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北省 > 襄阳市旅游

襄阳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白水寺风景名胜区,东邻随州神龙岩,西近襄阳古隆中,为“汉—十”根治线上的必经之地,被列为襄樊市级风景名胜区和外事活动参观点。景区分为白水寺古文化游览区、白水湖水上游乐区、香龙山风景游览区、山庄度假区等四大游览区。白水专坐落于狮子山之巅,《枣阳县志》找:“乡人建,以祀汉光武。明宣德中,僧真隆改以正殿供佛,以西偏三楹祀汉光武,旁列云台诸将木主。”即今白水寺殿堂布局。主要景点有大雄宝殿、刘秀殿、娘娘殿、兵器殿、关公殿、青龙井、龙井亭等。整座寺庙殿堂古朴典雅,雕塑精美,保持了原有的建筑格调;寺内古木参天……[详细]
  襄阳古城在襄阳市区汉水南岸。南跨汉沔,北接京洛,地处要冲,水陆交通方便。春秋时为楚国之北津戍,东汉末为荆州牧刘表治所,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城郭建置历史悠久,元末城垣大部被毁,明洪武初,又于旧址重筑。城高8.5米,周长7.3公里,四面六门,其四角皆建子城,各为角楼。此后虽屡毁屡修,但仍存明初旧制。现全城轮廓尚存、尤以北城垣最完整,清代重修的临汉门城楼仍耸立城头,重檐九脊,古貌犹存。登楼远眺,北临汉水滔滔,碧波萦带;南望岘山,岗峦连绵,城郭街市,尽收眼底。西南楚山如屏,群峰列峙,一揽天然之胜。其西北……[详细]
  襄阳习家池位于湖北襄阳城南约五公里的凤凰山(又名白马山)南麓,建于东汉建武年间(公元25—56年)。襄阳侯习郁,依春秋末越国大夫范蠡养鱼的方法,在白马山下筑一长六十步、宽四十步的土堤,引白马泉水建池养鱼。习家池是本区最早的古代私家园林。东汉初年,襄阳侯习郁在宅前筑堤修池,引入白马泉的水,池中垒起钓鱼台,列植松竹。后人称之为“习家池”,历代滤加修建。南宋尹焕重修时规模已相当可观。明正德时荆南兵巡副使聂贤,亦曾在池中筑台建亭。清道光五年,知府周凯在大池东修二小池;同治时知府方大秒提名为“溅珠”和“半……[详细]
  张自忠将军纪念园景区属于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是以著名抗日将领、民族英雄张自忠将军殉国地和纪念馆为主体修建的,是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生态休闲和乡村旅游为一体的旅游景区。由张自忠将军殉国处纪念园、张自忠将军纪念馆和鄂豫边区革命纪念馆等三部分组成。张上将自忠殉国处纪念碑、同难官兵公墓,位于宜城市新街乡罗屋村长山。1940年5月,国民党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亲率74师在宜城南瓜店与1万多日军激战9昼夜,16日于此处殉国。1941年5月16日,国民党59军将士在此立碑纪念。碑用95块青石砌筑,四方柱体……[详细]
  春秋寨遗址位于南漳县东巩镇北13公里处,紧邻250省道,山寨海拔高270米。此寨地形独特,山水交融,视野开阔,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利。相传春秋五霸之楚国发迹于南漳,楚先人“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为抵御外敌侵略而修筑此寨。春秋寨得名于东汉末年。相传关羽胸怀济世大志,苦于不得明主,于此寨苦读史书《春秋》而得名。桃园三结义后,关羽战远安,搏当阳,在南漳东巩团山寺收周仓,演绎出一系列动人的三国故事。春秋寨自南向北呈条形布局,南北长460米,东西宽8至50米不等,现存石砌房屋158间。南漳山寨的起……[详细]
  无量台风景区位于汉光武帝刘秀故里——吴店镇二郎村与舂陵村交界处(汉十高速吴店出入口向北200米),南邻滚河北岸、北壤枣阳城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总占地面积约18万千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无量台始建于东汉,昌盛于明代,后人为纪念汉光武帝刘秀功德在此兴建无量台,其殿自基自顶,无梁无柱,砖石拱顶,飞檐翘壁,风格奇特,令人叹为观止,文物价值极高。无量台风景区是一座儒、释、道三教文化共存共荣的古文化圣地。在这里,优秀的传统文化积淀十分丰厚,不仅有以真武、老君为代表的道教文化,还有以观音、弥勒为……[详细]
  水镜庄,位于南漳县城南500米处,前带蛮河水,后依玉溪山。刀削石壁之间有一岩洞,相传一白马常出入洞内,上古叫“白马洞”。东汉末年,名士司马徽为避北方战乱而南迁于此,雅号“水镜先生”,“水镜庄”由是得名。水镜庄现已被列为国家级隆中风景区的主要景点,也是古三国旅游热线。水镜庄,著名的三国名胜,位于县城南0.5公里处,北临蛮河,南靠玉溪山。东汉末年名土司马徽曾在此隐居.因司马徽又称水镜先生,山庄因此而称水镜庄。庄前立有石碑,上 书“汉水镜栖隐处”,为清乾隆七年(1742年)南漳知县徐彦所树。石碑左侧为……[详细]
  李宗仁纪念馆全称“李宗仁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旧址纪念馆”,座落在老河口市北京路中段东侧。现保存一院,有砖木结构房屋9间,里面展出李宗仁及五战区史料300余件。现除有五战区司令长官部旧址和李宗仁故居外,还存有“中山纪念堂”、“德龄厅”、“抗日将士阵亡纪念碑”、李宗仁题书的“中山公园”、白崇禧题书的“清真寺”、李宗仁创办的“平民医院”、“四维小学”、“德龄小学”等。李宗仁,字德龄,曾担任中华民国副总统、代总统等职,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抗战时期,李宗仁担任国民革命政府军事委员会第五战区司令长官。……[详细]
  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襄州城南约15公里处东津镇鹿门山。始建于东汉建武年间,是汉唐以来的佛教胜地和文人雅士的集聚地。建武年间襄阳侯习郁立神祠于山,因神道口刻有二石鹿,俗称鹿门庙。西晋改名为万寿禅寺,唐复名鹿门寺。汉末名士庞德公、唐代大诗人孟浩然、皮日休皆栖隐于此。明景泰年间(1450~1456),在此建“三高祠”,并供其像,以示纪念。明末毁于火,清初以来,屡有修废。现保存有石鹿、龙头喷泉、瀑雨池、天井、大殿等古建筑和碑刻。鹿门寺原名苏岭祠,据县志记载:汉建武中,帝(刘秀)与习郁梦见山神,命……[详细]
  又称单公词、徐公祠。在南漳县城北郊单家庄。庙建于清嘉庆元年(1796年),坐北朝南,前后两院,皆具古雅风貌。后毁废,现存3间正殿和左右两庑。殿内有徐庶塑像。1981年,按嘉庆十七年(1812年)所竖“汉徐庶故里”碑予以复制。徐庶庙位于襄樊市50公里的谷成县茨河镇五朵山之阴。是湖北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鄂西北比较有名的佛教寺院。这里峰峦环拱,聚气藏风,水源通贯,森林茂盛且无污染,是当今不可多得的名胜之地。该庙始建于隋,初名宝岩禅寺,元末毁于火,明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重修,明正统八年……[详细]
  由--商人共同兴建的山陕会馆所在地,现正位于襄阳二中校园内。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因为会馆声势日渐衰败,这里就被有效利用起来,创办了"樊城第一中心国民小学",也开启了山陕会馆的另一重历史使命。从此,这会馆便一直与学堂和师生结下了跨越世纪的缘分。解放初,这里被改为"襄樊第一小学",继而创办"襄樊市中学",是襄阳市人民政府创办的第一所公办普通中学"联中二部",五十年代改为"襄樊市二中"。校园内的山陕会馆正好见证了襄阳二中近百年悠久的办学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底蕴。或许正是因为在历史长河里,山陕会馆一直被教书……[详细]
  诸葛亮故居位于襄城区隆中山。为三国时期我国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青年时代躬耕居住地。始建年代不详,现存为清代重修。依山势而建,占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自前往后有“古隆中”牌坊、抱膝亭、武侯祠、三顾堂、草庐亭、“卧龙深处”等建筑。存石牌坊四十八通。相传诸葛亮曾与其叔父诸葛玄在此居住过。现存有武侯祠、梁父岩、三顾堂等遗迹。根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本人在上奏后主刘禅的《出师表》中提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姓名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裴松之注《三国志》注引“汉晋春秋曰:亮家于……[详细]
  白竹园寺位于白竹园寺国家森林公园的东部,是枣阳、唐河、桐柏区域内最大的佛教圣地,是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竹园寺始建于元至正元年,距今已674年。历代多有修葺,到清朝有前殿、观音殿、伽蓝殿、偏房过道、僧斋寮室等房屋二百余间,僧众一百余人。由于历代兵燹战乱,庙宇屡建屡毁,只留存前殿及部分斋房,保留的前殿建筑高大,殿高4.5米,宽12米,木雕精湛,装饰精美,展示了鼎盛时期竹园禅寺的辉煌。目前,正在重修庙宇,保护维修前殿,重建中殿和后殿。石塔为和尚圆寂后归葬之所。白竹园寺东竹林深处,散布着十数座石塔……[详细]
  罗国城遗址位于南漳县武安镇洪山寺村二组(罗家营),为新石器时代、东周至汉代遗址,东为蛮河支流柳河,北为柳河西源黑河,南与五龙观相望,西部有一条深约1米、宽1.7米的土水沟,为护城河。遗址三面临水,平面呈葫芦形,高出河面4—5米,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宽约600米。在遗址东约100米处,原有一座古城址,二十世纪60年代城门、墙基尚存,后逐年被夷为平地。1989年文物普查,以及2006年12月14-17日,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重点研究项目“楚国都城与疆域演变研究”课题,武汉大学历史地理……[详细]
  水星台是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襄阳市樊城区定中门西约50米处樊城城基上。因于城基上筑台建庙以祀水星而得名.相传为晋代喜占卜之术、擅游仙诗的文学家郭璞始建。历代曾多次维修。台高8米,残长约30米,宽22.4米。台基南面有蹬台石阶。台上现存建筑坐北朝南,为清代建筑风格。前殿前檐仿木结构的牌楼门额上竖匾书“水星台”3个大字。前、后殿均为三开间单层硬山顶式建筑,东西两侧各接一套民居式小四合院。水星台始建于东晋,明嘉靖十九年(1540)重建,清雍正十三年(1735)题匾“水星台”,乾隆四年(1739……[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