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东省旅游

山东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周代、汉代古城址,位于兰陵县向城镇,文峰山东侧。见载于《春秋》、《春秋谷梁传》、《齐乘》、《续山东考古录》、《沂州府志》、《峄城县志》、《读史方舆纪要》等历史典籍。鄫为古国名,系夏朝第七代王杼,封其次子曲烈的封地,鲁襄公六年(前567年)被莒所灭,鄫太子巫附赴鲁,为纪念故国,去邑取曾姓,鄫国自曲烈始封,历夏、商,周,至世子巫传五十四代。此故城自周至汉,先后为鄫子国、鲁国、楚国及秦汉东海郡缯县所属,至隋唐时期为州县治所。城垣为人工黄粘土夯筑,平面略呈方形,东墙长584米,西墙长560米,北墙长56……[详细]
  安邱堌堆遗址位于山东省菏泽市佃户屯乡曹楼村东南约100米的安邱堌堆上,是新石器时代至商的遗址,距今约4500多年。现存堌堆高3米,长宽各500米,四壁较直,断面暴露有文化层。在该遗址发现龙山文化、岳石文化、早商和晚商依次叠压的文化层。该堌堆的发掘,将岳石文化的分布范围扩大到山东省的西南边缘地区。岳石文化在山东的分布从东到西连成一片。故这里的岳石文化命名为“安邱类型”。安邱堌推遗址的商文化层是从早商到晚商连续堆积的,这在全国其它商文化遗址中尚属少有,由此证实了学术界关于商文化的分期是可靠的,对进一……[详细]
  汉鲁王墓分布于山东省曲阜市南九龙山、亭山以及邹城市四基山一带,共葬有汉鲁国十四王中的十王,为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时期的古墓。汉鲁王墓共有汉墓八座,均依山开凿,墓门皆向南,东西并列,墓室结构大同小异,有墓道、东西耳室。墓门直通前室,里面有模型车,前室外两侧有小甬道通向两耳室,东耳室存谷物,西耳室放肉食,前室两侧各有小南道通向南北相对两侧室,四室结构相同。墓内由前至后有完整的排水系统。四墓共葬车12辆,马50匹,车马饰器368件。汉鲁王墓依山开凿,工程浩大,在中国北方地区较为罕见,对汉代……[详细]
  时代:夏、商照格庄遗址位于牟平县城东南雷神庙东侧。地处平原,西部有一条小河,东为照格庄村。南北长约250米,东西宽约220米。1972年发现。1979年10月,进行发掘,共挖探方12个。地层堆积有四层:一层为耕土层;二层至四层为文化层,均属岳石文化。出土遗物有陶器、骨器、石器、青铜器等。清理灰坑40余个,有圆形、圆角方形和椭圆形。圆角方形的灰坑均为二连或三连坑,坑与坑之间有小土梁相隔,每个坑的面积大小不等,一般为3~4平方米,可能是房屋遗迹。遗址的发掘,对研究夏代半岛地区夷人文化提供了一批新资料……[详细]
  桐林遗址位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国故城西10公里路山西侧桐林、田旺二村之间,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遗址。以桐林城址为中心,周围分布着众多遗址。遗址为台地遗址,总面积约31万平方米。遗址四面环水,中间地势高达7米,发现一座龙山文化城址。城址中部发现一半地穴式窖穴,出土陶礼器几十件,其中有陶鼓、鼎、盆,特大陶器(高1.13米)。还出土薄如纸的蛋壳高柄杯残片。地层中发现没有使用过的石器工具,表明城内有加工石器的场所。桐林遗址是龙山时代淄博河流域的一处中心遗址,对于研究中国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城市的起……[详细]
  时代:新石器时代、战国、汉大汶口文化五村类型的代表遗址,上部有商周时期和汉代遗存。位于山东省广饶县城关镇五村,西南距傅家遗址3公里。遗址呈东北西南向的埠台堆积,东西约300米,南北约250米,地层堆积厚约5米。1982年文物普查时发现。1985年秋至1986年春,为配合临淄30万吨乙烯工程,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广饶县博物馆联合对遗址进行钻探和试掘,揭露面积700余平方米。清理大汶口文化灰坑(沟)500余个,墓葬75座,出土遗物100余件。清理周至汉代的灰坑近30个,水井1眼,墓葬30座。201……[详细]
  时代:新石器时代、西周位于胶州市张家屯镇西庵村东南部的高台地上,遗址南临胶河,中部有一条南北向的小路将遗址分成东西两部分。遗址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200米,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2~3米。1976年春对该遗址进行了一次发掘,清理了西周时期的一个车马坑和两座墓葬,车马坑内殉葬一车四马一人,车辕走向朝西,车前四马,车舆底部殉葬一人。随同车马出土的多为铜制兵器,计有戟、戈、镞、胸甲等,墓葬0土了陶鬲、陶簋、陶罐、陶盆等11件陶器。在遗址附近还采集了20多件青铜器、5件陶器。其中2件铜爵……[详细]
  时代:元留村石墓始建于元代元统三年(即公元1335年),历经百年的发展,此处墓地逐渐成为留村程姓的祖茔。建国后,留村石墓群屡经风霜,现存墓群南北长35米,东西宽23米,共有十座石墓,其中七座保存较完好。留村石墓群的石墓形制很特殊,在整个山东省内都属少见,历经了六百余年的风风雨雨,石墓仍然保存了其基本风貌以及相当的规模,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一九九六年六月被荣成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荣成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12月被威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威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详细]
  教场铺遗址位于山东省茌平县城南20公里乐平铺镇教场铺村西南高地上。相传战同齐孟尝君曾在此设主练兵场而得名。遗址土山称金牛山,古称茌山,秦在山下平地设茌平县(今茌平县南)。从2000年开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及聊城市文物局联合进行了4次发掘。其中2001年挖掘出土的3座陶窑是山东目前发现的龙山文化中最完整的一组。遗址东西长250米,南北宽200米,高4米。1976年后出土有石铲、石镞头、纺轮、鹿角、蚌器、陶器等文物,属龙山文化遗址。2006年教场铺遗址作为新石器时期的古……[详细]
  丁公遗址位于邹平县苑城乡丁公村,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约200米。在遗址中发现大量龙山文化及岳石文化遗物。所采集的文物标本除蚌器外,主要有石铲、磨制石斧等石器,还有骨簇、骨针及具有龙山文化典型特征的蛋壳陶片。陶器中有小陶罐,为泥质灰陶,鼓腹,颈部有一弦纹,口径5.2厘米,腹径8厘米。还有陶瓮残片,为泥质灰陶。细绳纹并附加堆纹。尤为珍贵的是黑陶鬼脸式鼎腿、猪嘴鼎腿等。经考证,为典型的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遗存。以上类型的陶器在滨州地区内是首次发现,对研究古文化发展有重要意义。该遗址1984年被邹平县……[详细]
  时代:春秋至南北朝南武城故城,亦称武城、南城、南成,其遗址在今平邑县魏庄乡境内,北距平邑县城35公里,城址内有南武城、北武城两个自然村。该遗址西北、南两面有苍山、南城山、开明山为屏障,东、北两面有用黄土夯筑的城墙,构成半圆形城郭中国历史对南武城有浓笔重彩的记述,它不仅因出了澹台灭明、曾参等巨儒而名闻天下,更重要的是在这里发生了许多重要历史事件而被许多经典史志类著作提及。2013年5月平邑县南武城故城遗址,费县故城遗址等文物点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与天柱山石刻一起统称“云峰刻石”。现存北魏刻石16处,北齐刻石一处。山腰以上有《郑文公下碑》《论经书诗》《观海童诗》《咏飞仙室诗》《耿伏奴题字》。山顶有《云峰之山题字》《九仙之名题字》《赤松子》《王子晋》《安期子》《浮丘子》《羡门子》题字。东西两侧峰亦有题字、碑记(《左阙》《山门》《重登云峰山记》。山口南端巨石上有《当门石坐》及《右阙题字》。其中最珍贵的碑刻当属《郑文公下碑》。《郑文公碑》系北魏光州刺史(后转青州刺史)郑道昭所书。是魏碑书法的代表作之一。书法风格以自然美见长,上承篆隶,下开隋唐,……[详细]
  戚氏牌坊共有两座,位于戚继光祠南侧约100米,牌坊里街东西两端,东为母子节孝坊,西为父子总督坊。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朝廷为旌旗表戚氏家族而建。两坊间距143米,均系四柱三间五楼云檐多脊花岗岩石雕坊,高9.5米,宽8.3米,进深2.7米。正间上下三坊,镂雕“丹凤朝阳”、“二龙戏珠”、“狮子滚绣球”、“鱼龙变化”、“麒麟与凤凰”等图案,侧间各有两坊,亦分别雕饰花木鸟兽等图案。两座牌坊巍峨挺拔,气势雄伟,构图丰满,周镂精细,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是国内少见的明代大型石雕珍品。地址:山东……[详细]
  隆兴寺铁塔位于聊城市城区运河西岸、原护国隆兴寺内,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塔为生铁铸造13层,高约15.8米。由塔身、塔座两部分组成。塔座为石砌正方形上下叠涩不对称式须弥座,高2.90米,底边长3.17米,占地10.50平方米。塔身用生铁仿木构分层铸造,逐层迭装而成。铁壳中空,厚6-10厘米不等。塔下基座占地16平方米,上有石刻佛教浮雕孔雀、麒麟、龙凤及乐舞人物等各类图饰。塔四面有门窗、斗拱、瓦拢、房檐等,只供观瞻,不能攀登。铁塔不论在建筑风格,还是在石雕艺术上,都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详细]
  时代:新石器时代、商、汉嬴城遗址位于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羊里镇城子县村,年代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延续到汉代。该遗址史前及商周时期文化层主要分布在遗址北半部,汉代最盛时期遗址范围东、北两面到嬴汶河岸,南至大增村西,西接达烧渣地一线,面积二百多万平方米。遗址功能分区明显,分为居住区、冶铸区、墓葬区等几部分。作为嬴秦族发源地,该遗址出土文物非常丰富,有石器、玉器、骨器、青铜器、铁器以及黑陶等多种陶器,现在地表仍有大量的汉代陶器标本发现。2013年5月,该遗址已被国务院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