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 > 湘西州旅游

湘西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塔卧湘鄂川黔省委党校旧址位于湘西自治州永顺县塔卧镇原涂家大屋。旧址为三合院穿斗式木结构建筑,青石板天井,面积540平方米,正屋坐东朝西。教室和宿舍设在西厢房,东厢房放置一些通讯器材,又称无线电分台。旧址系任弼时、王恩茂等同志办公地点和住处,也是根据地区、乡政权里的青年男女干部、学员学习的场所。1934年12月,为了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培养党的地方工作干部,湘鄂川黔省委在塔卧丁家院子建立了一所党校,省委委员张子意兼任校长,王恩茂任教务处处长。教员有唐天哲、唐康林、戚德元等。学员是军政干部和苏区县、区、乡青年干部,先后有数百名干部参加学习。学校根据“新区党组织应保存着秘密状态”的指示精神,没有对外公……[详细]
  塔卧湘鄂川黔省军区旧址位于湘西自治州永顺县城东北40公里处的塔卧镇丁家院子。该旧址紧靠湘鄂川黔省委旧址,为三合院穿斗式木结构建筑,青石板天井,面积750平方米,正屋坐北朝南,东头与省委旧址相通,南西设木朝门。院内为王震、张子意、李达等领导人办公地点及住处。1934年11月26日,根据中央军委电示,红二、六军团在大庸(今张家界市永定区)成立湘鄂川黔省军区,贺龙任军区司令员,任弼时任政治委员。12月10日,省军区机关迁往永顺塔卧。省军区在塔卧,一是建立各级地方武装,开展军事斗争。省委在1934年12月22日和省军区政治部一道发布了《关于游击队中党的工作的指示》,为开展军事斗争指明了方向;二是清剿土……[详细]
  朝阳宫位于凤凰古城北西侧的西门坡,原名陈家祠堂,民国4年(1915年)由乡绅陈炳、陈开藩等发动族人捐资兴建。民国12年(1923年)时任湘西巡防军统领的-中将、凤凰籍人陈渠珍又率众族人扩建。至此大门、正殿、戏台、左右包厢、厨房、厕所等14间房屋浑然一体,构成了典型的南方四合院。朝阳宫的大门为紫红色砖墙楼,高8米。大门两旁镌有对联一副:瑞鸟起蓬蒿搏云高万里;嘉宾莅边隅眼看楼台总多情。左右对称式地堆塑山小花鸟浮雕12幅,飞檐翘角,别具特色。入大门,从戏台下穿过,即为一宽敞的四合院天井,全用方形青石板铺成,整齐有序。正面就是一栋三间木结构正殿,台基用精雕细钻的红砂条石浆砌,高出天井坪1.2米。明间前……[详细]
  凤凰文庙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最初是作为学校(当时叫学宫)修建的。乾隆《凤凰厅志》记载:“五寨司(元代凤凰称五寨司)向设土官,本无学校…康熙四十九年,偏沅巡抚赵申乔、分巡道孙调鼎捐建学宫学署…乾隆八年(1743年)令将各学宫从祀诸贤、诸儒神牌位次遵照太学成式书写字样,东西先后序次安设。至乾隆十八年,礼部核改,复奏定通行”。道光《凤凰厅志》记载:“学校王政之本也,立文庙以祀先圣先师,又学校之本也”。孔子被尊为先圣先师,所以祭祀他的地方称庙而不称祠。雍正十三年(1735年),凤凰厅通判何潜捐百金重修;此后,在乾隆十九年(1754年)、二十二年、五十年、嘉庆五年(1800年)多次进行扩……[详细]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永顺天主堂会议旧址位于湘西自治州永顺县灵溪镇,年代为1934年。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位于湖南省永顺县塔卧镇,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贺龙、任弼时、肖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的红色革命根据地之一。是全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活动基地,全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精品线景点之一。为纪念这段珍贵历史,党和国家批准在旧址所在地兴建纪念馆,1993年12月26日落成开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是红二方面军最大的和中国红军在江南最后的根据地。它孕育的红二方面军不仅自己完成了长征,保存了强大实力,而且为策应中共中央……[详细]
  潕溪书院始建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原名沅溪书院,由苗族教育家吴鹤创建。吴鹤是明代苗族儒士、教育家,湖南吉首(镇溪)人。曾随大思想家王阳明游学江西,为其著名弟子。耿直不阿,不乐仕途,拒官不就,坚持在乡里设馆办学,为唐宋以来苗族第一代汉文化知识分子。后人为其建祠立碑,开设沅溪书院以为纪念。清乾隆三年(1738年),乾州厅同知王玮在书院内设立义学,聘请常德龙阳举人龙升明讲学,高朋满座,人才济济,盛况空前。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书院改建。乾隆六十年(1795年)苗民起义,书院被毁。光绪年间,在外做官的徐凤翔为给家乡子弟营造读书环境,募集股金筹建书院,其中一股作为“文昌会”经费,仿照……[详细]
  岩排溪古建筑群位于湘西州古丈县高峰乡岩排溪村,与怀化市沅陵县桐木溪村比邻。建筑群坐北朝南,背枕观音山,面朝团山,二侧为金刚嘴、刀背山两山环抱,有左青龙右白虎之说。 村落周嗣均为古梯田,从寨前山脚至寨后山腰垂直高度约两百米范围,共有古梯田近千亩,79级,古梯田东西引有古水渠9条,灌通整个农田,素有“九龙之水”的称誉。农耕与旱涝时节,确保了生产与农作物的收成;九条引水渠道基本为凿山劈石工程,总长达15公里的灌溉古渠道,见证了岩排溪人们不为艰难与非凡的才智及勇气,激励着后代不断进取,开拓创新;现存古矿井3口,陈述着这里有着悠久的金矿开采技术。岩排溪的各类遗存,是研究湘西地区古代稻作农业及冶炼工业的……[详细]
  黄金寨古茶园位于葫芦镇黄金村。据《明世宗嘉靖实录》记载,明朝嘉靖十八年(1545年)农历四月,黄金村的百年老茶树叶治愈了湖广贵州都御使陆杰所带官兵的瘴气后,黄金茶就被列为朝廷贡品。此茶在市场上有“一两黄金一斤茶”的尊贵身价。此次申报全国重点单位的文物本体包括位于黄金寨的龙颈坳、格者麦、德让拱、库鲁、夯纳乌、团田、冷寨河等七大古茶园及2个古苗寨。目前,古茶园中古茶树主干围径在30cm以上的古茶树有2057余株,其中明代古茶树718株,清代1339株,面积约148600平方米。黄金古茶这种珍稀的树种可以持续到今天,并且还不时开展壮大,是湘西人民的珍宝,作为黄金茶原产地的活见证、活档案,是中国茶文化……[详细]
  达岚镇岩门古堡寨兴建于明未,距今有六百多年的悠久历史,堡寨地域面积约二万平方米,总户数七十八户,总人口三百九十八人。该古堡寨文化厚重、民风纯朴、景色秀丽,一条屋底潭小溪穿寨而过,堡后山顶的古战壕清晰可见。岩门古堡寨依山就势而建,红砂岩石墙基呈椭圆形状拨地而起,由墙基、红土砖墙、楼阁构成封闭的堡寨外围防御攻势。堡寨中部以马头形风火山墙大院为核心向四周辐射,门庭院落不拘一格,互为贯通,但又不乏传统的轴心、朝向、围合的理念。在内紧私密的空间以巷道网络构建起聚落内部的骨架,匠心独具的门、窗、栏杆、额枋、撑拱、花牙子等,通过浮雕、透雕、刻画等技法点缀在醒目、采光、通风等部位,无不体现出工匠的高超技法。整……[详细]
  依山而建的中黄村曾有“五岭七寨八百家,三个岩门打不开”之说。依山傍水的独特民居、飞檐翘角的大院、防匪保安的四合院落、木质结构的亭台楼阁,都是难得一见的风景。中黄村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矮寨镇,距吉首市区19.8公里,属典型喀斯特岩溶地貌。特色中黄村原名“重午”苗寨,“重午”即纯朴的苗族语言,意味着吉祥美丽的地方。中黄村全村使用苗语,被业界认定为最具典型性的纯苗寨,是湘西苗族文化研究的“活化石”。建筑现存留苗族古建筑民居68栋,200多间,约13000平方米,村内有保寨楼及岗哨,设垛口、枪眼,地方建筑特色明显。文化遗产保存有苗族古老的原生态祭祀娱神节目,如猴儿鼓、舞狮、法术等;传统的民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