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甘肃省 > 陇南市 > 西和县旅游

西和县景点介绍

  西和会议纪念馆位于西和县城南新区文化广场,占地面积27100平方米,布展面积1100平方米。纪念馆从“红军长征过境西和、西和党组织的创建、西和起义、西和会议、西和解放”五个方面生动地再现了党领导西和人民进行革命的光辉历史。西和会议纪念馆陈列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生动形象,是集教育、参观、互动为一体的现代展馆。是社会各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详细]
  八峰崖石窟位于陇南市西和县石峡镇高灯村。石窟凿建于距地面160米的一处长约60米,高4—15米的天然岩穴内,岩穴仅有一条依崖壁开凿的栈道与山梁相连。现存窟龛为唐代,各类泥塑造像70余身,壁画约50平方米,明、清碑刻5通。八峰崖石窟对于研究唐宋以来陇南地区民间雕塑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以及明清以来陇南地区佛教传播情况具有重要历史、艺术价值。2007年被陇南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11月8日,入选甘肃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象龟寺位于陇南市西和县兴隆镇马家庄,根据庙内“重建象龟寺序”记载,最近一次维修为民国二十三年(1934),建筑面积1764平方米,坐南朝北,一进三院,平面布局呈长方形。中轴线由北向南依次建有山门、前大殿、财神殿和菩萨殿,两侧配殿。共计单体建筑12座,寺内保存民国时期碑刻2通。象龟寺是西和县目前保存较完整的古建筑群,寺内建筑装饰繁复,特色鲜明,多以花卉、鸟兽、园林、山水雕刻为主,工艺精湛,凸显出当地工匠高超的建造技艺和审美情趣。2017年……[详细]
  宁家庄遗址位于陇南市西和县长道镇宁家庄,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350米,面积约1.75万平方米,主要有灰坑、灰层、窑址、房屋白灰地面,遗址上分布有大量红陶片,彩陶片和少量石器。初步判断,宁家庄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大型聚落中心,是研究西汉水流域聚落分布、区域类型、文化谱系的重要资料。2007年公布为市级保护单位。……[详细]
  栏桥遗址位于陇南市西和县蒿林乡栏桥村,大多被房屋覆压,遗址南北长约150米,东西宽约100米,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灰层、灰坑、墓葬等。从采集陶片特征分析,栏桥遗址属仰韶文化、寺洼文化聚落遗址。 该遗址1974年发现,1976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甘肃省文物工作队联合北京大学历史学考古专业师生和西和县文化馆对该遗址进行了科学发掘,发掘寺洼文化墓葬9座,出土陶、铜、石器200多件。栏桥遗址是研究西汉水中游聚落分布、文化谱……[详细]
  仇池国遗址位于西和县大桥镇仇池村。据《水经注》、《仇池碑记》(见《陇右金石录》)、《资治通鉴》记载:汉建安十六年(211),氐族杨氏以此为据点建立了前、后仇池国,国号“百顷”,经晋到隋六个朝代,灭于隋开皇元年(581),传世十八位,立3主,统治386年,南北朝时曾统辖陕、甘、川三省边境六郡十八县。仇池原名仇维山,因其上有池改称“仇池”,又名“百顷城”。该位于仇池山,其山为西北—东南走向,海拔1793米,其山四面陡绝,三面环水,壁立千仞,……[详细]
  西峪坪遗址位于西河县西峪镇上坪村。属齐家文化。面积约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2.5米,暴露有灰坑、墓葬等。采集有泥质红陶和夹砂红褐、灰、黑陶片,器表多饰绳纹、附加堆纹、方格纹、锥刺纹,器形有单、双耳高领大口罐、盆、鬲等。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齐家文化的内涵和发展演变有重要价值。……[详细]
  西和县博物馆位于西和县中山北路,成立于1997年,属县文化体育局管理的副科级事业单位,现有员工13名。藏有各级各类文物1749件,其中一级文物14件、二级文物63件、三级文物193件。该馆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展厅面积1200平方米,举办有“西和历史文物”等基本陈列。2011年向社会免费开放,年接待观众4万人次。馆长:鱼旺泉 联系电话:0939-6621751……[详细]
  西和县晚家霞湖水利风景区位于甘肃陇南市西和县境内,以晚家霞水库为依托。属于水库型水利风景区。该景区自然风光独特,碧绿的湖水与周边山体相互映衬,景区人文景观也独具特色,景区所在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华夏人文始祖伏羲就诞生在西和县仇池山伏羲崖。地方政府对该景区开发给予了高度重视,先后投资数百万元建设了环湖景观道路、旅游码头等旅游接待设施,是西和县倾力打造的“一湖两山”风景区之一。……[详细]
  观山西和县城东,一山由东南蜿蜒而来,峰回势转,巍然东峙。这里常年苍柏葱郁,景色清幽,风光秀美,这就是观山。观山之巅,地势开阔,在其最高处建有朝阳观。观山之巅,地势开阔,在其最高处建有朝阳观。朝阳观始建年代久远,清道光年间重建,建有三清殿、凌霄阁,阁高数丈,规模轩昂。尊奉的神祗有真武祖师、八仙、药王、三官等神。清同治二年(1863年),太平军将领曹灿章、赖云光合围西和城时,朝阳观建筑尽毁,仅留存古柏一株。民国元年(1912年)重修朝阳观,……[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