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宁德市旅游

宁德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漈头石牌坊群位于屏南县漈头村村北通往旧县城双溪镇的古道两旁,现有公路从牌坊群北侧一百多米经过。俗称石坊岔,据资料包括有10座贞节石牌坊,夹古道而立。最早的建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最晚的建于光绪十四年(1888)。有一间二柱二楼式,三间四柱三楼式两种,通高约6米,通宽3.1~4.9米不等。坊额上方竖镶“圣旨”,正中则有“彤映崇徽”等大字匾,下方有皇清旌表等字样。现场所见,牌坊群立有8座不同程度残缺的牌坊,另有1座构件散落在地未立,对比资料尚有1座不知在何处。据屏南史志记载,清乾隆五十年(公元……[详细]
  上坂尚书墓位于宁德市蕉城区八都镇上坂村,年代为明。简介:明成化二十二年(1487)敕工部营建,赐祭。清乾隆十五年(1750)重修。墓坐东南向西北,平面呈“风”字形,由墓冢、墓碑、石象生、神道、享堂、碑亭、石砌禁墙等组成,占地面积312平方米。墓体石构,尚存石像生三对及墓志铭碑和神道碑各一通。神道碑楷书“明故资德大夫、正治上卿、太子少保、刑部尚书,赠荣禄大夫、少保,谥庄敏林公神道。”2013年,上坂尚书墓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墓周边各外延10米。……[详细]
  闽东独立师集训地位于宁德市蕉城区虎镇文峰村,年代为1937-1938年。简介:原为一栋晚清民居,坐北向南,由大门、前埕、正门、前天井及两侧厢房、正厅、后天井、倒座、左右护厝及后院组成,占地面积858.2平方米。1937 年冬,闽东红军游击队和各县游击队陆续集中宁德桃花溪整编,随后红军三个纵队和师部移驻虎石堂进行了为期两个多月的集训。红军在村中设立多处训练场,战士白天练习投弹、射击等军事项目,晚上学习文化,抗日热情高涨,部队也从刚整训时的七百多人发展到1300人,整训期间部队还成立了军械厂与被服加……[详细]
  闽浙边临时省委甲坑旧址群位于寿宁县犀溪镇甲坑村,年代为1935年。简介:包括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旧址也纪念碑、闽东特委后方办事处旧址、苏维埃政府旧址、中共闽东特委福寿办事处旧址及纪念碑、中共寿泰县革命委员会旧址等七处。1933年6月,岗垄地区各乡村纷纷成立苏维埃政府,甲坑苏维埃政府所在地设在郑家坑的洋头厝,主席为叶江帜。1935年夏,中共福寿县委在甲坑扩建中心县委,同时恢复福寿苏维埃政府。1935年5月,福寿办事处成立后,直接指导促进岗垄地区的各项工作,使党组织在岗垄得到迅速发展,培养了一批积极分……[详细]
  西竹岔战斗遗址位于柘荣县楮坪乡社坪村、洪坑村、苏家洋村在西竹岔周边相连山头,黄柏乡蒲洋南山村后门山,年代为1934年。简介:1934年冬,中央红军长征后,国民党纠集数万重兵“围剿”闽东苏区,是年腊月十一(即1935年1月15日),由叶飞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2000多名指战员,在游击队和当地群众的配合下,在此伏击国民党新十师5000多人。红军凭借有利地形和大无畏精神,打退敌人数十次冲锋,敌军伤亡500多人,红军伤亡约200人。之后,红军主动撤出战斗。是夜,敌军驻守阵地下方的社坪村,红军退守……[详细]
  寿宁红带会旧址位于寿宁县大安乡大安村,年代为1932年。简介:原为建于1917年的范氏宗祠,由门厅、戏台、天井及两侧看楼、祠厅等组成,占地面积460平方米。1932年中共寿宁特支在此创建群众武装红带会,1933年全县上万名红带会员相继举行武装暴-动-,攻打南阳、坑底等地驻敌,推动了土地革命的发展。红带会纪念碑为附属文物。2018年,寿宁红带会旧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宗祠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纪念碑四周各向外延伸30米。……[详细]
  禾溪中心国民小学旧址位于周宁县纯池镇禾溪村,年代为民国。简介:由时任纯池乡长参照当时最时尚的西洋建筑风格,于民国三十年(1941)创建而成,学校-夯筑土墙,占地面积1855平方米。建筑坐西向东,均砖砌卷拱门、百叶窗、四坡屋顶。由东向西依次为前操场、“凹”字形单层教室、礼堂、后操场。第一进教室面阔五间,明间为过道;第二进面阔七间,一层明间、次间为礼堂,梢间为教室,二层为教师办公室及师生宿舍等。2018年,禾溪中心国民小学旧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围墙各向外……[详细]
  林耀华故居位于古田县黄田镇凤亭村,年代为民国。简介:建于民国四年(1915),坐北朝南,占地面积703平方米,由前院门墙、前院埕、门廊、前天井及两侧双层的子院(带侧天井)、主厝、后天井组成。主厝面阔五间,两侧设墙弄,墙弄外山墙为跌落式夯土墙。林耀华(1910-2000)是我国著名的民族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和民族教育家,他于1944年写成的社会学名著《金翼》一书,即是对其故居及故居所在黄村社会历史的生动记述。2018年,林耀华故居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详细]
  小梨洋甘国宝故居年代:清座落地点:屏南县甘棠乡小梨洋村简介:明崇祯八年(1635)始建,坐北向南,由门亭、大厅、观鱼池及花园组成,四面筑以夯土墙,占地面积373平方米。主厅两层,穿斗式单檐悬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五柱。甘国宝(1709~1775)出生于此,任台湾总兵期间,促进汉族和高山族同胞和睦相处,维护祖国统一。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向外延伸20米。2009年,小梨洋甘国宝故居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广福桥又名溪源桥,位于屏南县岭下村村北,东南—西北走向,该桥始建于元代元统元年(1333),清嘉庆十二年(1806)重修,桥长32.5米,宽4.8米,单孔跨度26米,桥面距水面高度10.5米,桥屋建11间48柱,双坡顶,屋中梁为重梁(双梁)。广利桥与广福桥均横跨于岭下溪上,两桥相距仅200多米,是闽东北和浙西南为数不多的姐妹桥之一。2005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