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 > 池州市旅游

池州市景点介绍

  安徽省重点寺院。位于龙庵东侧。明初建。弘治年间住持僧实庵,王守仁游山时与其交往,曾赠诗曰:“从来不见光闪闪气象,也不知圆陀陀模样。翠竹黄花,说什么蓬莱方丈。看那九华山地藏王,好儿孙,又生个实庵和尚。噫,那些妙处,丹青莫状。”清康熙年间为化城寺西序寮房之一。咸丰年间被毁。同治六年(1867)住持僧实宝重修。1930年住持僧达道。1933~1938年住持僧悠扬。1943~1945年住持僧济善。文革中佛像被毁。墙体载重木柱严重腐烂,墙体倾斜,……[详细]
  长生庵与龙庵、新龙庵为清代建筑,民居式,整齐排列,一堵长院墙将庵与街市隔离,十分清静。1998年比丘尼果德在庵前新建山门殿,后又建7层千佛铜塔一座,为古寺生辉。三庵院墙外为一条古朴的老街道,长约50米,宽不足2米。两边二层民居,中间石板铺道,窄巷、古井、木板门,古貌依旧。步出这老街,蹬石级而上,就可到“曾发圆光”的神光岭了。……[详细]
  这个”鬘”字比较特别。据说印度波斯匿王之女、承佛威而说”胜鬘经”(简称《狮子吼经》),宣讲大乘佛教”一乘真实”和”如来藏法身”说。”胜鬘”源出于此。该精舍为安徽省重点寺院,位于中闵园西,又名安乐堂。殿坐东朝西,木质构架,小石块垒墙。前有大片茶地,院内有菜地、花房,清幽恬适,环境优美。……[详细]
  安徽省重点寺院,位于中闵园东南,民房三开间。殿内供释迦牟尼玉佛员尊。院墙内外有药草、奇花,院内两颗古牡丹,枝繁叶茂,每年开花达数百朵,尤为名贵。有一泓山泉,汇成员米见方的泉水井,院墙砌在井口横石条上,故有”井泉”之称。茅蓬堂中有一副对联:“香焚小楼传经语,鸟唤翠林闻香山。”住持尼性妙1937年住香山茅蓬,专修净土,持戒精严,60余年未下过九华山。2003年96岁时圆寂,荼毗后有众多舍利出现,是九华山佛教界公认的当今净土宗大德。……[详细]
  位于凤凰松南侧,安徽省重点寺院。民居式,小石块垒墙,木质构架,二进、四开间,有禅房数间。为九华山佛教接待社,闵园尼众常聚此议事,时有香客留宿。殿内有一副对联:“四大皆空坐片刻无分你我,两头是路吃一盏各奔东西。”原来佛教与人交往,也是”君子之交淡如水”,这副对联韵味十足。……[详细]
  安徽省重点寺庙复兴庵,1911年兴建,横跨石板道,平房三开间;1997年在庵前新建韦驮殿。……[详细]
  来到半山坐一坐,再行五里天上天”,在天台山的山腰处,吊桥,古为木桥,1985年改建为单孔石拱桥,桥身由大条石垒成,长15米,宽2.5米。横跨两峰之谷,上挂岩壁,下临深渊。桥面即为吊桥庵长廊,庵建在桥上,桥建在庵内,故名吊桥庵。吊桥庵又名翠云庵,安徽省重点寺院。始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法龙和尚97岁时圆寂。圆寂前回光返照,圆寂后3年肉身不腐,曾供于寺内,文革时被毁。现庵为两层民居式建筑,庵旁岩壁上镌有“江南第一山”石刻,为民国时期安……[详细]
  位于九华街化城寺东。清康熙年间化城寺东序寮房之一。同治年间住持僧湛修募款扩建。1925年住持僧心定。1928年1938年住持僧妙庆。1949年住持僧灵来。现任住持为比丘尼涤尘。天池庵前有约100平方米的荷花池,游人观赏荷花,悠闲别致,闹中取静,心旷神怡。地址:池州市青阳县九华山风景区类型:池塘寺庙游玩时间:建议30分钟门票信息:无需门票。九华山景区门票已包含。……[详细]
  位于肉身宝殿西南,省级重点寺院。1919年比丘尼妙量募建,原名明心寺,又名明心禅林。寺依山而建,层层叠叠;前有附坡,以石垒成平台,故名“小天台”。小天台居高临下,视野开阔,西北山峦起伏,烟霞飘渺;九闵公路从山腰穿行,车流不息。傍晚夕阳红遍,霞光万道,是观赏青山夕阳照最佳处。……[详细]
  天柱峰景区又名青峭湾景区,地处九子岩景区西南部,总占地约20平方公里。天柱峰是天柱山的主峰,外形酷似石笋,又名石笋尖。天柱山现已晋升为5A景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等等,风景优美深受国内外游客喜爱。地址:安徽省池州市九华山风景区类型:地质地貌山游玩时间:建议0.5-1小时电话:0566-2823169官方网站:http://www.jiuhuashan.gov.cn/index.php开放时间:周一-周日8:00-17:……[详细]
  鸿升旅业投资20亿元,开发了安徽石台“醉山野”原生态文化休闲度假区。 该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57.2平方公里, 其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136.75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2.37%,规划区内以自然资源为主体、兼具人文资源。 主要开发建设“天佛花园”礼佛休闲观光区、“黄崖峡谷”运动体验游览区、“杉山胜境”高山休闲度假区三个旅游功能片区。 以山、水绿色生态环境为基底,以休闲度假为核心功能,以山水观光、山野休闲、文化体验、康体运动为重要补充,该项目……[详细]
  祗园寺位于九华山东崖西麓的迎仙桥东,为九华山四大丛林(祗园、东崖、百岁、甘露)之首.祗园寺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723年),原名“祗树庵”。清康熙年间(1662-1723年)为化城寺东序寮房.嘉庆年间(1796-1820年)祗园寺住持乏人,庵将倾颓,诸山长老议定迎请禅居伏虎洞二十多年的隆山和尚(1757-1841)来山住持.隆山率弟子大根等人在祗园寺聚众说法,开坛授戒,大兴土木,重建殿宇,其规模为全山寺院之冠,将一座萧条古寺变成……[详细]
  化城寺建于高山盆地,南对芙蓉峰,北倚白云山,东邻东崖,西接神光领岭,四面环绕如城,古人有“内外峰围涌玉莲)之称。每当红日西沉,白云归岫,蒲牢一击,鲸铿徐应。这就是九华山十景之一的“化城晚钟”。化城寺原有大钟一口,重约万余斤,但已毁于兵燹。现存的一口洪钟,重约两千余斤,高一丈有余。此钟铸造精美,体积超群,音质悠扬洪亮,以手轻叩即可听到清脆悦耳的微微响声,用槌撞之,则瓮声宏亮高扬,由近及远慢慢在山谷中回荡,特别是夜深人静之时,钟声更为清悠,……[详细]
  地藏菩萨真身所在—九华山月身宝殿,肉身殿是安葬金地藏肉身的地方,亦称地藏塔,而九华山是与金地藏,金乔觉的名字分不开的。金乔觉(696-794);系新罗僧人,俗称金地藏,古新罗国(今朝鲜半岛东南部)国王金氏近族。相传其人“项耸奇骨,躯长七尺,而力倍百夫”。“心慈而貌恶,颖悟天然。”24岁时,削发为僧,携白犬“善听”,从新罗国航海来华。初抵江南,卸舟登陆,经南陵等地上九华。相传九华山原为青阳县居士闵让和属地。金乔觉向其乞一袈裟地,不意展衣后……[详细]
  时代:明至清地址: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陵阳乡所村。太平山房,又名“聚德堂”,为徽派祠堂式建筑,初建于明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该建筑呈长方形,坐北朝南。通面阔五开间共16.5米,进深三大进,共71.6米,占地面积1173平方米。每进以走廊、厢房、天井相属,严谨有致。正面是高大门坊,坊作四柱三楼式,正中匾额楷书阴刻“积善流芳”4个径尺大字,枋额间砖塑浮雕的内容为古代戏剧情节,底座是大理石雕的单层须弥座。楼顶用磨砖斗拱出挑,翘角凌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