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北省 > 襄阳市 > 南漳县旅游

南漳县文物古迹介绍

春秋寨旅游区
  春秋寨遗址位于南漳县东巩镇北13公里处,紧邻250省道,山寨海拔高270米。此寨地形独特,山水交融,视野开阔,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利。相传春秋五霸之楚国发迹于南漳,楚先人“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为抵御外敌侵略而修筑此寨。春秋寨得名于东汉末年。相传关羽胸怀济世大志,苦于不得明主,于此寨苦读史书《春秋》而得名。桃园三结义后,关羽战远安,搏当阳,在南漳东巩团山寺收周仓,演绎出一系列动人的三国故事。春秋寨自南向北呈条形布局,南北长460米,东西宽8至50米不等,现存石砌房屋158间。南漳山寨的起源,有传是楚国为御敌而建,春秋寨更具传奇——东汉末年,关羽在此苦读《春秋》,后人建“春秋楼”纪念,春秋寨因此得名。据考证,南漳山寨修建年代在明清时期,与农民起义有关。春秋寨易守难攻,东西北三面临水,南……[详细]
2、水镜庄 AAA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水镜庄
  水镜庄,位于南漳县城南500米处,前带蛮河水,后依玉溪山。刀削石壁之间有一岩洞,相传一白马常出入洞内,上古叫“白马洞”。东汉末年,名士司马徽为避北方战乱而南迁于此,雅号“水镜先生”,“水镜庄”由是得名。水镜庄现已被列为国家级隆中风景区的主要景点,也是古三国旅游热线。水镜庄,著名的三国名胜,位于县城南0.5公里处,北临蛮河,南靠玉溪山。东汉末年名土司马徽曾在此隐居.因司马徽又称水镜先生,山庄因此而称水镜庄。庄前立有石碑,上 书“汉水镜栖隐处”,为清乾隆七年(1742年)南漳知县徐彦所树。石碑左侧为“荐贤堂”,两进平房,中隔小院,每进三间,建筑庄重古朴,占地约300多平方米。传说刘备马跃檀溪、襄阳脱难后逃至南漳,在水镜庄与司马徽相遇,司马徽荐诸葛亮、庞统与刘备,继而发生了三顾茅庐的故事。刘备在襄……[详细]
古山寨
  南漳先后发现了数量众多的,以石城墙、石房屋为主件而构成的古山寨。其中特色鲜明的春秋寨、卧牛寨、青龙寨被批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卧牛山寨更被建设部《中国城市网》总编辑罗亚蒙研究员评价为“全国乃至整个亚洲规模最大的古山寨”。 景区周边交通1、春秋寨:襄阳-40KM-南漳[S250]-[花庄-肖堰-陆坪]-76KM-春秋寨 总里程:~125km2、卧牛寨:襄阳-40KM-南漳[S250]-[花庄-肖堰]-胡家嘴-[15KM乡道]-桂竹园 总里程:~170km3、青龙寨:襄阳-40KM-南漳[南(漳)远(安)公路]-45KM肖堰-25KM小漳河-35KM板桥[里程为约数] 总里程:~150km◆ 游览提示风景:整个山寨约大小房屋150余间。是目前所知南漳乃至整个襄阳最大的古山寨,房屋大小从6……[详细]
徐庶庙
  又称单公词、徐公祠。在南漳县城北郊单家庄。庙建于清嘉庆元年(1796年),坐北朝南,前后两院,皆具古雅风貌。后毁废,现存3间正殿和左右两庑。殿内有徐庶塑像。1981年,按嘉庆十七年(1812年)所竖“汉徐庶故里”碑予以复制。徐庶庙位于襄樊市50公里的谷成县茨河镇五朵山之阴。是湖北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鄂西北比较有名的佛教寺院。这里峰峦环拱,聚气藏风,水源通贯,森林茂盛且无污染,是当今不可多得的名胜之地。该庙始建于隋,初名宝岩禅寺,元末毁于火,明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重修,明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处鼎盛时期,清代多次维修。现有大雄宝殿、天王殿、钟楼等殿宇75间。寺中有神奇的泉水、珍贵的文物、独特的风光,周围有“狮峰烟云”、“龙池丹桂”、“牛池夜月”、“玉带神像”、“钟楼万铜”……[详细]
南漳山寨群
  南漳山寨群以卧牛山寨、春秋寨、樊家寨、青龙寨、尖峰岭寨和张家寨这6处山寨为典型代表,它们依山就势,规模宏大,建筑独特,分别建于不同时代,但各具特色。卧牛山寨,位于东巩镇桂竹园村一组(原团山寺村)。寨墙依山就势,成南北走向,跨越三个山头,周长4181米,寨墙修筑有马道和步行通道、碉堡、寨门、垛口、炮台、瞭望台、掩体等防御工事,寨内有不同时代建造的石房、庙宇375间。城内修筑有演兵场、跑马场、校场、点将台等军事设施,还有明、清时期的碑刻,石雕等文物。春秋寨,位于东巩镇陆坪村三组。依山势而建,自南向北呈条形布局。寨墙周长1150米,南北长490米,东西宽30~50米,面积2.4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500平方米,石筑房屋153间。其东、西、北三面由茅坪河环绕,临河部位石壁陡峭,形成了一道奇险的防御……[详细]
罗国城遗址
  罗国城遗址位于南漳县武安镇洪山寺村二组(罗家营),为新石器时代、东周至汉代遗址,东为蛮河支流柳河,北为柳河西源黑河,南与五龙观相望,西部有一条深约1米、宽1.7米的土水沟,为护城河。遗址三面临水,平面呈葫芦形,高出河面4—5米,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宽约600米。在遗址东约100米处,原有一座古城址,二十世纪60年代城门、墙基尚存,后逐年被夷为平地。1989年文物普查,以及2006年12月14-17日,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重点研究项目“楚国都城与疆域演变研究”课题,武汉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徐少华教授带领博士研究生尹宏斌、郑威,对襄樊市境内襄宜平原范围内的宜城、南漳、襄阳进行实地调查时,在罗国城遗址的地表和临河断面崩塌地的一段厚约1.5米的文化层中,发现一些新石器和……[详细]
玉印岩
  玉印岩地方不大,但是名气很大。从南漳县城去巡检,乘坐大巴75公里,约100分钟车程,玉印岩崖头群山环抱,高百仞,峭壁如屏,人们称它“抱璞岩”。相传春秋时楚人卞和在此得一璞玉,献予楚王,未被接纳,反诬玉为石,处以刖刑。卞和在此抱璞而泣,后感动楚王,使人剖璞得玉,琢制成壁,名“和氏壁”。岩即由此得名。玉印岩高达数丈,洞空面积约100平米,存有多尊石刻,其中一版竟是荆门古代诗人王守所作:“二刖(yùe)足堪怜,十城价生色。玉石终有分,当时人不识。”短短二十个字把和氏璧的来龙去脉交待得清清楚楚!里面的碑刻很不错!岩头上凿“玉印岩”三字,字径3尺,笔力苍劲。下有天然石室,高6丈,阔5丈,深4丈。内原供卞和像(现头部已损毁),石像前竖石碑十数座,其中最早的为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所刻。室右壁有方形……[详细]
抱璞岩
  在南漳县城西去约75公里的巡检乡的荆山脚下,有一个处于群山环抱之中的崖头,高百仞,峭壁如屏,人们称它“抱璞岩”。相传春秋时楚人卞和在此得一璞玉,献予楚王,未被接纳,反诬玉为石,处以刖刑。卞和在此抱璞而泣,后感动楚王,使人剖璞得玉,琢制成壁,名“和氏壁”。岩即由此得名。岩上凿“玉印岩”三字,字径3尺,笔力苍劲。下有天然石室,高6丈,阔5丈,深4丈。内原供卞和像。像前竖石碑数通,其中最早的为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所刻。室右壁有方形石穴,传系卞和取玉旧迹。由此岩再上百余步,有一石洞,可容200余人,洞顶上有池,周40余步,池旁有卞和庙,传为卞和住宅旧址,岩东有卞和墓。唐宋以来文人至此多有题咏。……[详细]
安乐堰墓群
  安乐堰墓群位于南漳县武安镇安乐堰村,距县城28千米。北与南漳县九集镇温家畈村接壤,向南2.5千米处是蛮河。墓群于20世纪50年代发现,自90年代发现后经多次调查。墓群分布在两座相距1.5千米的土岗上,共发现墓葬200余座。墓葬封土一般高20米左右,其中封土堆底径达百米的有十余座。分布面积约5平方千米。l957年,重修“白起渠”时,在一座墓葬0土了“蔡候朱之缶”青铜缶。安乐堰墓群墓葬数量多,等级高,保存状况良好。由于该地是可能是楚国早期都城丹阳所在,所以该墓群对研究楚文化具有重要价值。……[详细]
晏山碉楼
  晏山碉楼位于南漳县板桥镇晏山村。建于民国。是刘氏宅院的防御设施,地处宅院东北角,土木结构,干打垒法砌筑。平面正方形,边长3.5米。高约12米,共五层,地下一层,地上四层,设有瞭望孔和射击孔。整个建筑是一座集防御和安居为一体的民间私宅,是研究民国时期基层社会生活状况的重要实物。(第五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