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福州市 > 台江区旅游

台江区文物古迹介绍

后洲建宁会馆
  上杭路建宁会馆位于台江区上杭路128号(原上杭路63号),又称“建郡会馆”,由建瓯县商帮集资建于清嘉庆年间。会馆依山而建,占地约280平方米,由戏台、酒楼、神殿、花园等组成。会馆占地面积280平方米,坐北向南,面临上杭街,后靠大庙山,依山而建,由戏台、酒楼、神殿等组成,红砖清水砌墙门面。神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重檐歇山顶,抬梁、穿斗式木构架。后有花园。园中有文昌阁一座(原作书斋),两层,八角形,直径5米,歇山顶,飞檐翘角,垂柱、雀替、斗拱、框楣花格等构件粗大豪放。“文革-”中,花园被拆改为民宅,文昌阁尚存。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2月13日,福州各界民众在上杭街建宁会馆--,反对法国商人魏池私自拐骗福州苦力1825人(窝藏于各洋行烟馆内)企图于十六日乘船劫往巴拿马运河当苦工。在各界协同下,……[详细]
闽清会馆
  闽清会馆原位于福州市台江区帮州街道后田新闽街(原新闽街61号),2004至2005年新闽一带拆迁,会馆被迁建至现址(三保直街白马河畔)。会馆始建于清同治六年(1867年),后由闽清籍华侨募捐,黄乃裳曾主持修建。坐东向西,占地面积约540平方米。厅堂面阔三间,进深七柱、四间,穿斗式木构架,双坡顶。前廊有一对长3.75米,直径0.67米青石龙柱,雕刻精美,上有“虎丘黄公建”、“气同治丁卯年”的款识。保存较好。1988年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63、三通桥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通桥
  三通桥原位于福州市台江区中亭街以西的小河上,建于清嘉庆十一年(西元1806年),石构,拱桥,二墩三孔,不等跨,墩船形,长36.70米,宽3.10米,跨长30米,桥梁石板有“嘉庆丙寅年仲秋吉旦造”题刻。三通桥于1992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利嘉集团中亭街项目拆迁时,于深夜用大型施工铲车将其铲断一孔。此事见报后,引起周边群众和文物专家的激烈反应,后在“有关部门”的协调下,将三通桥迁移到后洲河道上,并将铲坏的桥孔修复。三通桥事件对后来的万寿头陀寺的拆迁安置造成了直接的影响。……[详细]
耿王庄遗址
  耿王庄原是清初靖南王耿继茂的别墅,称“耿王庄”。耿继茂卒,其子耿精忠袭职,因其自号“南公”,仍用“耿王庄”之名。后因耿精忠配合吴三桂等起兵叛清,康熙十五年(西元1676年)兵败受碟刑而死,其别墅也没于官府。同治五年(西元1866年)闽浙总督左宗棠把南公园改设为桑棉局,提倡百姓发展蚕桑,一时桑树成荫,纺织业发展。左死后,乡人在园左大王庙附近建“左公词”。光绪年间,王凯泰督闽,又将此地改为“绘春园”,为官绅遊宴之所。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此处辟为公园,因其位于城南,故名“城南公园”,民间俗称“南公园”。园内台榭参错,林木荫郁,有黄花岗烈士祠、桑拓馆、荔枝亭、藤花轩、望海楼、藕池诸胜。民国八年,人民群众出于爱国热情,发起-日货运动,成立国货促进会。该会在园内建立“国货陈列馆”,并立石碑于馆侧……[详细]
65、白马桥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马桥
  白马桥位于福州市台江区义州街道白马河上,建于清末,为福州木帮商会集资建造。东西走向,石构平梁桥,三墩四孔,不等跨,墩船形,桥长74米,宽3米,望柱23对栏版22副,多次重修。民国33年(1944年),福州第二次沦陷,日军在此残酷屠杀百姓、污辱妇女,成为日本侵略福州的历史见证之一。……[详细]
高氏文昌阁
  高氏文昌阁位于台江区双杭街道上杭路134号。大门面临上杭路,前部为高氏祠堂,建于清代早期。前后两进,依山势而升高,主座均为面阔五间进深七柱。第一进厅屏门阴刻描金朱子家训,文革期间被报纸糊盖,得以保存至今。后部文昌阁建于清嘉庆年间,原为高氏书斋,坐北向南,双层楼房,面阔三间,进深五柱6.5米,上层为卷棚顶,周围有楼部美人靠,穿斗式构架,重檐歇山顶,占地180平方米。文昌阁属重檐歇山顶的两层木楼,穿斗式构架。其中一楼面阔三间,进深五柱,中为厅堂,两侧厢房。一层东、南、西三面檐下为三出梢斗拱承托雀替、檩木,两侧戗脊。二层面阔一间,进深一间,中为房间,周以通廊,通廊设有美人靠,屋面顶部两侧雀脊、翘角,表层卷草彩绘。主楼西侧跨越院内为厨房。文昌阁二楼原供奉有文昌帝君,相传为专司学问,文章之神,又为科举……[详细]
三山会馆
  三山会馆位于福州市台江区洋中街道横街巷56号。建于清道光年间,木结构,为江、浙两省在福州市布帮商会造。根据《明清福州会馆概介》:江浙两省的绸布业公帮在福州城市内外各合建了一个会馆,因是跨省性的,不标“江苏”或“浙江”名称。城内的会馆在春育亭(俗呼“仓前河沿”,在通湖路和光禄坊交界处),邻近三山驿,故叫“三山会馆”,在南台的会馆也用此名,分别呼为“城三山馆”、“台三山馆”。三山会馆原有面积1000多平方米,坐东向西。现存春晖堂,穿斗式木构架,重檐歇山顶,堂内石础、石柱、藻井等保存完好,存留楹联题刻多处,占地面积约308平方米。东面围墙嵌有“三山会馆”石匾额,堂正门两侧有石狮二尊,系汀州会馆移来。保护较完好。建国后三山会馆辟为金斗小学,文革期间更名向上小学,后又复名。1985年撤小学,改为台江区……[详细]
苍霞洲基督堂
  苍霞洲基督堂位于苍霞洲文通弄17号,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建筑为红砖砌筑,单层带地下室,立面呈英国维多利亚哥特式建筑风格(属浪漫主义建筑风格的一种)。教堂正面朝东,主体为礼拜大厅,巴西利卡拉丁十字式平面,可容纳1000人礼拜,木三角屋架,小青瓦屋面。教堂主立面朝西,立面三开间,中开间外观为两层,一层为石质尖券门,上有石质牌匾书“基督堂”;二层为三个相连的尖券窗,没有玫瑰窗;再上为简单的山花,山尖立十字架。两侧开间为三层高的塔楼,每层可见墙面均为三联哥特式尖券窗。礼拜大厅下为英式地下室,东段(十字两翼以前)为石墙,西段为砖墙;正面左下角嵌有奠基石碑,文曰“荣归上帝·1924年11月1日诸圣日奠基者恒会督约翰”。此外另有“示我周行”等题刻。屋顶后期有改造,从老照片上看,原为英式锤式屋架。苍霞……[详细]
69、白龙庵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龙庵
  白龙庵位于台江区苍霞街道白龙路门牌,为福州九庵之一。始建未详,重建于清光绪丁末年(1907年)。从北向南,占地面积560平方米。庵正门石横额:“白龙武圣庙”,小门额:“文经”、“武纬”为匾,现存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五间,穿斗式构架单檐歇山顶。门窗雕饰精美。庵内石柱存“光绪丁末季春吉旦八社绅耆董事同拜”等楹联题刻。1988年公布为台江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万寿头陀寺
  万寿头陀寺也称万寿寺或头陀寺,原在福州市坞尾革新街。坐北朝南,正面为福州民间祠堂常用的屏风式牌楼墙;门内为主殿,面宽五间,进深四间九架梁,穿斗与抬梁结合式木构,硬山封火山墙。左右为观音阁、关帝殿,内供佛圣和王法助禅师塑像。寺旁原有大士、武圣两楼,今均废。元大德七年(西元1303年),福州万寿寺僧人法助请旨创造石桥。至治二年(西元1322年)大桥竣工,此时法助师已圆寂,民间为纪念法助师,以师生前所居万寿寺为桥名,曰万寿桥(仓山区文保单位,已被福州市政府拆毁,时任市委书记赵学敏),并于江边大桥附近创建头陀寺以为纪念。寺内立有《头陀寺法助禅师赞》碑,碑文日:“仁哉我师,功德堪思。台江观海,善愿心持。十方普渡,辛苦不辞,架桥叠石,再世成立。往来行旅,络绎奔驰。昔忧险阻,今乐坦夷。其利溥也,施及来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