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东省 > 济宁市 > 曲阜市旅游

曲阜市文物古迹介绍

三堂内景
  三堂内景,也叫退厅,是是衍圣公接见四品以上-和处理家庭内部纠纷和事务的地方。堂内陈设公案,摆放印、签、文具等,两侧摆放铜镜等物,公案后设屏风门。东厢为“册房”,掌管公府地亩册契。后另有一院,北屋为“司房”,掌管公府总务、财务。西厢为“书房”,掌公府私人文书。屋内正中高悬着意为六代人和睦相处,生活美满的“六代含贻”匾额,为乾隆皇帝手书,当时孔府六代同堂。……[详细]
圣府大门
  圣府大门就是曲阜孔府的大门,为三间五檩悬山式建筑,匾书“圣府”二字。门两边有对联一幅“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大门匾书“圣府”二字,为明朝严嵩所书。门边对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其中“富”字少上面一点,寓“富贵无头”,“章”字一竖通到上面立字,寓“文章通天”。单从圣府大门,就可以看出千百年来“圣人家”的气派。用时参考15分钟交通孔府内,步行即可到达门票包含在三孔景区联票内开放时间4月-6月:8:00-17:30;7月-10月:8:00-18:00;11月-次年3月:8:00-17:00;关门前半小时停止售票景点位置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孔府……[详细]
仙源县故城
  仙源县故城,位于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书院街道办事处旧县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之一。2006年12月7日,授予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古遗址,为宋至明朝仙源县(原曲阜县,宋朝时,为纪念黄帝,改曲阜县为仙源县)县城驻地。(1)位置:曲阜市书院街道旧县村。 (2)保护范围:护城河外缘10米。 (3)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缘线向外延伸各50米。……[详细]
84、奎文阁
奎文阁
  奎文阁始建于宋天禧二年,始名藏书楼。金章宗在明昌二年扩建时改名为“奎文阁”,清乾隆帝重新题匾额。自古有说法,奎星为二十八宿之一,主文章,后人即把孔子比作天上的奎星,故以此名之。三重飞檐、四层斗(木共)中夹暗层,层叠式构架,上层柱于下层的斗上。此结构合理,坚固异常。奎文阁为历代帝王赐书、墨迹收藏之处,它独特的建筑结构,又是中国古代著名楼阁之一。奎文阁为木结构建筑。“奎星”为二十八星宿之一,有星十六颗,“屈曲相钩,似文字之画”,后来人们把它演化为文官之首,封建帝王把孔子比作天上的奎星,所以孔子又称“历代文官主”。这座楼阁高23.35米,阔30.1米,深17.62米,三重飞檐,四层斗拱,构造坚固而且合理,康熙年间曲阜曾有过一次大地震,“人间房屋倾者九,存者一”,而奎文阁却傲然屹立,安然无恙,由此可……[详细]
公孙丑墓
  公孙丑墓 位于曲阜城西14公里、北公村西南200米处。墓地为一片高出地面2米的高台,南北长80米,东西宽74米。墓前有南北长109米,宽10米的神道。墓封土径约30米,坡高15米。墓前石碑二通,一书“寿光伯公孙丑墓”,一书“先贤寿光伯公孙丑墓”。墓前有院落一处,内建享殿三间,亭一座。“文革”中,林墓遭破坏。为曲阜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86、宰予墓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宰予墓
  宰予墓 位于曲阜城东3.5公里、古城村东南300米处。墓区南北55.70米,东西62米。原宰予墓封土东西15.60米,南北11.50米,高3米。林区有大石碑三通,墓前为“先贤宰子之墓”碑,东南角有一碑,刻“宰子墓重修碑记”,西北角有“先贤宰子林”碑。“文革”中坟冢被铲平,石碑也遗失。1986年曲阜市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黄帝诞生地
  位于曲阜城东4公里的寿丘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枣黄帝的诞生地。宋真宗尊黄帝为始祖,于寿丘起建景灵宫祭祀。景灵宫共1320间,琢玉为像,祭祀用太庙礼仪,是当时礼制最高的庙宇,可惜毁于元末。现遗址辟为公园,是我国最大的石碑公园。园占地37亩,双碑插云,一池倒映,之北即为少昊陵。交通从汽车站乘中巴前往,票价3元。……[详细]
曲阜圣时门
   孔庙第二道大门。建于明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砖身木构屋顶建筑 五间,拱门三券,耳室二间。门前后石阶各有石刻龙陛,属明初佳品。 门原名宣圣门,清代多次扩建重修,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世宗钦定 为“圣时门”,乾隆题匾。“圣时”取至《孟子》中的“孔子,圣之 时者也”,意指圣人中孔子是最适合时代者。……[详细]
杨辛庄遗址
  杨辛庄遗址 (1)位置:曲阜市息陬镇杨辛庄。 (2)保护范围:以保护标志碑坐标(35°33′32.45″N,116°59′56.44″E)为基点,向东至生产路,向北至曲尼路,向西140米,向南270米。 (3)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向南至孔子大道,向北至曲尼路,向东、西各120米。……[详细]
洙泗书院
  洙泗书院,原名先师讲堂,位于曲阜城东北4公里处,洙泗书院是儒学的圣地,是儒家文化的源头所在。洙泗书院位于山东曲阜城东北四公里处。因南临洙水,北临泗河,故名洙泗书院。传为孔子修书讲学的地方。后成为纪念和祭祀孔子的场所。孔子周游列国返鲁后,在此删诗书、定礼乐、系周易,并聚徒讲学。汉代至宋金均名讲堂,元代改称洙泗书院。公元1337年(元至元三年)于讲堂旧址重建殿、堂、门、庑等,改称洙泗书院,并设山长一人奉祀。公元1494年(明弘治七年)重修。相传孔子自卫返鲁,曾在此删诗书,完礼乐,整理古籍。旧称孔子讲堂。元初,讲堂已毁,“故基化为禾黍”,至元三年(1337年)孔子55代孙、曲阜县尹孔壳钦出资因讲堂旧址重建,因“泗水经其北,洙水带其南”,而洙泗之间为孔子讲学之区改称洙泗书院,并设山长一人主持。明弘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