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旅游

驻马店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中共中央中原局旧址位于河南省确山县城西32公里的竹沟镇延安街,包括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共河南省委、新四军第四支队第八团留守处等在竹沟设立的各个机关。1938年11月,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成立中原局,负责长江以北的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地区党的工作,由化名为胡服的-、朱瑞、朱理治、彭雪枫、郑位三任委员,胡服兼书记,驻地在当时的中共河南省委所在地的竹沟镇。1939年1月,-来到竹沟,领导中原地区的抗战工作。中原局肃清了王明机会主义路线在中原地区党内、军内的影响,正确地贯彻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详细]
  古泉山生态农业观光园位于遂平县花庄乡古泉山村古泉山上,占地面积6000多亩,古泉山因山顶有古泉而得名,泉水甘冽,四季不枯,又有邓通铸币的传说而名扬当地。周边生态良好,环境优美,是一处集观光、休闲度假、餐饮、住宿为一体的生态园,生态园可同时接待300人用餐,50人住宿。山亲近自然,水清澈见底,享受健康,吃农家饭,休闲娱乐,观赏周边风景。是生态园的基本特色。是您自驾游、团队游、休闲度假、集团拓展、公司会议、郊野赏景、同学与家庭聚会,亲近自然,放松心情,乡村度假的理想去处!古泉生态园被文化和旅游部授予……[详细]
  沈国故城位于平舆县射桥镇古城村一带,始封之君是周文王的第十子,周武王的胞弟聃季载。周武王五年(约公元前1065年),因天子未定,封辅佐他灭商的功臣及亲族为侯“以番屏周”。周武王胞弟十个,有七个-侯前往封地,唯九王子叔封、十王子季载因年幼没有封侯。叔封食邑康,季载食邑聃,实际是派人把这两个死了父母的少年王子打发到有人供养吃穿的地方进行抚养。古时候的人以封国或以食邑为氏,所以季载以聃为氏,号称聃季载。周成王四年(约公元前1060年),因叔封、季载已长大成人,周公封聃季载为沈侯,康叔封为卫侯,其二人皆……[详细]
  悟颖塔位于河南省汝南县城南,是唐代和尚悟颖所建,故名“悟颖塔”,因有传说每年夏至日中午没有影子,又名无影塔。塔门向南,呈单面6角形,塔高26米,是单阁式砖塔,整个塔身用长35厘米、宽16.5厘米、厚5.5厘米特制的青砖平卧顺砌而成,石灰浆粘壁面,黄泥粘合砖缝,塔身底层为大,向上逐层递减,使整个塔体外廊呈抛物线形,塔身基座为单层须弥座,座之束腰部分用横柱分隔,横柱间的砖面上,雕有山羊一对,童子两个,还有莲花、牡丹、腊梅、桂子等花卉图案及盆景。在须弥座上,设五铺作斗拱,斗拱上有撩檐枋台数室,塔檐下砖……[详细]
  蔡国故城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河南省上蔡县。故城平面略呈长方形,东西略短,南北稍长。现存城墙高4--11米,宽15—25米,总长约10490米。城墙为夯土筑成,每层厚8—14厘米,小夯窝圜底。城墙缺口较多,疑是城门遗址。南城墙三处,西城墙一处,保存较好。城内中部有一土台,称二郎台,面积120万平方米,可能是蔡侯的宫殿区。台上曾发现很多古井及陶制排水管道,台上台下还有许多春秋陶片和筒瓦、板瓦等建筑构件,说明当时这里有庞大的建筑。城内西南隅翟村一带,有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出土。古城西北有九个土……[详细]
  战国时期楚国平夜君成封邑城址。保护发掘故城及遗址外的古墓葬,对研究战国时期楚国在这一地区的军事、政治、文化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葛陵故城,始建于战国时代,是战国时期平夜君的封邑所在地,后汉时侯邑铫丹在此建都。据《后汉书》、《读史方与记要》载:后汉建武十五年徙封铫丹为侯邑。即:后汉光武帝在建武十五年封铫期(光武帝的一元大将,后汉三杰之一)之子铫丹为侯邑,建都于葛陵城。葛陵故城位于新蔡县城西北25公里,东接党湖、南距洪河500米,西邻奶奶湖,北靠葛陵,古城四面环水,呈龟背形,南北长1330米,东西……[详细]
  汉代石阙正阳县汉代石阙位于正阳县城的东关外,公路北侧,当地群众称谓“望像台”。民国二十五年重修正阳县志记载:“望像台在城东关外东岳庙前,有石壁厚二尺,东西长六尺。东首石块八层高七尺许,西首石块十一层高一丈许,顶上有石板雕刻如瓦屋式,檐角四出,两首侧面斩齐,如门户之一边,似是古代石阙之左部…”正阳县文化部门鉴于此“台”建筑形式古老,同时在群众中又有许多古代的传说故事,就把它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予以保护。1961年5月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在全省文物调查登记中,对此“望像台”进行了调查研究。才知道……[详细]
  秀公戒师和尚塔,又名普照寺塔,系金代高僧秀公戒师和尚的墓塔。该塔位于平舆县李屯镇普照寺村北。秀公戒师和尚,扶沟县人,俗称张氏,七岁出家,到许昌郾城县彼岸寺百法院受业,三十余岁主持普照寺。金明昌四年(公元1193年),秀公戒师和尚归寂后,其弟子广全、广竖、广尔、善超、善惠建造此塔。大金明昌五年岁次甲(公元1194年)八月四日告竣,历时九个月。普照寺中除秀公戒师和尚塔外,还有大佛殿、中佛殿、天王殿、关帝殿、毗庐殿及僧舍数十间,元末悉毁于站火。普照寺在清代咸丰年间,被起义捻军拆迁一空,现仅存秀公戒师和……[详细]
  泌阳楚长城大体呈南北走向,位于整个楚长城东段,也是修筑最早的一段长城。线路自方城县入境,绵延黄山口、象河、春水、下碑寺、付庄、铜山、马古田、盘古数乡镇。主线全长67公里,两条复线分别长30多公里,多在山区修筑,垒石为固,列城(俗称寨)满布。据《鄂君启金车节》记载及相关专家考证,其中象河(古称象禾)段应为当时楚国北进东出之通道,为天下九塞之一的“方城塞”,地位重于南阳方城的独树口,为楚长城正关。泌阳楚长城因多在山区,保存较好,其历史地位亦较高。史载:公元前301年,秦、齐、魏、韩四国共伐楚,“夹讹……[详细]
  宝严寺塔,俗称“东关塔”,位于河南省西平县县城东关。在原宝严寺外西侧,故名。宝严寺建于唐代,为佛教寺院,民国年间废。具体在西平大道与文化路交叉口处;原在宝岩寺外西侧,故名于此。宝岩寺塔始建于北宋时期,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古塔为仿木结构楼阁式七级砖塔,整体呈奶黄色,平面呈六角形,塔角雕饰龙首,塔身浮雕壁画,高28.80米;顶端有铁铸塔刹,呈莲花状,高2.16米。塔为仿木结构楼阁式七级砖塔,平面呈六角形,高28.8米。顶有铁铸塔刹,呈莲花状,高2.16米。宝岩寺塔共有七层,一、二层塔室为四角形拱顶室,……[详细]
  杨台寺遗址位于驻马店市驿城区西北5公里诸市镇林场。遗址在高出地面7米左右的高台地上,东西长320米,南北宽250米,面积80000平方米。西北距汝河4公里,有一条小河从遗址西部自南向北流过。该遗址于1983年被发现,有鹿角、石镰和各种陶片。1984年8月对该遗址进行了复查。从遗址西部深沟和断崖上可见明显文化层2米~5米。已发现有灰坑、房基柱础、陶灶及大量红烧土及陶片。从采集到的陶片和遗物看,其内涵为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存。发现有指甲纹鼎足、鸭嘴形鼎足和器盖、陶豆、陶罐、陶碗、红陶钵、澄……[详细]
  下河湾冶铁遗址,位于泌阳县马谷田镇东南10公里下河湾村东,北部为小水沟,东部、南部有小河环绕。东南距坡头山2.5公里,西南距条山2公里,南部紧邻蝎子山。遗址总面积23万平方米,总体地势西高东低,南北城两级台地。从地表看,遗址基本上没有遭受大的破坏,遗址区内随处可见大量残块(包括炉口、炉腹和底层)、炼渣、铁矿石、陶豆、陶斧、陶盘、盆、罐、板瓦、简瓦等遗物残片和大量的烧土块,还发现有石范、陶范及鼓风管残片。上世纪90年代,村民曾在遗址南边田埂上捡得十几吨铁矿石。从遗址断壁上暴露的断面和勘探的情况看,……[详细]
  时代:新石器时代董桥新石器遗址是近年在西平县发现的唯一一处以仰韶文化为主,而又有龙山、二里头、东周、汉等多种考古学文化共存的古聚落遗存,面积近50万平方米。该遗址不仅面积较大,而且延续时间较长,因而2006年6月被河南省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仰韶文化与豫中地区同时期仰韶文化面貌并无太大差异,其部分器物特征似与河南西南部的下王岗仰韶文化有一定的影响因素。从采集的近百件仰韶文化遗物看,这里的仰韶文化是以泥质红陶与泥质姜黄陶为主,但前者比例略大后者,夹砂红陶次之,夹砂姜黄陶再次之,夹砂……[详细]
  酒店冶铁遗址位于中国中部河南省的西平县,是战国至晋代时期的重要冶铁遗址,年代为公元前475年~公元420年。酒店冶铁遗址发现于1987年,总面积约2.8万平方米。遗址内发现有战国时期冶铁炉1座,炉平面呈椭圆形,东北部残高2.17米,炉口宽2.14米,底宽1.6米,该炉是中国迄今发现时代最早、保存最为完整的冶铁炉。酒店冶铁遗址的发现,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冶金业的发展历史,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国家文物局)……[详细]
  汝河石桥有济民桥、宏济桥两座,位于汝南县汝宁镇东关、北关,均为联拱式实腹五孔石桥,是河南存量不多的大型明代石桥。济民桥位于汝南县城汝宁大街东端,俗称“东关大桥”,是横跨汝河之上的一座大型明代石桥,也是汝南东西交通的咽喉。据《汝宁府志》载:“济民桥跨汝河之上,旧为木桥,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知府钱钺始易以石,隆庆之年圮,知府陈廷光重建。崇祯六年知府黄元功修,兵乱复圮。顺治八年同知高异辰重修。”又据《汝阳县重修汝东桥碑记》记载:“大桥始工于明隆庆四年(1570年)四月,落成于万历元年(1573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