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福州市 > 台江区旅游

台江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陈文龙纪念馆位于台江区下杭路,总占地1200平方米,恢复了“海神”陈文龙尚书庙原有的亲水性特点,保持明清建筑形制和风格;有康熙、嘉庆、道光皇帝的三方御碑和9方总督、巡抚等褒扬陈文龙的牌匾;有乾隆到民国时期的14方石碑刻;有41斤重的乾隆年间铸制的镇庙狮钮铁印等,形成了集民俗、宗教、旅游活动为一体的新景观。陈文龙(公元1232-1277年)原名子龙,字君贲、德刚,福州兴化(今福建莆田)人,宋咸淳五年(1269)戊辰科状元,宋度宗赐名文龙。因丞相贾似道爱其文,对其极为赏识器重,但陈文龙并不以为然。后由于陈文龙刚直不阿、为官清正廉洁、处处以社稷为重、正直敢言。(1260年)忽心烈被拥立为大汗,此后元……[详细]
  陈文龙尚书庙位于福州市台江区后洲坞尾街。坐北向南,双坡顶,封火围墙。正门横额“敕封水部尚书”,左右小门额“覆忠”、“蹈义”墙基堵石刻“民国十年东西社捐造石基全座”。殿堂面阔五间,深七柱,高6.50米,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祠厅正面石廊柱有林则徐手书楹联:“节镇守乡邦,纵景炎残局难支,一代忠贞垂史传;英灵昭海噬,与信国隆名并峙,十洲清晏仗神庥。”东西墙尚有嘉庆、道光年间捐资修庙碑刻。戏台藻井移自宁德会馆。始建于明代,是纪念抗元忠烈陈文龙的祠堂。清道光年间“奉旨重修”。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重修。1949年后,尚书庙被政府接收占用1986年达江路整体改造,尚书庙被改为大卖场。1988年公布……[详细]
  星安桥位于福州市台江区双杭街道星河巷。建于清乾隆五十一年(西元1786年)、清嘉庆十年(西元1805年)、光绪十六年(西元1890年)、宣统二年(西元1910年)和民国l4年(公元1925年)多次重修。石构,二墩三孔,不等跨,墩船形,桥长100米,跨长18米,宽2.1米,已淤塞两孔,桥梁二侧石板有“乾隆丙午新建”、“嘉庆乙丑年重修”、“垂裕堂张重修憔善社监督”等题刻。周围环境破坏较严重。1992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星安桥曾经是福州著名的“南台十景”之“三桥渔火”中的一桥。据传,当年星安桥是入福州城的重要通道之一。古时从仓前山龙潭角搭渡过闽江,在苍霞洲渡头上岸,星安桥是入城通往陆路的唯一通……[详细]
  上杭路建宁会馆位于台江区上杭路128号(原上杭路63号),又称“建郡会馆”,由建瓯县商帮集资建于清嘉庆年间。会馆依山而建,占地约280平方米,由戏台、酒楼、神殿、花园等组成。会馆占地面积280平方米,坐北向南,面临上杭街,后靠大庙山,依山而建,由戏台、酒楼、神殿等组成,红砖清水砌墙门面。神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重檐歇山顶,抬梁、穿斗式木构架。后有花园。园中有文昌阁一座(原作书斋),两层,八角形,直径5米,歇山顶,飞檐翘角,垂柱、雀替、斗拱、框楣花格等构件粗大豪放。“文革-”中,花园被拆改为民宅,文昌阁尚存。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2月13日,福州各界民众在上杭街建宁会馆--,反对法国商人魏池……[详细]
  彬德桥位于福州台江区帮州街道三保街河上。始建于明,重建于清光绪丙申年(1896年),花岗岩石砌,东西走向,二墩三孔拱桥,长28.7米,宽2.7米,桥梁石板有“彬德重造光绪丙申”、“民国七年戊午彬社三次重修”镌刻,保存较完好。……[详细]
  三通桥原位于福州市台江区中亭街以西的小河上,建于清嘉庆十一年(西元1806年),石构,拱桥,二墩三孔,不等跨,墩船形,长36.70米,宽3.10米,跨长30米,桥梁石板有“嘉庆丙寅年仲秋吉旦造”题刻。三通桥于1992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利嘉集团中亭街项目拆迁时,于深夜用大型施工铲车将其铲断一孔。此事见报后,引起周边群众和文物专家的激烈反应,后在“有关部门”的协调下,将三通桥迁移到后洲河道上,并将铲坏的桥孔修复。三通桥事件对后来的万寿头陀寺的拆迁安置造成了直接的影响。……[详细]
  福清会馆位于台江区福清馆巷30号,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内有戏台、走楼、神殿,四面青砖清水砌围墙。神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双坡顶。20世纪初融籍商贾、海外侨亲集资所建。建筑占地约500平方米,二进,内有戏台、走楼、神殿。“文革”中被占用,2002年工厂迁出,2006年重修一新。2016年2月15日,公布为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福州糖果厂,西至--里,南至流洲河,北至聚友楼饭店。……[详细]
  白马桥位于福州市台江区义州街道白马河上,建于清末,为福州木帮商会集资建造。东西走向,石构平梁桥,三墩四孔,不等跨,墩船形,桥长74米,宽3米,望柱23对栏版22副,多次重修。民国33年(1944年),福州第二次沦陷,日军在此残酷屠杀百姓、污辱妇女,成为日本侵略福州的历史见证之一。……[详细]
  高氏文昌阁位于台江区双杭街道上杭路134号。大门面临上杭路,前部为高氏祠堂,建于清代早期。前后两进,依山势而升高,主座均为面阔五间进深七柱。第一进厅屏门阴刻描金朱子家训,文革期间被报纸糊盖,得以保存至今。后部文昌阁建于清嘉庆年间,原为高氏书斋,坐北向南,双层楼房,面阔三间,进深五柱6.5米,上层为卷棚顶,周围有楼部美人靠,穿斗式构架,重檐歇山顶,占地180平方米。文昌阁属重檐歇山顶的两层木楼,穿斗式构架。其中一楼面阔三间,进深五柱,中为厅堂,两侧厢房。一层东、南、西三面檐下为三出梢斗拱承托雀替、檩木,两侧戗脊。二层面阔一间,进深一间,中为房间,周以通廊,通廊设有美人靠,屋面顶部两侧雀脊、翘角,……[详细]
  三山会馆位于福州市台江区洋中街道横街巷56号。建于清道光年间,木结构,为江、浙两省在福州市布帮商会造。根据《明清福州会馆概介》:江浙两省的绸布业公帮在福州城市内外各合建了一个会馆,因是跨省性的,不标“江苏”或“浙江”名称。城内的会馆在春育亭(俗呼“仓前河沿”,在通湖路和光禄坊交界处),邻近三山驿,故叫“三山会馆”,在南台的会馆也用此名,分别呼为“城三山馆”、“台三山馆”。三山会馆原有面积1000多平方米,坐东向西。现存春晖堂,穿斗式木构架,重檐歇山顶,堂内石础、石柱、藻井等保存完好,存留楹联题刻多处,占地面积约308平方米。东面围墙嵌有“三山会馆”石匾额,堂正门两侧有石狮二尊,系汀州会馆移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