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北京市旅游

北京市文物古迹介绍

姚广孝墓塔
  姚广孝墓塔,建于明代永乐年间,位于房山区常乐寺村北。为八角形九级密檐式砖塔,坐北朝南,通高33米,整座塔坐落在一级四方形的平台上。最下面是八角形基座,基座上立有两层八角形须弥座。须弥座式塔座束腰浮雕寿字和菊花、莲花和西番莲花的造型图案,其上为三层外顷的莲花瓣。中间塔身,四正面雕仿木隐作隔扇假门,其它四面则雕有仿木棂假窗。正面门楣之上嵌方石一块,其上楷书:“太子少师赠荣国恭靖公姚广孝之塔”。塔身往上是九层叠涩檐,各角均悬铜铃,风吹作响,声音悠扬。塔刹铁制,装似葫芦,为莲花形刹座的仰莲托着球形刹身,刹杆串起的相轮、圆光、仰月和宝珠,构造清秀匀称。日伪时期,此塔被盗。刹由八条铁链锢之于檐角上。姚广孝墓塔整体结构匀称,塔身上的花卉图案别致,且雕刻精细。整个塔身轮廓清秀而挺拔,充分体现出明代塔的建筑风……[详细]
正阳桥疏渠记碑
  目的地介绍  正阳桥疏渠记碑位于崇文区西部,红庙街78号,建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碑文记载了北京水道情况,对研究北京地理和历史变迁有较重要的价值。1984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此碑原在敕赐弘寺山门内,现庙宇建筑早已无存。    位置:位于崇文区西部   碑体为方柱形,南向,高约8米,各面宽均为1.45米,顶部有四角攒尖式的碑盖,四脊各雕一龙,龙昂首曲身,似欲腾飞状,辐凑于宝顶。碑下为束腰须弥座,浮雕出覆、仰莲瓣及云、龙、菩提叶等纹饰。碑额和碑身四周有龙纹边饰,碑四面均为汉满文字合壁的碑文,正面上首为汉字题名“正阳桥疏渠记”。交通信息  6、17、20、25、34、54、110、120路汽车和105、106路电车(天桥站)。北京崇文区……[详细]
安徽会馆旧址
  安徽会馆是旧京著名会馆。位于北京市宣武区后孙公园胡同。原为明末清初学者孙承泽寓所“孙公园”的一部分。2006年05月25日,安徽会馆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清康熙年间,洪?创作的《长生殿》曾在这里的大戏楼演出。继孙承泽之后,清代曾有许多名人在此居住,如乾隆朝内阁大学士翁方纲、刑部员外郎孙星衍、以藏有甲戌本脂批《红楼梦》而闻名的刘位坦等。同治八年(1869)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与其兄湖广总督李瀚章及淮军诸将集资购得孙公园的大部分,建安徽会馆,同治十年落成。与其他省籍会馆不同,安徽会馆只接待在职的州、县级-和副参将以上的实权人物。光绪二十四年(1898),这里曾是康有为等维-人的活动场所。光绪二十六年会馆为八国联军所占,设德军司令部于此,附近房屋遭焚毁……[详细]
曹家路营城遗址
  曹家路营城遗址位于密云县曹家路村,它曾是长城中的重要关口,蓟镇西协四路之一,密云县通往河北兴隆和承德的交通要道,此处明洪武年间初建城堡,明万历年间改建为营城,城池沿山而建,城周6000多米,设东、南、西三门。曹家路总辖22处关寨,控制南北边城80多公里,管理58座敌楼的驻军和设防,在曹家路东面8公里的黑峪关口,地处密、兴、承三县的交叉地带,是关内的咽喉所在,在黑峪关堡的西南方,有一独特的水门关称“五虎水门关”,水门关有东西相通的两个拱形券门,洞宽3米,高6米余,券门上内外两侧各有一石雕的虎头,在西侧洞门内的水道上,有石雕卧虎正对水门,洞内两壁有10厘米宽的闸板槽,此关利用提拉闸控制水流,发源于雾灵山的安达木河,由此入关经曹家路前,西流汇于潮河,骑山城墙及黑峪关西南侧的“五虎水门关”保存基本完……[详细]
金土城遗址
  金土城遗址位于丰台区凤凰嘴村一带,金土城最高处约3米,断断续续,绵亘约百余米,金天德三年(1151年)至五年,海陵王完颜亮将旧燕京城的东西南三面城墙向外扩展,其东北角在今宣武门内翠花街,西北角在今羊坊店东黄亭子,东南角在永定门车站以南四路通,西南角即今丰台区凤凰嘴,天德五年从上京会宁府迁都至此,改名中都,金中都城设城门13座,北面4门,东西南三面各3门,四面各3门共12门入中心部位的宫城,前有广场、千步廊,两侧为官署,西南为园林寺观,东北为商业区,城占地约22平方公里,既继承唐幽州、辽南京的城市建制,又汲取宋汴梁城的格局,建筑豪华结丽,贞枯三年(1215年)被蒙古军攻入焚毁,现存遗迹,即中都城西南角向东延伸部分,西城墙则在高楼村有数米遗迹残存,土城遗址南面的水渠,应是金代的护城河遗迹。 ……[详细]
蔡庄土城遗址
  蔡庄土城遗址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房山区南尚乐镇蔡庄村。1959年发现。土城范围北至蔡庄500米,南至板城1500米,西至北庄500米,东至王家碾1000米左右(板城、北庄、王家碾今属河北省涞水县)。城大体呈正方形,长、宽各约300米。仅存东、西、南3面,北城墙早年被河水冲毁。东南、西南两城角保存完整,高约3.5米。南墙和西墙中部各有一处向外突出。城墙为板筑,墙上遗有柱孔一排,柱孔间距1.5米左右,孔径为6厘米。夯窝、夯层清晰明显。夯层厚13~15厘米,夯土内含较多夹砂褐陶绳纹陶片。夯层间有铺草痕迹。夯窝呈圆锥状,直径3厘米左右。遗址地表有大量陶器残片,均为夹砂陶,有红、灰2种,纹饰以粗绳纹为主。地表采集标本器型有夹云母灰陶鬲罐、夹砂灰陶板瓦、筒瓦等。还发现过瓮棺墓、铜铁箭镞等。……[详细]
467、崇化寺
崇化寺
  寺院创建于元代至正四年(门头沟区文化委员会网站介绍称创建于辽代,元代至正四年(1344)重建),名为清水禅寺,旧为黄龙禅师说法道场。明宣德九年至正统二年,司礼监太监吴亮捐款重修,明英宗赐名“崇化禅寺”。成化八年建藏及塔十座,成化十六年,明宪宗下敕谕,明令保护崇化寺,后毁于地震,现仅存遗址及碑刻六通,摩崖刻字一块。原寺占地60多亩,已有600多年历史。该寺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四周林木茂盛。寺前有二株古银杏高耸入云,距今已800余年。现在该寺殿宇残破不堪,仅存遗址,寺后有几块石碑留存,成为该寺兴衰的历史见证。目前该寺庙正在修缮,据现场施工人员介绍预计2017年可对外开放。 交通 城子职高站下车一路向西即可到达 景点位置北京市门头沟区和平路城子村西1000米……[详细]
468、景泰陵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泰陵
  景泰陵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玉泉山北部金山口,明朝景泰帝朱祁钰(公元1450-1458年)的陵寝。朱祁钰是明英宗之弟。1449年,英宗在与蒙元残余军队的作战中被俘,朱祁钰临危受命,立国号景泰,并打败了蒙元残余势力,使得英宗返回京城。英宗重新夺回王位后,将朱祁钰废为亲王,并在其死后以王爷的规制葬于京西金山口。至宪宗时,才重新以皇陵规制营建陵寝。景泰陵基本具备了同时期明皇陵的主体建筑和布局特点。墓葬分为前室和后室两个部分,均为庑殿顶。前室为方形,整个墓室通长约11米,规模较大。陵区原有宫殿、神厨、神库、宰牲亭、内官房和碑亭,以及皇陵最重要的棂恩殿。宝城位于皇陵区的最后面。现在陵区内保存有御碑亭、稷恩殿和宝项原有的中路部分建筑。(国家文物局)景点位置北京市海淀区玉泉山北麓……[详细]
469、贤良祠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贤良祠
  目的地介绍贤良祠在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l03号旁门。清雍正八年(1J730)建。祠坐北朝南,面积约740平方米。大门3间,中轴线上依次为碑亭,左右各一,为六角攒尖亭,内立清世宗宪皇帝御制贤良祠碑。仪门3间,门前左右列石狮,仪门左右又各辟一侧门。正殿3间出轩,东西庑各3间,后屋5间,东西配房各3间。贤良祠是祀王公大臣之有功国家者。清世宗宪皇帝御书额曰“崇忠念旧”。贤良祠初祀王、公、侯、大学士、尚书、左都御史、都统、将军、总督、巡抚、副都统共78人,后增祀21人。总共祀99人。为西城区重点保护文物。位置:位于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l03号旁门。交通信息交通:乘111、107、13路地安门下车。北京西城区……[详细]
都城隍庙大殿
  目的地介绍都城隍庙大殿在西城区成方街33号。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供奉都城的城隍神庙。始建于元至元四年(1267),名佑圣王灵应庙,天历二年(1329年)加封大都城隍神为护国保宁王,明永乐年间重修,改名大威灵祠。以后又多次重修、重建。都城隍庙市曾是北京市著名庙会之一。庙坐北朝南。中轴线上有门三重(庙门、顺德门、阐威门),其它还有钟鼓楼、大威灵祠和寝祠、两庑以及治牲所、井亭、燎炉、碑亭等。现存寝祠5间,建筑面积约420平方米。庙内有明英宗碑及清世宗、高宗碑。有康熙帝和雍正帝的题联。现存大殿黑琉璃瓦顶,前出抱厦,气势雄伟。位置:位于西城区成方街33号交通信息交通:乘1、10、15、52、57路车到复兴门站下车。景点位置北京市西城区成方街33号……[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