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甘肃省旅游

甘肃省文物古迹介绍

121、岗沟寺
岗沟寺
  岗沟寺位于太极湖西南岸,距县城约15公里。当初建在临沟的山岗上,故名。明代成化二年(1466年)创建上下两院于沟脑。藏语称“投吉乾宝”(意为南海观世音)。 岗沟寺所处的峡谷,曲折多弯,溪流淙淙,叮咚作响,绿草如茵,山花点点。馨香飘逸,清新宜人,组成大大小小自然草坪无数。地极深邃,清凉幽静,林木茂密,野藤悬垂,是一处避暑乘凉的好去处。周围山势雄奇,重峦叠嶂,石峰如林,奇丽异常。谷口,一泓晶碧透的湖面,波平如镜,构造了一幅山奇水秀,神秘而美妙的自然画卷,令人心驰神往。岗沟寺原建有两院:上院是菩萨大殿、大佛殿、五华楼阁共30间,佛38身。菩萨大殿飞壁雕有一尊白玉菩萨角像,身高4丈,芙蓉花面,漫座祥云。两侧山壁凿有“香烟轻锁甁中柳,灯影红浮座上莲”的对联,横披为“南海一枝春”。佛脚凿有“药水泉”,水……[详细]
石祖娘娘庙
  石祖娘娘山在会宁县太平店镇石娘娘山(亦称蟠龙山)峰顶。远远望去恰似一顶皇冠镶嵌在蟠龙山上。该庙占地390亩,建筑占地30亩,主题建筑包括“石祖娘娘大殿”、“百子圣宫”两个大殿和“天坛”、“黄天楼”、“山门”五个部分,另外还包括碑台等附带建筑。整个庙宇寺观依山修建,大殿、黄楼、碑亭、门楼、天桥、圣阁、仙池、石洞,楼台,重重叠叠,美轮美奂。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谈到石祖娘娘庙,人们总会津津乐道有关石娘娘的美丽传说。传说在清代,有个青江驿人去四川当麦客赶麦场,回来的路上到一个破庙里投宿,由于困乏也没有看清是什么神位就倒在供桌前睡着了,睡梦中,见一美丽仙姑朝自己走来,言说自己是石祖娘娘,并央求麦客把她送到甘肃青江驿的盘龙山,惊醒之后仔细观察,原来庙里供奉的石雕神像乃是石祖娘娘,于是这位青江驿人便将石像……[详细]
马蹄寺石窟
  马蹄寺石窟位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马蹄区的马蹄山中,这里山峦起伏,流水潺潺,松柏苍翠,绿草如茵,花草飘香,远在西汉初年,就是匈奴阿育单于的避署胜地。马蹄寺石窟是一规模宏大的石窟群体。它包括七个小石窟群,迤逦近三十公里,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民间传说:天马下凡时一蹄落在了这里的一块岩石上,踩下了一只蹄印,寺院由此而得名。马蹄寺石窟群,包括千佛洞、南北马蹄寺、上中下观音洞和金塔寺七个小石窟群。每个小窟群,多的有三十余窟,少的有两窟,总共有七十多窟。这些石窟中最早的建于晋代,是敦煌人郭某及其弟子所凿,先为郭的隐居讲学处,后人增塑像佛,鼎盛时期曾有僧众三百多人。到了明朝永乐年间改名普光寺,寺内原存的金鞍、龙袍,系清代乾隆赐给的御物。马蹄石窟由于历史悠久,同敦煌的莫高窟、安西的榆林窟齐称为河西佛教胜地的三……[详细]
华盖寺石窟
  从甘谷县城沿316国道向西行,华盖寺石窟位于甘谷县城西10里,渭河南岸的二十铺村东头。因山顶绿草如茵,恰似一顶红教僧帽,戴在状如圆柱的红色悬崖之上,故当地人叫它-帽顶。又因山势奇特,一峰突起,似刀削斧劈,直入云端,如一把红缦绿顶的华盖依山亭立,山崖以上“之”字形排列的洞窟参差错落,状如蜂房故称华盖洞。山下原有一处规模宏大的佛教寺院,主殿屋面上有三行铁瓦,人称铁瓦寺。该寺于20世纪60年代开通定(西)天(水)公路(316国道)时被拆除,故而华盖洞又称为华盖寺。华盖寺,西接朱山,红断晚霞;北临渭水,绿波萦回;南依秦岭,空凌险绝。山下定天公路上车水马龙,川流不息。自古及桑梓胜境,是为佛家习禅,道家演道的理想处所。华盖寺现存可编号的洞窟18个,有佛、道、儒三教及祖先崇拜四个内容,占主导地位的是道教洞……[详细]
125、西番寺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番寺
  西番寺位于今陇城镇西南1公里盘龙山之西番坪,相传始建于战国时期,早建庙宇曰无忧。无忧之意,一说是秦始皇诛阿育王后,战乱悉平,再无后顾之忧。另一说是诛阿育王后,观盘龙山麓有出帝王迹象,奏请始皇在此山头积麦崖处凿一处地藏王洞,以破其穴,曰无忧,后曰无忧寺,今名西番寺。唐太宗贞观年间,佛教大兴,西番寺有牌曰“贞观三年尉迟恭敬德督建。”经过多次的维修和扩建,庙宇壮观,楼台错落有致,风景幽雅。第一个台地是小巧玲珑的土地庙、魁星庙和抛物线形建筑的磨针洞。第二台地,右边是灵官殿,左边是戏楼、剧场和僧房。第三台地是寺庙的重点建筑,有山门和钟楼,院内正中长一棵形如巨伞的盘龙槐,右边是子孙宫、考察殿,左边是药王殿、寿星殿和弥勒佛殿,中间就是无量大殿。再上就是在积麦崖掘开的地藏王洞,洞顶悬“贞观三年尉迟恭敬德督建……[详细]
126、田家寺
田家寺
  田家寺位于清水河下游的莲花镇,建于隋朝开皇八年(588年)以前。这座佛寺为何名曰“田家寺”,这里有一段奇妙的传说。某年陕西的麦子熟了,莲花镇有一位姓田的麦客子去陕西赶麦场,麦子快要割完即将回家的时候,晚上这位田麦客住在岐山与凤翔交界处的紫金山佛寺里,夜间田麦客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位菩萨对他说:“我要到你们莲花镇那里去……”天一亮,这位麦客就按梦中所托找到了菩萨大殿,一看大殿佛像满座,一会儿,有一尊菩萨像摇动了三下,田麦客认定这就是托梦要去莲花镇的那位菩萨了。于是,田麦客就按梦中所托之法偷偷地背着檀香木菩萨像往回家的路上跑,看护佛寺的人发现有人偷走了菩萨像,料定是甘肃省麦客所为,就急忙吆喊村里人手拿铁叉等工具向西北方向追赶,眼看着就要追上了,突然天降雷雨,田麦客跑的前方晒着太阳,身后面却下起了雷……[详细]
127、大湾城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湾城
  大湾城大湾城位于甘肃省金塔县城东北145公里的黑河河岸,东经99°75′,北纬40°38′,城址所处位置为戈壁荒漠地带,其中分布着零星适宜耕种的土壤。周围有极少的耐旱植物生长。所依傍的黑河年均径流量10.9亿立方米,相应年均流量34.6立方米/秒。实测最大洪水值900立方米/秒,调查最大值1290立方米/秒。(据镇夷峡水文资料)历史沿革: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至太初三年(前102年),汉王朝为防止匈奴族的进犯,在河西“列四郡据两关”的同时,为进一步巩固边防,经营西域,在边地大规模修筑关城、烽、堡等设施,驻守戍兵,并置官开渠,移民屯垦。大湾城即建于此一时期,至王莽末年衰落。遗址概况:大湾城属居延遗址一部分,位于县城东北约145公里的黑河两岸。东岸为东大湾城,西岸为西大湾城。东大湾城为汉……[详细]
128、肖金塔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肖金塔
  金城寺砖塔在庆阳市西峰区肖金镇中,北距西峰镇二十公里。塔始建于北宋政和八年(1118)。肖金镇原有金城寺,砖塔建于寺中,寺院早毁只留此塔。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肖金砖塔八角七层楼阁式,现存六层,高二十一点二六米。与环县、湘乐古塔似。第一层塔身很高,无台基和基座,塔开正东门,为晚期修补,单砖券顶,高一点九、宽零点六六,进深一点四六米。高四点二米处始安装斗拱,每面三朵,共二十四个,另外角斗共八个。整个子身科为仿木结构,一斗三升。其拱高出墙面一厘米。槽升子高出墙面。翘用两块长条砖对立,翘下弧为半径作圆。三才升用长条砖锯磨而成,上压耍头样子和翘。耍头三才升上托替木式,斗升全无斗耳。替木上砌平砖一层,两条线挑尖状花砖一层,雕刻莲花瓣砖一层,又砌平砖、狗牙子砖各一层。假椽飞头各一层,椽用方砖锯磨而成。檐瓦也……[详细]
永泰城址
  永泰城址位于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驻地一条山镇西25公里老虎山北麓,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筑城,城周约1700米,城垣高12米,四面筑有半圆形城,城门南向,外筑甬城,形似0。现甬城已毁,东北城有损坏,其余保存尚好。城四周有护城河,宽约6米,深1~2.5米,是一道完备的军事屏障和防御工事,在明清两代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据《永泰城记》载,清雍正皇帝二年,忠信公岳钟琪回乡祀祖,见龟城之形建议说,永泰城虽建造似龟形,但未有五脏,宜补之,遂在城内为凿五眼井,以补龟城之五脏,并在北城角设一大池,叫“甘露池”,合诸井并各为二腑,以补龟城地脉,增添龟城之灵气。古城内原有大佛寺、诸神阁、玉皇殿和数道牌楼等古建筑群。永泰城是一个介于高山、戈壁、黄河、沙漠、绿洲相交汇的地方,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给这座古城留下了……[详细]
西王母故里泾川窑洞民居
  泾川是西王母降生发祥地,远古西王母文化遗存的民俗事象,在泾川一带广为承传,窑洞民居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山海经?大荒西经》说:“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可想而知,西王母在神化以前,这个半人半兽的部落酋长,处于原始荒漠时代,只能穴居栖身。在泾川回山之右的瑶池山崖下,至今还遗存有古代窑洞的遗迹,民居窑洞就是“穴处”的传承和发展,也是泾川先祖们在这得天独厚的黄土地上,为抗寒避风,依山傍水挖窑洞居住,世代劳作、繁衍、生存、发展的漫长历史的记载。窑洞民居对黄河流域的社会发展,人类文明起了应该起的作用。泾川黄土深厚,以农立县历史悠久。要发展农耕必须定居,因农耕受天时和空间的制约,安居才能乐业,民居窑洞就带有农耕文明的烙印。从远古到现在,泾川大地上生活的人们就与这黄土地上的山、川、塬、……[详细]
鲁土司衙门旧址
  鲁土司衙门由衙门、花园、妙因寺三部分组成。衙门是土司办理公务及其眷属居住的处所,座北朝南,一进数院,占地13500多平方米。有建筑物226间,建筑面积5397平方米,有浓厚的民族风格。中轴线上主体建筑物有大照壁、牌坊、六扇门、仪门、大堂、燕喜堂和祖先堂。在各院两旁配有排列整齐的廊房、厢房和配楼。东侧有两堂,书房及内宅,西侧有大仓院及大马号。大堂为鲁土司发布政令、举行重大典礼、公开审理案件的地方,檐下悬挂着“报国家声”巨大横匾,堂内设有木制台樨。大堂建筑高大壮观,不仅占据了最主要的建筑空间,而且在布局和建筑结构上调动种种手段,来烘托它的庄严肃穆气氛,集中体现了土司在该地区的中心地位和至高无上的封建权威。祖先堂为明洪武年间明正朝,一世土司脱欢之妻所建,原名效忠堂,后来堂内专门供奉历代土司的画像。……[详细]
德哇仓文殊佛殿
  一世德哇仓·罗桑东珠,幼年在嘉木样·俄昂宗哲尊前受具足戒后,发愿跟随嘉木样学法。十六岁赴西藏,入哲蚌寺郭莽学院潜习佛法。因他天资聪颖,成绩优异,大师对他寄予很大希望。1709年随嘉木样·俄昂宗哲大师返回今夏河县所在地,协助嘉木样大师创建卜楞寺,并负责处理寺院的一切事务,使拉卡楞寺政教日益昌兴。1738年担任拉卜楞寺第三任总法台。1743年将嘉木样大师转世灵童迎进拉卜楞寺坐床,使寺主嘉木样-系统得以形成和延续。第二世嘉木样·久美昂吾在位时,鉴于他对拉卜楞寺的创建有功,特许德哇仓-系统享受“赛赤”待遇。第二世德哇仓·久美隆柔嘉措于1772年荣登拉卜楞寺第十六任总法台法座,严明戒律,注重精修,使政教日益兴盛。 德哇仓文殊佛殿巍然耸立于拉卜楞寺正南,面临大夏河,背倚拉卜楞寺大经堂。三世德哇仓、嘉央图……[详细]
秦公陵园
  秦公陵园礼县,古称“西垂、西犬丘”,秦人最早的都邑所在地。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秦人先祖“在西戎、保西垂”,“非子居大丘”,“庄公居其西犬丘”,“秦仲、庄公、襄公葬西垂”。西垂即西犬丘,是秦人走向中原成就霸业的摇篮。秦人的祖先为何发祥于此,并在此建立都邑里。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秦人属于嬴姓,源出东夷,殷商末年,赢人首领一路进攻,进王渭水中游一带,守卫商王朝的边疆。随着周王朝灭掉商纣,嬴人守卫的地区也被周人攻占,在其首领大骆的带领下,沿渭水西进,继续寻找生存之地,最后迁移至渭河以南、远离周人中心的西汉水上游地区,从而保持了相对的独立,为以后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在这里,他们战胜了力量相对弱小的氐人,修建了城邑。周王朝建立后,他们归顺了周王朝,周天子认可他们占据“西犬丘”,确认了他们的社会……[详细]
甘谷文庙
  文庙位于县城南街,始建于元代至元丁亥年,西域人鲁克得礼任县令,得议集资修建文庙,戊子年春动工,已丑年冬落成。明代弘治年间,知县周书又迁到城北,明嘉靖末年,县令王调元又迁到东街,万历辛卯,县令封嘉诰又迁到渭北山麓,天启丁卯年县令赵守成又迁到城外面还建有名官祠、乡贤祠、忠孝祠。此处有有戟门、泮池,棂星门、义路、礼门等附属建筑。戟门是指宫门,文庙又是学宫,泮池则是学宫前的水池,状为半朋形。所谓棂星(天田星)、宋代仁崇天圣六年,在效外筑台祭天,置灵星门,后来移用到孔庙,意思是似尊天之礼尊孔。义路、礼门、是棂。据《孟子•万》尖义、路也;礼、门也。维君能由是路出入是门也“指正义之路,礼仪之门。”文庙祭孔为历代县内祭祀最为隆重的场面。据巩建丰撰《伏羌县志》记载:“至圣先量孔子以二、八月上丁日祭……[详细]
寺村塬革命委员会成立大会旧址
  寺村塬革命委员会驻址位于正宁县湫头乡新庄子村,北距县道南罗公路1公里,驻址保存完好。1932年3月19日,谢子长、刘志丹带领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在寺村塬一带发动群众,打击土豪劣绅,在广泛动员群众的基础上,陕甘游击队于4月上旬的一天,在湫头乡新庄子村岳王庙附近的场里,召开了寺村塬农民代表大会。大会主要议程有5项:宣布土地法令和苏维埃政府的决议和法令;成立革命委员会;分配粮食和游击队给养问题;建立赤卫队;号召推翻正宁县豪绅地主统治。会上经选举成立的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由于成立地点在寺村塬,故称其为寺村塬革命委员会。寺村塬革命委员会(又称陕甘边革命委员会、办公地点在张进有家里)由15人组成,农民委员10人,游击队委员5人;其中常务委员7人,正副主席3人。李杰夫任主席,张进元(车家沟村贫农)、唐贵……[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