹介绍

郑村和义堂
  郑村和义堂清黄山市歙县和义堂素称四堂中德二房,亦称翰林院,为“三里三翰林”之一的汪运錀的故居。建于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由汪氏后裔汪为炳在父亲资助下建造的,占地2.42亩。分东西两个大门,坐北朝南,此建筑结构为九宫全封闭式,宽48米,进深33.8米,建筑面积1612.3平方米,由西到东,二巷隔为三列,每列从南到北又分前、中、后多进,布局合理,无一雷同,十分壮观。内有大小厅堂15座,天井17个,楼上楼下住房及偏房共计76间,门41道,路路皆通,设置了防盗防震隔墙,还有防火墙火警等,结构极其复杂,气势宏伟,属徽派民居建筑之精品。正面东西侧各设一大门,西大门内正面是大厅。大厅门楼共五层:顶层是突兀前挺的重瓦飞檐,二、三层各为深镂花纹与四座并列空镂麒麟图,四、五层为镶框花边,两侧各有一幅太公……[详细]
皖南苏区江边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
  皖南苏区江边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民国23月,中共太平中心县委发动柯村农民暴-动-,一举推翻国民党地方政权。同年10月,在柯村柯氏宗祠召开群众大会,宣布成立皖南苏维埃政府。1977年,黟县人民政府整修柯氏宗祠,在祠内陈列革命文物和图片,使这里成为向群众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场所。……[详细]
竦口瓷窑址
  竦口瓷窑址位于歙县竦口村外,东临扬之水,北襟双竦水,窑址在两水汇合处的小山丘上,主要产青瓷,胎色乌黑或深蓝,产品主要为碗、盏、盘,亦有壶、盅等,釉色多系青灰,深浅不一,部分有碎裂纹。早期瓷釉呈酱储色。部分釉浸全身,部分釉不及圈脚。碗、盏多系正叠烧,以大套小,有多达十数个一叠者,用支钉分隔。支钉四至十三个不等。每叠用一匣钵,也有一器用一匣钵者。器式多样,大小不一。碗口径小的14厘米,大的19.5厘米;碗口有厚唇、五瓣葵花;碗内底有球面和太平底等多种形式。碟口径一般11一15厘米,高3.5一4厘米,平底折腹或双折腹。窑具除匣钵外,还有垫柱、墩子、窑砖等。该窑属龙窑,约存在于唐朝后期至北宋,以五代时为盛。后期产品壁薄釉匀,晶莹银亮,工艺精湛。窑址1985年3月发现,后经安徽省文物局、省考古研究所派……[详细]
404、柯氏宅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柯氏宅
  柯氏宅位于黄山市歙县,年代为清。2019年,柯氏宅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405、合一堂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合一堂
  “合一堂”又名“五凤楼”、“圣济殿”,实为王氏宗祠。现为安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合一堂”又名“五凤楼”、“圣济殿”,实为王氏宗祠。这里曾流传过这样一句话:“大大不过‘贞一’(堂)、花花不过‘维一’(堂)、高高不过‘合一’(堂)”。这里的高指的是建筑级别,从中可见“合一堂”当时的地位是相当高的。“合一堂”的建筑形制非常有特点,整座大殿由120根柱子托起,分为三进,祠内石雕、木雕无一不显示出构件的精雕细琢,天井四周石板上均雕刻有金刚力士及花卉图案,高浮突起,整个祠堂气势恢宏,古朴庄严。由于仪门屋顶四角上翘,饰有鱼鳞图案,并呈鱼尾状,由4条脊背相连,宛如一只老凤携带四只雏凤鸣翔九天,故名五凤楼。值得一提的是,仪门前的一对用汉白玉大理石雕琢的抱鼓石,更是美妙绝伦,上面刻有“龙狮戏球”、“麒麟送子”、……[详细]
406、老方厅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老方厅
  老方厅位于黄山市歙县许村镇许村村,年代为清。2019年,老方厅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明伦堂与县学甲第坊
  明伦堂与县学甲第坊位于黄山市歙县,年代为清。2019年,明伦堂与县学甲第坊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408、蔚德堂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蔚德堂
  蔚德堂位于黄山市歙县霞坑镇,年代为1930年。精美绝伦的清末宅院“蔚德堂”是现存最为完好的,点缀其间的砖雕、木雕、石刻,工艺精湛、美不胜收。大门顶上,如一幅雕空的展开状的圣旨,中间是“积厚流光”四个端庄的行书,顶上是一个“八卦”砖雕。其墙脚的石条顶端,分别雕刻着蝙蝠、官员;明堂里的渗水的地漏,是青石雕刻的一条正摇头摆尾的游鱼;内屋的门楼上,是幅百子砖雕,栩栩如生,意蕴生动。2019年,蔚德堂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上海黄山茶林场场部大楼
  上海黄山茶林场场部大楼位于黄山市黄山区,年代为1955年。2019年,上海黄山茶林场场部大楼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休宁世德堂
  休宁世德堂位于黄山市休宁县汪村镇回源村,年代为清。“世德堂”始建于清代,占地面积43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300平方米。祠内巨柱林立,三雕精美,匾额高悬,祠外抱鼓石突兀,旗杆墩肃穆,无不浸透着岁月的沧桑。现存木雕作品二十余幅,分布在额枋、梁、斜撑、驼峰、斗拱等大小部件上,画面大致是龙凤呈祥、历史戏文、山水花鸟等浮雕作品,图案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和建筑学的珍贵事例。2019年,休宁世德堂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众家山遗址
  众家山新石器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的遗址。位于黄山区城西25公里的太平湖镇,铜黄公路(铜陵至黄山)旁。遗址面积1万余平方米。因遗址为众家山山脉一高坡地,故名众家山遗址。1970年,陈村水电站建成蓄水,遗址大部分被水淹没。旱季水位下降时,遗址仍可露出水面,地面可见大量的石器和陶器等遗物。该遗址1993年发现。区文化部门多次派人到实地进行调查,采集了大量标本,有磨制石斧、石刀、石铲、石、石、网坠等石器30余件;有陶器和原始青瓷器豆、尊、壶、纺轮等完整器皿10余件;还有红、灰印纹陶片百余件。陶片多为灰陶,红陶次之;有夹砂陶和硬陶两种。可辨别的主要器形有鼎、罐、钵、尊、豆、碗等;陶片的饰纹主要有方格纹、席纹、米字纹、回纹、圆圈纹、水浪纹、曲折纹、弦纹等。从采集的标本看,石刀多为双把石刀,与本……[详细]
古岩寺遗址
  古岩寺遗址位于徽州区岩寺镇,时代为唐至明。“东汉末及两晋时期,佛教传入古徽州,最初的活动场所之一就在小岩村,该村东南山坡处有一较大岩洞,峰峦峭立,岩石突兀,清泉涓涓,岩形如覆屋,为佛家修身炼形之所。”从事徽文化研究的吴先生介绍,这就是当年的古岩寺,又称古岩院。据乾隆刻本《岩镇志草》记载,丰乐河南五里处的山坡上有前贤开凿的岩洞10余处,人称小岩寺、古岩寺。唐代宗大历元年(公元766年),名僧径山蕴禅师奉代宗手诏,集四方参学者结厦于此,始创三摩圣地,建有东西两序寺庙无数,殿堂鳞次栉比、错落其间,当时曾驻僧侣500人之多。因寺庙建在石壁岩洞前,故朝廷赐“岩寺”为名。黄山市文物管理部门表示,该遗址文化遗存富集,将为进一步研究这一时期人们的宗教信仰和生活形态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古岩寺遗址被公布为黄山市文……[详细]
戴震藏书楼
  戴震藏书楼位于屯溪区隆阜中街,时代为清。戴震藏书楼位于安徽屯溪西北郊的隆阜。戴震字东原,安徽休宁隆阜(今屯溪)人,为清代进步思想家、著名学者,“乾嘉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学问渊博,在天文、数学、历史、地理、音韵、文字、训诂等方面均有成就。后人将其著作成《戴氏遗书》。藏书楼于五十年代以来,经过两次修葺,1982年改名戴震纪念馆,分瞻仰堂、藏书室、阅览室和休息厅四部分。瞻仰堂上安放了一尊戴震塑像,正中悬挂着端木题写的“盖代大师”的额匾。堂中的玻璃柜了陈列着戴震著作的手稿。乾隆谕旨等珍贵文物。瞻仰堂两厢是藏书室,收藏戴震参与编纂的《四库全书》和多种版本的戴震著作及上万册的经史子集等书籍。楼上阅览室了收藏着戴震用过的一张书桌,四壁悬挂着楚图南、王力、周谷城、周汝昌、赖少其等学者题写的诗词、楹联。在……[详细]
祁山摩崖石刻
  祁山摩崖石刻位于祁门县祁山镇,时代为明。祁山摩崖石刻被公布为黄山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落石台石刻
  落石台石刻位于休宁县海阳镇,时代为宋明清。落石台石刻位于休宁县下位溪南岸断石山,因崖崩陨落而成大石台,故名。落石台的落石寒波,属海阳八景之一。该处山水奇秀,滨溪石壁削立。崖壁尚存石刻16处,有宋邑令吕大防书断石二字及山高水长、鳞峋写照、三山聚秀等。其中字迹清楚的八处,模糊的五处,已趋风化的三处。字体有隶、楷、行书等,年代分别为宋元丰、明天启、清康熙等。落石台石刻被公布为黄山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