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 > 许昌市 > 禹州市旅游

禹州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雍梁故城位于河南省禹州市古城镇狮子口村、古城村一带。禹州市位于河南省中部、伏牛山区向豫东南平原的过渡带上,东北距省会郑州80公里。它西北部群山环绕,丘陵起伏,东南部为开阔平原,颖河自西向东横贯全景。境域东临许昌市、长葛市,北依新郑市、新密市,西北接登封市,西连汝州市,南与郏县、襄城县相衔。禹州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早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1800年间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夏代,即有先民在此活动。大禹治水有功,受封于此,其子启在此建都,史称为“夏”,是中国最早的都邑。这里有著名的夏文化瓦店遗址,商朝时仍为“夏邑”,西周时是武王其弟的封地,春秋时为郑国的“栎邑”,战国时又为韩国所据。古城镇位于……[详细]
  逍遥观位于禹州市浅井乡马沟村。年代为明。逍遥观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逍遥观景区处于禹州市西北浅井乡马沟村北崆峒山。距禹苌公路仅3公里,东南距许昌火车站58公里,东北距新郑国际机场15公里。区位条件优越。逍遥观,依山靠水而建,傍峡谷而坐,境地险峻,景色壮观。崆峒山,山清水秀,别有洞天。道观核心区周围群山环抱,奇峰竞秀,古树参天,古桥流水四季潺潺,可谓人间仙境,法道自然,是道家修身养性的绝好之处。黄帝得道庵的西崖,峭壁陡险,每逢雨季,飞瀑数丈,声传数十里,景色甚为壮观。东崖根处,有泉水涌出,为逍遥正源。流水贯于青竹园,向崖下飞去。整个逍遥观景区植被较好,河流秀俊,具有极佳的自然环境。文化氛围……[详细]
  神垕地处伏牛山余脉,山川秀美,境内名胜古迹众多,灵泉寺、花戏楼、祖师庙、邓禹寨、钧窑遗址等不胜枚举,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使神后的人文景观、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早在1979年就被河南省确定为十八条旅游线路之一。古镇由东南西北四座古寨围成,走进望崇寨,墙高三丈有余,坚固厚实,设有瞭望口和射击口,易守难攻,寨门一关,固若金汤。进入寨门,便是有七里长街之称的神垕老街。过去,繁华的老街是古镇中心,炮楼、古民居、庙宇彼此相邻。而今,青石板铺就的老街,比较完好地保存了清末以前的格局。神垕有首明清时期民谣:进入神垕山,七里长街观,七十二座窑,烟火遮住天,客商遍地走,日进斗金钱。神垕老街有四大特色,古桥、古庙、古寨……[详细]
  禹州鸠山天王山寨和安乐寨分别位于河南省禹州市西南40公里的鸠山乡下泉村与薛沟村,是清咸丰年间当地百姓为躲避匪患而修建的的避难场所。是我省保存较为完整的晚清至民国初期的古窑洞和城墙类古建筑,也是中原地区现存规模较大的石质窑洞和城墙。它犹如一座民族古建筑文化和民风民俗于一身的文物古迹博物馆,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于2006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清咸丰初,太平天国北征先遣队和捻军占领禹西山区与清军胜宝、德楞阿部相继在当地交战。咸丰七年(1857年)捻军王二党部曾占领大洪山(今鸠山乡境内),捻军撤离后,禹州、郏县、汝州三县交界处土匪此起彼伏,烧杀抢掠接二连三,当地……[详细]
  伯灵翁庙戏楼:位于禹州市西南30公里的神垕镇西大街路北,是该庙的两用主体建筑,它有伯灵翁庙戏楼、关帝庙戏楼、木牌楼等组成一组布局完整的古建筑群。伯灵仙翁庙,也称“窑神庙”,位镇区老街中心。据史料记载,始建于宋代,据现存碑文记载,重建于明朝弘治八年(即1496年),一九八六年被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钧瓷文化的象征性建筑,是神后“钧都”、“瓷镇”的重要标志。庙内主要建筑物有窑神庙、花戏楼、道房、东西日月厅,正门为花戏楼,窑神殿供奉有三尊神像,第一位是窑神孙伯灵,相传为战国时期军事家孙膑,因其随师鬼谷子学艺,曾烧过炭,既是烧炭的祖师也是瓷业的窑神;第二位是“土山大王”,即历史上的舜帝,……[详细]
  十三帮会馆位于禹州城区西北隅,居山西会馆南侧、怀帮会馆西侧。清同治十年(1871年),会首郭广德、连文中、潘升炎、阮耀祥、王凌云、常天福、高有帮、蔡汉文、胡乾之、王二元、范廷栋等,捐钱创修十三帮院墙及关帝庙。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六月,药行帮、药棚帮、甘草帮、党参帮、茯苓帮、江西帮、怀庆帮、祁州帮、陕西帮、四川帮、老河口帮、汉口帮、宁波帮等十三个药帮,集资购地1.33公顷(20亩),共建“十三帮会馆”。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会首徐长聚、武清、耿金镛集资创修十三帮药王殿、演戏楼。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十三帮会馆厨房、养病院、阴宅院、道院、二门、影壁墙建成。清光绪二十九年(190……[详细]
  柏山文峰塔,当地俗称白沙塔;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河南省禹州市城南郊柏山峰顶,禹平公路东侧,南距郑尧高速禹州南出口3公里,北距禹州市政府6公里,东距郑尧高速禹州东出口7公里,西距南水北调中线干渠4公里,东北距郑州新郑机场58公里,西北距嵩山少林寺风景区66公里。出禹州市向南5公里,到箕阿新村沿着禹平公路继续向南2公里(由箕阿老村向南1公里)处,有一向东公路直抵柏山东峰文峰塔脚下。柏山属秦岭东部山地系统之一箕山山脉的最东端,海拔仅99米;尽管禹州市境内山峰林立,但只有柏山上建有宝塔一座----柏塔。据说,禹州柏山文峰塔与许昌文峰塔不仅外形相似,结构相近,而且渊源相同,故被人们称为姊妹塔。“……[详细]
  龙池花牌坊坐落于禹州市西9公里的火龙镇龙池村,清乾隆甲戌年(1754)为表彰儒士周国才妻李氏节孝而建。高10米,宽7米,用青、红巨石雕刻而成,跨街耸立。龙池是洛阳、登封通往禹州的古官道,文官下轿,武将下马。牌坊为三门式,用四块青石方柱,顶起红石大梁、二梁,下加红石小梁,上架房式顶盖,中嵌饰件字匾,成为三大层次。自下而上为:浮雕故事长图案,贞节坊字匾,透雕长图案,浮雕故事长卷,透雕故事画,旌表字匾,分段浮雕故事,最上层为六个斗拱,托着房式顶棚,房脊为叠瓦式透雕,两头龙仔螭(chi)吻,昂首外望,脊正中上压狮子驮宝,扬头厥尾。贞节坊字匾上刻 ”旌表儒士周国才妻李氏贞节坊‘’十三个大字。旌表字匾为:……[详细]
  怀帮会馆位于禹州城区西北隅山西会馆东侧,坐北向南,占地1公顷(15亩)。始建于清同治十年(1871年)三月,至同治十三年(1874年)六月落成。馆址南北长120米,东西宽78米,馆区面积9360平方米。在会馆围墙以内,由影壁、山门、戏楼、钟楼、鼓楼、东西配房、拜殿及拜台构成一处布局规整、巍峨壮观的古建筑群。影壁以各型青砖砌成,横长18米,顶部为仿木结构的九脊八坡屋顶,横列于会馆前方。影壁后方10米处是山门兼作戏楼两用的建筑物,底部为南向、面阔五间、明柱重檐的会馆山门,上部是北向、面阔三间的戏楼,戏楼顶部是九脊八坡歇山顶、绿黄琉璃瓦覆盖的单檐建筑。从戏楼中线向北20米,东西两侧各有面阔五间的双层……[详细]
  清流社学位于禹州城东南9公里的范坡乡彭庄村村南。明嘉靖八年(1529年),由三官庙改称清流社学,它东靠颍河,西接柏山(《水经注》载:啟筮亭),南望靡山,北依钧台坡、门前古渿水(今谓小泥河,已干涸),跨有石板桥两座(现仅存一桥)俗谓“七步两桥和一步两井”。据载:明洪武七年(1370年)太祖朱元璋“诏令各郡县兴办社学”。《禹县志·古迹志》记载:“清流社学故址在柏山东麓,明嘉靖时知州刘魁建。”“钧州知州刘魁,字焕吾,号晴川,江西泰和人,正德中登乡荐,受业王守仁之门。嘉靖初谒选得宝庆府通判,历钧州知州,抵任讲道学。辟佛老,僧尼悉令还俗。其政先宽后严,丈地均粮俱有成法,废毁淫祠,建禹、汤庙,先贤祠,八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