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旅游

河南省红色旅游景点

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
  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位于新县城南白毛尖,是新中国批建的第一批县级烈士陵园。始建于1957年,占地22公顷。1989年8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5年1月被民政部确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6月被中宣部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整个陵园由大门、烈士浮雕墙、烈士纪念碑、烈士纪念堂、革命斗争史陈列室、吴焕先半身塑像、烈士纪念亭、烈士墓地八大部分组成。大门为“八一”型现代建筑风格,庄严典雅,轩昂壮丽。门上镶嵌着原国家主席李先念亲笔题写的“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十一个耀眼夺目的金色大字。烈士浮雕墙:用花岗岩雕塑而成,生动反映了鄂豫皖苏区三支主力红军诞生、农民武战斗争和苏维埃政权及党组织建立的宏伟历史场面。烈士纪念碑:高13.1米,正面有朱德亲笔题词:革……[详细]
吉鸿昌将军纪念馆
  位于扶沟县城内的吉鸿昌烈士纪念馆为省级文保单位。为纪念伟大的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而建。吉鸿昌将军纪念馆占地6300平方米,由山门、广场和展厅组成。大门朝东,巍峨壮观的仿古式门楼正上方由-同志在1995年亲笔题写的馆名:“吉鸿昌将军纪念馆”。进入园内,两侧有假山点缀,水泥道路两旁平坦有形,北侧有1987年省人民政府批复的“河南重点烈士建筑物保护单位”的立碑。西侧为小何庄殉难烈士纪念碑(30平方米),沿路北行是纪念馆广场,广场面积600平方米,广场正中央由花岗岩砌成的底座上,竖立着戎装的吉鸿昌将军半身铜像。广场正北就是吉鸿昌将军纪念馆的主展馆,展厅面积为190平方米,展出实物10件,展出版面163副,主要介绍生平事迹。东侧为名人书画馆,内展、陈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为吉鸿昌将军的亲笔题词,另有书法家,……[详细]
23、邓颖超祖居 AAA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邓颖超祖居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邓颖超系河南省光山县城关镇人。清咸丰年间,邓颖超祖父辈带着四个儿子居住于此。邓颖超的父亲邓廷忠排行老四,清咸丰末年人,自幼习武,臂力超群,清光绪十一年,中武进士,并点名武翰林,授任御前侍卫,后调任广西南宁镇台之职。在此期间,他认识了湖南长沙籍医生杨振德女士,两人由友情发展为恋情,并很快结为伉俪。1904年,杨振德生一女儿,取名玉爱,学名文淑,“五四运动”后改名邓颖超。后来邓廷忠病逝他乡,灵枢运回光山,葬于城南5华里邓氏祖坟――望水楼子。二00一年文旅局投资30多万元,对邓颖超祖居经过认真整修,基本恢复原貌,又多方筹资200多万元,多次派人赴北京、天津、吉林等地征集相关文物、用品400多件。全国人大老干部局的领导多次亲临祖居,将祖居僻为人大老干部局关……[详细]
八路军驻洛阳办事处旧址
  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简称洛八办纪念馆,是为了纪念八路军驻洛阳办事处而以其旧址为依托成立的一座革命纪念馆,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也是洛阳市目前唯一的一处对外开放的革命旧址纪念馆。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于1985年5月开始筹建,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1987年4月部分对外开放,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现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河南省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七七事变”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在中国共产党的倡议下,国共两党实行第二次合作,建立了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了巩固统一战线的成果,1939年11月,经与-政府协商,我党在一战区长官部所在地-洛阳建立了“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简称“洛八办”。办事处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开展-工作,掩护地下党的活动。动员民众投身抗日八路军驻洛办事处……[详细]
睢杞战役纪念馆
  睢杞战役是豫东战役中继我军攻克开封,全歼守敌之后,对国民党多路兵团中,区寿年兵团予以围歼和对其它各援敌进行沉重打击的最后决战,是整个战役中消灭敌人最多、胜利最大、意义更广的一个阶段。本作战从1948年6月27日晚,利用邱清泉喜功狂妄,而区寿年兵团踌躇不前,形成两兵团之间40公里间隙,对区兵团突然发起猛攻始,至7月6日对西援之敌黄伯韬兵团沉重打击之后结束的,历时十天。华东野战军在中原野战军的密切配合下,共歼国民党区寿年兵团部全部、第七十五师部全部、第六旅全部、第十六旅全部、整编第二十一旅全部等共计五万余人,宣告睢杞战役的胜利结束。睢杞战役烈士陵园始建于1980年,占地面积103.58亩,坐东向西,正中是烈士英雄纪念碑,此纪念碑于1983年8月1日奠基,1984年10月1日修建完成。碑高19.4……[详细]
杜岗会师纪念馆
  一、杜岗会师纪念馆基本情况西华县杜岗会师纪念馆位于西华县城北4公里处的红花镇杜岗行政村,由纪念碑、纪念馆、雕塑群和办公用房、商业用房等四部分组成,其前身为杜岗会师纪念碑,后由中央支援革命老区建设拨付专项资金分期分批建成杜岗会师纪念馆,共占地32.5亩,总投资500多万元,建筑面积1500多平方米。纪念碑于1993年建成,位于该馆中轴线的最北端,碑高19.38米,象征会师时间在1938年。纪念碑由三个竖面呈“丫”字型组成,上部集于红色碑顶,寓意三支部队在中国0红色武装旗帜下汇集一体。碑正面有原-副主席张震题词:“杜岗会师”四个大字,东侧是原新四军第四师师长、-部长张爱萍题词“抗日先锋,万古流芳”八个大字,西面碑文则具体介绍了杜岗会师的概况。杜岗会师纪念碑1995年被命名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详细]
八路军渑池兵站
  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渑池兵站位于渑池县城关镇东关小寨村一所四合院院内,座北面南,东、西、北三侧均为民居,东侧贴墙有一便道,南侧为临仰韶大街一层平房商店。保存完整,为豫西特色四合院,房屋为砖木结构抬梁式单檐硬山建筑,屋顶为小青瓦。复原再现了朱德住室、接待室、警卫排室和会议室,现已免费对外开放。1938年春,豫东大片土地相继沦陷,河南形势日益严峻,国民党党政机构迁到豫西南地区,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亦由郑州迁至洛阳。洛阳便成为河南军事、政治的中心。中共中央为便于和一战区司令长官部建立直接的上层-关系,决定在洛阳设立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办事处。中央军委-部负责人刘向三承担这项工作。1938年10月,刘向三带领一批经过长征、有战斗经验的军事干部和一个警卫排共50多人,到达洛阳。当时任第一战区司……[详细]
刘少奇在开封陈列馆(刘少奇主席逝世处)
  刘少奇在开封陈列馆(刘少奇主席逝世处)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北土街10号院,处于开封城区内中心地段,与刘清霞故居隔街相望。始建于1928年,初为“同合裕银号”。1933年银号倒闭,改为-河南省银行,后改为河南农工银行,日伪时期在此设伪市政府,日本投降后仍归河南省银行。开封第一次解放时,曾为我冀南中州银行驻汴联合办事处。解放后为开封市人民政府所在地。1969年10月17日重病中的刘少奇同志被秘密送到开封“监护”,1969年11月12日在这里蒙冤逝世。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以后,开封及外地来汴的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强烈要求瞻仰刘少奇逝世处,缅怀一代伟人。1993年8月,开封市委决定将刘少奇主席逝世处辟为刘少奇在开封陈列馆,按原貌整修刘少奇主席逝世处,建刘少奇铜像、纪念碑等。1993年10月,在-同志诞辰……[详细]
长葛市毛主席纪念馆
  长葛市毛主席视察纪念馆位于长葛市区视察路西段,占地面积1亩,展馆面积100多平方米,馆内放置有毛主席视察长葛的珍贵的图片资料。2004年4月被命名为长葛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4年12月,被命名为许昌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9年6月,被公布为许昌市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12月,被评为国家AA级景区;2016年7月,被命名为许昌市党史教育基地。1968年,为了纪念毛主席对长葛的视察,经长葛县革命委员会向许昌地区革命委员会请示,经批准后,决定在长葛县和尚桥公社宗寨村(1968年8月7日改为八七村),在毛主席当年视察时停留过的地方,兴建毛主席纪念馆。纪念馆于1968年7月开始兴建,当年8月7日正式建成开馆。由于当时条件所限,纪念馆建设标准比较低,1990年,在原址上对纪念馆进行了重建。……[详细]
毛泽东视察村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在八七社区的毛主席纪念馆。1958年8月7日,毛主席到宗寨(即今八七)村视察。为纪念这一历史事件,1968年经许昌地区行署批准,宗寨村更名为“八七”村。同年,八七村在毛主席下汽车开始步行的地方,修建“毛泽东视察村”纪念坊,在村东头玉米试验田处修建毛主席纪念馆,毛主席走过的这条路,被县政府命名为视察路。1995年,八七村又在村中矗立起3.5米高的汉白玉毛主席挥手站像,形成了纪念坊、纪念馆、伟人像三位一体的毛主席视察景观。2012年,八七社区投入300多万元,对毛主席纪念馆整修一新,展厅内用图片和文字展示着毛主席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丰功伟绩,以及视察长葛市的情景和路线图,还有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国务院副总理兼秘书长的-,视察调研宗寨村时的图片和信件;新建了总面积15000平方米……[详细]
杨水才纪念馆
  许昌市建安区杨水才纪念馆坐落在许昌市建安区桂村乡水道杨村,是展览杨水才同志生平事迹的专题纪念馆。纪念馆始建于1969年,2001年恢复重建,2009年再次扩建,目前该馆占地面积20665平方米,建筑面积975平方米。馆内为现代建筑群体,整体布局合理,造型新颖,风格独特。纪念馆先后被评定为河南省国防教育基地、河南省廉政教育基地、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河南省大中小学生德育基地、国家AA红色旅游点、许昌市党员干部教育基地、许昌市中-史教育基地、许昌市文物保护单位等。纪念馆正门砖路两侧各有1500多平方米的绿化区,其间铺有鹅卵石“之”字型甬道,间植热带植物及北方花卉,四季常青,伴有鲜花,展厅前屹立着杨水才全身汉白玉雕像,像高4.1米,象征着杨水才同志走过的41年光辉岁月。雕像的北侧就是占地80……[详细]
安阳市烈士陵园
  安阳市烈士陵园堪称豫北大地的一座红色公园,坐落于安阳市洹河北岸,占地面积36亩。该园于1960年4月开始动工修建,1963年春正式建成,并先后建有革命烈士纪念碑、安阳革命史纪念馆、无名烈士纪念雕塑、郭声镛烈士墓等纪念设施。安阳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安阳又是革命老区,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在安阳广大地区,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的革命根据地,是晋冀鲁豫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安阳籍烈士和牺牲在安阳的外省籍烈士达两万余人,其中部分烈士就安葬在安阳市烈士陵园。陵园现已安葬着数百位解放安阳牺牲的烈士忠骨,并陈列有120位历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牺牲的安阳籍烈士的事迹。著名烈士有安阳党组织创始人杨介人、中华著名烈士(红军指挥员)郭声镛、二七英烈司文德、冀南军区独五旅副……[详细]
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
  河南省范县、清丰县。1940年在清丰县成立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的区委和军区。1944年5月冀南区党委并入,成立平原分局。同年8月,分局迁到清丰县城东南约15公里的单拐村。分局旧址已废,现仅存冀鲁豫军区司令部旧址,为一四合院,坐东向西,东屋三间内当年设司令部,南屋两间瓦房是杨勇旧居。邓小平旧居在东西大街中间路南,原有楼房三间已废,仅存砖券拱门。……[详细]
豫陕鄂前后方工作委员会旧址
  豫陕鄂前后委旧址,又称豫陕鄂前后方工作委员会旧址,位于河南省鲁山县老城大街中段、县委大院西侧的福音堂。 豫陕鄂前后委旧址的楼房始建于1891年,当时,挪威一些基督教人士来到鲁山传教,在这座楼相邻的西南建了一座教堂,取名福音堂。此楼为配房,是牧师和传教士居住的地方,人们称它为牧师楼。楼房为砖木结构西欧建筑风格,是鲁山当时最漂亮的建筑。1947年鲁山解放时,传教人员离去。这里成为豫陕鄂后方工作委员会领导人的驻地。 解放战争时期,鲁山一度是豫陕鄂边区和豫西区首府所在地,是它们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工商业比较发达。1948年4月25日,在鲁山县召开的豫陕鄂前委和后委联席会议上,邓小平做了题为《跃进中原的胜利形势与今后的政策策略》的报告,这就是后来被专家们称作的鲁山报告。该报告被专家称作是邓小平早……[详细]
王大湾会议旧址
  国家级红色旅游景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王大湾会议会址。位于河南省光山县东南20公里的砖桥镇,占地面积一万多平方米。会址为清代建筑,溶鄂、豫、皖三省建筑特点于一体,主要由“福”、“禄”、“寿”、“禧”四个四合院落组成,是一处典雅别致的民居群。1947年秋,遵照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指示,刘伯承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治委员的晋冀鲁豫野战军千里跃起进大别山,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跋涉和激烈战斗,战胜了敌人的围追堵截,于8月27日胜利到达鄂豫皖三省交界的大别山地区光山县境内。由于部队初到大别山区,由北方转到南方,不服水土,饮食不习惯,语言不通,地形不熟,又缺乏山地作战的经验,不停的行军作战又无后方供给,加之当地群众受国民党反动宣传的影响和威胁,不敢公开与我军接近,致使我军的环境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