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北省 > 黄冈市旅游

黄冈市景点介绍

  陈氏宗祠位于英山县石头咀镇咀岩河村。建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坐东朝西,一进两重,四合院式布局,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占地面积500平方米。砖木结构,穿斗式梁架。该祠建筑布局、装饰艺术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是研究湖北乡土建筑的重要实物。(第五批)……[详细]
  李公桥位于英山县东麓溪冲。建于1917年。东西向横跨于一条无名小河上,单孔梁桥,全长16米,宽4米。以4根直径0.7米的大树作为桥梁,木板桥面。上建单檐硬山顶凉亭。该桥为湖北省现存较好的木梁桥,是研究桥梁建筑史和桥梁工艺的重要实物。(第五批)……[详细]
  牌楼垸民居位于黄梅县杉木乡安乐村。始建于南宋咸淳年间,清乾隆三十年(1765)扩建而成。坐西朝东,共有建筑四栋,呈弧形排列分布,占地面积约102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现存房屋93间。砖木结构,穿斗抬梁混合构架。因地域的关系,受“徽派”建筑影响较多,是研究地域建筑文化交流的重要实物。(第五批)……[详细]
  清咏亭位于黄梅县大河镇团山村。建于明嘉靖年间。仿木构六角攒尖顶石亭,通高3.9米,平面呈不规则六边形,边长1.4~1.8米。亭正面额题篆书“清咏亭”三字。该亭是湖北省目前发现的唯一一座明代石亭,对于研究明代建筑史和地域建筑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第五批)……[详细]
  仙人台庙位于蕲春县大同镇仙人台。始建年代不详,清康熙、乾隆年间重修。坐北朝南,面阔三间7米,进深三间7.4米,单檐硬山顶,仿木石构,薄石片盖瓦。正面设四柱三间牌坊,明间设门,门额阴刻楷书“恩佑四民”。庙内设神龛,供奉真武祖师石像。该庙建筑风格独特,石雕精细,为研究鄂东南宗教建筑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第五批)……[详细]
  羊角尖舍利塔位于蕲春县向桥乡童咀村。元代僧人墓塔,仅存地宫。青砖砌筑,平面圆形,穹隆顶,内径3米,空高1.6—1.8米。内壁砌有壁龛两层,共设小龛47个,放置装有舍利的小石棺32具。该塔汇聚了仁寿、东山、宝林、弘慧、大竺寺等寺庙数代高僧的圣骨,其规模之大,舍利子数量之多,在湖北地区是少见的,为研究佛教在鄂东的流传和当地的宗教习俗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第五批)……[详细]
  程氏祠堂位于浠水县绿杨乡查儿山村。建于民国十五年(1926)。坐东朝西,由正屋和偏房两部分组成,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正屋后殿正面供奉祖先牌位,上部悬挂有康熙御题的“学达性天”匾。(第五批)……[详细]
  登瀛室及登瀛墓位于浠水县绿杨乡牛头冲村。登瀛室建于民国七年(1918),占地面积282.4平方米,砖木结构,仿欧式两层住宅楼,面阔19.6米,进深9米,底层高3.9米,二层高3.18米。登瀛墓建于民国三十三年(1944),墓主生前所建,为其与两个夫人的合葬墓,占地面积约30平方米。登瀛室是研究民国初年中外建筑文化交流的重要参考资料。(第五批)……[详细]
  斗方寺祖师殿位于浠水县白莲镇斗方山村。斗方寺,后唐同光元年(923)无著禅师始建,北宋更名崇果禅院,因苏轼友佛印曾在此讲经而称“佛印斗方”,元末毁,明洪武年间僧心节重建,隆庆元年(1567)复建。现仅存祖师殿,为仿木构石殿。面阔三间9.14米,进深三间9.7米,单檐硬山小青瓦顶,明间抬梁式构架,两山采用硬山搁檩承重。明间前部内收成檐廊,正中设门,门两侧立石柱。该殿是湖北省现存最大的明代石构建筑之一,是反映鄂东建筑工艺水平的重要实物。(第……[详细]
  古井庵位于浠水县绿杨乡范家冲林场。建于明崇祯六年(1633)。坐北朝南,四合院布局,有前殿、正殿及左、右厢房,现存正殿及西厢房。正殿面阔三间7米,进深三间10米。单檐硬山布瓦顶,抬梁式构架。石柱石梁砖墙,石柱浮雕盘龙。明间辟门,额嵌“古井庵”石匾。该庵对研究明代鄂东佛教建筑布局和工艺具有重要价值。(第五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