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辽宁省 > 鞍山市旅游

鞍山市文物古迹介绍

昭和制钢所迎宾馆旧址
  昭和制钢所迎宾馆旧址位于今鞍山市铁东区迎宾街21号。修建于20世纪30年代,砖混结构。旧址呈“⊥”形,该建筑为地面二层,地下一层,建筑内为地板地,木质楼梯扶手,建筑面积2350平方米。这里建成后作为昭和制钢所经理办公及住宿的地方,还作为高级俱乐部使用。现为鞍钢集团公司老干部活动中心。……[详细]
海城银塔
  银塔位于海城接文镇西塔子沟村北山上,从建筑风格、砖雕人物的装束上看,具有辽金特点,明代大修,部分也呈现明代特点,高15.58米,为六面九级密檐实心式砖塔。银塔的塔身为白色,故名银塔,此塔造型挺秀,塔四周有砖砌围栏,栏板雕有鹭鸶、虎、荷叶、水草等花纹,塔座与塔身间雕有莲花瓣花纹,塔顶砌有莲花瓣宝瓶。银塔是辽宁省迄今保存较为完好的辽代密檐实心式砖塔之一,从银塔的雕塑艺术、时代风格、建筑技术和规模上看,都具有较高的科学、历史和独特的艺术价值。保护范围:塔基外5米以内。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45米以内为二类建设控制地带,二类建设控制地带外30米以内为三类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琉璃影壁
  座落于海城析木缸窑岭,1962年迁至海城公园内。该影壁原为“黄瓦窑”门前的一座琉璃影壁,座为须弥座,上有复瓣花纹。束腰部分有各种花卉雕饰,壁身两面镶有鹤鹿同春、麒麟望目、连升三级、封侯挂印等雕饰,造型逼真,色彩绚丽。壁顶为人字形,镶嵌绿色琉璃瓦。明末清初,侯振举在缸窑岭村兴建侯家窑,烧制绿釉碗。当时正值满族首领努尔哈赤崛起,后金天命六年(1621年)窑主侯振举精心烧制3000余个绿色彩碗、罐等,亲自送到辽阳。努尔哈赤见了大加赞赏,赐侯世袭五品备御官,赏银20两,并将侯家窑纳入官府。此后,努尔哈赤于后金天命七年(1622年)兴建东京城(辽阳东四公里),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迁都至沈阳兴建宫殿,所用的琉璃砖瓦都出于侯家窑的精心烧制,侯氏家族世代为朝廷尽忠竭力,屡受恩赏。侯家窑从1621年归入……[详细]
卧龙山山城遗址
  位于岫岩杨家堡的卧龙山山城遗址是隋唐时代为防止大唐进攻而在山上筑的石城。古城南端筑有点将台,北城墙制高点上有烽火台,设有四门,古城内有娘娘庙。2019年,卧龙山山城遗址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娘娘城山城
  娘娘城山城位于辽宁岫岩县杨家堡镇境内,距县城15公里。是一座隋唐时期高句丽的军事防御山城。据史料记载,晋、隋时期,高句丽族人割据辽东,在岫岩境内构筑山城20多座,娘娘城是其中最大的一座。此城原名后皇城,为高句丽宰相盖苏文之妹盖苏贞所占据,因而被称为娘娘城。山城四周设有东、西、南、北、西南5个门,东部谷口为正门,是主要进出口,宽3米,进深4米,两侧门门基大条石至今保存完好。城南端设有点将台,北城墙制高点上设有烽火台。是一座易守难攻的军事要塞。相传当年盖苏贞曾在烽火台上点燃狼烟,试探其兄是否能发援兵相救,盖苏文见报警便派援兵,结果是一场虚惊。后来唐太宗征东发兵攻城,盖苏贞再发狼烟却得不到援军,最后孤军奋战死于此地,兵丁们将其身首葬于城内南隅,后人称娘娘坟。相传清代道光年间在此建凌云寺,庙内塑盖苏……[详细]
鞍山制铁所一号高炉旧址
  鞍山制铁所一号高炉旧址1916年4月,满铁在兴办振兴铁矿无限公司的同时,开始鞍山制铁所的建厂筹备工作。鞍山制铁所于1917年初开始动工,4月3日按日本风俗举行了修建高炉的“地镇祭”开工典礼。1918年5月15日,鞍山制铁所正式成立,八田郁太郎任鞍山制铁所所长,建厂工程大部分于1918年底完成。1919年3月,炼焦厂开始生产焦炭。4月29日,1号高炉点火,标志鞍山制铁所正式投产。1933年4月日本政府在军部支持下将原定在朝鲜新义州建的昭和制钢所改迁鞍山,由满铁全额出资,在鞍山制铁所已有基础上,兴建制钢厂、轧材厂,成为钢铁联合企业。株式会社鞍山昭和制钢所为日本法人,属满铁的子会社,社长为伍堂卓雄。昭和制钢所成立前与满铁签订了继续雇用原鞍山制铁所全部工作人员的协议,从而兼并了鞍山制铁所。1936年……[详细]
北沟遗址
  北沟遗址是个冬暖夏凉的向阳坡,黏土层较厚,而且居住地还被大洋河环绕,是个依山傍水便于渔猎的好地方,非常适合生存和居住。该遗址经北京大学考古系C-14实验室测定,距今4500年左右,从出土的文物和房址还可以推断出,四五千年前这里是个较大的氏族聚落,而且是一个比较富裕的聚落,人们狩猎、捕鱼,过着富足的生活。但是奇怪的是,这里迄今为止尚未发掘到墓葬,也没有发现人的骨头等。保护范围:以北沟里西坡耕地西角(东经123°15′35.8″,北纬40°17′34.2″)为基点,东400米,南、西各900米,北120米以内。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100米以内为Ⅰ类建设控制地带,Ⅰ类建设控制地带外200米以内为Ⅱ类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石湖石柱
  这两根古石柱据考证为青铜时代遗物,堪称史前的华表,远古先民的图腾。青铜时代正是父系社会文明鼎盛时期,有考古资料表明,目前在岫岩地区发现的青铜文化遗址已有二三十处之多。这足以表明,四五千年前,已有大量先民在此居住活动。穿越千古时空,我们可以确信,这里应当是远古先民群体联欢用来宗教祭祀的重要场所。还有很多人相信,这两根古老神秘的石柱和万古长流的瀑布,正是先民们祈求衣食丰足,生命繁衍,族群兴旺的神圣象征。保护范围:以东侧石柱子为基点,东、西、北各150米,南70米以内。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西、北各60米,南80米以内为Ⅰ类建设控制地带,Ⅰ类建设控制地带外50米以内为Ⅱ类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井井寮旧址
  井井寮旧址位于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五一路58号,曾经是昭和制钢所的职工宿舍,目前为五一路手机市场的一部分。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业遗产专项普查中,被列为工业遗产名录。据《鞍山市建筑工程志》记载,旧址建成于1920年,当时是日本职员宿舍,外形属俄式建筑。据《昭和制钢所二十年志》记载,旧址是由东京建筑会社建造。解放后,井井寮被作为鞍钢第一职工宿舍使用。原来共有类似的建筑三座,现在只剩下这一座。其总占地面积为3163平方米,地上三层、地下一层,砖混结构。北京方面的专家曾多次来鞍对这栋建筑进行考察研究,发现这栋楼具有浓郁的俄罗斯新艺术运动特征。该楼始建于上个世纪初,是原沙皇俄国兴建的中东铁路的职工宿舍。日本侵略者进入鞍山后,将这座楼作为昭和制钢所的职工宿舍。后来又成为鞍钢第一职工宿舍。上世纪90年代这……[详细]
海城同泽中学
  海城同泽中学位于鞍山海城市区。1928年,张学良在沈阳召集海城的知名人士,辞行备建设。1929年4月,同泽中学破土动工。1930年6月,召开竣工典礼。1931年正式验收使用。抗日战争时期,同泽中学为师道学校。国民党统治时期,国民党强迁省第三师范学校在同泽中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同泽中学为开办高中至今,曾用名海城联合中学和海城一中。1984年恢复同泽中学名称。保护范围:校园围墙内及围墙外墙基外20米以内。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50米以内为二类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鞍山驿堡
  鞍山驿堡,亦称鞍山城,位于辽宁省鞍山市南郊的千山区东鞍山镇,是目前鞍山城区内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明代古城,东西鞍山之间,因山似马鞍而得名。鞍山驿堡明辽东长城的附设建筑,属等腰梯形城堡,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鞍山驿堡隶属定辽前卫,1387年(明洪武二十年)设,1578年(万历六年)重修,改筑为砖城,初为传递所,驿内车马繁多,商贾极盛。明清之际,这里曾是兵家必争之要地,交通要冲。清末兴办铁路之后,驿站遂失去作用,渐成山村。现名鞍山城。西南门上刻有鞍山驿堡的石匾是1986年重修时补上去的,著名书法家温同春先生的题字。鞍山驿堡是辽宁省现存保存基本完好的明代军事设置城址建筑之一,是研究明、清时期东北地区地方史的实物资料。1962年由鞍山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详细]
海城山西会馆
  海城山西会馆位于辽宁省海城市内,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海城县志》记载,山西会馆始建于清代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后来经在海城的山西商人捐资修缮,作为山西会馆。山西会馆。位于兴海管理区东侧,三学寺的西侧,南约1.5华里为海城河,方位:座北朝南。山西会馆原为清代庙宇建筑,康熙二十一年(1682)重修扩建后改为山西会馆。民国三年重修后又改为关帝庙。一九八七年划规海城市文物保管所使用并开始维修。由于受自然灾害和文革-的破坏,该建筑东西配房、戏台等破损严重。一九八九年公布为辽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牛庄太平桥
  太平桥位于海城市西20公里的牛庄镇内。牛庄是个古镇,早在明代万历年间设驿站,清代又重新修筑城池。后金天命八年(1623年)修建城墙。牛庄古城设有三个城门,东门叫德胜门,西门叫外攘门,北门叫福胜门。古城外修有护城河,太平桥就是在东城门外护城河上所建。据史料记载,太平桥建于明末清初,道光己酉年(1849年)重修。在桥南侧中间的石栏板上刻有太平桥三个字,并有道光己酉年菊月谷旦的落款。太平桥全长约50米,宽约4.5米,高约5米,15孔。桥为东西走向,用花岗岩石砌筑而成。桥面两侧修有望柱和栏板,望柱柱头上雕有狮子、猴子、石榴、桃、八宝等。桥墩迎水的一面修有三角形分水石。牛庄古城墙已于清代末期倾倒,细心的人仍能找到城墙基的遗迹。太平桥至今保存完好。1858年,中英签定不平等的《南京条约》中将牛庄开辟为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