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北省旅游

河北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大名天主教堂也叫大名县天主教宠爱之母大堂。位于河北大名县城内东街,始建于1918年-1921年12月竣工,是中国第二大天主教堂,河北省现存最雄伟壮丽的圣堂之一。教堂远远看去象个“山”字,稳重、挺拔、壮观。大堂模仿西方国家教堂建筑,规模宏大,式样新颖,堂内设施富丽堂皇,此教堂为法国天主教会所建,至解放前夕,这里一直作为大名教区的中心和主教府所在地。自1990年修缮后,保存基本完好。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名天主教堂建筑面积约1440平方米,为钟楼和礼拜堂一体的哥特式建筑,平面呈十字形,建筑材……[详细]
  滏阳河西八闸滏阳河西八闸位于永年城西大慈村至田堡村之间的滏阳河北岸,是明代修建的8初水利设施,因在永年城关以西,故俗称“西八闸”。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八闸均为砖石结构,长方形闸体,现存5闸及民国年间修建的1闸。其中广仁闸长6.2米,宽9.95米,地面以上高2.15米,为明万历四十二年创建,能浇地3000亩;济民闸长18.8、宽14、高6.8米,为明嘉靖八年七月修建;阜民闸长20.6、宽7.74、高6.69米,为明万历七年修建;殖民闸,长12.6、宽8.9、高6.1米,为1934年修建。……[详细]
  汉中山王墓分布在遍及河北省定州市全境25个乡镇,其中大部分墓葬分布在定州市城区的东部、西部和南部。它是两汉时期中山国王及上层贵族的墓地,年代大约在公元前154至公元184年间。自1959年以来,先后发掘了中山简王刘焉墓、中山穆王刘畅墓、中山怀王刘修墓、三盘山120~122号墓、陵北137号墓等。汉中山王墓墓葬规格高,出土文物丰富。如刘修墓采用“黄肠题凑”葬制,墓主身穿的金镂玉衣,还出土了颇具文献价值的《论语》简册。刘焉墓发现的174块带文字的石块,记载了中山国及邻近郡国的许多地名,对研究中山国的……[详细]
  狄仁杰(607-700),山西太原人,辅佐武则天政绩显赫,深得民心,是中国历史上一代名相。狄仁杰祠堂碑位于大名县孔庄村北,初立于大周圣历元年(698年),后祠堂及碑因战乱而毁。唐宪宗元和六年(811年)十一月,魏博节度使田弘正在原址为狄公重建祠堂及碑。现祠堂已不存在,仅残留此碑于原址。该碑青石质地,由首、身、座三部分组成,碑体(除座)高4.46、宽1.46、厚0.46米。碑首为六龙戏珠圆首,碑额阳篆“大唐狄梁公祠堂之碑”,3行3字排列。碑体阳面楷书碑文,由冯宿撰文,胡澄书丹。碑文记述了狄公任魏州……[详细]
  下八里二区辽墓,是位于宣化区下八里村北的下八里附近的墓群。已发现的两座墓葬,均为八角形石砌穹隆顶单墓室,由墓道、墓门、墓室组成。墓室各葬有身罩铜丝网络的尸骨,系辽代契丹贵族中流行的特殊葬俗。1号墓还葬有高1.50米的真人木偶雕像两躯,腹部凿空,放有骨灰。用木偶雕像存放骨灰的葬法,在辽代墓葬中并不多见。墓室内绘有散乐图、点茶图、温酒图、孝义故事图及奇石花草屏风图等多幅壁画。2号墓东西壁画为牵马持马球杆图。据考,辽代马球源于唐代马球,始于辽建国前,兴盛于中期,是辽代皇室、贵族生活的重要内容,并影响金……[详细]
  龙王庙,又名常乐寺,位于涉县城西北25公里常乐村南边,坐西向东。龙王庙正殿面阔三间10.10米,进深两间12.15米,高6.55米,占地面积97.49平方米。单檐悬山布瓦顶,琉璃瓦剪边,梁架大木彻上露明造,六椽栿用四柱,施隔架科斗栱,前后檐普柏枋上施五铺作单昂斗栱,补间斗栱耍头后尾挑于金槫下,檐下施木柱,下施素面覆盆式青石柱础。明间后金柱上施彩绘蟠龙,中开板门,两次间为直棂窗。在庙的廊墙和山墙上各嵌题记碑一个,简述了乾隆四十六年重修及捐助人等,为河北省较早的古建筑之一。龙王庙正殿是河北省为数不多……[详细]
  下胡良桥位于河北省涿州市城北4公里的东仙坡镇下胡良村南的胡良河上,距永济桥北约2公里,始建于明万历二年(公元1574),历史上无重修记载。桥为单路五孔石拱桥,长69米,宽9.14米,桥面两侧有栏板、望柱,两端抱鼓石已不存,是京保公路必经之路,1987年新辟路改道,此桥作为文物保护起来。在解放战争时期下胡良桥还曾经被炸断。新中国成立后于1954年对该桥进行了局部整修。屹立在胡良桥南头的碑亭也在文革期间被拆除。1993年胡良桥被定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桥南、北两端边线为基线,向南、北各外扩……[详细]
  凤山关帝庙位于丰宁满族自治县凤山镇,是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面积1676平方米的凤山关帝庙,始建清雍正17年(1729年),后经乾隆、嘉庆两代扩建,形成了正殿、配殿、禅房、钟鼓楼、牌楼等古建群。光绪十一年(1885年),皇家曾颁发“与天地参”匾额悬挂在牌楼中央,它是长城以北较大的皇家庙院。解放前,每年的农历五月十三庙会,每次历时一个月,全国各地的商户在此汇集,成为塞北的盛事。凤山关帝庙历经270多年风雨沧桑,殿楼严重漏雨、歪斜,加之历史人为因素,整个庙宇群遭受严重损害,破败不堪。2010年……[详细]
  九江圣母庙位于河北省武安县城区西北33.5公里管陶乡管陶村东北200米,是一处保存较好、年代较早的古建筑群,建于元代。该庙坐北面南,为回字形建筑布局,共有殿宇14座45间,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是一座独具特色的建筑,据碑文记载和多次考证,是专为祭河神镇水患而建,属于元代早期建筑。九江圣母庙为主体建筑,坐落于中心部位,木结构,单檐悬山琉璃剪边顶,面阔3间(东西长9.81米)进深2间(南北宽9.35米),平面基本上呈方形,建筑面积91.7平方米,建筑高度8.6米。前檐下施青石台明,高0.2米,方砖……[详细]
  梁氏宗祠,亦称梁家祠堂,是正定县梁氏家族供奉先祖进行祭祀活动的场所,祠堂始建于明代,位于正定城内燕1大街东侧,2008年10月20日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梁氏一族自明洪武初年由梁聚从山西蔚州(今河北蔚县)迁居真定(今正定)北圣板村,至梁梦龙六世而大显,官至光禄大夫、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职,人称“梁阁老”。其曾孙梁清标与兄梁清宽,堂弟梁清远同列“九卿”时称“三梁”,可以说梁氏家族数代为官,“一堂荣五代”,官位显赫,盛极一时。祠堂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是一座单檐,硬……[详细]
  时代:战国至汉林村墓群,位于中国河北省邯郸市林村、户村、涧沟、酒务楼一带,为战国、汉朝年代。是邯郸市邯郸县的一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类型为古墓葬,公布时间为2013年5月。林村墓群共核定发掘面积20000平方米,已全部完成野外发掘,共计完成发掘面积20125平方米。考古人员共清理发掘墓葬262座、沟渠18条、水井15眼、灰坑238座,龟镇1座,灶1座,出土成型文物1300多件。墓葬时代为汉代、隋代、唐代、宋代、金元及清代,出土遗物为罐、壶、碗、盘、勺、耳杯、樽、盖弓帽等铜、陶、瓷器等。遗址时代……[详细]
  在县城西偏南4°,60公里处,北一公里处为九连城政府所在地,东临张宝公路和九连城淖,其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920米,东西宽760米,城墙残高1—3米,下宽25米,上宽16米,城墙上有高出城墙l一2米的半圆形土墩32个,半径15米左右.其分布上四角各一,东、西各8个,南北各6个。东西南三向辟门,门宽约13米,城内南北各有一椭园眙,长轴52米,短轴26米。城内曾出土过大量的铜钱,茶绿釉广口厚沿缸和其所装的人骨,以及白釉或篮彩瓷片,埙灰陶片等物。据《察哈尔省通志》:“九连城在县城西南,距城(宝昌城)……[详细]
  清河道署位于保定市兴华路3号,是全国保存较为完整的清代道台衙门,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最早是清代的地方政府行政机构,后成为军阀王占元公馆,抗战胜利后为-28军军部。现存建筑面积1840平方米,建筑保存完好,仍保留着清末官宅的特色。清河道署分东、中、西三路,南北方向的主轴线全长160余米。整座清河道署不仅以保存完整闻名于国内,其建筑做工也是非常考究。建筑标准豪华,施工技艺高超,是这组建筑的另一特点。同时,清河道署全部工程的施工工艺和材质要求也相当高,各房皆歇山顶式,磨砖对缝,砖木结构,房屋内……[详细]
  东垣古城遗址位于石家庄市长安区东、西古城村。1956年第一次文物普查时发现。经2005年初步勘探,古城址为不规则长方形,东西长2000米,南北宽1500米,面积约3平方公里。城墙墙基宽约20米,四周城墙均有遗存。地表暴露有大量陶片以及砖瓦残件。曾出土大量的燕赵刀币和西汉半两陶范。城址内的断崖上暴露的文化层中含有丰富的陶质生活用品和建筑构件的残片。据《史记·赵氏家》、《史记正义》、《汉书·地理志》等文献记载:东垣古城曾是战国时期中山国的重要城邑,后属赵,秦置东垣县,两汉为真定县,真定国治城属常山郡……[详细]
  正定城始建于北周,初为石筑。唐宝应元年(762年)因滹沱河溢水灌城,城日以圮,进行拓建。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扩建为周长二十四里,高三丈二只,上宽二丈的土城。隆庆五年(1571年)真定知县顾授始将土城改为砖城,后任知县周应中申动府库银六万余两,征用真定府辖各县民夫,分段兴工,于万历四年(1576年)竣工。四城门东曰迎旭,南曰长乐,西曰镇远,北曰永安,并均附有月城和瓮城。后世重修或改建也均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在预防水患和军事防卫上起了重要作用。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近年城镇建设的发展,正定城除现存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