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辽宁省 > 营口市旅游

营口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崇教寺位于盖州市鼓楼街道办事处永和社区红旗大街路南,盖州市文化馆院内。崇教寺始建于明代洪武十六年(1383),迄今为止已有六百多年历史。原寺庙建在盖州城的西门外,清康熙十一年(1672)重新修建时,迁到上帝庙对过的路南,现存的建筑距今也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民国初年,盖平商会曾设在崇教寺院内的东西厢房内,当时商会立的抹银碑仍存在正殿房后。崇教寺俗称孔子庙,坐北朝南,三进院落,正门设在旧银市街,院内的建筑由北向南依次为崇聖祠、大成殿及东西配庑、大成门、东西牌楼、照壁等建筑。其中大成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详细]
  盖平县立初级中学小木楼位于盖州市新兴社区气象里第一高级中学院内。该木楼建于1926年,坐北朝南,为二层歇山式青砖红瓦小木楼,现改成8间,建筑东西长46.8米,南北宽9.9米,建筑面积为463.32平方米,檐高8.17米,南北墙面通体建有13个墙垛,建筑前立有13根木制四楞檐柱,柱下有亚腰柱础石,建筑东西两侧建有通其上的楼梯,东西两侧的马头墙开有通上的拱形门洞。学校创建初期(1910-1923年)。据《盖平县志》记载,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废除科举制度后,将当时盖平县辰州书院改为盖平县简易师范……[详细]
  西崴子烽火台位于盖州市团山街道办事处西崴子村西北处的海边平坦台地上,南与鲅鱼圈墩台山烽火台隔海相望,北与西河口烽火台相接应,东与鹤羊寺烽火台毗邻。 台底座是六层花岗岩条石为基,上叠砌40层大方青砖,南、东、北各底边长分别为:9.7、15、10米,顶边长:7.2、13.8、7.6米。西壁没有砖面,为一大土坡,长24.6米,宽13米。 据明史记载,明朝沿海诸省,经常遭受倭寇骚扰,甚至入侵内地,民不安生。明初在沿海设立防御据点,海防据点分卫、所、堡、寨、关等。烽火台又叫烽墩、烽燧、墩台、狼烟台,是古代……[详细]
  福建会馆位于盖州市鼓楼街道办事处民和社区胜利路北11-1号,西紧邻普济寺,与三江会馆、山东会馆、山西会馆合称为盖州四大会馆。 福建会馆始建于清嘉庆年间,为福建客商组成的商业团体聚会议事的场馆。福建会馆建有天后宫,也称海神庙,现会馆的正殿及东配殿及戏楼皆已不存,建筑已消失成为居民区,仅存西配殿,面阔五间,南北长17.3米,东西宽8.7米,建筑面积150.51平方米,房屋结构为六架前檐出廊硬山建筑,条石砌基,青砖筑身,青瓦顶脊。 盖州在明代就成为东北首家贸易港口,当时内地与南方商人纷纷来盖州经商,商……[详细]
  烙铁山城址位于鲅鱼圈区红旗镇红旗堡村海拔317米的烙铁山山顶,何家沟村和隆华村以此山为界。 此山顶有人工砌筑的石砌城墙,沿山顶四周而筑,呈不规则的长方形,位于山顶的城址面积约2400平方米。山城墙体有的直接利用自然山体,有的墙体为人工砌筑,现存墙体宽约1.2米,残高约0.3~0.8米,残存城墙约70余米。城门开在城的东南角,门宽约1.1米,人工痕迹明显。当时为了安全考虑,又在城的南面加筑一道城墙。城的东、北两面较陡,西、南两面较缓。 城内遗物丰富,采集的标本有褐色、红褐色、灰褐色夹砂陶器口沿、器……[详细]
  满洲银行营口支行旧址位于西市区胜利街道办事处平安社区,曾用作营口工商银行西市支行,现由营口银行使用。 1933年伪满洲中央银行决定设立营口支行,1934年由满洲中央银行总务部建筑事务所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立面采用希腊陶立克柱式,粗硕敦实,用以表现银行的信用坚实,是伪满洲国设在营口的银行分支机构。满洲银行营口支行旧址前厅为单层建筑,后东楼为二层建筑。单层建筑为营业大厅,高约13米,大厅内有两排高大的顶柱,呈现出雄伟壮观的景色,后楼的二层建筑和前厅的高度相等,建筑总面积约1865平方米。 1947……[详细]
  盖州钟鼓楼营口盖州钟鼓楼位于营口市盖州市鼓楼街道办事处前进社区,位于盖州市中心偏南,建于明洪武五年至九年(1372一1376年),1988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二楼已毁,中部为观音阁,阁后为大慈殿、宝殿左右各有配殿。盖州钟鼓楼平面呈长方形,长37米,宽14米,由楼座与座上殿宇组成。钟鼓楼上,东西为钟鼓亭,中间为观音阁,阁后为大雄宝殿,左右各有一配殿。楼座正中为券顶门洞,是城内南北方向上的交通要道。毗连的西北角,有山门一座,东向,门两侧各有一石雕狮子,此石狮比例准确,刀法流畅,堪称石雕艺……[详细]
  鹤羊寺山遗址位于盖州市团山街道办事处郑屯村西二里的朝阳山顶西坡,是一处平缓地带。2003年恢复了部分明清建筑。 遗址所在山的北侧是大清河的入海口,西侧是碧波荡漾的辽东湾。该山遗址丰富,有商周遗址、汉墓地、高句丽山城、明至清寺院和烽火台等人类活动遗迹。遗址范围有7千平方米,文化层厚在0.4—0.6米之间,发现有贝壳、红褐陶和褐陶的陶片以及石器等,陶片多为素面。 《盖平县志》记载:“伴仙山在城西南二十里,转山子西北,又名朝阳寺,半颠有寺曰鹤羊寺”。《盛京通志》载“明天顺年间,有一个黄花道人居此-,数……[详细]
  牛庄俱乐部旧址位于站前区八田地街道办事处三楼社区。其前身是外国人设在中国的洋总会,最早是由成立于1904年的英国人商会发展而来。牛庄俱乐部旧址是1915年建成,在其门顶上原有“1915”字样,是近代营口开港后洋人设立的洋总会所在地。该建筑分二层,一层为半地下式,顶部有0。整体为红砖砌筑,木架结构,“人”字架铁瓦顶。建筑内设图书室、大客间、玉突台、事务室、简易料理、浴场和理发室等,建筑面积为1994平方米,高度达12米。日本侵占营口期间,这里改作宪兵队,设有刑讯、水牢等室,关押中国人民,充满了血腥……[详细]
  正隆银行旧址位于站前区八田地街道办事处三楼社区,现由交通银行营口分行辽河支行使用。 正隆银行旧址在营口市政协北临,南与牛庄邮便局旧址相望。该建筑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建造,现在保存较好。其结构为“人” 字架铁瓦顶两层楼房,顶部带有0,为西式建筑风格。建筑面积403平方米,高15米。墙面用红砖和白石砌成,为辰野式,上覆孟莎式屋顶,转角突出穹隆顶,是精心设计的独特的近代建筑。该银行当年为中日合办,但实际由日本人控制,1914年正隆银行总行由营口迁至大连,营口改为支行。1987年由交通银行使用。……[详细]
  牛庄邮便局旧址位于站前区八田地街道办事处三楼社区,在营口市政协办公楼南侧,现为营口市红十字会使用。 牛庄邮便局是近代日本在营口开设的邮局,负责营口至大石桥间的邮政业务。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8月1日建成,现在保存完好。牛庄邮便局旧址建筑面积约为560平方米,建筑高度为12米,为二层建筑。“人”字架顶,条石、红砖砌筑墙体,木架结构,开设拱形门,设有虎头窗两处。除了开办邮政业务外,还代办储蓄业务。 2004年,华能电厂所属的牛庄邮便局旧址产权移交给营口红十字会,当年对文物本体进行修缮。 199……[详细]
  牛庄居留民团役所旧址位于站前区跃进街道办事处勤俭社区,曾用作营口市少年儿童图书馆,现由营口银行滨河支行使用。牛庄是营口市东北45公里辽河东岸的一处商业集镇,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1858年中英签订了《中英天津条约》,条约规定,开放牛庄为通商口岸。1861年5月,英国首任牛庄领事托马斯•泰勒•密迪乐乘“斯福因库斯”号军舰驶入辽河口,他考察了牛庄后,认为营口距海近,港深河宽,靠近城区,自然条件优于牛庄,就强以营口为牛庄,于是营口就成了当时东北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此后,各列强纷纷……[详细]
  仁泰洋行旧址位于站前区站前社区。该洋行又称俄罗斯洋行,据《营口日本人发展史》一书记载:“此建筑为当年的油坊。1921年10月竣工。”1975年地震后重修,仍保留了俄式建筑风格。此建筑坐北朝南,虎头石基,“人”字架顶,前脸基础好,官邸式建筑。建筑面积700平方米,高9米。2003年在原址重修,原文物本体已消失。1998年营口市人民政府(营政办发[1998]20号)公布仁泰洋行旧址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公布的文物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为:旧址四周墙体外延5米以内为保护范围;保护范围外,南至辽河大街……[详细]
  营口海关成立于1864年,原称山海关,亦称为牛庄海关。营口海关现址位于营口市站前区辽河大街东60号,始建于1864年,是东北地区最早设立的海关机构,原称山海关,亦称牛庄海关。始建伊始,海关大权一直被英、日、俄等国列强轮番把持。1948年2月营口解放,金钥匙才真正回到人民手中。1952年10月23日,营口海关暂时撤关,1981年3月5日,为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营口海关恢复设立。现辖区为营口市(除鲅鱼圈区外)、盘锦市。……[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