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湛江市旅游

湛江市文物古迹介绍

茂山书院
  茂山书院位于吴川市博铺街道东江管区。晋代楼船将军王睿于晋武帝太康初年创建,后为晋代高梁太守杨芳、宋代观察使耿著修葺完善,元明清历代多次重修。清同治年间,中国首任驻美公使、外交家陈兰彬为书院题写“茂山书院”悬于门额。《茂山书院地址建置录》载:“王睿,字士治,农湖人,家世二千石,博涉群书,素有大志。晋武帝时高方略以来益州贼,造楼船以隆吴子皓,以勋封襄候。后因被谗流寓兹士,欲乡人嗜学乃建茂山书院为著书所,并率乡先达,讲习其间,而乡人咸知读书。”至明朝时,举人欧国翰等多次昌议修善书院,并捐款设立宾兴银(奖学金),给本乡童生入学会试,做官赴任发放宾兴银,使当地文风大振,求学者众。据《茂山志》记载,明清两朝出自茂山的秀才廪贡、举人、进士达230人。解放后,茂山书院一直作学校使用。茂山书院为土木红砖建筑,……[详细]
湛江宣封庙
  湛江宣封庙在湛江市郊区太平镇明清两代雷州水师营地白鸽寨故地——通明港村。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白鸽寨把总童龙建,清康熙年间和民国36年(1947年)续有维修。庙濒雷州湾,东南向,四合院布局,通面宽12.3米、总进深48.1米,总面积591.63平方米。沿中轴线置三殿二拜亭、依次为前殿、硬山顶拜亭、中殿、歇山顶拜亭、后殿,均为砖柱抬梁式结构,布纹瓦,绿琉璃剪边。前殿廊柱础作八棱花篮形,门置四抱鼓石。两拜亭各以卷棚顶勾连中、后殿,独立成组。庙内现存明清碑刻7通、嘉庆铁钟1个、石雕惜字亭1座。神龛及坛前木雕有透雕、浮雕、圆雕多种,花卉鸟兽形象各异,反映出雷州半岛明清两代木雕工艺特色。中、后殿神龛楹联为当地名人手迹。中殿联为清道光三年状元林召棠手书,嵌“天后”二字:“海静波恬共仰天恩光普照;民安……[详细]
张炎故居
  民国 吴川 张炎故居 位于吴川县塘掇镇樟山村。建于抗日战争时期。为红砖、混凝土构筑的二层楼房,建筑面积324平方米,占地面积600多平方米。主体建筑面前有花园地。故居基本完好。 张炎(1902~1945年),吴川县塘掇镇樟山村人。20年代初,随堂兄张世德参加孙中山领导的粤军,深受反封建思想的薰陶。1931年任十九路军第六十一师副师长兼一二二旅旅长,并代理师长职务。1932年率部参加“一·二八”淞沪抗日战役。1933年任四十九师师长、福建中央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兼第四军军长,参加福建人民革命政府的抗日反蒋运动。1938年,任广东省民众抗日自卫团第十一区统率委员会主任,积极开展南路的抗日救亡运动。主动向共产党靠拢,于1945年1月13日在塘掇举行群众抗日武装起义,攻克当时的吴川县国民党政府,成立……[详细]
广州湾法国公使署总公署坡头旧址
  座落在广东湛江坡头区坡头镇政府大院内的法国公使署旧址,与湛江霞山区海滨南路的广州湾法国公使署旧址隔海相望,共同见证了湛江那段曾经的历史。法国公使署旧址是一座乳黄色外墙的两层小楼,与当地其它建筑物完全不同,具有鲜明的法式建筑风格,整幢楼坐东向西,混凝土结构,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形状呈英文Z字形,正中一幢为主楼,连体副楼2幢分别建在主楼的东南角及西北角。主楼正门口至今还保留着一个1米多高的铜制信箱,上面分别用法文和中文写着的“中国坡头11号信箱”字样。广州湾是湛江市旧称,曾是法国租借地。1900年,法国侵略者在坡头麻斜设立广州湾行政首府,侵略者不仅焚毁民房,铲平耕地,还强占山地,推平陵墓,激起当地民众的强烈反抗。1902年,广州湾法国行政首府被迫迁至坡头镇,并建成广州湾法国公使署大楼,作为法……[详细]
世德学校旧址
  位于我市塘缀镇樟山村的世德中学,是一间有着87年历史的学校,是张炎将军抗日武装起义旧址。30年代初,我国正处在军阀混战、日寇入侵的内忧外患时期,民生凋敝,国弱民穷。张炎将军为了纪念堂兄张世德将军,报答其培育之恩,走“教育兴国”的道路。1932年,张炎将军联合时任军政要人陈铭枢、陈济棠、蒋光鼐、蔡廷锴、区寿年等捐岀巨款,在家乡创办了世德学校,培育人才。成立之初的世德学校首任校长为陈智乾,共有16名教员。学校把“雪耻救国、生产救国”作为两大目标,实行规范化、军事化管理。除开设一般中学课程和政治训练外,还特别开设军事训练。在当时被誉为“起衰救弊”之“粤省最新式之教育机关”。据吴川党史记载,随着中共地下党在南路开展革命,世德学校于1940年建立党小组,1941年建立党支部。1943年春,学校组织成立……[详细]
雷州华光庙
  华帝庙又称华光庙,原址位于雷城镇嘉岭,始建于明朝初期,历经多次修葺。文革时古庙被毁后迁于现址广朝南路柳絮西巷,仿清代建筑。该庙原为雷州古城南门之镇城庙,内祀火神华光(炎帝)。为火神立祠,源于先民对火的敬畏。并由此形成了该庙独特的民俗“灯火会”。庙内藏有明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清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碑刻2通,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花岗石香炉1只,民国铜炉4只等文物。该庙的仿饰(飘色)文化历史悠久,是雷州市传统仿饰(飘色)的代表。华光庙珍贵的史料,对雷州人文历史、城建历史民俗文化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详细]
陈氏小宗祠
  陈氏小宗祠 位于湛江市坡头区南三镇田头村。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陈上川“奉金归本”始建。坐北向南,砖木结构,面宽三开间18.5米、进深共42.9米,总面积约为793平方米。琉璃瓦剪边,悬山顶。正门廊石柱4条,石材传系陈上川派船自越南南方运回。祠内仍存“陈氏小宗祠”木匾1块,长2.43米、高0.68米,朱色髹面,阳刻楷体髹金,右上角篆体阳刻印“追远报本”,左下角刻方形印二,上印阴刻“光前”、下印阳刻“裕后”,均篆体。匾无年款,亦无署名。另有陈上川画像和其母其妻画像各1幅,均按清代服式绘制,系族人年节祭祀时悬挂的“祖像”。陈上川(1626年-1715年),号义略,今湛江市南三镇田头村人,是明末清初移居越南的早期华侨。陈上川青年时任明末清初台湾郑氏政权高廉雷总兵,巡航南海,保护商旅。康熙十八……[详细]
雷州三元宫
  雷州三元宫位于湛江雷州市雷城街道下河社区。三元宫在雷州市雷城镇三元塔南面。又名灵应官。创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宫为三进院落式布局,总面积为1000平方米。一进为山门,二进为灵山宫,三进为正殿。内设佛舍及梓潼阁。三进建筑皆为硬山顶。面宽三间,硬山搁檩式结构。二进灵山宫前设有硬山顶拜亭。官为建三元塔时同时所建初时立为登塔休憩之公馆,后改为文昌会,清代再改为三元宫。宫的左边原有—古庙,内祀灵山神,因年久庙圮,村人无力再建,于清代便将三元宫二进攻为祭祀灵山神的灵山宫。庙内墙上嵌有雷州府推官欧阳保《鼎建元魁塔记》碑刻及《三元宫重修碑》,登塔诗碑,共九通。其中雷州府惟官欧阳保鼎建元魁塔碑,内容记述了雷地西北重山叠水,而东南地势单寒,为使形胜改观,固议建塔,以补地脉。开基时得蛇蛋三丸,乃三元及第……[详细]
唐氏墓群
  唐氏墓群位于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唐家镇柯山岭一带,有从宋朝至清朝的古墓群。2008年被评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类为“古墓葬”。唐氏墓群始葬于南宋咸淳五年(1269年),是粤琼唐氏始祖唐菽林及历代功名子孙的陵园,总占地面积约343100平方米。唐氏墓群是以唐氏始祖唐菽林石墓为中心,周围分布着宋至清代52座祖墓的陵园。能葬在这里的都是古时候有一定官阶或功名的唐氏历代子孙。墓群座西北向东南,有保存完好的宋、元、明、清历代唐氏家族古墓52座,其中宋代石墓6座、元代石墓17座、明代石墓6座、明清土丘墓23座。唐氏墓群保存完好的古墓数量之多,在粤西乃至广东也实属罕见,其对研究家族发展史、民族发展史及研究雷民迁移史有重要价值,也是研究古代葬俗的实物材料,还能为墓葬断代……[详细]
湛江人民抗法斗争旧址
  湛江人民抗法斗争旧址位于湛江市,包括遂溪人民抗法斗争上林寺誓师旧址、南柳人民抗法誓师旧址、抗法斗争麻章营部旧址以及遂溪人民抗法团练总部旧址,它在抗法斗争中起着重要作用。1898年法国强租广州湾后,为了扩大其租界范围,派兵强占海头汛、麻斜、硇洲,又多次进攻黄略、麻章、平石等处,他们还到处放火烧村,抢劫群众财物,奸0女,强拉民夫。海头、南柳附近各村人民,不堪法国侵略者的残虐,同年6至10月,以南柳为中心,团练自发奋起自卫抗法,先后3次围攻法军海头兵营,并多次与来犯法国侵略军展开激战,给侵略者以沉重打击。终于迫使法国侵略者缩小了广州湾租界的范围。1962年7月广东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遂溪人民抗法斗争誓师旧址位于湛江市霞山区海头乡南山村。原属遂溪县,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建,四合院……[详细]
31、十贤祠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十贤祠
  到湛江不可不到雷州,要了解湛江的历史文化尤其不可不到雷州,到雷州,必瞻仰西湖公园中的十贤祠。雷州半岛地处祖国大陆最南端,远离政治中心,使它在中原人心中常以蛮荒瘴疠的可怕形象出现。皇帝看中了雷州的荒蛮,以为“贬至雷州”不仅是政治上的惩罚,也是人格上的侮辱。然而历史往往如此吊诡,接二连三被贬雷州、或途径雷州去往更遥远的海南的,不乏青史留名的贤臣,更多文章千古的词人,抱负和才干在中原被忽视,在岭南却得以施展,雷州因此大大受益,竟稳稳坐上岭南大邑、文化中心的宝座。于是,南宋咸淳十年(1274年),雷州人兴建“十贤祠”,供奉十位谪居雷州或贬经雷州的名臣:寇准、苏轼、苏辙、秦观、王岩叟、任伯雨、李纲、赵鼎、李光、胡铨。耐人寻味的是其中王岩叟生前并未到过雷州,而是在去世后被“追贬”为雷州别驾,皇帝如此深恶……[详细]
陈瑸故居
  陈瑸故居原为三间土坯墙茅草房,陈瑸出生于此,位于雷州市附城镇南田村。陈瑸42岁出任福建古田知县后,不带家眷,他的家眷一直住在这里。陈瑸虽在外当官,但心系乡梓,为让家乡父老乡亲免遭海潮之害,任福建巡抚时,上 书-朝廷拨款5300两白银,同时将自己在福建巡抚任上节省下的养廉银中捐助5000两白银让家乡人民修建南渡河大堤。南渡河大堤至今仍发挥着挡护海潮,捍卫素有“雷州粮仓”之称的东西洋22万亩良田的作用。陈瑸逝后,百姓感其恩泽,仰其廉洁高风,盐工率先捐资,各家各户捐赠砖木和瓦片在原址上重修成砖瓦房。2004年春,再次修葺。故居坐北朝南,三间五房形制,占地160平方米。正门为三星门,门顶镶嵌圣旨褒扬“国家祥瑞”石刻匾额;左右两边侧门顶分别镶嵌“尚书门第”和“贤良基址”石刻匾额。目前,仍可见故居的墙体……[详细]
梅菉隔塘庙
  始建于清代乾隆初年,原称“梅镇古庙”,建筑面积约770平方米。1992年群众集资重建,原庙额“梅镇古庙”和石刻对联原样保留与墙上。1983年抗日爱国将领张炎将军接任广东省民众抗日自卫团第十一区统率委员会主任,办事处设在隔塘庙,展开了一系列的演抗日剧、--、乡村救亡等抗日宣传活动。现庙内专辟一室纪念张炎将军。宋梅菉祖庙位于市区梅菉头村西南边,始建于北宋,为通镇古庙,有“先有祖庙,后有梅菉”之说,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清代福建巡抚陈瑸为祖庙题联云:“未立圩场先显圣,重修庙宇更英灵。”祖庙为三进四合院式布局,硬山顶,穿斗式梁架结构,面积近700平方米。内有古碑文、名人题诗等。上世纪四十年代,梅菉祖庙是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游击据地,原湛江地区专员黄明德等一批革命领导,曾在祖庙发动和指挥抗日斗争。改革……[详细]
雷州莫氏宗祠
  雷州莫氏宗祠位于雷州白沙镇东岭村。明代休宁县知县莫汝翰倡建,是明末清初柬埔寨和越南著名华侨、越南河仙镇开发者“开国上柱国大将军开毅公”莫玖(1655-1735年)的祖祠。平面为四进四合院布局,砖木结构硬山顶,总面宽20.85米、总进深66.3米,占地1382平方米。大门原建有“德泽流芳”石坊,已毁。正厅右壁嵌有明万历年间镌刻的“莫亚崖七十八岁像”,上刻成化举人柯时复撰《莫公像赞》,左右刻明嘉靖进士、南京礼部尚书王宏海题赠对联。第三进魁星楼。后进以铁力木大柱抬梁,气势宏大。全祠共有厅房12间,祠内仍存明万历十九年《海康莫氏族祠记》、二十四年《莫氏嗣宗祠记》、二十五年《莫公亚崖祠田跋》、二十八年《莫氏亚崖祠田记》、二十九年《莫氏世祖祠自叙》等碑刻8通。1999年湛江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广东省农民协会南路办事处梅菉旧址
  广东省农民协会南路办事处梅菉旧址位于吴川县梅菉镇先锋街的营盘。为高州镇台下设专管梅菉的分府,内驻兵勇,门外有马房,故称“营盘”。建于清末,两进院落式,砖木结构,通进深24.4米、面宽三间19.8米,两边为厢房,建筑面积383.2平方米,门前有一广场约200平方米。1926年初,中共党员黄学增受中共广东区委和中国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的派遣,以中共南路特派员和农民运动特派员的身份前来梅菉,领导南路15县及梅菉、北海两市的革命斗争。1926年3月7日,以黄学增为主任、韩盈为书记、苏其礼为委员,在此成立了广东省农民协会南路办事处,与中国国民党广东省党部南路特别委员会于营盘合址办公。目前,旧址建筑物外形尚存,内部已破残。1983年吴川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11月8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