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贵州省 > 六盘水 > 盘州市旅游

盘州市景点介绍

  大洞遗址位于中国西南部贵州省盘县珠东乡十里坪村,距县城约49公里,是一处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址。大洞遗址属于石灰岩洞穴遗址,洞口宽55米,高约40米,主洞长1600米。1992年考古工作者在此进行了首次发掘,已揭露面积为80平方米。遗址内出土有石制品1300余件,部分石器的特征可与西方同期文化相比较。此外,遗址中还出土有属于中更新世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的动物化石40余种。大洞遗址是目前贵州省发现的最早的文化遗址,其文化遗物和原始生活遗迹保……[详细]
  白雨洞位于六盘水北盘江南侧,水盘东线五一桥右侧5公里处,为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的一部分。这是世界罕见的垂直竖井,深达560米,居世界第二。 竖井,顾名思义可想到深深的井状的坑洞。在洞穴学中,竖井即可利用一根绳子直接下降到洞底的坑洞,下降过程中拐弯是允许的。但是垂直竖井要求下降过程中一直能够看得见天空—,可想而知,这不能拐弯。 白雨洞不仅是中国最深的垂直竖井,而且在世界上位居第二。从井口到下垂428米深度段井筒垂直,单绳可直达该深度,……[详细]
  落水洞格所河经这里落入格所河峡谷,洞口高145米,宽50余米,自由出入可达300余米,被选为中国与法国联合出版的《中国滇黔辽洞穴考察》封面。洞内岩溶被水冲刷,如玉闪闪发光,洞口上方古树藤蔓倒挂在钟乳石上,似门如帘。进入50米左右,是几百平方米的洞中大厅,有可容纳百人的看台,下方是鬼斧神工的百亩岩溶钙化“良田”,景观奇特,可供开办各种洞内音乐演奏会。由此落下的水形成6公里的伏流,洪峰流量达1700立方/秒,为世界最大流量的伏流之一。……[详细]
  出水洞出水洞与落水洞之间的高差约400多米,洞口巨大,高约100多米,钟乳下垂,草木丛生;洞口内左侧有一钙化形成的旱瀑布,碧水深潭,凉气袭人,为不可多得的景观,洞内数百米有两级瀑布,下一级约15米,上一级约70余米,两级共计100余米,是极为罕见的自然奇观,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在旁有盘县最大的水电站——乌都河电站,其压力前池建设为贵州省之最。……[详细]
  脚踩洞脚踩洞,形如人的脚印,又叫冲-、天坑、天窗,是落水洞与出水洞之间唯一的见天窗口。口宽直径约100米左右,下口直径20余米,深200多米,四周悬崖陡壁,惊险奇特,天坑内长满各种热带天然植物,可听到吼声如雷的伏流之声。经探明,天坑内伏流有两个天然大厅,厅内各种钟乳倒挂,千奇百态,栩栩如生,景观非常漂亮,更奇的是大厅又与天窗侧另外两个竖洞相通,洞内还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娃娃鱼和其它透明鱼类,在国内实为罕见。……[详细]
  龙天佑总兵墓龙天佑总兵墓位于保基乡垤腊天桥。龙天佑(1644——1690),彝族,世袭土司,康熙十八年归附清朝廷,因征讨吴三桂有功赐总兵爵位,死后追封为光禄大夫左都督,享正一品官衔。其墓占地面积约180平方米,成圆形,清康熙三十年修建,座北向南,造型独特,主体部分为四柱三门二重檐牌楼式,正脊为平顶檐,墓碑通高3.6米,面宽5米,进深1.9米,正中楷书“皇清特授光禄大夫左都督正一品总兵官大柱国总兵显考龙公之墓”二十八字。其余四柱皆有对联,……[详细]
  陆家寨布依族村寨,以古朴建筑、纺织、靛染、刺绣、小桥流水、榕树人家为主要特色,至今保留有圆形石砌跳花台一个。村寨周围长有50余株古榕树,树龄在600多年以上,其中最大的一株胸径为10.5米,树冠覆盖面积1641平方米,形如巨伞,高20余米,根茎发达,盘根错节,树上生树,茎上缠藤,如巨蟒在树下盘卧;另一对夫妻榕,根连着根,叶茂根发,风风雨雨厮守几百年,是青年男女“私定终生,白头到老”的见证,也是村民拜祭山神,祈求风调雨顺,农闲纳凉,青年男……[详细]
  万亩红叶在格所河峡谷,有连绵成片的枫叶林,与古榕树群连为一体,在两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集中分布,是河谷中保存最完好的一片天然林,深秋时节,叶红似火,坐牛车,尽可品味“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古韵。也可沿峡谷10公里漂流,观峡谷绝壁,看遍野红叶。……[详细]
  -山-山在天桥附近一小山顶上,一块巨石如欲腾空飞跃的-,形象逼真,因此称之为-山。传说为平息龙天佑和康卫山的争斗,一老一小两位仙家,劝说半夜不能奏效,老仙家一生气,在龙、康中间跺脚(脚踩洞)离去,小仙惶惶不知所措,正要离去,不料雄鸡鸣叫,小仙现形。故有“怪事,懒-也想上天”的旅游宣传词条。……[详细]
  白雨竖井白雨竖井位于北盘江南侧,水盘东线五一桥右侧5公里处,为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的一部分。这是世界罕见的垂直竖井,深达560米,居世界第一。从井口到下垂424米深度段,井筒垂直,单绳可直达该深度,是世界上可以“坐井观天”的最深竖井。站在井旁,俯视“无底”深洞,无不感到惊惧万分,震人心魄。白雨竖井是一种特殊成因的垂直洞穴,这里地层平缓,地表水穿过上覆非碳酸盐岩地层,形成非饱和碳酸钙溶液沿裂隙溶蚀碳酸盐岩岩层,久而久之,将碳酸盐岩岩层溶蚀成……[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