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贵州省旅游

贵州省文物古迹介绍

隆里古建筑群
  隆里古建筑群 隆里所城垣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为土夯成。不久因大雨,城墙多倾塌。永乐二年(1404)派屯兵复修。未几又坍塌,天顺元年(1457)再次修复,用石砌边,中间填土夯实。清顺治十年(1653)第三次修复。第三次修复的城墙高4米,下部厚4米,上部厚3米,周长1700米。东南西北面各设城门一座,上修建城楼。城楼也称之鼓楼,为两层0式杉木建筑,四角飞翘,飞角下吊信风铃,风起铃动,声音清亮。东门名“清阳”,南门名“正阳”,西门名“迎恩”,北门闭塞不开,而在侧边东北角开一便门供出入。原来每座城门均设瓮城,即两道门,进出需拐个弯,称之“勒马回头”。现南门和西门还保存原样,其余东门只存一道门。城外掘有宽4米许的护城河,现南门外尚存有一座架在护城河上的石板桥。 近年来,锦屏县文物部门按……[详细]
陈圆圆墓
  陈圆圆墓明末清初美女陈圆圆墓,葬于思州城东北38公里,今水尾镇马家寨狮子山绣球凸上,墓座东朝西,泥土封堆,立有1984年出土的清雍正六年隐姓埋名碑,墓门碑面一方,碑盖一块,左檐柱一极。碑面高0.73米,宽0.48米。阴刻铭文是:故先妣吴门聂氏之墓位席。孝男吴启华,媳涂氏立。孝孙男仕龙、杰,杨氏;曾孙大经、纯;孝玄孙朝达、选、魁、政、玺、桂、相、仪。皇清雍正六年岁次戊申仲冬吉日。据考,陈圆圆墓碑上没有直书真名,系对外保密而隐讳。按吴氏密传云:“吴门”二字,暗指陈圆籍贯苏州,对外界公开则释为吴家。使用“聂”字简化字,因“陈圆圆本姓邢,六岁后跟着姨父姓陈”。“邢”有右耳旁,“陈”系左耳旁,“聂”字双耳代表陈和邢两姓。一字双义,下半截“双”字,古体为“�”,上半截为双“佳”字与好同,“……[详细]
普安州文庙
  普安州文庙位于城关营盘山东麓,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正统八年(1443)和万历十六年(1588)曾两度修葺,后毁于兵。清康熙七年(1668)重修大成殿,亦毁于兵。康熙二十三年(1684)复修,以后历经增建补修,规模完备。是庙依山势而建,总占地面积约3900余平方米。主要建筑物沿中轴线自下而上依次为:礼、仪二门;泮池及池上状元桥;棂星门及左右的忠义祠和节孝祠;戟门;大成殿及其两配殿;最后为启圣宫。自棂星门起,各建筑台基和其间院坝呈阶梯状层层升高。建筑群四周用砖墙围护,饰以红色。礼仪二门临街,为砖砌牌楼式。棂星门为四柱三门石牌坊,镂雕工艺较精。戟门为悬山顶抬梁式,三间,前带双步廊,明间为过厅,其外檐斗拱的柱头铺作和补间铺作均为单抄双下昂六铺作计心造。柱头铺作为假昂,补间二朵均为真昂。斗……[详细]
修文阳明洞
  阳明洞原名“东洞”,位于贵阳市修文县城东北的龙冈山上,2006年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明代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王阳明读书悟道和讲学之所,是阳明文化的发源地和传播地,是中外驰名的王学圣地,被誉为中国第一哲理山洞。是王学研究者和文人学士拜谒游览的佳地,也是进行阳明学术研究、国际文化交流、历史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场所,更是修学之旅的首选地。王阳明(1472-1528),姓王名守仁,字伯安,余姚(浙江)人,为东晋大书法家王義之的后裔。曾筑室讲学于浙江会阳明洞中,自谓阳明子、阳明山人,世称阳明先生。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时任兵部主事的王阳明因触怒宦官被矫旨廷杖,由京城远谪贵州龙场(今修文县城)当驿丞。在他谪居龙场三年中,曾结庐研读于此,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创立“知行合一”学说……[详细]
沿河苏联红军金角洛夫墓
  沿河苏联红军金角洛夫墓,位于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和平镇乌江西岸石坡仰天窝,占地148平方米,坐南朝北。墓地左、右、前三方有石礅围墙,墓前竖石碑。墓碑正面书刻“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之墓”12个大字,背而刻记金角罗夫遇难简介。日战争时期,苏联组织空军志愿队支援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军,金角罗夫是志愿队少尉飞行员。1939年12月24日,奉同盟国命令,金角罗夫一行9人驾驶三架飞机,从重庆起飞到南宁、独山上空与H军作战。在执行任务后返航途中,燃油剩下不多,他们根据飞机当时所在位置,就沿乌江飞行,以寻找最近的秀山机场降落。飞至沿河上空,燃油耗尽,被迫在县城南面乌江东岸坝坨河漫滩降落。因河漫滩面积不大,前两架飞机降落后剩下的空地很小,为避免与已降落的两架飞机相碰,金角罗夫驾驶的飞机果断地作横向乌江着陆,……[详细]
石刻龙建筑群
  位于吴公岩悬崖之上,是景区的特色护栏,通体用砂石雕刻而成,分“东、南、西、北”四海龙王,每条龙身平均为200米长,总长800米,1999年6月,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授予“最长的石刻龙建筑群国酒文化城是由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投资近亿元兴建的,占地面积四十余亩。城内数十幢体现汉、唐、宋、元、明、清和现代风格的精致建筑,荟萃了国酒茅台自远古以来的发明发展史实。各式建筑鳞次栉比,连绵成城。馆内陈列着各代酒礼、酒俗、酒技、酒故、酒史、酒文、酒诗及与酒有关的重要人物故事等书画作品、雕塑、楹匾及实物,是中国酒文化的高品位综合载体,是最大的酒文化博物馆,已被列入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称号。……[详细]
兴义猫猫洞古文化遣扯
  顶效镇位于兴义市东北25公里,离镇不远,有猫猫山,因山顶有两个隆起的山包,一个低而微垂如猫头,一个高而扁长似猫身拱起而得名。远远望去,它像一只山猫匍匐在地,正准备纵身而起,捕获猎物。猫头上,有一个高3米,宽4米左右的岩洞,酷似山猫圆睁的大眼,当地人称之为猫猫洞。1974年冬,考古工作者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洞里找到了有古代人工打击痕迹的石片。次年10月进行试掘,11月正式发掘。从洞内黄褐色砂质上层和堆积物里,获得珍贵的人骨化石、哺乳动物化石等大量文化遗物,还发现不少用火遗迹。出土的人骨化石下颔骨粗壮低矮,齿弓短而宽,形态与“山顶洞人”的下颌骨近似。股骨较粗壮,骨壁厚,髓腔小,与晚期“智人”化石相似。出土打制石器石材4000余件,可供研究的石器标本1200余件,其中有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雕……[详细]
普安卫城楼及古城垣
  普安卫城楼及古城垣位于城关镇,始建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二十五年指挥使王威等始筑土城垣,用石包砌。据明嘉靖《普安州志》载,城垣周长八里五分,高二丈三尺;设四座石拱城门:东雍熙、南广居、西崇仁、北镇远。镇远门上建鼓楼一座;城垣因山形而筑,西高东低,形如一口吊钟。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东门改名会政。道光十一年(1831),南垣坍塌数十丈,后复修;咸丰三年(1853)补修东垣;咸丰八年城垣增高三尺。同治二年(1863)复修南门炮台。光绪二年(1876)修西门鼓楼,十二年重葺西北两门鼓楼。 1952年前,整个城垣尚完好,以后渐遭拆毁,至1966年,毁坏过半。现仅遗存北门左右一段,长1100多米,高1.2~5米不等,厚0.6米。西门门洞犹在,“崇仁门”石匾亦存。北门完好,门洞为半……[详细]
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旧址
  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旧址位于红花岗区老城杨柳街口。旧址原是-黔军25军副军长犹国才的私宅,建于二十世纪20年代末,坡屋顶、小青瓦、穿斗屋架,具有典型的黔北民居建筑特点。建筑面积1155平方米。1931年11月2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0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筹建国家银行。自此,在中央苏区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独立的崭新的金融体系,成为根据地经济的重要支柱,在反对-军围剿战争中,发挥了很大作用。1934年10月中旬,国家银行的14位同志编入军委直属纵队15大队,几百人轮流着一百多副担子,抬着黄金、白银、银元和印票子的纸张、机器、由一个连护卫着开始踏上长征路。1935年1月初,红军攻占遵义后,为了在后勤上保障部队的行驶,中央决定成立没收征发委员会。由苏区财政部部长林伯渠任主任,毛泽民任副主……[详细]
织金财神庙
  财神庙在黔中腹地织金县城中耸立着一座巍峨壮观、气宇恢宏的古代建筑——省级重点文物——财神庙。财神庙始建于明末清初,清乾隆四十八年重建,为木结构建筑,三十八脊、四重檐悬山顶式,成宝塔状,十八个翼角底下分别系着18个铜铃,微风徐来,叮当作响,庙宇共为四层,底层通面阔16.76米,通进深12.15米,并排五间。二三四层按比例逐渐缩小,均由脊梁正中伸出,成为宝塔形。档山边有脊檐,由侧观之,形成三个垒砌的“人”字形。每个翼下有各式各样的兽形木雕撑拱。所有门窗均为精心镂空雕或浮雕的各类图案或花纹。1992年省文化厅文物处拨专款已修葺一新,使这个古代建筑中的瑰宝重放异彩。财神庙具有较高的科学、艺术、历史价值。1986年11月18日,全国著名的文博专家、学者及省有关部门领导和专家一行27人来织金考察时评价极……[详细]
和平村旧址
  镇远“和平村”旧址,即“国民政府军政部第二日俘收容所(在华日本人民反战革命同盟会镇远和平村工作队)”旧址,原为国民政府贵州省第二模范监狱,占地面积6422平方米,东西宽77米,南北长83.4米,院墙高8米,正门临街,由前院和后院组成,有办公楼、卫兵室、礼堂、岗楼等建筑。因“和平村”具有重要的革命历史意义和国际影响,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平村”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军政部第二俘虏收容所的别名。1938年2月成立于湖南常德盐关,主要关押中国南方战场上俘获的日军俘虏。随着战局的变化,后迁至湖南辰溪,1938年12月迁至贵州镇远,1944年11月迁往重庆巴县,1946年4月撤销,在镇远的时间长达六年之久。第二俘虏收容所在镇远期间(1938年12月——1944年11月)……[详细]
鲁屯牌坊群
  鲁屯牌坊群 鲁屯至今保存有完好的清代中后期建成的石牌坊三座,它们是鲁屯经济文化发展鼎盛时期的标志性建筑。 鲁屯石牌坊群是“屯堡文化”在黔西南地区的典型代表。耸立于南门口的那一尊“李汝兰之母百岁坊”建于道光十八年(公元1839年);耸立于下排街的那一尊“李锦章百岁坊”建于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6年),座落在铁匠街口的“黄健勋之母李氏节孝坊”建于道光十九年(公元1840年)。 三座牌坊均系四柱三门五楼式。铆榫结合构造。坊座坚固,坊体楼高各7米,坊底为束腰须弥座;两根中柱高4.5米,宽0.8米,如此石料难于找到。石柱下边有顽狮护鼓,鼓面分别浮雕着各种古代的神话故事,“有嫦蛾奔月”、“钟鸣逐鹿”、“麒麟戏鹤”、“吴刚伐桂”,真是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石牌坊一楼中间有长2.5米的石匾,书有“贞寿之门”……[详细]
述洞独柱鼓楼
  独柱鼓楼,俗称“现星楼”、“杉树鼓楼”,在距黎平县城39公里的述洞下寨,外观与其它鼓楼一致,为七层檐四角攒尖顶,密檐式木结构建筑,占地面积53.3平方米,高15.6米。相传建村之初就建有独柱鼓楼。现在的独柱鼓楼建于1921年,它是黎平县境内仅有的一座独柱鼓楼,保存完好。该楼共5层,高约12米,呈四檐阁。除第一层为了伸展和装修立有撑柱以外,整个鼓楼只由一根直径50厘米左右的中柱支撑。中柱直立于鼓楼中央,直伸顶端。从外观看,由下至上逐层缩小,形成上下檐层叠形状,与多柱鼓楼无异;从楼内观看,以中柱为中心,大小不一的枋片斜穿*套,纵横交错于中柱,使其联成一体,形似伞状。楼内地基中间设有火塘,周围摆四根长凳。贵州黎平,是全国最大的侗族聚居县,侗族占全县人口的60%以上。鼓楼是侗寨团结吉祥的象征,兴旺的……[详细]
仙人洞古代采矿遗址
  地址:贵州省万山特区处仙人洞因仙女石而得名,是一个充满浪漫色彩的古代采矿遗址。它置身万山城区东北面的悬崖绝壁,气势恢宏。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在通往仙人洞的山梁上有一个佛道合一的小寺庙——威灵寺。相传秦汉时期有一批炼制“仙丹”的道人慕名而来,他们原本是祈求从朱砂中提炼“不死之药”以进贡朝廷,满足皇帝长生不老的愿望。“不死之药”没有炼成,却有意无意地推动了当地汞矿的开采与冶炼。威灵寺即是一位白髯飘飘的道长传道、炼丹之处。长年累月,在儒道释相互渗透的岁月中,这里形成了一座寺庙,是矿工进洞前必拜的场所,现在依然香火不断。威灵寺往下百余米,一尊独峰拔起的仙女石就矗立在那里,传说她就是天界七仙女的化身。当年七仙女思慕董郎,私奔人间并携来珠宝无数,藏于这万山丛中的七十二仓、三十六库,以救……[详细]
“土城渡口”纪念碑
  土城渡口,位于贵州省习水县土城古镇赤水河与其支流黄金河交汇处。土城战斗陷入僵持,而川军的后续部队正在源源赶到。其模范师第3旅已经增援到位,教导师第2旅正由古蔺向土城方向迂回堵截,赤水方向的两个旅另一个团正从西北向红军侧后攻击。在土城地区,川军已经集中了六个多旅。红军前有重兵,后有赤水河,如果继续恋战,后果将不堪设想。毛同志之所以成为红军伟大的统帅,就在于他的军事指挥从来都不会墨守成规,从来没有固定的和一成不变的作战计划,一切都是从实际出发,着眼于扬长避短,克敌制胜,敢于并且能够修正被实战证明是不可行的计划,在极度不利的局面下,出奇制胜,化险为夷,变被动为主动。土城战场的激战尚在进行,毛同志已经敏锐地觉察到,这是一场难以为继的危险战斗,再战对红军极为不利,因而果断地做出决定:立即撤出战斗,西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