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三明市旅游

三明市红色旅游景点

河龙红军兵站旧址
  河龙红军兵站旧址伊氏宗祠位于宁化县河龙乡河龙村上伊自然村(乡集镇所在地)。1933年7月,红军东方军取得泉上土堡战斗胜利,解放了宁化东北片。为加强党对新区的统一领导,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于是月22日决定增设彭湃县(今宁化县安远乡),是年8月设立河龙区(今宁化县河龙乡),隶属彭湃县。河龙位于宁化与彭湃之间,南距宁化县城30公里,北距彭湃县城15公里,西南距江西石城县城约60公里(经岩岭),是闽西通往闽北的必经之地。国民党军队进犯中央苏区,地处中央苏区东北战略前沿区的建宁、泰宁是其必犯之地。中央主力红军从中央苏区战略中心区(瑞金、长汀)、纵深区(宁化、石城)驻地前往建、泰作战,作战后撤回休整,必经河龙。中革军委为确保这一交通线安全畅通,于1932年12月在河龙伊氏宗祠设立红军兵站,主要负……[详细]
红军东方军司令部旧址
  红军东方军司令部旧址观音阁位于泰宁县杉城镇水南村金富街罗汉寺内。1933年8月18日,红军东方军自连城北上进驻泰宁期间,准备实施第二阶段作战计划。红军东方军司令部就设在泰宁城区金富街的罗汉寺内。与此同时,朱德总司令和周恩来总政委率领的红一方面军司令部(总部)也从江西东移,经建宁抵达泰宁。此时,为加强东线战场的力量,红一方面军总部抽调驻黎川的红6师和驻泰宁的红21师61团编入红军东方军系列。8月23日,红61团离开泰宁,会同红6师在闽赣军区司令萧劲光的指挥下,攻占将乐的万安进而围困将乐县城。红军东方军主力则攻克洋口、峡阳、沙县,包围顺昌、延平,取得节节胜利。红军东方军首次入闽作战,共歼国民党军8个团,俘敌7800多人,缴获-支7500余支,以及大量物资,并在苏区筹款百万,使泰宁与闽北苏区连成巩……[详细]
红军古佛堂塔战斗遗址
  红军古佛堂塔战斗遗址位于将乐县古镛镇和平村附近的莒峡山上。1934年1月2日,中革军委命令红9军团接替红7军团在将乐的防务,要求“第9军团的主力应在将乐城周围的山地选筑堡垒”。古佛堂塔成为红9军团构筑保卫将乐县城堡垒的重要防御阵地之一。1934年3月4日,国民党东路军汤恩伯部第4师为了策应第88、第89两师进攻将乐,从顺昌向将乐移动。红军及时侦破了敌军的进攻部署,决定利用黄坑口、积善、漠俚、下村、古佛堂塔山(即莒峡山)一带的有利地形布设阵地,迎头痛击来犯之敌。红7军61团事先在积善和古佛堂塔山等处选择好阵地,构筑工事。3月6日下午3时许,国民党军第88师到达古佛堂塔山、蔗厂和水南附近时,受到重创,只好停止前进。《红色中华》第162期以“将乐城旁击溃白匪一团,给进犯的敌人以迎头痛击”为标题报道……[详细]
明溪彭德怀旧居杨家大厝
  彭德怀旧居杨家大厝位于明溪县雪峰镇三元巷40号。1933年7月,按照中革军委的战略部署,彭德怀、滕代远率领以红3军团为基干的红军东方军进入宁清归苏区作战。在围攻宁化县泉上土堡的同时,于9日首先克复明溪县,解放了明溪、清流全县和宁化东北大片土地。明溪县的-民团头子叶大增、严明汉等连夜逃往邻县。红军东方军进入明溪后,在县城内设政治部和司令部,彭德怀住在东门城内的杨家大厝(今为县雪峰镇三元巷40号)。红军东方军在宁清归地区作战期间,彭德怀、滕代远将清流、明溪一带的情况向苏区中央局及红一方面军的领导报告,并建议派人到明溪和清流苏区恢复工作。7月20日,周恩来、朱德根据彭德怀向苏区中央局及红一方面军领导的报告,致电项英,指出“东方军占领清流、归化多日,350公里内犹无巩固的革命政权,请令福建省委、省苏……[详细]
将军殿阻击战遗址
  将军殿阻击战遗址位于建宁县黄坊乡将上村将军殿自然村的石坑杨坡寨,在建宁县城东北40华里处。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期间,红军在此阻击国民党军向建宁县城进攻,是红军在保卫建宁县城的北部第二道防线。邱家隘战斗后,建宁东北线的国民党军固守待机。国民党东路军由东向西进攻中央苏区。其中,汤恩伯部由沙县、将乐、泰宁一线向建宁推进。3月19日,汤恩伯部占领泰宁县城,24日攻占新桥,实现了与北路军的会合。4月22日,汤恩伯部的第88师、第10师、第4师向建宁东侧进犯,28日占领挽舟岭。这时,广昌县城也被敌占领,敌人完成了从西、北、东三面对建宁的包围,蒋介石特令建宁北面的周浑元部由邱家隘前进,与汤恩伯部协攻建宁。5月7日,国民党军周浑元部第5、第96、第98等3个师,向将军殿进攻。将军殿是建宁城东北40华……[详细]
清流革命烈士陵园
  革命烈士陵园位于清流县龙津镇凤翔山(西山)公园南侧,县民政大楼后山。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清流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革命斗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据不完全统计,在整个波澜壮阔的土地革命斗争中,全县共有27000多人参加了革命斗争,有6000多优秀儿女参加红军,在斗争中共有4000多人牺牲或失踪,但在册烈士仅有200多名,其他的绝大多数都成了无名英雄。清流人民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为了缅怀英烈,继承革命传统,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清流县人民政府于1951年修建烈士陵园,初始建筑仅有纪念碑和光荣亭,1971年3月烈士陵园扩建,增加了王琪清烈士墓和张江烈士幕,并重修纪念碑。2001年元月,中共清流县委、清流县人民政府对凤翔山革命烈士陵园及革命烈士纪念……[详细]
红色广场原址
  红色广场原址位于泰宁县杉城镇北县政府现址,面积约2万平方米。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取得胜利后,苏区的革命形势蓬勃发展。1933年5月,闽赣省苏维埃政府和闽赣军区正式成立。6月下旬,泰宁独立营配合闽赣军区红军向驻防县城的国民党军第56师田玉璠团发起进攻,7月8日,闽赣军区独立第1师和闽北独立师一部开进县城。中共泰宁县委、县苏维埃政府也从大田区迁回城区。红军第三次收复了泰宁县城。7月9日,中共泰宁县委、泰宁县苏维埃政府和工农群众3000余人,以及红军部队、泰宁县独立营约1000余名战士共4000余人在城北广场隆重召开祝捷大会。会上,红军--报告了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战斗胜利的情况。会场上人头攒动,欢呼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9月18日夜晚,全县军民数千人又在此隆重--,纪念九一八事变两周年。……[详细]
红军独立第7师2团驻地旧址张氏家庙
  红军独立第7师2团驻地旧址张氏家庙位于宁化县石壁镇石壁村上圩、火烧坪,省道307线从南侧经过。1932年8月,红军独立第7师在宁化县城成立,由陈树湘任师长、范世英任政委,辖两个团,每团4个连,共700余人,第1团由宁化城关、曹坊、禾口、淮阳的游击队改编而成,由邱国元任团长,第2团由独立7团改编而成,由石壁人张瑞标任团长,隶属福建军区。其中第2团主要驻防在石壁村上圩张氏家庙(上祠)、火烧坪粉厅厦等处。独立第7师在宁清归地区打击地方刀团匪-武装斗争中打出了军威,令敌闻风丧胆,当地群众广为传诵一首顺口溜:“红独7师,猛如雄狮,当者披靡,顽抗伏尸。”1933年3月,独立第7师在上杭石圳编入红19军55师;1933年6月,在上杭旧县红19军整编为红34师,时归属红12军建制,编入红一方面军战斗序列。红……[详细]
抗战时期大田“第二集美学村”旧址群
  抗战时期大田“第二集美学村”旧址群位于大田县均溪镇玉田村,年代为1938-1946年。简介:1938年5月,因抗战爆发、厦门失陷,集美学校被迫内迁,直到1946年全部迁回厦门,前后经历八年。“第二集美学村”是抗战时期内迁大田县均溪镇玉田村的集美高级农林职业学校、集美高级商业学校、集美高级水产航海学校,及三校联合创办的集美职校附属玉田国民学校旧址的总称。旧址现存建筑保存较为完整的分别为:教职工办公室旧址(顺善堂)、集美高级农林职业学校旧址(正旺祖祠)、教职工宿舍旧址(来宜堂)、集美高级商业职业学校旧址(观音堂)、陈嘉庚故居(中庭厅)、集美高级农林职业学校旧址(梓房祖祠高平堂)、集美高级商业职业学校旧址(迪光堂)、集美职业学校校舍及抗日救亡剧社(文派祖祠高平堂)、集美高级水产航海职业学校旧址(集……[详细]
锅蒙山战斗遗址
  锅蒙山战斗遗址位于清流县里田乡渔沧峡,其主峰与另一座高山相峙而立,山势陡峭,地形险峻,只有南面半山腰处有一条崎岖山道沿着渔沧峡谷逶迤通向山隘,是当时清流通往宁化再转赣南的必经之路。1931年1月9日,朱德率红4军第1、第3、第4纵队由闽西回师赣南、转战江西,途经清流进抵锅蒙山下。次日,与敌地方保卫团马鸿兴部及附近四县-民团在此发生激战。在朱德、肖克等亲自指挥下,红军采用奇袭的方法,首先对敌指挥所发动突然袭击,尔后趁敌混乱之机前后夹击。经过近4个小时的激烈战斗,红军共歼敌600余众,同时还缴获了大量的-枝弹药。战斗胜利结束后,红4军3个纵队又于同日高举战旗,马不停蹄地经安乐向宁化挺进,尔后再向赣南进发,进而顺利地实现了预期的战略目的。锅蒙山战斗,是此次红4--战赣南途中经历的最主要战斗之一,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