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 > 郑州市旅游

郑州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小双桥遗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西北20公里处的石佛乡小双桥村及其西南部,文化堆积主要分布于小双桥、岳岗、葛寨、于庄、师家河等几个自然村之间。遗址南北、东西各2000米,面积约150万平方米。小双桥遗址发现于1989年,1990年开始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发掘,并于1995~2000年进行了数次再调查、复查及大规模的发掘。历年来的发掘主要集中在遗址的中心区域,即遗址东北部一带20万平方米,发现有夯土墙、大型高台夯土建筑基址、宫殿建筑基址、小型房基、大型祭祀场、祭祀坑、奠基坑、灰沟、与冶铜有关的遗存等文化遗迹及大批质料各异、种类繁多的文化遗物。出土遗物除陶器外,还有青铜器、玉石器、……[详细]
  三祖庵塔位于登封市区嵩岳寺北3公里两沟交汇的深谷之中三祖庵旧址处,始建于金元光二年(公元1223年)。三祖庵原名竹林寺。现仅存金代砖塔及后在原遗址上重建的大殿三间,明清石刻二品、古银杏树一株、罗汉洞及周边其它遗存等,面积约3000平方米。其中三祖庵塔是目前全省保存金代砖石建筑成份其价值较高的单体建筑之一。三祖庵塔位大殿遗址东约3米处,坐北朝南,平面呈方形,须弥基坐,叠涩密檐式七层,通高10.2米。砖筑座高1.63米,塔身第一层高1.83米,各面分别面宽2.10米。塔身面南第一层为半圆拱券门,现仅存半圆形石门楣和立颊,东立颊下端已残。塔门内长宽均为0.86米,塔心室高1.28米,形成中空,可视塔……[详细]
  会善寺位于河南登封县嵩山太室之西南麓积翠峰下,属曹洞宗,与少室山少林寺、嵩岳寺等并称为嵩山之名刹。会善寺为魏孝文帝(471~499年)离宫,正光元年(520年)复建闲居寺。隋开皇五年(585年)改名嵩岳寺,后隋文帝赐名会善寺。唐武则天巡幸此寺拜道安禅师为国师,赐名安国寺。唐代增建殿宇、戒坛、塔,规模宏大,高僧辈出,如元同、净藏及天文学家一行等皆出于该寺。五代时于嵩山琉璃戒坛纳法,又名“封禅寺”,后梁时废。宋太祖开宝五年(972年)赐名“嵩岳琉璃戒坛”、“大会善寺”。元代至元年间(1264~1295年)又赐名“万寿禅寺”。会善寺坐北向南,山门面阔5间,进深3间,硬山小灰瓦顶,中3间砌券门,明间门……[详细]
  织机洞遗址位于河南郑州荥阳市崔庙镇王宗店行政村北部半山腰上,1984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1989年~2003年共发掘7次。洞穴呈石厦状,口宽12~15米,进深21米以上,洞内面积达300余平方米。后经国家文物局拨出专款进行考古发掘,共发现文化堆积24层,用火痕迹17处。发掘出土大角鹿、披毛犀、羚羊、野牛等动物化石2000余件,刮削器、砍砸器等石器2万余件。1990年开始由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发掘,发掘面积100平方米。文化层堆积达24米以上,可分为五大段24层,第1~4层为全新世堆积,出土有新石器时代仰韶及裴李岗文化遗物;第5~11层为马兰黄土与角砾岩混合的更新世晚期堆积,出土物以……[详细]
  大师姑城址位于河南省郑州荥阳市广武镇大师姑村和杨寨村南,是一处二里头文化中晚期大型城址。城址由城垣和城壕两部分组成。城垣距现地表深度不一,一般在1米左右。已发现的部分为南墙西段、南墙东段的部分地段、东墙部分地段、西墙北段和北墙西段,所发现的二里头文化遗存全部集中在城垣和城壕以内,总面积约51万平方米。在护城壕内侧,还有一条商代早期开挖的环壕。早商环壕位于夯土城垣和护城壕沟之间,和护城壕沟平行分布。其内侧打破叠压城垣外侧的二里头文化层,外侧打破护城壕沟。环壕的形制和二里头文化护城沟不同,断面呈倒喇叭状,沟口宽度在13~15米之间,沟底宽度约1.5米左右,沟深4~6.8米之间。环壕下层出土标本破碎……[详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郑州市钱塘路中段82号,是为纪念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及京汉铁路全线总罢工而建。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次有组织的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它首先在郑州召开了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并在郑州决定举行京汉铁路全线总同盟罢工,因此,郑州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乃至中国革命史上都有着光辉的一页。1923年2月1日,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在军阀的百般阻挠下召开,工人代表们冲破-,闯开普乐园的会场大门,开始了大会,这是京汉铁路工人争-、争自由的大会,标志着中国工人运动从此走向新的政治斗争。为缅怀先烈,继承和发扬京汉铁路工人的革命斗争精神,1951年,郑州市人民政府对京汉铁路总工……[详细]
  郑韩故城位于今新郑市区周围,双洎河(古洧水)与黄水河(古溱水)交汇处。平面呈不规则三角形。城垣周长20公里,城内面积16平方公里,城墙用五花土分层夯筑而成,基宽40—60米,高15—18米。北墙外侧有数处马面建筑,是全国最早的新型城墙防御设施。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国都东迁至洛阳,史称东周。郑国随着周朝东迁,也从陕西棫林迁到洛阳以东,灭虢国、郐国,在此建都,为了区别在陕西的旧郑国,取名新郑。公元前375年,韩灭郑,从阳翟(今禹州)迁都新郑。公元前230年秦灭韩,郑韩两国先后在此建都达539年之久。郑韩故城内文物遗迹星罗棋布,目前发现城门遗址4处,在城内南北走向有一隔城墙,把故城分为东西两城。……[详细]
  初祖庵位于少林寺西北2公里处的五乳峰下,是为纪念禅宗祖师达摩而修建的,现存有一殿、两亭和千佛阁等建筑。初祖庵大殿建于北宋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面阔和进深均为3间,单檐歇山式琉璃瓦剪边顶,殿内的木构梁架和斗拱都具有典型的宋代风格。大殿的前檐立有4根石柱,柱面浮雕有海石榴、卷草、飞禽和伎乐等图案。殿内有石柱4根,柱面浮雕有神王、盘龙和嫔迦等。殿内明间置佛龛一座。大殿东南有古柏一株,相传为唐初禅宗六祖慧能所植。庵内还保存有书法家黄庭坚、蔡卞等人书写的赞颂初祖达摩的碑石40余通。初祖庵为研究宋代至清代的佛教建筑、雕刻和书法等方面,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景点位置河南少林寺西北面一公里……[详细]
  时代:汉中国汉代冶铁和制造铁器工场的遗址。位于河南巩义市铁生沟村。是已知的汉代冶铁遗址土物最丰富的一处。年代约当西汉中晚期至东汉。遗址中发现炼炉(高炉)、锻炉、炒钢炉、退火脱碳炉,以及烘范窑、配料池、房基、铁器、铁范、铁料、耐火材料和建筑材料等。附近有多处古铁矿坑道。研究表明,这里是一处冶炼生铁、铸铁、脱碳退火(柔化处理)、制造铁器的综合性工场,生产的基本环节是:炼铁、铸造、脱碳退火;或炼铁、铸锭、炒钢、锻造。出土的部分铁器上有“河三”铭文,推测这里应是汉代河南郡所辖的第三号制铁作坊。位于巩义市老城西南29公里处。铁生沟村群山环抱,矿藏丰富,南侧为一处规模较大的西汉冶铁遗址,东西长约180米,……[详细]
  嵩岳寺塔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郑州登封市城西北5公里处嵩山南麓峻极峰下嵩岳寺内,初建于北魏正光四年(公元523年),塔顶重修于唐。该塔历经1400多年风雨侵蚀,仍巍然屹立,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砖塔,也是全国古塔中的孤例。嵩岳寺塔为砖筑密檐式塔,也是唯一的一座十二边形塔,其近于圆形的平面,分为上下两段的塔身,都与印度“stupa”相当接近,是密檐塔的早期形态。全称:河南登封嵩岳寺塔俗称或简称:嵩岳寺塔建筑概况:嵩岳寺塔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郑州登封市城西北5公里处嵩山南麓峻极峰下嵩岳寺内,初建于北魏正光四年(公元523年),塔顶重修于唐。该塔历经1400多年风雨侵蚀,仍巍然屹立,是中国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