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 > 黄山市 > 黟县旅游

黟县文物古迹介绍

归园·赛金花景区
  二零零三年在赛金花故园遗址上恢复、修缮的徽派园林“归园”,故又称归园景区。地处两处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之间。二零零四年五月正式对游人开放。景区内有赛氏旧居、赛金花书斋、用过的水井、亲手栽种的海棠花等。赛金花故居资料陈列馆展示了从国内外收购的大量历史资料、赛金花不同时期的照片,以及刘半农、鲁迅夏衍等名人对赛金花的评说,充分展示了赛金花扑朔迷离的一生。赛金花故居景区在黄山和西递、宏村之间,修缮过程中运用了徽州传统的造园手法,其叠山、理水、建筑、植物与苏州、扬州等江南园林相比,有着很多不同之处。它集徽文化的诸多元素赛金花故居与黟县世外桃源般的自然美景于一体,因地制宜,巧于构造,将自然美景裁剪入园,是人工山水园与自然山水园的完美组合,具有极高旅游观赏价值。园中主要景色包括:梨花伴月、双桥截春、静寄……[详细]
胡文光刺史坊
  胡文光刺史坊建于1578年,清乾隆、咸丰年间曾修葺。坊基周围占地100平方米,坊高12.3米,宽9.95米,四柱三间五楼单体仿木结构。通体为质地坚实细腻的黟县青石料构成。全坊以四恨60厘米见方抹角石柱为整体支柱,上雕菱花图案。柱下有长方形柱墩四个,各高1.6米,东西长2.8米,宽80厘米。中间二柱前后饰有两对高达2.5米的倒匍石狮,为支柱支脚,造型逼真,威猛传神。一楼月梁粗壮,刻以浮雕,精美古朴,柱梁间均用石拱承托,两侧嵌以石雕漏窗。中间横梁前后分别刻有登嘉靖乙卯科奉直大夫朝列大夫胡文光字样。二楼中间西面为胶州刺史、东面为荆藩首相斗大双钩楷字,书体遒劲,三楼中轴线上镌有恩荣二字,两旁衬以盘龙浮雕,二楼至四楼左右两侧和端点均流檐翘角,脊头吻兽雕为鳌鱼。檐下斗拱两侧饰有44个圆形镁空花翅,四根石……[详细]
西递村古建筑群
  西递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山脉南麓的黟县东源乡,距县城东8公里。据明嘉靖《新安氏族志》载:西递村因“罗峰文其前,阳尖障其后,石狮盘其北,天马霭其南,中存二水,环绕石之东,西之西,故名西递。”清著名学者俞正燮在《古黟山水记》中云:“西递系因是府(徽州府)西,曾设‘铺递所’,故名西递。”西递是一座古老的山庄,始建于北宋,距今已有900年。西递村在北宋元丰年间始为胡姓居住,至明代中叶,村堂已具现在规模。清代中期后,随着徽商经济的发展,居住建筑得到改观。至今仅有胡文光刺史石坊、胡文光旧居、古来桥、会源桥为明代建筑,其它都是清代建筑。村庄因山川水势,呈东北、西南走向。全村现存有明代民居建筑1幢,清代民居建筑122幢,建筑布局合理,风貌独特。西递村由正街、横路街、后边溪3条街道和40多条胡同及2条穿街村而过的……[详细]
宏村古建筑群
  宏村古建筑群位于安徽省黟县城东北11公里处,为明、清、民国时期徽州民居建筑群。宏村,又名泓村。公元1131年,宏村始祖汪彦济因遭火灾之患,举家从黟县奇墅村沿溪河而上,在雷岗山一带建十三间房为宅,是为宏村之始。汪彦济在村口兴建睢阳亭,作为入村标志性建筑。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作为程朱理学发祥的徽州也达到了极盛时期。汪姓祖先在外做官、营商者大增,纷纷在家乡购田置屋,修桥铺路,形成了1401—1620年和1796—1911年宏村建设的两次热潮。1403年—1424年,汪姓家族汪思齐、汪升平父子,请风水先生何可达“遍阅山川,详审脉络”,引西溪水入村,开凿百丈水圳,扩建了约1000平方米的月沼。此后199多年,宏村人口繁衍,建筑密集。1607年汪代大小族长16人集资,购秧田数百亩,凿深、掘通……[详细]
南屏村古建筑群
  南屏村位于安徽黟县城西南四公里处,因村南有尤如屏障的南屏山而得名。这个规模宏大的古村庄始建于元、明年间,聚居着叶、程、李诸姓家庭的上千号人口,至今仍较好地保存着8幢代表着宗族势力的古祠堂,并依序排列在一条约200米长的轴线上。宗祠规模宏大,家祠小巧玲珑,组成了一个全国罕见的古祠堂建筑群,是现代人了解中国封建宗法制度的博物馆。同时这个村的300多幢明清民居古建筑,沿着72条巷弄分布排列,组成了一个如迷宫似的飘荡。不要说古祠堂、古民居,单就这些层层叠叠、回还往复的巷弄,就要迷倒无数游人。关麓的特色是它的主要建筑为汪氏八个兄弟的“八大家”住宅群,其建筑自清顺治始,前后经历了200多年的时间,共建有楼房16幢、四合屋2幢、学堂厅和书斋各1幢,占地约6000平方米。“八大家”并不仅仅是“八大间”,它是……[详细]
赛金花故居
  赛金花故居清黟县2003年在赛金花故园遗址上恢复、修缮的徽派园林归园,故又称归园景区。地处两处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之间,修缮过程中运用了徽州传统的造园手法,其叠山、理水、建筑、植物与苏州、扬州等江南园林相比,有着很多不同之处。。2004年5月正式对游人开放。景区内有赛氏旧居、赛金花书斋、用过的水井、海棠花梨花伴月、双桥截春、静寄弄鱼、远风耸逸、环碧秀色等,从人物、历史、文化、旅游角度来看,是一笔宝贵财富。。赛金花故居资料陈列馆展示了从国内外收购的大量历史资料、赛金花不同时期的照片,以及刘半农、鲁迅、夏衍等名人对赛金花的评价,充分展示了赛金花扑朔迷离的一生。赛金花,原名郑彩云。1872年10月出生在黟县上轴村。10岁时随父亲迁居徽州,因家道衰败,年少的赛金花一就沦为清信人,也就是卖艺不卖身的……[详细]
7、塔川
塔川
  村口及周围地带多植乌桕树,且古树参天,每到秋季,满山树叶色彩斑斓,粉墙黛瓦掩映其中,美不胜收。这里已成为众多摄影爱好者的必游之地。塔川村又名塔上,隶属于宏村镇,距离宏村仅2公里,是黟县小桃源众多美丽富绕的自然村落中一个独具魅力的山间村落。塔川,背倚高耸云端的黄山西南余脉黄堆山,遥对碧波荡漾的十里奇墅湖。粉墙黛瓦,飞檐翘角的二、三十幢古民居依山而建,层层迭迭,错落有致,远远望去,就好象一座巨型宝塔,此为“塔”之来历。塔川,高庵与低庵两峰之间(因峰之巅,原有西林寺禅院而得名),一条清溪破土而去,依山潺潺流下,穿村中而过,直奔风我秀丽的奇墅湖,此为“川”之来历。村庄因有“川”过而富有无穷灵气,清溪也因穿“塔”而更显活力。塔川,即以此而旬名。来到村口,映入眼帘的是数棵巨大古树,它们分别是樟、榧、枫等……[详细]
碧阳书院
  碧阳书院位于黟县碧阳镇,时代为清。古之黟县,自宋代以来,对教育非常重视,那“十户之村、不废颂读”的教育氛围,使人预感这块土地不可低估的前途。碧阳书院创建于明世宗嘉靖四十二年(1564年),地处有“白云深处仙境,桃花源里人家”之称的碧山之阳,故名。明嘉庆四十二年(1563年),就城南儒学原址扩建而成,明天启年间,为魏珰毁塌;崇祯年间,修复碧阳书院。清乾隆年间,县儒学复移城南旧址,撤碧阳书院。嘉庆十三年(1808年),“邑人议建浔阳书院于潘山,地险不成”。嘉庆十六年(1811年),邑人捐银近90000两重建,其中黟县乡绅胡尚就捐有18000两。重建书院实用29100余两,建后尚余银60000两,分至该县各盐、典商生息,按年收取利息。经阖邑乡绅公议,仿效歙县紫阳书院制度稍加变通,议定书院事务诸多方……[详细]
程氏宅
  程氏宅东邻赵仁丰住宅,西连程松林住宅,南接祖贤明住宅,北临泮临街横巷。程氏宅建于明代万历十八年(1600年),占地面积156平方米,是一座前后3间2楼结构,并以前后厅天井为中心的内向方形合院式建筑。这种以天井为中心的内向合院,充分地利用了天井的采光、通风、排水等功能,并且在天井处还可以设置盆景鱼池,以增加变化,在宅内体现自然之美。程氏宅大门设在左侧,建有木栅栏,2楼门亭与厨房相连,隔以砖墙,设拱券耳门进出,厨房有后门小巷。大门门洞用花岗石做为门坊,大门用方砖贴面,钉成斜方格状,均以铁皮压缝为边,砖中央用圆头铁钉钉牢,气势轩宏庄重。后进左侧的厨房门,亦用方砖贴面,压以铁皮。天井的水平墙高9米,两侧山墙高13米,天井地面铺青石,前天井设置了花岗石花台,为明代遗物,楼下厅堂宏丽宽敞。檐柱月梁梭形,……[详细]
舒余庆堂
  余庆堂黟县屏山村建于1600年前后(明万历年间),占地480平方米。大门朝南,正面是水平型高墙。用水磨砖砌成的双柱三楼大型贴墙牌坊,高约10米,砖柱宽50厘米,呈梭形。月梁砖雕细致精美,简朴大方。两层楼檐,层层挑起,承以斗拱,整个牌坊造型的主从、疏密,互为拱托比衬,相得益彰。高大的石库门坊里,是方砖铺面的厚实大门,方砖衔接处,全部用铁皮压缝,成斜方格形,每块砖中央都钉有圆头大钉,显得宏伟庄严。祠堂分下厅、中厅、后厅三进,布局得体,梁柱雄伟,主要构造全用银杏木构造。大柱直径0.4米,梭形,柱础为覆盆形,衬有梓木板。月梁硕大,略呈梭形。梁头柱间挑木,均以斗拱承托,丁头拱却搂有卷心花饰,梁下替木,细楼精雕。脊瓜柱下的平盘斗为仰张莲瓣,脊瓜柱两侧叉手,深雕成卷手纹。梁架突出。形似彩带,颇具宋代结构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