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阴市旅游

江阴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锡澄运河南北新桥位于江阴市。年代为明。南新桥位于青阳镇南街梢,原万源布厂旁,跨老锡澄运河,又名三元桥。南新桥、中新桥(青阳桥)、北新桥同在青阳镇,连同原来的天主堂,成为青阳镇一景,也是古青阳镇的标志性建筑。南新桥建于明嘉靖六年(1527),江阴知县张集筹资建。同时建造的迎秀桥(北新桥)与南新桥同规格,同桥型。南新桥全长34.5米,净跨11.0米,拱顶高程10.8米,桥顶面宽3.5米,底阶宽4.5米。东坡36级至一平台阶,分向南向北各8阶落坡。西坡石阶39级。南新桥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改名为三元桥。据清道光《江阴县志》记载:“康熙年间(1662~1722)马子虬、陶禹贤捐修。”乾隆二十三……[详细]
  私立尚仁初级商科职业学校旧址为由六幢平房及二层楼房组成的一个建筑群体,基本分东西两块,散布在校园里。东边三幢校舍,最南边为一幢10开间二层楼房,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南设外走廊,歇山顶,前有空地为小花园,可能为教职员工办公用房;向北约50米为一幢6间平房,座北朝南,歇山顶,设外走廊,为教室,与第一幢楼房之间形成了一个较大空间的场地;坐东朝西另有平房一排10余间。而西边三幢皆为歇山顶平房,最北一幢坐北朝南,面阔9间,其南二幢性质相同,皆为6开间,分别为坐东朝西和坐西朝东,相对矗立,此三幢平房呈品字形分布,自成一个院落。私立尚仁初级商科职业学校旧址既是较为传统的中式砖木建筑,又吸收了西式建筑的优点,……[详细]
  在江阴市区繁华的人民中路北侧,绿树掩映中有一座宏伟壮丽的古建筑群,显得格外静谧,这就是始建于北宋景佑三年,后经元、明、清及民初五十多次扩修的江阴文庙。千百年来的历史风雨,使文庙显得破败零落。1993年,江阴市人民政府成立了以市长为首的文庙修缮委员会,把修缮文庙列为江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之一。如今通过全面整修,江阴文庙的建筑群和暨阳书院的明伦堂又重焕青春。1995年4月19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江阴文庙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据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景佑重建文宣王庙记》碑载,宋初在江阴观风门外就建有文庙,供学子肄业其中。景佑三年(1036年),知军范宗古因文庙离监狱太近,特将文庙迁到城……[详细]
  心经碑位于江阴市城区中山公园东侧艺园观音殿内。心经碑,为唐代异僧道松所书,碑原嵌砌在乾明广福禅寺弥勒殿大铁佛神龛后墙壁间,于明万历年间毁于大火,今碑为清嘉庆三年(1798)照摹本重刻,现保存在江阴市城区中山公园东侧艺园观音殿内,嵌砌于北壁间。该碑由6块长方形大青石拼组而成,通高2.87米,宽5.12米,上刻《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一卷,计279字,分13行坚刻,字体为狂草,笔走龙蛇,气势恢宏,结构严谨,字形多变。其中“多”字一撇长2.07米;“声”字径横宽达55厘米,最细一笔宽仅1厘米,粗笔宽达7厘米;全文有6字一笔长度均超过2米。各字上下左右大小斜正,相互呼应,一气呵成,书写刚劲有力,字体雄健古……[详细]
  紫金桥,是江阴目前唯一遗存的宋代桥梁。位于南闸镇涂镇村锡澄运河边。南北走向。据清光绪《江阴县志》载:“紫金桥,跨九里河支河蔡泾镇。紫金桥是锡澄运河支河上的一座小桥。桥长6.0米,净跨3.5米,桥面由3块武康石石条组成,宽2.4米。该桥为紫红色细孔花岗岩板构造。从现存的紫金桥栏杆构造来看,在涂镇古镇兴盛之时,紫金桥为集市街梢的市镇跨河桥梁,方便行人车马通行。据传,紫金桥之东的小河上还有一姐妹桥,名白玉桥,但早废。2019年,紫金桥入选第八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广济泉俗称“四眼井”。位于江阴澄江街道寿山路社区步行街北侧民运巷内。宋嘉祜六年(1061)乾明院僧宗寿凿。其泉清冷,不竭不溢。占地面积17平方米,井深10米,井筒直径仅4米,上建有井栏4个,内为圆形,外为八角形。现存井圈外刻有“义、勇、关、泉”四个正楷大字。井栏三口为青石质,其中一个井圈为后加,水泥制。口径0.55-0.63米,高为0.3-0.4米。井南壁间嵌有雍正二年八月石刻《广济泉碑》,碑为青石质,高1.35米,宽0.65米,保存较好。据载,明末清初,江阴城破,江阴人民视死如归,在广济古泉排着队投井的人共有400多,其中有一女子在投井前在墙上写道:尸山白骨满疆场,万死孤城未肯降,寄语路人休……[详细]
  晴山堂石刻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一、二批1982年3月调整公布晴山堂石刻明代江阴县马镇2001年,以“徐霞客故居及晴山堂石刻”名称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祁头山遗址位于江阴市城东黄家宕内,东南距江阴城区约4公里。遗址地处太湖之北,长江南岸。北距长江5公里,东距张家港东山村马家浜文化遗址约7公里;东南距无锡彭祖墩马家浜文化遗址约30公里;西南距青阳南楼崧泽文化遗址约15公里;西距璜土石庄高城墩良渚文化墓地约30公里。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2000年8月至2001年1月,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联合无锡市博物馆、江阴博物馆对该遗址进行钻探和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约500平方米,清理新石器时代灰坑39座、墓葬137座,出土各类遗物200余件,其中石器18件、玉器17件、陶器219件。发掘表明,祁头山遗址为相当于马家浜文化时期一处重要的大型聚落遗存。该遗址地层……[详细]
  江阴高城墩遗址是良渚时期又一处规模大、有严谨的布局规划和严格建筑方法的高台墓地。已发掘面积1000平方米,1999年的发掘清理了13座大、中型良渚文化早中期墓葬,出土琮、璧、钺、锥形器、珠、管等玉器155件(组)以及石器、陶器等。在已清理的400平方米墓地范围内,墓葬呈人字形向西北、东北方向排列。墓葬大都有棺椁类葬具,发掘时找到了清晰的棺、椁板灰及木纹的痕迹,搞清了棺椁的结构以及椁与墓坑的关系。该遗址的特点是内涵新,墓葬规模大,13号墓是迄今为止良渚文化发现的墓坑最大且葬具结构保存较好的一座大墓。其规模和随葬品表明墓主的地位可能较高,这种随葬玉器等级较高而数量不多的墓葬,可能代表着良渚文化的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