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清江浦区旅游

清江浦区文物古迹介绍

里运河文化长廊景区
  公元1415年,明永乐十三年,时任朝廷督运总兵官陈瑄沿北宋沙河故道开凿了一条运河线上不平常的河道,这就是名闻遐迩的清江浦。清江浦的开埠,对于运河全线漕运的畅通、明清时期淮安在全国中心城市地位的奠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由此成就了淮安“运河之都”的称号。清江浦景区,位于里运河文化长廊“起(清江浦)、承(漕运城)、转(山阳湖)、和(河下镇)”四大片区的“起点”大闸口地段。范围为西至清江大闸,东到越秀桥,南边至轮埠路,北边至圩北路南(不含美食街)。这里集淮安地方文化特色和古运河水景于一体,揽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处,是具有浓厚运河文化特征、浓烈地方文化气息、浓郁生态园林特色的博物馆群、国家4A级旅游景区、淮安市优秀外宣基地。“南船北马,舍舟登陆”石碑昭示着昔日的繁荣,清江大闸、陈潘二公祠、吴公祠、……[详细]
周恩来童年读书处旧址
  周恩来童年读书处旧址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清河区漕运西路由周恩来童年故居和陈家花园私塾馆组成,1988年3月5日对外开放,1997年李鹏题写馆名,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旧址是周恩来6-10岁随父母、嗣母在清河居住、读书的地方。在这里居住的四年里,外祖父万青选家的藏书为周恩来广泛阅读古今书籍提供了良好条件。生母万氏的持家处事、嗣母的倾心教育,对周恩来才智、人品、性格的养成,处事能力的干练,以至后来出外求学,投身革命有着重大的影响。旧址占地面积5170平方米,建筑面积672平方米。原有房屋14间,为明清建筑风格,青砖小瓦:前厅3间,作为会客及就餐所用;主堂屋3间,为周恩来父母及弟弟居室;东屋2间,为周恩来和嗣母陈氏居室;西厢房2间,为乳母蒋姜氏居室;东厢房2间,为周恩来书房;嗣母居室……[详细]
苏皖边区政府旧址
  介 绍 1945年11月1日,苏皖边区政府于淮安成立,它是中国0领导下的苏中、苏北、淮南、淮北四大解放区的人民民主联合政府。 边区政府旧址现存两个院落,占地6100平万米。保存砖木结构、古色古香的平房(其中部分房屋为两层楼房)48间,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北院26间二层楼房为原边区政府交际处办公地点,现用于边区政府史料陈列及李一氓生平陈列,展出历史照片280余幅,文物文献资料140件,全景再现了边区政府当年的历史风貌和丰功伟绩,以及边区政府主席李一氓光辉战斗的一生。院内还有李一氓铜像一尊、李一氓骨灰敬酒处及李一氓亲手设计的六角亭等可供游人瞻仰。南院为四幢平房共22间,为边区政府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办公室及会议室。  交 通 公交l、2、4、39路可达 江苏淮安……[详细]
淮安慈云禅寺
  慈云禅寺位于清江大闸南侧,原名“慈云庵”,是江淮地区著名的寺庙,始建于明朝万历二十年(1592年)。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秋,被顺治皇帝敕封为“大觉普济能仁琇国师”的玉琳法师南游到清江浦的“慈云庵”,八月十日趺坐而逝。康熙颁诏厚葬,重修“慈云庵”并建“法王塔”。雍正十三年(1735年),清世宗胤禛下诏在“慈云庵”原址新建,改“慈云庵”为“慈云禅寺”,并亲题匾额。当时的“慈云禅寺”占地二十五亩。门前照壁,左右分别有“春霭慈云坊”和“泽溥万方坊”两座牌坊。五重殿宇,华丽壮观,寺内遍植苍松翠柏、名贵花木,四季溢香。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与四十九年(1784年)两次南巡,均入寺瞻礼。咸丰十年(1860年)捻军攻入清江浦,慈云寺被全部焚毁。同治元年(1862年),慈云寺得以复建重修,历经二十年……[详细]
石塔湖公园
  石塔湖公园石塔湖公园位于河北路北,人民北路东侧,原系城北汪塘,此处曾是垃圾堆放、污水汇聚、环境污染严重之区,占地3.5公顷(水面2.4公顷)。1996年10月,市政府做出全面整治、建设石塔湖的重大举措,由市建委统筹安排,园林处组织实施,1996年12月破土动工,经过六个月的艰苦努力,1997年6月1日向广大市民免费开放。此前,1986年,市政府曾拨款建筑环湖路1000米长(4000平方米)建重檐八柱方亭一处。市政府与驻淮83480部队军民共建,驻淮部队出水面产权和劳力,政府出资建设。同年,部队和市政公司拉土填塘,拓宽人民北路,扩大0.24公顷陆地面积,并由市政公司负责砌驳岸120米,建栏杆260米,眺台100米。园林处负责园路绿地建设,铺设园路560平方为主,花坛9个(680平方米)。19……[详细]
陈潘二公祠
  陈潘二公祠,位于淮安市清江浦区轮埠路边,坐落于清江浦景区内,东临吴公祠,西接观音庵,北靠里运河,南眺楚秀园,1987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该祠于明正统年间(1436-1449)敕建,初祀永乐年间首任漕运总兵官、平江伯陈瑄,俗称陈公祠。清乾隆年间(1736-1795),于陈公祠加祀明总理河漕、水利名家潘季驯,遂更名为陈潘二公祠。祠原位于清江光华化学厂内,饱受侵蚀,加之年久失修,梁柱朽败,堂庑顷颓,仅存摇摇欲坠之享殿。1997年,享殿所在地域为淮阴卷烟厂征用,经江苏省文化厅批准,另行择址,迁移保护。2007年,中共淮安市委、市政府决定于今址复建陈潘二公祠,兼作大运河名人馆。陈潘二公祠占地2096平方米,建筑面积1019平方米,以传统纪念祠堂形式,通过展板、模型、塑像、多媒体演示等形式……[详细]
韩信城遗址
  淮阴侯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萧何誉为“国士无双”,刘邦评价曰:“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韩信熟谙兵法,自言用兵“多多益善”。作为战术家韩信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战术典故: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临晋设疑、夏阳0、木罂渡军、背水为营、拔帜易帜、传檄而定、沈沙决水、半渡而击、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清江浦城南,从贯穿淮安市区南北主干道淮海路南端,过大运河桥,向西不远,有韩信城。筑于公元前202年,遗址至今犹存。南面及东、西两面高阜隆起,似可见出两千年前城池的规模。《太平寰宇记》云:“信本此县人,其冢宅处所并存,后受封为侯,因筑此城。”韩信城略东有土堆高丈余,据传曾是韩信的点将台。在韩信城周围,曾有水井72口,供士兵汲水用,因历史上黄淮屡次泛滥,水井今已全部废圯。……[详细]
韩母墓
  韩信城东南不远处有韩母墓(又称青水墩)。司马迁在《史记·淮阴侯列传》里写道:“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太史公当年游历中国时,曾亲赴淮阴,凭吊了韩母墓,考察了韩信少年落魄时的情景,所以他能把韩信的形象写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经过两千多年风风雨雨的侵蚀,韩母墓仍高约8米,底直径达20米。……[详细]
福音堂及仁慈医院旧址
  福音堂及仁慈医院旧址位于淮安市清江浦区和平路。现存福音堂为传教士米德安于1900年前后建造,由和平路福音堂和基隆东巷福音堂组成。福音堂及仁慈医院旧址是江苏早期基督教重要的传教场所,也是苏北地区较早的现代医院遗存,在江苏及全国有一定影响,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详细]
清江浦楼
  清江浦楼,位于清江浦景区中洲岛上,建于2003年,高23米,为明三暗五楼阁式仿古建筑,飞檐翘角,巍峨壮观,是登高远眺、观赏里运河风光的绝佳地点,也是清江浦地名的标志。清江浦楼内展陈有清江浦楼记、乾隆南巡错题“清江浦”的场景及“名人咏淮安”互动题诗墙。……[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