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旅游

平顶山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真武庙位于叶县昆阳镇北关,叶鲁公路北侧。清同治辛未《叶县志》载:“真武庙,在县级北关外。自顺治至道光年间,知县许鸿翔、蔡文甲、陈德秀、鹿传洵历次重修”。此庙在解放初期仍保存完好,被誉为“中原北武当”。后来,由于修建叶鲁公路,被大面积拆毁,仅存大殿一座。“文革”时有人要破环大殿上的壁画,群众用白灰膏将壁画粉封,使其得以保存下来。历经几十年的风雨,白灰膏脱落,壁画又显露出昔日的风采。叶县真武庙大殿为悬山式建筑,坐北朝南。壁画保存在大殿东、西墙壁上,内容主要是描述真武大帝得道升天的故事。真武庙供奉真武……[详细]
  叶县的辛店、保安、夏李、常村等南部区域,有一条“龙”在山岭峡谷之上曲折盘旋,俯瞰着广袤的中原大地和江汉平原,这条“龙”就是当地百姓口口相传、代代相传的“土龙”--楚长城。楚长城是中国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最早的长城,被称为“长城之父”。楚长城既是南方部族“饮马黄河”、“问鼎中原”的军事跳板,亦是抵御中原诸国的军事防御体系,它承载着楚国沧桑的历史,见证了战争与和平的演变。遗址概况叶县楚长城遗址是由“土龙”(城墙遗址)、山寨(关城遗址)、房基、水井、蓄水池、烽火台等组成的重要遗迹连结线,涉及辛店……[详细]
  中原军区暨中原野战军司令部旧址陈列馆位于平顶山市宝丰县商酒务镇皂角树村、北张庄自然村、何庄村、杨沟村等。北张庄村是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中原军区暨中原野战军司令部下设参谋处、情报处、军政处、军械处、通讯处、机要室等。根据中央关于相对稳定指挥机关驻地,以利统一指挥中野和华野在中原协同作战的意图,经过慎重选址,1948年5月26日,刘伯承、邓小平率中原军区暨中原野战军司令部领导机关进驻县城西北商酒务镇北张庄村,在此指挥开封、郑州、洛阳、襄樊等战役,1948年11月离开宝丰赴淮海前线。中原军区暨中原野战……[详细]
  徐玉诺故居位于鲁山县辛集乡徐营村。年代为1894年。徐玉诺故居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徐玉诺故居是一个用红砖院墙围起来的小院,院子坐西朝东,东面和西面各有3间瓦屋。说是故居,但院墙用的红砖却是新的。对此,闻讯专程从鲁山县城赶回来的徐玉诺的二孙子媳妇常大利说,院墙是前几年才新建的,而里面的房子尽管也是前几年才翻修的,但基本是按照原来的房子修建的,房子墙体外面特意用草掺泥糊上去的,以保持原有的风貌。在徐玉诺故居大门前,立着一个写有“徐玉诺故居”的标志物,其背面关于徐玉诺的生平简介,内容有:徐玉诺……[详细]
  澧河石桥始建于明代,距今约有600年历史。但也有人认为该桥始建于南宋,拥有千年历史。该桥南北走向,石板平铺结构,长59米,宽5米,共35孔。每孔桥面为5块石板并排铺就,每块石板长1.72米,宽0.64米,厚0.7米,石板与石桥之间用铁抓钉连固。第1、3、5块人行道上的石板为石灰岩(青石)铺设,第2、4块专门行车的石板,用坚硬的花岗岩条石作梁。在行车用的花岗岩石板之上,正反两面均有车轮碾轧的数厘米深的凹陷,足以证明其历史的久远。桥墩石块体积庞大,并有龙头雕刻,工艺精美,可惜绝大部分毁于“文革”期间……[详细]
  叶县文庙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县城中心街南侧,古县城的东南隅,东南侧紧邻古城墙。叶县文庙始建于金代正大三年(公元1226年),总占地面积29494平方米,是叶县城区内现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落之一。2000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自孔子宣扬礼教,著书励学,到秦始皇焚书坑儒,再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经历了从产生、发展、挫折到成熟辉煌的历史。唐太宗尊孔子为先圣后,昭告全国每个府、州、县均建立祭俸孔子的场所。唐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唐玄宗追封孔子为文宣王,故……[详细]
  文笔峰位于县城南2.5公里的文笔山上,内有文笔峰塔又称文峰塔,明代,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塔于明万历四十七年建造为六棱实心砖塔,下有六角青石塔座,上部六棱尖顶,无层、无门窗,略似华表,造型别致,风格独特,为河南省塔列中之孤例。文笔峰塔上方南侧镶嵌碑刻一方,碑文阴刻楷书,主要记述建塔主持人及捐款者姓氏、出身。捐款者有辅佐李自成大顺政权丞相牛金星之名,与香山寺戊辰科状元刘若宰于崇祯三年所撰“重修香山寺观音大士塔记碑”碑阴之“崇祯丁卯举人邑人牛金星”记载相吻合。宝丰县城南五里许,东西横卧着一道土岭……[详细]
  宝丰县城北10公里石桥镇有一村名叫高皇庙。高皇庙因刘邦曾在此地驻扎而得名。从宝丰到洛阳的古道要经过高皇庙,高皇庙村北有北汝河渡口,南有黄土岭作屏障,北有北汝河作天险,西有虎狼爬岭连绵接伏牛山。出,可以掌握主动;守,可以游刃有余,退,可隐进山区,所以,该村时常成为英雄豪杰聚居之地。高皇庙旧时有寨,寨为双墙,寨高两丈余,壕沟宽三丈,深丈余,壕沟之水从北汝河引来,清水经年不断,水中鱼虾戏游,岸边杨柳依依。寨有东、西、南、北四个门,东门“迎晖”,西门“送爽”,南门“凤村寨”,北门“望汝”,在西南隅有炮楼……[详细]
  中山寨遗址位于河南省汝州市区东7.5公里的纸坊镇中山寨村及周围,遗址依山傍水,地势北高南低,面积75万平方米。遗址依山傍水,地势北高南低,地貌呈丘形,中心部分高出地面约5米。纸坊乡中山寨村就位于遗址中心。村旁渠边断崖上的袋形灰坑,夹杂着大量红陶片、黑陶片、石器等,连绵不断,地表还散存有数量颇多的彩陶片,红色的夹砂、泥质陶片,残断石器及西周、汉代陶片,内涵丰富。遗址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500米,遗址内文化层厚处约7米,内容丰富。遗址南部耕地层呈黑色,地面有不少夹砂红陶、灰陶片。断崖上暴露有很……[详细]
  来安寨位于汝州市寄料镇郭沟村。年代为清。 2016年1月22日来安寨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来安寨位于河南省汝州市寄料镇郭沟村西南山顶之上,面积40860平方米。来安寨的基座始建于明代晚期,后因匪患日益严重,当地富豪为躲避战乱于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在原有基础上构筑而成。来安寨的平面呈椭圆形,依山就势而建。东、南两侧面临山崖,寨高不足2米;西、北部为缓坡地带,墙高在6--7.1米。整个寨体均就地取石,平排叠垒,墙体下宽3.5米,上宽2.1米,上部外垒垛墙。环寨墙内侧……[详细]
  元次山碑位于平顶山市鲁山县高中院内。为唐代刺史、诗人元结(719~772年)墓碑。碑铭原立于鲁山县城北青条岭泉坡元结墓地,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将碑移于此并建保护亭。碑亭为方形攒尖顶灰筒瓦顶建筑,元次山碑位于亭内。元次山碑系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于大历七年(公元772年)63岁时为好友元结亲手撰写并书丹的悼文。全文以寸半见方的楷书写就,字迹浑厚雄健,遒劲秀拔,气势磅礴,充溢着宁折不弯的浩然正气。是颜体的代表作品之一。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元次山碑为青石雕刻而成,碑额缺……[详细]
  白朗墓位于平顶山市石龙区大刘村西、关庄北山之阳。白朗墓系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位规模最大的旧式义军领袖白朗之墓,墓呈圆形,高1.5米,周长25米。土、石、水泥结构。墓前有一高2.5米的石碑,镶嵌于典雅别致的碑楼之中。墓冢北依黑虎山,南眺玉带河(关庄河)。1986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白朗(1873—1914),字明心,农民出身。1911年10月率众起义。1912年4月攻克禹县,提出“打富济贫”口号,义军发展6000余人,最多时达2万余众。曾称“中原扶汉军”,为配合孙中山二次革命讨袁……[详细]
  塔里赤墓碑,元代,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赵庄乡官衙村西南三堆山之阳。该碑通高4.1米,宽1.15米,厚0.36米。圆首上刻二龙戏珠,龟趺。额阴文篆书“大元临汝郡公神道碑铭”。墓碑为至治三年(1323年)其子广西道宣慰使都元帅万奴所立,察罕篆额,宋民望撰文,姜元佐书丹。碑文楷书28行,满行71字,首行题曰:“大元赠辅国上将军,浙东道宣慰使都元帅、护军、临汝郡公神道碑铭”。塔里赤(1243-1306年),蒙古族,金、元时,祖籍康里人。幼习文艺,颇颖异,长而试勇,性彪悍。后袭父职,佩银符理官,参……[详细]
  位于汝州城西北7。5公里处大张村的黄土台地上。北依山坡,西近荆水,地势北高南低,遗址高出河床近3米,总面积3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2米。断崖上灰坑时隐时现,地表灰层相连,遗物颇为丰富。遗址内陶、石器并存。石器均系河卵石精磨而成,有石斧、石凿、石刀、石铲等;陶器以泥制红陶为主,夹砂陶次之,还散存着部分泥质黑陶及灰陶。仰韶文化晚期的陶器为红陶,但器内多为灰色,质地紧密,器形趋于灵巧。有些陶器有彩绘,但纹理简单。龙山文化晚期的陶器以磨光黑陶为主,灰陶次之。纹饰大多为兰纹、细绳纹,间有少量的方格纹。器形有……[详细]
  万安西寨位于河南省汝州市大峪镇梁窑村西南山顶,又称龙头寨。石寨平面呈椭圆形,东西40米,南北65米,总面积2600平方米。寨墙高约10米,通身用方形青石垒砌而成,南、北两方各辟一拱形寨门,北门上部镶碣石一块,上刻 “瞻嵩”、“少室作屏”、“龙头寨”,南门上同样镶碣石一块,刻有 “望汝”、“万安西石寨”、“回龙峰”、“宣统四年”等字样。石寨南部现有石质拱券窑5间,南北长28.5米,东西宽11.7米,高6米。北部正中间有三间瓦房,属石木结构,屋内墙体上设有5个壁柜,紧靠北门右侧有石窑3间,形制同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