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旅游

河南省文物古迹介绍

仰韶村文化遗址
  仰韶村遗址位于河南省渑池县城北8公里的仰韶村。仰韶村是一个普通的村庄,在村南的台地上,发现了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重要遗址——仰韶遗址。遗址三面临水,北靠韶山,面积约30万平方米,文化堆积达4米厚。1921年瑞典人安特生在这里考察时,发现了这一遗址,引起史学界的极大关注。1931年中国考古学家梁思永在安阳后岗第一次发现了商代文化、龙山文化和仰韶文化的上下依次叠压关系,也就是说确定了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商文化的早晚关系,意义十分重大。195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仰韶村对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获得了丰富的考古资料,据碳14测定,确定遗址的年代是距今约5000~6000年。出土的文物有石斧、石铲、石锄、纺轮、骨锥、骨针以及陶钵、陶盆、陶碗、陶罐等日用器皿,器表大部分施有彩绘的图案。因为这种文化……[详细]
光山净居寺
  光山净居寺,位于河南省光山县净居寺管理区大苏山之南,小苏山之北,又名“敕赐梵天寺”,此乃中国第一个佛教宗派——天台宗的发源地,国内外名僧常来寻根访祖。寺处“三苏”环护之中,素有“九龙捧圣,四水归池”之奇、十二景观的幽妙。高僧慧思、智觊名冠禅宗,史称二圣。苏东坡、陈季常、黄庭坚咸会于此,颂为三贤。寺前现有5株古柏,排列左右,挺拔而立,世传为唐代和尚所栽。还有一棵年逾千载的银杏,树高7丈余,干粗3、4人围,冠枝遮盖面约1亩,树上寄生一檀一柏,人称“同根三异树”。宋真宗题名“敕赐梵天寺”石刻5个大字匾额,现仍嵌在门头上。寺内大雄宝殿,系明代建筑。寺中尚存有明万历“皇帝敕粉”碑、清康熙“钦赐大苏山梵天寺重建记碑”等历史名人、学者游净居寺所题诗赋碑刻30余块,其中尤为珍贵的是“宋苏轼游净居寺诗并叙”碑……[详细]
高平寨遗址
  【高平寨遗址】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洛阳城西40公里处新安县铁门镇高平寨村。总面积2.24万平方米。分东西两部分。遗物、遗迹有灰坑、红烧土块、石器、陶器等。陶器以红陶为主,有陶钵、尖底陶瓮等。含仰韶、龙山两种文化类型。……[详细]
324、姚崇墓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姚崇墓
  姚崇墓园位于河南省伊川县彭婆乡许营村北三华里处,背靠万安山,西距北宋名相范仲淹墓园约200多米,在新修的范仲淹塑像广场可看到不远处有醒目的古建筑,那便是姚崇的祠堂。原姚崇墓地规制宏大,据史书记载和历代出土的墓志可知,葬在此地的姚氏家族成员还有姚崇的母亲--彭城郡夫人刘氏;妻沛国夫人刘氏、郑国夫人郑氏;长子光禄少卿姚彝(唐碑尚存)、二子坊州刺史姚异、三子尚书左丞姚弈;四代孙蕲州黄梅县令姚侑,五代孙谏议大夫姚勖、姚栖云等。原姚崇陵墓高大,历经一千二百余年,一直保存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可惜平整土地时被毁,幕砖亦被用作水利渡槽。唯墓地西北之开元五年所立长子姚彝神道碑尚在,这块唐碑为唐秘书少监崔沔撰,唐书法家将作少匠徐嶠子所书,1962年该碑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姚氏后裔恢复姚崇墓冢,并树立……[详细]
阮籍啸台
  阮籍是三国时魏著名诗人,阮瑀子,曾为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生于魏晋之时,感时伤乱,又惧被祸,遂纵酒谈玄,与嵇康,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交游甚密,被称为“竹林七贤”。阮籍的诗专长五言,自然壮丽,有《咏怀》八十二首,表现嗟生忧时,苦闷彷徨,对现实多有所讥讽,独具风格,被后人称为“正始之音”。又工散文,其《大人先生传》很有名。著有《阮步兵集》传世。啸台,又叫阮籍台,是晋代阮籍舒啸处。遗址现在尉氏县小东门南城墙上,东邻城壕,西濒湖水,南北皆为干部家属住宅。相传,阮籍常在此段城墙上吟诗讴歌,后人为了仰慕先贤,在此筑台(据考证此台应筑于春秋战国时期)以表爱慕。台上原有一厅,为屋三间。厅前花墙围绕,院中有古柏一株,气势挺拔可观。北与战国尉缭高台南北相映,清宣统年间,这里居民在台下西侧,发现用大筒瓦砌……[详细]
国家计委五七干校旧址
  国家计委西华五七干校旧址现为西华县园艺场,位于西华县城西2公里,地处城西特色园区核心位置,与黄桥、红花二乡镇接壤,北接省道S102线周郑路直通郑州,南接省道S329线西漯路直达漯河,西望全国著名的国营黄泛区农场,工业四路直通县城。1969年9月,国家经委响应“五七指示”来到西华,五二农场将刘庄中队土地1949亩、房屋102间交给国家经委办校,当时称为国家经委五七干校。1970年6月,机构改革将国家经委撤销并入国家计委,干校改为国家计委西华五七干校。1975年,国家计委襄樊五七干校合并到此,与物资部、工交政治部、国务院办公厅、地矿部等十多个单位合办干校。1979年后,根据《国务院关于停办“五七”干校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1979]40号)文件精神,停办干校。国家计委将管理权交给地矿部华北石油……[详细]
月山寺与塔林
  时代:金地址:博爱县县城北月山寺和塔林位于焦作市博爱县城北5公里处的太行山南麓。寺院坐北面南,依山而建,背靠巍巍太行,面向怀川平原和沁河古道,东有灵严古寺,西有丹水,中居明月之山,为驰名遐迩的文物游览胜地。据月山寺《月山大明禅院记》碑载:“山僧自正隆三年九月十一日离南京东明县极息禅院渡水穿云到谭怀之郡海众云集礼诗山僧住同义诗于彼修方丈一座主碑一通后游此山至此观看远远望之朗然无滞清净明自号为明月之山。”可知月山寺始创年代为金正隆三年(1158年),时曰“清风庵”,金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皇王赐名“大明禅院”,明天顺戍寅年(1458年)赐名“宝光寺”,清代因其山势形似弯月,更名“月山寺”。月山寺历经金、元、明、清四个历史时期,计八百三十余年的历史。月山寺和塔林自古盛名远扬,在我国佛教史上占有……[详细]
顿国故城遗址
  顿国故城遗址位于商水县平店乡李岗村。整个故城遗址地面为村庄和耕地,地下埋藏的城址保存完好。故城遗址呈正方形,每边长500米,总面积25万平方米。城墙用夯土筑城,墙基仍完整地存于地表下约1米至1.5米深处。城墙外四周有城壕护绕,护城壕宽20米,深约10米,环城四周无间断。据《左传.僖公二十五年》等记载,古顿国为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后在淮水中上游地区分封的姬姓国之一,顿为子爵,是四等小国,封地面积不过250平方里左右。顿子初都于商水,后“迫于陈,南奔楚”,公元前635年楚令尹子玉(成得臣)打败陈国后,护送顿子返回新建的都邑(今项城南顿),使顿子复国。顿国成为楚国的附庸,在春秋时期的争霸中,顿国作为国卑势弱的小国,夹在逐鹿中原的大国诸候之间,对大国或依或违,时即时离,摇摆不定,惶惶不可终日。……[详细]
329、九渡寨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九渡寨
  九渡寨位于沁阳市常平乡九渡村。年代为清。 九渡寨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在九渡村南、丹河峡谷西岸的马头峰顶部有一处寨堡,因为在九渡村,所以叫九渡寨;又因为乡民传说杨六郎曾在此驻军打仗,所以又叫杨六郎寨;又传说此寨建于宋代,所以又名宋寨。沿着马头峰东北坡下的青石台阶可以上到寨堡。九渡寨东南北三面为绝壁,西边寨墙外为山坡,地势险要,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九渡寨是一座石砌寨堡,由石灰岩石块、白灰浆砌筑,呈长方形,东西长45米,南北宽12.7米,面积5715平方米。寨墙高7.9米,厚1.5米,上设巡道与垛隍。巡道外侧建防御墙体,高2米左右,防御墙上设有瞭望孔,或为射箭孔,呈拱券式,高0.85米,宽0.55米。在巡道外侧寨墙的墙体上设置有石雕龙头滴水。寨门开于西南面,正对坡道,出寨门下石砌台……[详细]
八里岗遗址
  八里岗遗址八里岗遗址是新石器时代的古文化部落遗址,坐落在河南邓州市东约3公里处湍河南岸八里岗西北的坡状高岗上,距今约6800年,文化层厚3-5米,面积近九万平方米。八里岗遗址1957年发现并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9月25日,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秋至今,北京大学文博学院考古系与南阳文物研究所联合对八里岗遗址进行了七次发掘,揭露面积5000余平方米,出土了大量的遗迹和遗物,收获颇丰。其中1994年的发掘因发现了仰韶文化中晚期长排连间套房房屋基址而被评为当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发掘中发现了大量有价值的遗迹遗物,计有:房基66座,墓葬150余座,灰坑窖穴千余个、文物标本万余件。揭示遗址……[详细]
331、白圭庙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圭庙
  白圭庙,位于上蔡县城东15公里处的白圭庙村。相传人文始祖、三皇之首伏羲率领部落族人沿黄河中下游东迁,建都于陈(即今河南淮阳)。后南游至古蔡时,夜梦仙女带他飞到古蔡东方三十余里处。只见此处蓍草丛生,灵龟发光,犹如人间仙境。伏羲随梦境寻至此地,果见蓍草茂盛,灵龟出没。蓍草一根百茎,叶绿花紫,异香沁人心脾,“夜晚观之上有青云覆之,下有白龟守之”。白色灵龟已有千年之久,伏羲视之为神地,就运用蓍草之茎与白龟之甲在此始创先天八卦,肇启华夏文明,遂名此地为蔡。后人为感念伏羲,在此兴建了规模宏大的伏羲庙。后又称白圭庙,又名白龟庙。白龟庙,始建于汉代,宋时称羲皇城,明时称羲和寨。当时内建有占地6万平方米的一庙一城。其寨东西宽800米,南北长1200米,四面各建有城门,双道护城河。白龟庙庙门向南,门前有玉带河,……[详细]
康北古城址
  康北古城址位于巩义市康店镇康北村高速路北,坐落在邙山东延部的坡头上。面积4万平方米。东西筑城墙,南北临深沟,东有洛水,南有黑石古关,西有邙岭,北有黄河天险,这里依山傍水,由西向东渐次倾斜,直至平滩河沿。战国时期,周显王二年(前367年)西周惠公封其少子班于巩,与西周洛阳相对称东周,秦庄襄王元年(前249年)吕不韦灭东周,周亡。延续了一百多年。秦统一六国后,在此置巩县城,属三川郡,汉时属河南郡,北魏时将县治迁至东10公里的巩县老城。清同治五年重修了砖拱碹寨门,咸丰元年修了“巩王阁(红阁)”,并刻碑阐述《巩王庙原委》,还修了一殿、二殿、东西廊庙、山门、踏阶等。《战国策》、《史记》、《汉书》、《藏书》、《河南通志》、《巩县志•明嘉靖三十四年》、《巩县志•清乾隆十年、五十四年……[详细]
孙家洞遗址
  栾川地处豫西秦岭东延余脉伏牛山、熊耳山之内,山势西高东低,呈扇形向东展开,海拔一般在500-2000米之间。地处中国南北的过渡地带,自然条件优越,为旧石器时代古人类活动提供了良好的背景。孙家洞遗址位于洛阳市栾川县栾川乡湾滩村哼呼崖的断崖上。北边紧挨伊河。因山洞离孙家住户较近,故称孙家洞。现有洞口呈扁长形椭圆状,宽3米,高0.9米,距河岸地面约50米左右,洞内又分数穴,高、低、粗细、大小不等,变化复杂。四周冬青树密布、茂盛翠绿、景色秀丽。2008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栾川县文物管理所对该洞进行了调查。具体坐标是:北纬33°47′50.0″,东经111°41′38.0″,海拔691米。孙家洞遗址区内化石地点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栾川乡范营村东侧,伊河南岸的悬崖洞穴内,因山洞离孙家住户较近,故称……[详细]
鹤壁刘庄遗址
  刘庄遗址,位于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大赉店镇刘应村,是新石器时代的古遗址,为夏商周断代提供了可靠的资料。遗址位于淇河北岸的第二、三级阶地之上,南水北调中线干渠662公里处。东距京广铁路300余米,紧邻铁路以东的鹤壁市新城区。遗址位于淇河北岸的第二、三级阶地之上,地理坐标东经114°15′,北纬35°44′,海拔高程在104~108米左右,淇河自西向东从遗址西部、南部环绕而行,属卫河流域。遗址面积30余万平方米,南水北调中线干渠计划占压遗址面积约7万平方米,发掘面积7700平方米,发现仰韶时代大司空类型文化遗存及大规模的先商文化公共墓地。336座墓葬分布于东西110米、南北55米的范围之内,布局清楚,排列规律,随葬品400余件 (套)。出土陶器反映了以卷沿鼓腹陶鬲为主体特征的先商文化在发展进程中融……[详细]
新蔡故城
  春秋古城城址,曾被《史记》、《汉书》、《河南通志》、《大清一统志》、《汝宁府志》收录,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公元前503年,蔡平侯为了依附楚国从上蔡迁到吕地,在吕国都城旧址建都,改称新蔡,以别旧都。秦汉以后,屡为州、郡、县治所。 新蔡故城东邻莲花湖,南迎车辆湖,西接岗地,北靠青湖。县城南5公里有汝河,北1.5公里有洪河绕城北东南下,在城东南3公里三岔口与汝河相汇东南下。故城东西呈长方形,周长8615米,占地580余万平方米,故城东南隅1415米城墙保存尚好,故城墙现存2-10米高,宽20-50米,均为夯土建筑。城内有宫殿、庙宇、作坊、冶炼等遗址。故城内文化层较厚,沿用时间较长,文化遗存丰富。多年来,古城内出土文物较多,有陶鼎、壸、豆盘、合、缸、碗、水道管、骨锥、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