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泉州市旅游

泉州市文物古迹介绍

西资寺石佛造像
  西资寺石佛造像 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类型为石窟寺及石刻,具体地址位于晋江市金井镇岩峰村卓望山。 西资寺石佛又名大石佛,位于晋江市金井镇岩峰村卓望山麓。据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重修西资岩纪德碑》载:相传造像创始于隋唐间,今莫可考,而石壁所镌者,有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年)王圆、蔡姿养合出七十千文助架宝殿。据专家鉴定,当系唐晚期镌刻。造像依崖凿“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三尊,均赤足立于莲座上,三者相距0.75米。阿弥陀佛居中,头挽螺髻,唇厚颐丰,双耳垂肩,身着袈裟,衣褶流畅,袒右胸露出右臂,左手单举当胸,托一莲朵,右手前伸作接引状。身高4.5米,宽1.62米,足下仰莲座高0.9米。两侧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各高4米,足下仰莲座高0.76米。左边观音菩萨头挽高髻,耳垂饰……[详细]
惠安青山宫
  时代:明至清地址: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东南沿海山霞镇青山村以北500米处的青山南麓这里海滨地势峭拔、层峦叠翠、林木苍郁。青山宫即“灵安王庙”,是为道教宫观,青山王祖庙,供奉着五代人物神——张悃。它与湄洲岛上的天妃宫、龙海的慈济宫一起闻名遐迩,被同称为“闽中三宫”。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4年)。宫祀唐五代闽将张悃,宋建炎年间(1127~1130年)封“灵惠侯”,赐额“诚应”;景炎年间(1276~1278年)晋封“灵安王”,赐额“敕封灵安王庙”,清·嘉庆《惠安县志·卷3》载:“旧传初置县时,陈震卜地螺山之阳,迁五代时灵安王张悃坟于青山,今邑即其地也。”青山宫背靠青山,面对浩海,有青山虎穴、羊屿浮练、烛山晨照、古军事地形诸胜,整体规模较大,是旅游、景仰的圣地。宫坐北朝南,面积656平方……[详细]
庵山沙丘遗址
  时代:商至周位于福建省晋江市深沪镇坑边村颜厝村民小组东北侧,庵山是一座风积形成的低矮沙丘,地貌上属海滨沙丘类型,近年被纳入新开发的工业园区,遗址原有面积推测达20万平方米以上,现大半面积已夷为平地,现存面积约2万平方米。文化内涵主要是青铜时代的文化遗存,可分为两个时期,其中第5、6层为第一期,第4层为第二期。出土了一批陶器、石器、玉器、骨器和青铜器等文化遗物。此外,在其上部不同时期的文化层里,还出土少量秦汉、唐宋和明清时期文化遗物。庵山遗址目前已发现的建筑遗迹和文化遗物,显示出独特的地域特点,它将大大丰富福建省乃至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青铜时代的考古学文化内涵。目前,广东、香港地区发现的众多沙丘遗址,均发现于水动力作用形成的沙丘或沙堤上,与庵山遗址有较大区别。因此,庵山遗址的发现不但对考古学本身有……[详细]
施琅将军陵园
  施琅墓位于惠安县黄塘镇与洛江区河市镇交界的虎窟坡地上,系施琅与其妻王氏、黄氏合茔。整座墓规模宏大,布局严整,石亭、石碑、石雕工艺精致、宏伟壮观,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墓碑中刻“皇清光禄大夫太子少傅靖海将军襄壮施公赐茔”,两侧刻“一品夫人王氏,一品夫人黄氏”。此墓为石结构,墓翼逐层外扩,共三穴。墓坐北朝南,占地6.85万平方米。墓区由北而南,上下分5个坪台,依次立有文武翁仲四尊,马、虎、羊、狮、华表各一对,以及康熙三十七年(1698)谕祭碑亭、钦赐祭葬墓坊、龟趺碑亭。施琅(1621-1696),字尊侯,号琢公,晋江衙口人。他容貌魁奇,勇力过人,善于带兵,且“习海上事”,是一位颇有战略眼光的将领。郑成功在台湾病逝后,施琅于清廷力主收复台岛,痛斥放弃台湾的谬论,率军渡海征台,收复台湾。施琅为祖国统一……[详细]
蚶江海防官署碑记
  蚶江海防官署碑记蚶江海防官署碑记,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泉州城东南石狮市蚶江镇原清代海防官署内院。俗称“蚶江对渡碑”,清嘉庆十一年(1806)立。花岗岩石质,长方形,圭首,高2.34米,宽0.86米。碑额阴刻篆书“新建蚶江海防官署碑记”10个大字。正文阴刻楷书,记载清代蚶江的海防设施及与台湾鹿港对渡之事,系泉州府海防通判郑奎撰,候选教谕许温其书。该碑在“文革”初被砍为两截,分别放置于厕所墙上和水渠上,后文物管理部门将其搜集粘合重立于原址。蚶江地处泉州湾口,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被朝廷指定为与台湾对渡的惟一港口,该碑乃是研究清代海防及海峡-的珍贵文物。新建蚶江海防官署碑记的所在地为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类型为石窟寺及石刻,批号为35050033,具体地址位于石狮市蚶江镇前垵村。蚶江地处泉州……[详细]
坂浦古厝(良山洪氏民居)
  良山洪氏民居位于南安市英都镇良山村坂埔自然村,年代为清。简介:洪氏民居由顶点金、封君祠、思源居、若莲居等建筑组成,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砖石木构筑,均为典型的闽南传统建筑。顶点金:坐东朝西,由水池、石埕、下落、天井暨两厢、上落、南护厝、北护厝、棋盘厝等组成,建筑面积750平方米,主座面阔五间,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构架,硬山顶。封君祠:坐东南朝西北,由砖埕、下落、天井暨两廊、上落等组成,建筑面积254平方米,主座面阔五间,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构架,硬山顶。思源居:坐西南朝东北,由砖埕、下落、天井暨两廊、上落、南护厝等组成,建筑面积252平方米。主座面阔五间,穿斗式木构架,硬山顶。若莲居:坐西北朝东南,由砖埕、下落、前天井暨两厢、上落、后天井暨两厢、后落、西护厝等组成,建筑面积568平方……[详细]
施琅宅、祠和墓
  施琅宅、祠在施琅出生地晋江市南龙湖衙口村。施故里宅、祠明末清初已毁无存,康熙二十六年(1687)冬复建,次年秋告成。祠建东、西、中和都爷衙、小宗、侯府等宅院,以靖海侯府最宏大,位在祠西,朝南,为三落双扩厝大型建筑,穿斗式木结构,硬山顶,三进五开间,有房屋大小66间,建筑面积2175平方米,占地3560平方米。为泉州典型传统明居建筑,俗称宫式大厝,有明代建筑简朴大方之风。施氏大宗祠始建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清初迁界时毁,施琅复台有功,封靖海侯,于康熙二十六年重建宗祠,历代重修,于今保存较为完整。祠宇三进,砖木结构,黑柱红檐,庄重而又大方。前、中、后三殿在中轴线上序列排开,严整肃穆,两侧以长廊相连通,组成了一个封闭式的建筑群体。前殿作山门,硬山顶,面阔5间,启一扇巨扉,两侧立石狮2尊,严……[详细]
诗山革命烈士纪念碑
  诗山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南安市诗山镇山一村诗山公园内。诗山革命烈士纪念碑由南安县人民政府建于1965年9月,2002年春由诗山镇人民政府重修。纪念碑为石材结构,由碑底和碑身两大部分组成。碑的底座呈正五边形,五角边有圆柱,边长2米。碑身高4.08米,平面五边均雕刻“死难烈士万岁”六个大字。纪念碑下埋葬着14位革命先烈的遗骸,他们分别牺牲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解放战争和解放初期的剿匪斗争。根据资料记载,安息在纪念碑里的革命烈士有姓名的是黄朝来(诗山吾丰)、李嘉宾(诗山红旗)、陈赤九(诗山联山)、柯连科(码头内柯)、叶老洗(女,金淘占石)、吕云元(诗山红星)、吕振鼓(诗山红星)、戴江山(码头亭里)、吕荣火(诗山红星)等9名,其他烈士都是外地人。诗山革命烈士纪念碑于1983年3月被南安县人民政府公布为……[详细]
泉州宝海庵
  宝海庵位于鲤城区厂口街后山,泉州大桥北侧,坐东朝西。该庵原称宝林院,始建于北宋雍熙四年(987年)。明崇祯年间被洪水冲倒,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鼓山僧莲西重建,改名为宝海庵。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进士黄觐光偕乡耆重修,光绪十年(1884年)乡老陈祥元等募新之。庵在清末以后长期失修,并被占用,濒临倒塌。1981年在贞女林现尊姑主持下,得到旅星广净、广安二位法师及各界人士的支持捐助,先后于1984年翻建后殿及宿舍;1989年重建前殿,1990年重建大雄宝殿,同时在泉州大桥下建厨房、贮藏间等设施;1995年翻建殿后三层宿舍楼;1998年重建大悲殿(后殿),始成今日之规模。庵分三进,建筑面积五百多平方米。第一进为前殿,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前有廊。大雄宝殿面阔三间,进深五间,悬山式,……[详细]
董云阁烈士故居及其烈士墓
  董云阁,1908年6月出生于石狮市永宁镇后山村的一个菲律宾侨属家庭。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任团支部书记,不久便转为中国共产党员。1926年6月起,先后担任共青团福建省委组织部长、福建党团总行动委员会常委、共青团福建省委书记等职。1930年12月,出任中共闽南特委副书记,与书记陶铸等到漳州恢复党团活动,并深入漳属各县组建工农游击队,开展武装斗争。1931年3月中共福建省委机关遭敌人破坏后,回到厦门与蔡协民等组成临时省委,主动担负起指导全省革命斗争的重任,直到同年7月中共厦门中心市委成立。1932年5月,不幸被捕,在狱中,他坚贞不屈,英勇就义。董云阁烈士故居建于1929年,为早期洋楼,至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1998年被确定为石狮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董云阁烈士墓建于1987年,是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