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北省 > 邯郸市旅游

邯郸市文物古迹介绍

邑城古城
  邑城古城邑城古城位于武安市北20公里的邑城村西,为战国至汉代的一座古城遗址。南北长1000米,东西宽600米。城墙夯土仅存西城墙北端一段,长约20余米,宽10余米,高3米。在城墙及四周断面暴露的夯层厚10厘米。城内有一条铁路,东北部已建有民房。古城内地表存有大量的板瓦和生活用器的陶片。在城周围发现同时期的古墓群多处。城东南教场地发现多处石室多室墓和砖室墓,城东1公里处发现1座封土墓,城南4公里发现西阳苑墓群,现有封土墓2座,城东南3公里处发现紫罗古墓群,有封土15座。邑城古城从发现的墓群分析,汉代为其鼎盛时期,非一般聚落城址。据《武安县志》记载:武安洺河称“洺水”,又称“易水”,邑城古城置于易水之北。因此,邑城古城可能就是汉代的易阳城。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纸坊玉皇阁
  峰峰玉皇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邯郸市峰峰矿区临水镇纸坊村西南。在古太行八陉之一的“滏口陉”要道上,依山傍水,形势险要。玉皇阁是砖瓦结构的无梁拱顶建筑。始建于明隆庆、万历年间(1567——1575年),为祭玉帝而建,原名玉帝四明无梁阁。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重修。阁下部为石砌平台,东西各设券门磨砖错缝平砌,拱券为东西要道,跨度为4.64米,券沿有四龙二凤、花卉石浮雕。台上三面设砖栏。阁建于平台上,通高18.6米,平面方形。宽深各五间,占地面积300平方米,外观呈二层楼阁式,琉璃瓦顶,上置宝刹。阁身通体仿木用砖砌筑而成,四面正中设拱券门,四周加设木结构回廊。外观二层处,四面明间设半圆拱形假门,墙壁面隐作圆形柱分出间位,并砌阑额、普柏枋,交角出头。檐下作五踩双昂仿木斗拱,斗拱上方置仿……[详细]
磁县崔府君庙
  磁县崔府君庙位于磁县城内府君庙街北侧,据志书载,崔府君庙唐开元六年(718年)为祀滏阳县令崔珏所建。元大德三年(1299年)、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均有重修记载。该庙原占地面积80亩,有殿、阁等80余间。现存建筑有正殿、拜殿、后殿、过廊,平面呈“工”字形,现存建筑时代为明、清时期。在拜殿存有碑碣八通,时代多为明代。正殿面阔五间,进深二间,悬山琉璃瓦顶,用七架梁,后出单步梁,梁下用五踩双昂异形斗拱,前后檐为八角石柱。正殿前为拜殿,面阔五间,进深一间,卷棚硬山琉璃瓦顶,用六架梁。后殿面阔五间,进深二间,硬山琉璃瓦顶,用七架梁,前出单步梁。正殿和后殿由过廊连接。过廊为卷棚顶,显三间,用六架梁。1995年,群众集资修复了东西配殿。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堂沟石窟
  堂沟石窟堂沟石窟位于涉县城东北约35公里处的木井乡木井村西北3000米处,海拔751米的堂沟山谷中,石窟面东南,凿于山崖中部,距地面高8米。该处石窟开凿于髓、唐,占地5.4平方米,窟门上饰拱额,门高1.4米,宽1米,门两侧各雕束莲盘龙柱,柱外各雕力士1尊,尖拱额下雕弓形楣梁,额内饰铺首、飞天。窟门左侧雕1龛,龛内一佛二弟子二菩萨,龛左右两侧各雕方龛4个,龛内各雕罗汉4尊,龛门右侧有摩崖碑一通窟平面方形,宽2.16米,深2.5米,三面凿坛,正面坛上雕一佛二弟子,本尊佛已残,结坐于放行须弥座上,两侧弟子。龛内东壁与西壁各雕菩萨1尊,窟顶莲花藻井。该处石窟具有典型的隋、唐造像风格,雕刻艺术和手法具有较高水平。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窦默墓碑
  窦默墓碑位于肥乡县城西村,立于元至元二十五年(1287年),篆额“昭文馆大学士正议大夫窦公神道碑”,青石质,龙首,通高4.7、宽1.1、厚0.33米。碑首为四龙蛟蟠,龙首与碑身连为一体,碑文阳面和阴面共1695个字,刻36行,每行30-60个字左右不等。碑文由名家王盘撰文,胡祗书丹,商挺篆额,立石人为窦默之子窦履。文笔流畅,楷书遒劲有力。碑文内容主要记述了窦默年轻时代,元军南下,家破人亡,逃亡在外,曾学医,后应忽必烈召,封为侍讲学士、昭文馆大学士等,是忽必烈的主要汉人顾问之一。还记述了其同姚柜、许衡等人的交往。其碑文记载翔实,为研究元史,特别是窦默本人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具有一定的学术史料价值。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邯郸展览馆建筑群
  邯郸展览馆建筑群邯郸展览馆建筑群位于邯郸市中华大街45号,坐落在市中心,与战国古迹“武灵丛台”隔道相望。馆址占地总面积为1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8000平方米,使用面积6000平方米。馆前广场开阔、青松翠绿、四季花香。主体建筑分为上下两层,高18米,内设大小15个展厅。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馆的前身是邯郸“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展览馆”,始建于1968年7月,是年12月落成开馆。1971年底,又更名为“邯郸地区展览馆”。1980年7月,再改为“河北省邯郸地区博物馆”。1984年5月,该馆改称“邯郸市博物馆”,是年10月,首次举办“邯郸市出土文物展览”,正式开馆。该馆是河北省和邯郸市的“德育教育基地”。……[详细]
涉县玉泉寺大殿
  玉泉寺大殿玉泉寺大殿位于涉县温村。玉泉寺为涉县大寺之一,现仅存大殿(水陆殿)1座,其他无存,原布局已不详。水陆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瓦顶现存有琉璃花脊、吻、兽等,五彩釉色,红陶胎体。檐下施有五铺作双昂斗拱,足材22厘米×12厘米,柱形为卷刹柱,柱子侧脚可见,升起不明显,阑额、普柏枋素面无饰呈“T”形,普柏枋接头为勾头搭掌。梁架进深六檐,前后用二柱及内中柱支顶,歇山大木以二丁栿承托,梁栿以自然材略修整而成,梁架结点使用斗拱连接。寺内原有金代碑一通,另据《涉县县志载》“玉泉寺在温村,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建”,大殿始建于金、元,现存建筑应为重修后的遗物。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涉县玉泉寺大殿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原曲大庙
  原曲大庙位于涉县固新镇,原名“龙王庙”,始建于明代,清代重修,由正殿、献殿、戏楼和东、西配殿及倒座等组成,坐西北面东南,占地面积1263.36平方米,庙内还存有石碑三通。正殿面阔五间,进深一间前带廊,单檐悬山布瓦顶,前檐施斗拱。献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单檐十字歇山布瓦顶,檐下施五踩斗拱,角柱为小八棱形石柱,刻有清代题记,梁架、额枋、斗拱等木构件上均施彩绘。原曲大庙布局较为完整,献殿建筑结构、形式在该地区保存较少,献殿石柱上的题记,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抗战时期原曲大庙曾用作抗日军政大学分校校址。2018年2月14日,原曲大庙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北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09、净明寺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净明寺
  净明寺净明寺位于武安市管陶乡小店村东北,为四合院式建筑布局,寺内建筑大部已毁,现存建筑有正殿、东西配殿、山门等。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门进深三间,面阔一间,砖木结构,硬山布瓦顶。正殿面阔三间,为砖木结构,单檐硬山布瓦顶,殿前有月台。殿内有石造像四尊,石狮一个,石象一个,两山墙上绘有壁画。东西配殿均为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砖木结构,硬山布瓦顶建筑。院内立有明、清时期的石碑、香台,明代供桌五个,菩萨殿遗址上有石造像一尊。院外有石造像一尊。距寺前西南50米处存有一个石塔,为“圆音大师寿塔”。净明寺始建年代无考,据现存建筑合附属文物分析,建筑为明代遗存,清代曾有修缮。……[详细]
天青寺大殿
  天青寺大殿天青寺大殿位于武安市崔炉村,建于明天顺三年(1459年),现仅存的大殿为寺内主体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布瓦顶绿琉璃剪边。柱全为石质,截面为小八角形,柱下分别为圆形、方形、八角形须弥座式柱础。金柱采用移柱和减柱的做法。檐下施七踩三下昂斗拱,昂头呈如意式,耍头后尾通过吊柱挑于下金檩下。梁架结构用双层大额枋,额上托五架梁,前后出双步廊,檩、梁、穿构件布置也不拘常规,繁复有序,俗称“乱梁殿”,这种在明代建筑中罕见的梁架结构形式,是研究明代建筑的极好实例。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天青寺大殿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北田村遗址
  北田村遗址北田村遗址位于武安市北田村,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即大约公元前6000年就有人类在此居住活动,以后到龙山时代、商、周直至汉一直都有人类遗迹,遗址文化前后延续3000多年。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遗址面积约36000平方米,文化层厚度2-3米,内涵丰富,主要遗迹有灰坑、墓葬、红烧土层等,遗物主要有陶器、石器、蚌壳等,陶器器形有罐形鼎、小口瓶、红顶碗、鬼脸式鼎、鬲以及筒板瓦等,纹饰有素面、之字纹、指甲纹、篮纹、绳纹等。地表上夹砂红陶片、夹砂灰陶片和泥质灰陶片随处可见,该遗址的发现对于研究豫北、冀南地区新石器时代至汉代历史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详细]
圣井岗龙神庙
  位于河北省邯郸县户村镇肖河村东北。据《邯郸县志》载,圣井岗龙神庙始建于元延祐二年(1315年),明、清两朝屡有重修。圣井岗为历代祈雨之所,明、清两代均有帝王派员祈雨,清代皇帝先后五次为庙加封号、赐金牌。现存银、铜、锡、铁祈雨牌113块,碑刻三通。该庙占地面积16余亩,为南北中轴线布局,轴线上布置有:牌坊、戏楼、山门、前拜殿、前殿、莲池、九龙桥、圣井亭、后拜殿、后大殿,另外在山门前建有旗杆一对,山门两侧建钟鼓楼,后部建有道房、东西配殿等。现存建筑均为小式硬山、悬山布瓦顶建筑。建筑密集900多平方米。龙神庙对研究古代祈雨、气候状况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详细]
赵王庙石刻
  赵王庙石刻赵王庙石刻位于磁县陶泉乡南岔口村东南800米处的岩壁上,壁对面原有赵王庙,故该处石刻称赵王庙石刻。据考证,该处石刻成于隋代。岩壁面东,上有龛7,其中大龛1,小龛6,龛内造像合计25尊。大龛位于壁中部,高近20米,龛尖拱额,边饰柱,内雕一佛二弟子。大龛南侧上下排列3小龛,北侧上方1小龛,下方并列2小龛。各龛内分别雕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萨5尊、佛弟子3尊造像。在6号龛内有题记,记载了隋开皇年间开凿石窟的情况。在部分造像上刻人字形沟槽,原来在石刻外建有殿堂。该处石刻造像生动,时代气息浓郁,为冀南少见的有题记年代的石刻造像。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武安舍利塔
  武安舍利塔武安舍利塔位于武安市东门里,舍利塔为原妙觉寺主要建筑之一,寺已毁,惟塔存。塔与寺均建于宋元祐六年(1091年),砖制,楼阁式,高38.7米,是河北省南部现存最高的宋塔。塔平面八角形,高十三级,一至二层较高,以上逐层递减,外观挺拔秀丽。各层东、南、西、北辟券门,二、三层设平座,平座及各层檐下均施仿木斗拱,出斜拱,华丽而具特色。塔心结构为塔心柱式,使塔分为内外两层,两层之间为甬道,内设塔梯可环绕登塔。塔基之下有地宫,方形、穹隆顶,内壁有10尊石佛,并有“宋祐六年重修十方佛记”的题铭,可由此推断塔之建造年代。2019年10月7日,武安舍利塔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磁县鼓楼
  鼓楼,位于县城中心,因其宏伟的主楼两旁各建有一间钟鼓楼而得名。故名鼓楼,又名天下第一楼,畿南第一楼。建于明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楼基呈长方形,楼基高8米,面积为1380平方米,中间有一条南北拱券,北石拱门-“雄镇滏阳”,南石拱门上刻有“景嵩”二字,字体端正,遒劲有力,磁州古代为中原嵩山地区,有宣传嵩山景色秀丽的美意。台基上有锯齿砖墙一道,环四周有陴垛48个,楼建其中,上下共分三层,每层高一丈有余,下两层均是外柱内墙,墙柱间隔数尺成为走廊,顶上有琉璃筒瓦覆盖,下有华丽门窗,四角飞檐突起,最上层为南北人字形构造,现在的鼓楼为1993年重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