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嘉兴市 > 南湖区旅游

南湖区文物古迹介绍

血印禅寺
  血印禅寺位于嘉兴市南湖区新兴街道明月社区三塔路547号,俗称血印和尚庙。寺前的司宪牌坊为明代遗物,石牌坊西立柱下,有块铁锈色的印迹,宛然象个和尚侧影,百姓称这石柱为“血印柱”。据清乾隆《嘉兴府典故纂要续编》和1996年编《嘉兴市志》载,关于“血印”的传说有两种:一是明嘉靖年间倭寇侵犯,倭寇将大批妇女关在寺中,叫寺里一和尚看守,倭寇外出抢掠时,和尚放走妇女,倭寇回来大怒,将和尚绑在石柱上乱箭射死,血迹染成人形;二是清顺治二年(1645)清军占嘉兴,清兵抢掠大批妇女,关在岳王祠中,叫寺中一和尚看守,这和尚待清兵出去放走妇女,清兵回来大怒,将和尚绑在司宪牌坊下石柱上乱箭射死,血迹染成人形,血印虽久经风雨而形影不褪。由于不知和尚姓氏,所以人们叫他“血印和尚”。后人为称颂其舍己救人的精神,于民国14年……[详细]
嘉兴子城遗址
  嘉兴子城遗址建于三国时期吴黄龙三年(公元231年)。当年,由拳县“野稻自生”,吴大帝孙权认为是祥瑞之兆,下诏改由拳县为禾兴县,同时命令郡县“修城郭,起谯楼,掘深池大堑”,修建起城池。赤乌五年(公元242年),孙权立儿子孙和为太子,和禾同音,为避讳,改禾兴县为嘉兴县。唐末文德元年(公元888年)或乾宁三年(公元896年),嘉兴扩筑大城,周十二里。人们把-的大城叫母城,把围内的老城叫子城,其垣墙称为子墙。一座城市的“形”,主要依生于它的街巷格局,正是有了这后来被称为“子城”的嘉兴城雏形,人们才会在这里从事生产、安居乐业。唐代嘉兴外城的修筑,奠定了嘉兴运河绕城、前朝后市的基本格局。史料记载,它是嘉兴历代州府衙署所在地,也是浙东北地区的政治中心。自唐至清,子城一直是县、军、路、府的衙署,太平天国时期……[详细]
嘉兴老火车站
  嘉兴老火车站位于嘉兴市南湖区解放街道虹桥社区公园路,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建站。初建时站屋为二层楼,占地446平方米,共18间,民国4年(1915)屋顶改造。上行月台长198米,宽9米,岛型月台长195米,宽8米。穿越路轨地道1座。抗战初期全站建筑毁于日军炮火,后由日军重建。解放后整修增建改造。目前嘉兴站大多数站屋仍是民国时期建筑,新客站将易地建造。现保留的民国设施从东往西平行布局有炮楼、候车室、办公区和马棚,建筑均为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墙体为青砖平砌而成,屋面铺设洋瓦,部分建筑立面改造。候车室分为东、西两部分,东侧为二层楼房,西侧为一层十二开间平房。办公区分为两部分,东侧为三层四开间楼房;西侧为两层六开间楼房。办公室北侧后搭建有阅览室等建筑。马棚位于办公区西南侧,为一层平房。据火车站工……[详细]
汪胡桢旧居
  汪胡桢旧居位于嘉兴市区帆落浜39号,系著名水利专家汪胡桢先生旧居。汪胡桢(1897~1989),字斡夫,号容盦,浙江嘉兴人,是我国现代著名水利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34年,汪胡桢任整理运河讨论会总工程师时,亲自踏勘了从杭州到北京的大运河,仅用一年半的时间,编制完成了《整理运河工程计划》一书。他是中国近现代对运河整治有着重大贡献的学者。1928年,汪胡桢受聘为太湖水利工程处副总工程师时,在帆落浜东购地4亩,筑小楼奉母养颐。抗日战争时被毁。1948年重建,为西式平屋数椽,名“湖滨小筑”,有花木之胜。现有建筑整体布局呈“工”字型,坐北朝南,占地面积480平方米,砖木结构,屋顶铺设洋瓦。前后两进,北面一进三开间,分别为内书房、外书房和客厅;南面一进四开间,为卧室和卫生间。连接南、北两进的……[详细]
三步两爿桥
  三步两爿桥位于嘉兴市南湖区凤桥镇利民行政村(原石佛寺自然村)东南角,据地方志记载为明建,由聚秀桥和常丰桥相连组成。其中聚秀桥南北走向,常丰桥东西走向。聚秀桥为单孔石拱桥,全长16.21米,桥面宽2.27米,拱券纵联分节并列砌筑,净跨6米,矢高3.61米。桥两侧有石栏板,南北两侧分别有石阶11级和10级。桥拱券石上刻有“聚秀桥”,东西两侧刻对联“摷梅花洲之去脉,镇禅仗沙之分堤”、“波影射双龙井眼,河源通一鉴山泉”。南北落坡呈喇叭状,北坡与常丰桥东坡相接,南坡与溪岸道路贯通。常丰桥为单孔石拱桥,全长14.8米,桥面宽2.53米,拱券纵联分节并列砌筑,净跨5.2米,矢高4.15米。东西两侧分别有石阶8级和11级,桥面无石栏板。桥拱券上刻有“常丰桥”,南侧刻对联“乘驷漫夸题柱客,成梁为助川功”。东西……[详细]
26、南星桥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星桥
  南星桥位于嘉兴市南湖区凤桥镇新篁社区新篁小学东侧,原名新桥,为砖桥,明末已有。据明崇祯《嘉兴县志》卷三《桥梁》载:明末已有。至清乾隆年间,桥已坍。嘉庆五年(1800),张镇(字起也)等七名里人同募重建,改建成石桥。东西横跨丁谿,系七孔梁式石板桥,全长34.7米,宽2.76米,净跨20.4米,距水面高3.8米。桥面南北两侧石护栏齐全,有望柱6对,天磐石8个。南北桥首有“南星桥”额(张廷济题),又题有南石栏额:“寿纪光华”,北石栏额:“文昌朗照”。桥中孔东侧桥柱(由五块条形石并列而成)靠南一块刻文字一段:“大清嘉庆五年,岁在庚申正月穀旦。张起也、曹宏芳、戴盈科、陆苍佩、张驾虹、陆在川、张德容同募建南星石桥。张廷济书。”有桥联,南为:“虹跨珣谿槜李纪春秋胜地,龙迎秦岭里仁标吴越名乡”,北为:“山色……[详细]
嘉兴绢纺厂老厂区
  嘉兴绢纺厂老厂区位于嘉兴市南湖区南湖街道南湖社区南湖东畔,东界纺工路,西连南湖路,南临嘉兴南湖中学,北靠浙江省武警总队医院。始建于民国10年(1921),前身为纬成股份有限公司嘉兴裕嘉分厂,现已改制,更名为浙江金鹰绢麻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全厂总占地面积310亩,总建筑面积14018平方米(截止1988年底)。全厂设八个生产车间(精练、制绵、粗纺、精纺、织绸、抽丝、漂练、化纺、机动),本次建议保护的为精练、精纺、漂练、粗纺,制绵车间,技术科、转干品仓库、幼儿园和大办公室,总占地面积约4600平方米。其中,五个车间为砖混结构,技术科、转干品仓库、幼儿园和大办公室为砖木结构,外墙砌青砖。嘉兴绢纺厂旧址是嘉兴目前保存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近现代工业建筑群,亦是建国后嘉兴最老的五大国营企业之一,经历了民族资……[详细]
西水驿碑
  西水驿碑位于嘉兴市区斜西街西端环城西路西侧、京杭运河环城段东岸。坐西朝东。据《嘉兴市志》记载,嘉兴地处要冲,“南通八闽,北连三吴,旁及江右”,驿站建立较早。唐贞观二十三年(649),于嘉兴城西门建安运站,至宋发展为嘉驿站。元至元十七年(1280),置嘉兴路水驿站。明初称西驿站,后屡毁屡建,宣德年间重修,万历七年(1579),扩建起厅堂廨舍。清康熙十一年(1671),重建西水站,成为排班鸣炮,迎送过往官员之地。乾隆五十二年(1787),建师晖亭,以迎候乘驿命官员和外国使臣。从历史记载中,可以看出当时西水驿设施之完善,传递、招待功能之齐全,反映出嘉兴城当时的繁华景象。1998年于西丽桥东堍建筑墙体内发现元至元五年(1268)嘉兴路重建西水驿站时所刻碑石。碑高2.14米,宽1.06米,厚0.27米……[详细]
29、仓圣祠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仓圣祠
  仓圣祠位于嘉兴市南湖区南湖街道南湖社区南湖小瀛洲岛,俗称小烟雨楼。原由嘉兴地区民间组织“惜字会”为纪念传统的文字创始人仓颉,于清光绪年间建,民国十三年(1924)由嘉兴名流金蓉镜倡募重修,解放后又按原貌重修。该祠具有江南传统特色,系砖木结构,坐北朝南,占地面积90余平方米。面阔三开间,进深二开间,通面阔12.90米,通进深8.70米。梁架为抬梁式结构,内四界带前后单步,梁用瓜柱,不施斗拱,柱础形似覆盆,刻有缠枝花纹。重檐歇山顶,屋面甏瓦,屋脊为鱼带式,光明照飞檐发戗,发呈龙头状。整个祠装饰华丽、宏伟而又古朴,曾得苏州园林行家称誉好评。四周有回廊、台阶,前临放生池,四面环水,南眺南湖烟雨楼,垂柳环绕,花石林立,北以假山作屏障,回迂曲折,由圆洞厅,九曲桥沟通湖滨,祠在草木花石湖水怀抱之中,更显得……[详细]
民国绥靖司令部营房旧址
  民国绥靖司令部营房旧址位于嘉兴市南湖区建设街道紫阳社区荣军医院子城垣内。民国三年(1914),子城垣内建筑被改建为浙军第二十一团营房,俗称“西大营”。1937年,日军占领嘉兴,“西大营”毁于炮火。1938年,伪国民政府在此建“绥靖司令部”,大小营房20多幢,均为日式建筑,现保存四幢。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在此驻扎军队,复称“西大营”,后国民党裁军,蒋经国为笼络复员军人,将此处改建为青年中学,继续训练青年军。西北侧两间二层楼房(现荣军医院住院部1号、2号楼),为日军占领嘉兴时建;东南侧两间平房(靠南1间29号楼现为理发店,靠东1间27号楼现为伤残军人宿舍),为日军投降后建。总建筑占地面积3831.5平方米,均为砖混结构,屋顶为硬山顶,墙体为青砖砌筑。其中29号楼还保留有一排取暖用壁炉烟囱。这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