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佛山市旅游

佛山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梁园是佛山梁氏宅园的总称,主要由“十二石斋”、“群星草堂”、“汾江草庐”、“寒香馆”等不同地点的多个群体组成,规模宏大,主体位于松风路先锋古道。梁园由当地诗书画名家梁蔼如、梁九章、梁九华及梁九图叔侄四人,于清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陆续建成,历时四十余年。梁园是清代岭南文人园林的典型代表之一,其布局精妙,宅第、祠堂与园林浑然一体,岭南式的“庭园”空间变化迭出,格调高雅;造园组景不拘一格,追求雅淡自然,如诗如画的田园风韵;富于地方特色的园林建筑式式俱全、轻盈通透;园内果木成荫、繁花似锦……[详细]
  从宋代建村开始,繁荣的经济和深厚的文化为如今的顺德区北滘镇碧江社区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的碧江金楼古建筑群,就包括了七处古建场。金楼原名赋鹤楼,是碧江苏氏望族职方第中的藏书楼,以精美的木雕装修饮誉海内外。因晚清重臣佛山戴鸿慈之女嫁入苏家,故有“金屋藏娇”的传说。景区由金楼、泥楼、职方第大宅、后花园以及围墙外的亦渔遗塾、慕堂苏公祠、三兴大宅等古建筑组成。这些景点近年拂尘惊世,被专家和远近游客总结出古、博、精、真四大亮点。古:苏氏家族历代不停地修建祠堂经营宅第,清代典籍《……[详细]
  兆祥黄公祠位于祖庙街道辖区兆样路。建于1920年,是佛山著名中成药“黄祥华如意油”始创人黄大年的祠堂,由其子黄奕南等为其父按清代祠堂制式兴建的大型祠宅组合式建筑群。祠堂气势雄伟,设计精巧独到,装修豪华考究,是佛山现存祠堂式建筑的代表。主体建筑坐西向东,由纵轴线上排列的头门、拜亭、二进、三进、后进等建筑组成,为四进院落四合院式平面布局。左右两侧还有由青云巷相间的四进厢房(住宅),左右对称,整齐划一。总占地面积3400平方米。头门上有“兆祥黄公祠”石刻门额,门廊梁架遍布雕缕精致的漆金木雕,前墙的水磨……[详细]
  大旗头村位于佛山市三水区乐平镇。乐平镇位于三水境东部,佛山一环和珠二环在乐平镇都设有出入口,大旗头村与三水城区及周边广州等珠三角城市的交通联系十分便捷。大旗头村是粤中地区较有代表性的清代村落,为清代广东水师提督郑绍忠于光绪年间统一建造的古民居建筑群。2002年,该区民居建筑群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11月,大旗头村古建筑群因其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公布为首批12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之一。大旗头村古建筑群座西向东,以池塘前后为背景的总体布局,前面开阔,背面封闭,……[详细]
  林家厅建于明代。初为林氏家庙。至清嘉庆年间(1796-1820),林绍光(嘉庆丙辰进士),林龙光(乾隆壬子乡试举人),林缙光(嘉庆戊辰乡试举人)兄弟三人将家庙改作居室,称为林家厅。深三进,相同小院,楼阁厢房等,是颇具特色的祠堂民居合一的建筑。林家厅附近一带的古民居群,为明清时代的建筑,具有岭南民俗文化的建筑特色,是古代建筑文明的遗产,至今保存完好,2002年成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设立了国际艺术家村,现已有30多名国内外的知名艺术家进驻,将来会有几百名艺术家、创意者长期在此生活、创作。2……[详细]
  大岗山窑址(唐代龙窑遗址)位于交通便利、环境幽雅的游览景点“西江画廊”灵龟公园内(荷城街道沿江路283号)。区内每一趟公交车都可到达灵龟公园站。窑址逢周一闭馆,其余时间免费对外开放,开放时间上午9:00—12:00;下午2:30—5:30。联系电话:0757—88883320。窑址于1957年文物普查时发现。当时《南方日报》曾以题为“广东发现的古窑址,高明县算最先”进行报道。1986年,在省博物馆的指导下开挖清理了1号窑,窑的前后段因修路和挖土已遭破坏,窑顶塌落,残存的窑长9.55米,前宽2.6……[详细]
  顺德碧江村位于顺德区北滘镇碧江社区,在大良北面11公里,始建于南宋初年,因有一小山岗称碧岗而得名,后用同音字改称碧江。最鼎盛时期曾有3万多人口。该村人才辈出,据《顺德县志》载,自明景泰三年建县至清代中叶,碧江村出了17名进士,而中举仕子更达106名以上。这些仕人遍布京城和全国各地,他们告老还乡后,致力建造祠堂和宅第园林,因而在碧江村留下了大片特色十足的祠堂等古建筑。碧江村现存的祠堂、宅第、民居、书塾、园林等明清古建筑共有1万多平方米。由于经济与科名、文化的发达,碧江给后代留下了丰厚的古建筑资源。……[详细]
  外村真武庙位于顺德桂洲外村二街范围内,桂洲人又称之为“大神庙”。中国民间俗称的北帝,全衔是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其信仰源于古代对星辰的崇拜。古时将28宿分为四方: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北帝就是镇护北方之神,主司风雨。中国古代以农业立国,祷雨济旱是国之大事,故此颇为“鱼米之乡”的顺德民间重视和信仰,寄托了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大神庙的始建年代已经无法考究,但据现存重修碑记所载,大神庙在明朝正德年间圮毁,神像被人闲置在狮山山麓,无人过问。在万历辛巳(1581年)春神诞……[详细]
  尢列故居是孙中山辛亥革命期间于南方的一个秘密据点,位于广东顺德杏坛镇北水村。尤列故居建于清代道光十七年(1837年),是一座占地351平方米二进三间布局的砖木结构居民建筑,距今有160多年的历史,2002年,被定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尢家大宅始建于1837年,上世纪六十年代被破坏。以前尤家大宅占地几十亩,有新旧两个花园。1895年尤列与陆皓东、周昭岳等人回北水创办兴利蚕种公司,以经营优良蚕种为掩护,秘密进行革命串联活动。孙中山多次在此议事,并为书问榜兴利在我,利归于农,陆皓东也在此绘出青天白日旗……[详细]
  钟边村钟氏大宗祠位于南海区大沥镇钟边社区。有着上千年历史的钟氏大宗祠就“隐藏”在这里,像是躲避着世间的喧嚣。据宗祠门外的石牌介绍,钟氏大宗祠是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建于宋朝,距今已有1012年的历史。宗祠总面积约1156平方米,为三进三间。祠堂内保存有典型岭南风格的砖雕、木雕和描述岭南风情的壁画。与一般年久失修、杂物堆积的古祠堂不同,钟氏大宗祠被打理得井井有条,这是因为一位“扫地僧”——钟锦垣多年如一日地在守护着它。在祠堂的第一进,两边墙壁贴满了钟氏后人的照片。其中有族人多年来的聚会合照,参加重要……[详细]
  刘氏大宗祠位于杏坛镇逢简村,堂号“追远堂”。始建于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明天启年间扩建。清嘉庆年间及2002年多次重修。刘氏供奉至今已有二十二世了。当时称“影堂”,后改为:“追远堂”。是目前珠三角保留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明代祠堂。是逢简最大的祠堂,也是顺德五大祠堂之一。据传,逢简刘氏是中山靖王之后,与刘备同宗,是汉高祖的后裔。刘氏大宗祠是逢简古村“第一祠堂”,无论占地面积还是气势都是其他祠堂所无法比拟的。宗祠建于明永乐十三年,为刘氏五世祖率族建祠。明天启年间进行过修缮,扩建东西钟、鼓二楼及周边……[详细]
  河宕遗址位于佛山市澜石镇河宕旧圩。年代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遗址面积1万平方米。1977~1978年发掘750平方米。第二、三层为文化层。堆积中含大量贝壳。遗迹有红烧土硬面、灶坑、灰坑、柱子洞、墓葬等,清理墓葬77座。墓葬为东西向竖穴土坑,大部分无明显坑壁,人骨架作仰身直肢,生前有人工拔牙习俗,成年男性头向西,成年女性头向东,多数墓没有随葬品。出土陶器有釜、罐、壶、豆、盘、盂、纺轮,器形多见圈足器、圜底器,晚段出现圜凹底器。纹样以几何印纹陶为多,其中以曲折纹为主,其它有方格纹、叶脉纹、……[详细]
  石器时代,西樵山是我国南方最大规模的采石场和新石器制造基地,北方只有山西鹅毛口能与之比肩,因此把它们并列为中国新石器时代南北两大石器制造场,并率先提出了考古学意义上的"西樵山文化”一词。以霏细岩双肩石器为代表的西樵山石器制造品在珠三角的广泛分布,意味着该地区“出现了社会分工与产品交换”,这些凝聚着人类早期智慧的工具,标志岭南农业文明时代的到来。后来的学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认为,西樵山是“珠江文明的灯塔”。石燕岩采石遗址位于西樵山狮脑峰东南麓,为明清时期人工开掘石料而形成的矿冶遗址,因曾盛产石燕……[详细]
  银洲遗址位于三水市白坭镇银洲村豆边岗。年代为新石器时代晚期后段至青铜时代早期。遗址面积2.5万平方米。1982年发现,1991~1993年发掘近775平方米。文化层厚1.5米,部分堆积含大量的贝壳,主要是蚬和文蛤。清理墓葬78座,灰坑90个,房址5座。房址四周有基槽,底部排列密集的柱洞。文化内涵分三期。第一期陶器有釜、罐、豆、鼎,烧造火候不高,纹饰有细斜条纹、条纹、粗线叶脉纹。鼎类仅个别出现,是受石峡文化因素影响的产物。30号墓头顶上有一件已碳化的长条弧形木质饰物。第二期陶器有釜、豆、圜底罐、圈……[详细]
  沙滘陈氏大宗祠奠基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离广州陈家祠建成不过1年。当初,族人商量筹建祠堂研究方案时,就以广州陈家祠为参照蓝本。因此,沙滘陈氏大宗祠是广州陈家祠的姐妹版,但建筑工艺上则更精细,一柱一梁,都值得驻足凝视。沙滘陈氏大宗祠是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广东两间最大的祠堂之一,建筑为面阔五间两路、深三进,建筑面积近4000平方米(中轴进深80.23米),属典型的岭南抬梁式结构硬山顶建筑,布局按中国古代建筑形式集岭南风格之精髓。从2007年9月开始,乐从镇政府陆续投资近2千万元修缮沙滘陈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