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旅游

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湖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红七军十九师政治部旧址。这栋看似很不起眼的普通民房就是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早期革命时领导的广西百色起义后组建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北上革命进行战略转移时在江华留下的革命旧址。当时邓小平同志任前委书记兼十九师政治部主任。这是我省仅存的两处保存较好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北上革命旧址之一(另一处在我省的武岗市),是一处珍贵的革命文物旧址,也是一处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29年12月,邓小平、张云逸、李明瑞领导的广西百色起义后组建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在广西右江建立革命……[详细]
  骆铭孙村历史悠久,声名显赫,据《骆氏家谱》记载,骆氏先辈明初洪武年间已生息于此。骆铭孙村现存明代建筑3座以上,其历史之久远,规模之宏大,建筑之精美,保存之完整,在古民居中极为罕见。村中建筑以骆氏公祠为最。公祠占地1.2亩,前有天井,后有大厅、神坛,两侧为厢房。梁柱皆由粗壮笔直的硬木构成,柱础上麒麟龙凤珍禽瑞兽图案石刻浮雕神形兼备,栩栩如牛;柱撑上木雕花纹形象生动,古朴大方,刀法细腻流畅。公祠前门牌楼结构复杂,制作精美,飞檐斗拱,气势恢弘,牌楼上“楚南望族”四个楷书大字大气磅薄,显示出骆氏家族的显……[详细]
  武冈武穆宫座落在离武冈城33公里的司马冲镇长抄村汪家坪。“武穆”系岳飞谥号。南宋隆兴元年(1163年),宋孝宗赵眘(shèn)为颂扬岳飞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按封建宗庙建制,立谥号为“武穆”。其后,各地相继修建“武穆宫”或“武穆祠”……武冈武穆宫扩建于公元1876年(光绪二年)。之前为公元1406年(明永乐四年)始建的一座兴隆庵,内藏岳飞、岳云父子和张宪的塑像。扩建后的武穆宫宫宇座西北朝东南,占地面积655米,仿古代宫殿式砖木结构。宫殿正面有三座门。中间的大门是方形条石拱门,左右两边的侧门是圆形……[详细]
  周旭公祠始建于民国十八年,即公元1929年,是周氏二十世嗣孙陆军上将周斓发起修建的。它位于祁东县白鹤街道黄龙居委会(原源山村老祠组)。根据周氏族谱记载,周氏原是江右泰和县人,元末周氏始祖仪公举家迁往我县,后分为鹏鹗旭幽四房,其中旭公后裔徙居源山。额上刻“周旭公祠”,庄严肃穆,楹联“牧野陈雄师名芳万代,濂溪阐理学德泽千秋”镌刻两侧。祠堂是典型的四合院布局。祠堂正殿为传统砖木结构建筑,台基以及墙裙为砖石垒叠,接砌青砖至顶,覆以黑瓦,主体梁架为抬梁与穿斗混合式的木构架。梁上的浮雕花木细腻,飞禽走兽栩栩……[详细]
  小源会议旧址位于湖南省新田县莲花乡小源村,始建于清咸丰年间,为该村刘氏宗祠,又名“丽正书斋”。旧址坐北朝南,砖木结构,硬山顶小青瓦一层半高楼房,房内设有戏台、天井等。东西长11.2米,南北宽7.3米,建筑面积82平方米。会议旧址之西50米处的一栋民居,为当时红六军团的指挥部旧址,时任红六军团中央代表的任弼时,军团长肖克、政委王震就居住于此。2011年小源会议旧址(含红六军团指挥部旧址)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34年8月,红六军团9700余人在任弼时、肖克、王震的率领下,退出湘赣根……[详细]
  达岚镇岩门古堡寨兴建于明未,距今有六百多年的悠久历史,堡寨地域面积约二万平方米,总户数七十八户,总人口三百九十八人。该古堡寨文化厚重、民风纯朴、景色秀丽,一条屋底潭小溪穿寨而过,堡后山顶的古战壕清晰可见。岩门古堡寨依山就势而建,红砂岩石墙基呈椭圆形状拨地而起,由墙基、红土砖墙、楼阁构成封闭的堡寨外围防御攻势。堡寨中部以马头形风火山墙大院为核心向四周辐射,门庭院落不拘一格,互为贯通,但又不乏传统的轴心、朝向、围合的理念。在内紧私密的空间以巷道网络构建起聚落内部的骨架,匠心独具的门、窗、栏杆、额枋、……[详细]
  榜眼故里大湾村大湾村位于莲塘镇境内,北倚白阜岭,南傍潭流水,东对大字岭,西靠鸾山,自古以来,就有白阜开云、镜潭印月、鸾山暮雨等“八景”之说。据《桂阳大湾夏氏谱序》记载:“夏氏自明代初叶来居桂郡北乡大字山下(即大湾村)”,至今650多年。据《夏氏宗谱》记载,夏氏由江西泰和县鹅颈丘徒居桂北。始祖以布衣农耕,自足自给,故家无巨富,亦少怠惰,至十八世梅心公始发家。夏梅心少时习武,早年从军,随湘军名将陈士杰平定太平军,战死在江西瑞州府,诰封为“中宪大夫”。清光绪八年(1882),四川总督丁宝桢上奏朝廷,调……[详细]
  寒亭暖谷石刻 时代为唐至清。位于湖南省江华县沱江镇老县村蒋家山。寒亭暖谷石刻被称为“江华石刻书法之长廊”。 唐永泰二年(766),江华县令瞿令问筑亭,道州刺史元结作《寒亭记》,摩刻于亭后。宋治平四年(1067)邑尉李成凡、知县蒋祺游寒亭,于亭西见一谷,命人掘之见一洞,陪同人蒋之奇命名为“暖谷”,并作铭摩刻以记之。明,江华教谕滕元庆之摩刻为“乾坤辟混沌,洞上列亭幽,独秀云山里,清风万古秋”。故称“寒亭秋色”。自唐以来,文人学士留下石刻近70方,大多数保存完好,清晰可辨。 至今寒亭暖谷石刻已有……[详细]
  凌云塔又名青麓塔,俗称青龙塔,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耒阳知县张应星建。凌云塔为楼阁式砖石塔,坐北朝南,七级八楞,中空,通高29米,置于高0.6米的石台基上,台基边长5.76米。塔各级出檐,檐角飞翘,塔顶置铁质葫芦宝瓶,由下至上逐级渐收。第一级塔身以红砂石构筑,底边长4.3米,檐高4.1米,余均以青砖砌筑。第一级四向辟拱券门,南门门额镌“云梯初级”,其余各级辟3门。同时塔身下面部分施鳌鱼、力士、龙、狮、云气、卷叶纹等雕饰。塔内沿塔身施夹壁踏步可登各层,外壁辟6个拱券窗。一、二层塔心室平面为四边……[详细]
  陈鹏年(1663~1723),湖南湘潭人。历官浙江西安知县、江南山阳知县、江宁知府、苏州知府、河道总督、卒于任享年60岁。陈鹏年死后,清廷下诏厚葬。其墓气势肃穆,规模宏大,东西长50米,南北宽15米,自东向西,成对排列着石狮、石虎、石马、石牛、石羊、石翁仲等。立有花岗石牌楼、华表,下有御碑一座,为礼部侍郎方苞所书。还有墓庐两栋。墓上主碑书“陈恪勤公之墓”。诰命一品夫人石氏附墓右。据传,东雾山西麓所建东岑禅院及山顶的石泉精舍,都是陈鹏年少时读书的地方。墓之东西有石龙山、彭何观等景观。石龙山系宋末文……[详细]
  依山而建的中黄村曾有“五岭七寨八百家,三个岩门打不开”之说。依山傍水的独特民居、飞檐翘角的大院、防匪保安的四合院落、木质结构的亭台楼阁,都是难得一见的风景。中黄村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矮寨镇,距吉首市区19.8公里,属典型喀斯特岩溶地貌。特色中黄村原名“重午”苗寨,“重午”即纯朴的苗族语言,意味着吉祥美丽的地方。中黄村全村使用苗语,被业界认定为最具典型性的纯苗寨,是湘西苗族文化研究的“活化石”。建筑现存留苗族古建筑民居68栋,200多间,约13000平方米,村内有保寨楼及岗哨,设垛口、枪……[详细]
  温溪亭时代为清。位于湖南省桂阳县敖泉镇温溪村。此为湘南地区具有较高建筑艺术的路亭。 亭始建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由当地村民集资兴建,光绪三十四年(1908)及20世纪80、90年代曾数度维修。 此亭为木石结构,通高13.4米,为四层重檐楼阁式建筑。一层为长方形,由8根方形石柱支撑,三开间,东西长14.9米,南北宽7米。2-4层为八角形,歇山式顶,飞檐翘角,盖小青瓦,瓴铺琉璃瓦,中间4柱上架田字木梁,中心以一圆形雷公柱为支撑点,直达顶层,横梁上刻藤蔓花纹,雷公柱下刻三层莲花,每层用8根牵……[详细]
  清溪古民居群位于城步苗族自治县东北角,距县城10公里。历史上,这里曾拥有过享誉一方的政治地位。城步杨家氏族名将众多,据不完全统计,自宋以来从这里走出去的将官就达五十多位。据《杨氏族谱》记载,清溪始祖为杨再思第六世孙杨应魁,南宋开庆元年(1259年)时由禀生,任职绥邑莲荷巡检司,后下籍清溪,繁衍生息,形成聚居村落。聚居村民1500来户,人口2150余人,苗族人口占80%,且多为杨姓,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约占20%。全村现保存较完好的明清古民居有110余栋,完整的四合院落18座。该村总占地面积约35万……[详细]
  外兴窑是铜官古镇唯一一座尚在使用的古龙窑,它依山傍水、靠山坡顺势建造。该窑长56米,西侧设两张窑门,东侧设六张窑门,共有窑眼56对,穿着完整的“龙袍”,十分壮观。外兴窑用土砖筑成隧道,分窑炉头、窑床、窑尾3部分。龙窑窑背两侧相隔50厘米左右开一对火洞(俗称鳞眼洞),作为投放燃料和观察火候的窗口。龙窑从装坯、烧毕到开窑取货一般为一星期左右。外兴窑的琉璃制品质量上乘、广受欢迎,还留下了一个传说:原来陶器釉料的配制,由于着色剂的快速沉淀,很难在产品上均匀着色。多少工艺技术人员绞尽脑汁,都难以如愿。一次……[详细]
  罗盛教故居松山乡桐梓村。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故居座东朝西,木桔构楼房,重檐,民国20年(1931)建成。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平方米,陈列面积120平方米,1971年竖石碑两块,一块正面镌刻“罗盛教烈士故居”,背面刻烈士生平简介;另一块镌刻朝鲜首相金日成题词:“罗盛教烈士的国际共产主义精神与朝鲜人民永远共存”。1978年加修围墙,保存完好。罗盛教纪念馆县城资江大桥西端。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1985年4月22日烈士诞辰54周年开馆。有塑像4座、模型1……[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