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福州市 > 长乐区旅游

长乐区文物古迹介绍

营前模范村纪念馆(瀛洲寺旧址)
  本建筑原始名称无考,瀛洲寺应该是俗名。据《长乐六里志》载:以浮峰山为主,环山有村曰营前,又称营田,又呼瀛洲。寺因地名而立匾(营前古名“瀛洲”、“瀛前”),而地名因寺而传布。瀛洲寺始建于乾德二年(西元964年),原名不详。据载,明代戚继光入闽平倭,曾屯兵在营前(所谓营前,指地在戚参将军营之前),于是这片田被称为营田,又称“瀛洲”、“瀛前”,寺也被称为瀛洲寺,代有兴废。民国16年(公元1927年)12月,黄展云等在营前镇创办“营前模范村”,作为全省示范,禁,-禁毒等。民国十七年(1928年),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委员王荷波(已殉难)的弟弟、中共地下党员王介山返回福州,经郭寿生介绍到营前模范村任村警备队队长。他率众“破除迷信陋俗”,捣毁瀛洲寺佛像近千尊,将寺庙改为村部使用。后来模范村又在此寺办起营前……[详细]
九头马民居(九头马古民居)
  时代:清地址:中国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市鹤上镇岐阳村长乐市鹤上镇岐阳村福庭自然村,有一组清代民居建筑群,俗称九头马。这里三座青山坐北,七溪灵水汇南,东西紫微照应,迎面万亩平畴,龙潭晓瀑比邻,五峰岚横来朝。其建筑选址独特,围马建筑别出心裁,民间流传着不少美妙的传说。九头马由陈利焕父子历经数十载陆续建成。第一座建于清嘉庆年间,大部分建于道光(1821~1850)年间,最迟一座竣工于1872年前后。九头马建筑群坐北朝南,平面基本呈正方形,东西宽、南北深各120米,分5列。主体建筑22座,四周有6米高的围墙,开放十多个门洞,设有望楼、枪眼。5列间隔着防火墙、夹弄,有框门相通。每列南面正中各设大门一扇,每逢红白喜事,大门、屏门、厅门一路洞开,入望五落透后,十分壮观。南面中列墙额开设13个灯窗,悬挂宫灯照明……[详细]
陈时范故居
  陈时范故居陈时范故居,位于古槐镇井门村天马山之麓,星溪之畔,俗称陈厝里。宅第始建于明代中叶,坐东南向西北,当时称布政使陈时范府第。木构,面宽七间,三进,俗称“八扇七”,前埕照墙至大门深4.3米,整座进深75.52米,宽21.10米,建筑总面积达1619.80平方米,是一座深宅大院,且原貌基本完好。第一进深23.45米,第二进深18.97米,第三进深28.70米。两边各有路,宽1.4米。两旁各有厢房,西5.7米,东3.4米。整座三进围以封火墙,第一进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大厅采用抬梁式双坡顶。第二、三进面阔七间,进深三间,穿斗式木构架,双坡顶,鹊尾顶脊。清代时曾按旧貌重修。1987年陈时范后裔、台胞陈信维先生出资重修,1998年列为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陈时范,字敷畴,长乐六都(今古槐镇井门村……[详细]
仙岐古城
  长乐仙岐村位于漳港镇南部,濒临大海,海岸线长达6500多米,仙岐村别名凤岐,古时传说建城时,天上仙人过七境至此定居而得名。仙岐城楼,又名石梁焦山城,位于仙岐村村前,古属十五都管辖,这里地处海港要冲。宋人有诗云:“石梁大地临边境,陂展旗形最奇胜。”描绘这里通海要津。故明伟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驻舟太平港往返时,仙岐也是他活动之地。清知县载时望为加强沿海设防,保民安宁于嘉靖二十一年(西元1542),发动民夫建城,古城石构,长达360丈,宽一丈二尺,厚一丈三尺,原有东、西、南三个城门。现仅存西门城楼,石构拱形城门,呈凸字形状,高3.25米,宽13米,门洞宽2.70米,高2.50米,城墙厚4.80米,门上方嵌石匾刻“戴恩”,落款“嘉靖壬寅年(西元1542年)知县戴时望立”,保存较好。1986年经长乐县人……[详细]
长乐云门寺
  云门寺在长乐市航城镇洋屿村(旧属闽县)后云门山上。云门山当地人称鹤冈。鹤冈高百余米,山势险峻,峭岩耸立。佛教传入中国后,至初唐0-为南北两宗。云门宗系南宗五大禅宗中的一宗。云门寺的开山鼻祖是大慧宗杲法师。宋高宗绍兴年间,他在鹤冈上筑室修道。宁宗嘉定年间开始建寺。当年云门寺寺院壮丽颇具规模。整座寺院建在鹤背(含有骑鹤西去之意)上,十步一亭、百步一阁,飞檐翘角,重叠交错。有观音堂、弥陀岩、泗洲岩、狮子岩、坐禅岩、石门箑、五色泉、望拜石、仙掌石、琴屿、双鱼屿、楞迦室、吸江亭、临江台、妙喜庵十五奇,此外还有宋孝宗赐额,堪称江左第一。始建于宋嘉定元年(1208年)。明永乐十年(1412年),郑和率船队下西洋驻长乐时,曾到云门寺修建法宇、雕塑佛像。现存建筑保留明代风格。大殿为单檐悬山顶,木构,面阔五间,……[详细]
显应宫泥塑
  显应宫泥塑位于福建省长乐市樟港镇仙岐村。出土彩绘泥塑神像共计44尊,分布在前后殿的五个神台上。后殿正中神台祀本地主神“大王”,东侧神台上的神像在挖掘出土前已离开台位,西侧神台祀福州地区妇女儿童的保护神临水陈靖姑夫人。前殿东侧神台上供奉海神妈祖天妃。前殿西侧神台上供奉的群塑,居中者坐像高88厘米,人们称之为“巡海大臣(神)”。(福州话中“神”与“臣”同音),其左侧一尊为番人形象,余尊与居中者一样均着明代太监特有的服饰。长乐是郑和下西洋庞大舟师的驻泊基地和开洋起点,民间以“十洋成市状元来”歌颂郑和下西洋对民乐经济和文化发展作出的贡献,至今长乐还有郑和留下的众多珍贵遗迹。2003年2月经专家考察认定,主神原型确为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率舟师七下西洋的三宝太监郑和。2006年显应宫泥塑第……[详细]
长乐革命烈士纪念碑
  长乐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长乐区吴航镇塔坪山。1958年3月,为纪念为革命捐躯的革命先烈,中共长乐县委员会和长乐县人民委员会决定并建造了长乐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碑占地面积900平方米,碑体为花岗石和水泥沙浆砌成,方塔式,顶端浮雕五星。碑身阴雕碑文,南书“长乐县革命烈士纪念碑”;西书“继承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为社会主义建设而奋斗”,落款中共长乐县委员会;东书“为革命而牺牲的烈士永垂不朽”,叶飞手迹;北书“英勇顽强毕生忠于党和人民事业的先烈永垂不朽”,落款长乐县人民委员会。碑后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因公牺牲的烈士墓群。长乐革命烈士纪念碑于1990年被长乐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9月被长乐市委、长乐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长乐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详细]
西关天后宫
  西关天后宫位于长乐区吴航街道西关村西关桥东北处,原郑和所建天妃宫位于南山之阳,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移建于此处,清嘉庆二十年(1815)重修。天后宫为土木结构,坐东向西,占地面积936平方米。由前至后依次为:正门、戏台(已改)、天井、拜亭(两侧钟鼓楼)、大殿。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七柱悬山顶,两侧封火墙。大殿主祀天妃。正门额匾“天后宫”,两侧“海晏”、“河清”匾。宫前保存有清嘉庆重修天后宫碑一通。 2020年1月2日,西关天后宫列入福州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保护范围:向东延伸至挡墙,向西延伸16米,向南延伸8米,向北延伸至义屋祖厅。……[详细]
南阳陈氏祠堂
  南阳陈氏祠堂位于福建省福州长乐市江田镇友爱村。始建于明永乐十六年(1418年),明万历九年(1581年)重修,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前后3进,悬山顶,穿斗式木构架。一进为门厅,中间设戏台;二进为主厅;三进为祭祖厅。祠堂牌匾、楹联众多,其中有御赐“家传孝友,世笃忠贞”匾,以及其它众多历史名人如明大学士叶向高、刑部侍郎郑世威、近代徐世昌、萨镇冰等题写的匾额、楹联。……[详细]
高应松祠堂
  高应松祠堂位于长乐市古槐镇洋布村,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知县王遵道建,全称“锦屿高氏忠烈祠”。清代及民国时期均有修葺。前后两进,保留明代祠堂建筑规制,尚存牌匾10余块。1986年,长乐县(今长乐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1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