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省旅游

江西省文物古迹介绍

马祖塔亭
  马祖塔亭马祖塔亭坐落在靖安县宝峰镇宝峰禅寺后面,为中国佛教禅宗南天八祖马祖道一而建造。唐贞元四年(788年)正月,马祖80岁时率弟子登建昌石门山(今靖安宝峰),爱其山水奇胜、洞壑平坦,遂对随行弟子曰:“吾朽质之日,归骨于此”。同年二月初一圆寂。弟子遵其嘱,奉灵骨舍利藏于寺后窖中。唐贞元七年(791年),德宗李适派左仆射同平章事权德舆来到建昌石门山内为保存马祖灵骨舍利而造塔,权亲撰塔铭。元和八年(813年)宪宗李纯赐马祖谥号为“大寂禅师”,塔号为“大庄严”。大中四年(850年),宣宗李沈令江西观察使裴休重修马祖塔,并敕赐塔额为“宝峰”,故寺亦易名为“宝峰禅寺”。后又有人建木亭以护卫。宋元丰八年(1085年),又重新建造石亭以护之。亭高5.5米,深5.17米,六柱六角宝盖式顶,全身用花岗石为材料……[详细]
142、八境台
八境台
  八境台坐落在赣州市北八境公园内,章江和贡江在这里汇合,为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八境台建于北宋嘉毡年间(1056-1063年),因郡守孔宗瀚筑台后绘制《虔州八境图》,并以图求诗于苏轼而得名。历代文人在这里的题咏甚多。八境台依城墙建造,台高28.5米,总面积574平方米,朱楼碧瓦、雄丽壮观,屹立在章贡两江汇合处的古城墙上。登台远眺,但见碧波白帆、绿树红楼,江风迎面扑来,使人心旷神怡。交通八境台位于市区最北端,沿着文清路往北到建国路,沿建国路一直到底即到。江西赣州市……[详细]
上饶集中营革命烈士陵园
  闻名于世的上饶集中营,是国民党1941年1月初发动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之后,同年3月在江西上饶周田、茅家岭、李村、七峰岩等地设立的一座规模庞大的法西斯式人间地狱。这里当时监狱四周架设起铁丝网,负责管理的是军统康泽系特务。第三战区特务团调遣一个加强排担任看守,监狱门外有荷枪实弹的卫兵日夜站岗。主要囚禁皖南事变中谈判被扣的新四军军长叶挺和弹尽粮绝被俘的新四军排以上干部,还有部分从东南各省地方以上抓来的共产党员和其它爱国进步人士,共700余人。这些爱国志士在狱中秘密党组织的领导下,同凶残的国民党特务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并成功地举行了著名的茅家岭暴-动和赤石暴-动,谱写了一曲曲气贯长虹的无产阶级正气歌.为了缅怀在集中营牺牲的近200名革命烈士,继承先烈遗志,党和人民政府于1955年在茅家岭建立革命烈士陵……[详细]
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
  南昌市新四军军部旧址,建于1915年,是北洋军阀张勋的公馆,内有两栋砖木结构楼房和一栋平房,属中西合璧的古建筑。1938年1月6日新四军军部驻扎于此,完成了组建新四军的艰巨任务。由八省红军游击健儿组成的新四军走出深山老林,路上了北上抗日征途,成为华中抗日的中流砥柱,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因其历史价值重大面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目前旧址内设有4个展览:一是新四军军部旧址复原展,展出新四军领导人叶挺、项英、曾山、黄道、周子昆、邓子恢、陈丕显、赖传珠办公和居住的房间及他们的生平图片展。二是《铁的新四军》大型展览,分为四个展厅:铁流滚滚出深山;群英聚集南昌城;大江南北抗敌寇;铁军精神万代传。全面、系统地展现了新四军从1937年成立至1947年改……[详细]
修水兜率寺
  渣津是宗教圣地。早在晋代有吴猛和许逊(许真君),炼丹于黄龙山及龙安山,为民除害,追赶孽龙,留有许多故事传说。后来许真君被尊为净明忠孝道教派祖师,民间称为“忠孝神仙”、“西江砥柱”、“普天福主”。渣津老街修建有规模宏伟的万寿宫,历来香火旺盛。是历史上集宗教、经贸、文化、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活动场所。兜率禅寺始建于隋开皇年间,是修水佛教传播最早的-道场。唐宋达到鼎盛时期,宋代为本县六大禅院之一,历代高僧辈出。僧墓、古迹众多,2002年释法照禅师主持投入巨资重建梵宇,其建筑规模、规格将建设成为江南著名寺院。2007年9月,由省民族宗教事务局授牌为“江西省重点寺院”。兜率寺兴盛时建筑颇广,宋代邑人黄庠,大文学家曾巩,清代翰林院学士毛奇龄等曾为兜率寺写过碑记文章。宋代“殿舍中严、斋宫、宿庐、庖幅之房布列两……[详细]
赣州古城墙(宋代古城墙遗址)
  赣州宋城墙是江西省唯一保存完整、有可靠纪年铭文的宋代城墙,也是全国屈指可数的北宋砖墙之一。始建于汉代,距今已有二千年的历史,后来经过南宋、元、明、清、民国,历时900多年的不断修缮、加固,使赣州城形成了一道周长13华里、高大雄伟的城墙。城墙平均高7米,从东门至西门长3.6公里,垛墙、炮城、马面、城门都保存完好。城墙上的各代纪年铭文数量和种类之多在全国来都很罕见,专家们称它为“宋城博物馆”。赣州宋城墙以其高低逶迤之势与秀丽江水形成美妙反差。清晨漫步在古朴蜿蜒的城墙上,只见城外一江清流,远处山间田舍烟云飘渺,近处街坊鳞次栉比,让人感到犹如置身于一幅美丽的《清明上河图》之中。赣州古城墙历史悠久、至今还在为防洪起着重要作用的砖城墙,这也是现在全国保留的唯一的宋代砖城墙。赣州古城墙是唐末客家人卢光稠扩……[详细]
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团部旧址
  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部旧址座落于修水县城凤凰山路60号,东临县城凤凰山路,北靠县政府招待所,西接秋收起义修水纪念馆,南抵林氏祠堂。旧址座北朝南,一进二重,砖木结构,小青瓦屋面,四水归内,麻石门框,整个建筑面积350平方米,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上堂前为工农革命军第一面军旗设计、制作的地方,上堂前左右各一间房,为师长、副师长办公居住,下堂前左、右各二间房为师部八大处办公室,天井为青石铺砌,两侧厢房为警卫战士陈士榘、韩伟(解放后分别被授予上将、中将军衔)值班室,旧址正门前为练兵场。该旧址原系修水县商会,1927年8月,准备参加南昌起义的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卫团因起义部队南下,追赶不及辗转来到修水。8月12日攻克修水县城,在县城驻扎了近一个月,期间,警卫团汇同平江工农义勇队及通城、……[详细]
秋收起义纪念碑
  萍乡是秋收起义策源地。1927年初,毛泽东在安源主持召开秋收起义军事会议,并于9月9日亲自发动和领导了震撼全国的秋收起义,第一次高举起工农革命军的旗帜。为纪念这一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伟大历史事件,1998年6月21日,0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批准在萍乡市建立秋收起义纪念碑;2000年8月27日落成。  秋收起义纪念碑矗立在秋收起义广场中心广场的主轴带上,紧临城市主干道建设路。秋收起义广场是为纪念秋收起义而建设的纪念性广场,位于萍乡城北新区,占地300多亩,以新建的昭萍桥为中心,萍水河为纽带,四个块面组合而成。广场以秋收起义纪念碑为重点,南向中轴线上设置五彩缤纷的音乐喷泉和气势恢宏的秋收起义纪念馆,园林小品将广场装点成多处供活动、休闲的场所,使广场兼有娱乐、展览、购物和-等综合功能,……[详细]
荣山十字街古建筑群
  荣山十字街古建筑群(含登科第、日升川至宅、儒林第、州司马第、外翰第、花六庄民居)位于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荣山乡新街村,古建筑,年代为明末清初。含当地吴姓家族兴建的二十余幢砖木石结构的住宅而组成的纵横交叉约千米长的明清古建筑群,故称“十字街”。古十字街有近三里长,街两边是老宅,砖木结构,墙高门阔,雕梁画栋。街面1.5米宽,显得狭窄、幽深。每幢建筑前都用青石雕刻兽面图腾及书法四字横匾,建筑大多为两厅一堂,两边附厢房形式。村中明清古建筑鳞次栉比,规模宏大,结构规整而富有变化。尤其是雕刻品类丰富,门窗格扇十分精美,花卉、祥禽瑞兽、人物故事在古建筑上栩栩如生,不失为明清民居雕刻的杰出珍宝。古宅“基接武陵”为三进三回,分别设有“登科第”和“天地君新师位”的门楣和牌位。屋内天井开阔,厅堂宽敞明亮,门窗镂花烫……[详细]
塘边毛泽东旧居
  塘边毛泽东旧居(含红四军三十一团团部旧址)位于江西省永新县沙市镇塘边村,它是一栋砖木结构的两层民居,属典型的清末民初建筑。它是井冈山革命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率领红四军三十一团在塘边成功地开展了土地革命的试点工作,并在边界迅速得到推广,加快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设步伐,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塘边土地革命的经验为制定我党第一个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奠定了基础。2000年被省人民政府批准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批准为永新县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928年5月,毛泽东率领红四军三十一团一营从井冈山先后三次来到永新县西乡塘边,进行革命实践和社会调查。在大屋村召开了永新县委和塘边党员会议,亲自建立塘边党支部。《井冈山土地法》这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土地法就是毛泽东同志根……[详细]
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
  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在南昌中山路和胜利路交叉处的洗马池,有一座灰色五层大楼,原为“江西大旅社”,是当时南昌城内的大去处,共有96个客房,1927年下旬,贺龙领导的起义部队到达南昌,包下这个旅社,在喜庆厅召开会议,成立了以-为书记的0前敌委员会。“江西大旅行社”成了南昌八一起义的总指挥部,1957年,在八一起义总指挥部旧址上兴建立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纪念馆大门临街而立,门楣上悬挂着陈毅元帅手书的“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金匾。一楼按原貌恢复了当年曾举行领导会议的喜庆礼堂。二楼、三楼开辟了四个陈列室,此外,按原貌恢复了-,林伯渠等起义领导人的居室,以及军事参谋团、警卫连、卫生处的部分住房,此外,还展出了当年有历史文物和照片,系统地介绍了南昌起义爆发的历史背景详细经过和重大意义,供旅游者参观。落……[详细]
安远东源寺
  东源禅寺,原名五里街观音堂,始建于明朝万年历间,迄今四百多年。该堂明末清初因兵乱被毁,后由一尼领众修复一小庙。相传该堂主座观音,内宿一尼,衲衣苦修,终年托钵,日中一食。有年大旱,该堂蚊虫成群,尼手持破扇,四处拂扫,口念“扇子送慈风,吹蚊到空中,观音洒甘露,蚊虫往西方”,顷刻,蚊虫嗡拥而出。此后,世人称该尼为慈姑,故民间相传∶“五里观音,普渡众生,百姓有愿,心诚则灵。”西元一九九二年秋,在信众的迫切要求下,由善信郭福善、李文星、王圣德、叶全坤发起,后有在家佛弟子唐世宗、王有金、胡细英、黄来秀、叶喜添等人参加,并组成以王有金为首的九人理事会,向十方信众集资,买叶姓土地重建五里街观音堂,一幢三间,中间为殿堂,左右为住房。此后,香火日益鼎盛。因殿堂狭小,不能满足信众朝拜需要,善信叶柳青先生又慷慨助地……[详细]
新余昼锦堂
  昼锦堂座落在今新余市仙女湖区观巢镇汉泉村。系明兵部主事张均海私宅,又称“张均海官厅”。张鼎(1344-1413)字均海,新余市观巢镇汉泉人,进士,学问渊博,擅长词章,洪武十五年(1382年),以人才荐授兵部驾部主事,推贤让能,廉干有声。《明胡兵部主事张公均海墓志》云“……张主事之为政也,上不负于国,下不病于民,在职六年,举无过事。”昼锦堂,为明国兵部驾部部主事张均海兴建,是一座典型的明代官厅建筑。据《汉泉张氏家谱》载:“汉泉在县西北长乐乡,地名汉下,山隅巨大屹立,中虚如屋,乡人呼为‘石屋’,其下水泉与汉泉通,虽大旱流溉不竭,张均海主事居此也……。”载二:“明洪武二十八年乙亥也,学士解缙先生亲笔书‘昼锦’二字以赠行,故后名其祠曰‘昼锦堂’。至今子孙世世相传,于勿替云”。昼锦堂建于明代洪武年间,……[详细]
黎川商会旧址
  黎川商会成立于民国二年(1913年)。明清以来,黎川属于闽赣边境重镇。东面和南面与福建光泽、邵武等五县与武夷山相连,西面和北面与南丰、南城、资溪三县相接,有“闽赣八县通衢”之称。源于武夷山脉的黎滩河,成为黎川交通的黄金水道。优越的地理环境,促使了黎川的商业繁盛。明清老街的南津码头,成为闽赣两省重要的货物转运站。这里的河埠,船帆星点,商旅如云,白日人头攒动,至晚笙歌达旦。清道光年间,南津码头五里长街,经商人士2500余人,大小商号750多铺,“恒春”“万泰和”“全昌”等百年老字号已逾百家。汉口、南昌、抚州等地物资沿长江,逆抚河再上溯到黎河于南津码头卸货,再由商贩的独轮车或担挑越过武夷山转到光泽、邵武、南平直至福州、泉州一带;而武夷山一带的香菇、木耳、笋干、竹荪等山珍及福州沿海的燕窝、海参、鱼翅……[详细]
浮梁古城
  浮梁古城位于景德镇市郊,距离景德镇市区8公里。建于唐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历经唐、宋、元、明、清诸朝,是历代浮梁县治之所在。全城布局形似八卦,城墙全长20余里,高1.6丈,宽丈许。景德镇历史上一直隶属于浮梁县管辖,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叹“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充分体现了浮梁古城瓷茶文化源远流长。颜真卿、柳宗元、王安石、苏轼、黄庭坚、佛印、范仲淹、杨万里等历代文人墨客都曾为浮梁的山水与文化而折腰。浮梁古城内有全国唯一的五品古县衙和宋代佛塔——红塔;有气势宏伟的古城门楼、堪称世界一绝的历史文化长廊、正在申报世界纪录的千年瓷坛、体现喜庆浪漫的千禧良缘广场;曲径通幽的千年古井;体现陶瓷文化的精品陶瓷馆魁星阁;在建的宝积寺和韵琴湖等。用时参考3小时交通1、景德镇休闲广场乘坐16路支线可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