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 > 咸阳市 > 兴平市旅游

兴平市旅游必去景点

汉武帝茂陵
   茂陵是西汉武帝刘彻的陵墓。位于西安市西北40公里的兴平市城东北南位乡茂陵村。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41年)武帝刘彻在此建寿陵,公元前87年武帝死后葬于此。汉武帝刘彻是历史上可以和秦始皇相提并论的很有才略的封建帝王,他在位时,是汉帝国的鼎盛时期,他采用奖励农耕、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抗击匈奴的宏伟战略,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制的同时,在经济上实行煮盐、冶铁、运输和贸易的官营制度,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开展对外贸易;在军事上抗击匈奴,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牢固的控制了河西走廊,向南直抵海南,基本上形成了中华民族生存空间的格局,从而使汉帝国以统一、繁荣、强大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详细]
马嵬驿民俗文化体验园
   马嵬驿民俗文化村位于兴平马嵬办事处李家坡村,地处杨贵妃墓--黄山宫景区向西一公里处,依托黄山宫独特的历史资源顺势而建,将现代生活与历史文化完美结合,为马嵬构筑起一道美丽的风景线。马嵬驿故址在今陕西省兴平市西北二十三里,距离长安(今西安)百余里。相传马嵬本为东晋一武官名,因他在此筑城而命名地名。唐时马嵬驿是西行的第一驿站,民俗文化村建在原址范围内,这里的建筑古色古香,店铺林立,来到这里你会立刻被古文化的气息所感染,仿佛穿越到了一千多年前的唐朝。马嵬驿民俗文化村以古驿站文化为核心,集文化旅游、民俗文化展示、休闲体验、旅游观光为一体,主要包括驿站文化广场、民俗文化展示区、民族小吃文化街、垂钓区、家禽……[详细]
杨贵妃墓
   杨贵妃墓,位于兴平市西12.5公里的马嵬坡。杨贵妃,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后迁至蒲州永乐县(今山西芮城)。小名玉环。其父杨玄琰。玉环早年丧母,其叔父将其养大,她通晓音律,能歌善舞,原为唐玄宗李隆基十八子寿王李瑁妃。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武惠妃死。唐玄宗将其召入宫中,为女官。在初次见玄宗时穿道士服。故号太真。唐玄宗天宝四年(745)封为贵妃,受到玄宗宠爱,父、兄、姐妹皆因之显贵。堂兄杨国忠被封为宰相,操纵朝政,势倾天下,使唐政府政治腐败,国势渐微,唐天宝十五年(755)“安史之乱”爆发,叛军陷洛阳,破潼关,京师震动。玄宗带杨贵妃逃往四川。途经马嵬坡,以右彪武军大将军陈玄礼为首的随军将……[详细]
兴平博物馆
   兴平博物馆(文庙)位于兴平市县门街明代文庙内,占地面积3700平方米,1986年建立博物馆。馆内的文庙大成殿,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大殿坐北向南,东西长22.70米,南北宽18.35米。面阔五间,进深四间,歇山顶,琉璃筒瓦铺面。在古建形制及内部构造方面,保留了金、元时代的艺术特点,是我省文庙建筑保存较完整的一座,1992年被公布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兴平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1949件(组),其中二级文物4件,三级文物20件,一般及未定级文物1925件。大成殿前置放的隋代贺若谊碑,为国家级书法艺术名碑,碑阴为北宋徽宗御制大观圣作之碑,蔡京题额,碑文为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体楷书,两面碑……[详细]
兴平北塔
   北塔位于陕西省兴平市东城街道办事处北寺巷。原为清梵寺内建筑,塔建于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塔随寺名,初称清梵寺塔。梵清寺宋代改称保宁寺,塔亦遂称保宁寺塔。寺、塔历经唐、宋、明、清各代多次修葺。塔为砖结构,平面八角形,七层,残高38.6米,楼阁式。塔身每层南、北面辟券门或假券门,真假逐层上下相间。塔壁作仿木结构,以砖砌出角柱、阑额、菱角牙子。层间迭涩出檐,第一至三层檐下隐作斗拱。塔顶残毁。现存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立《重修保宁寺并建万寿宫碑》1通。碑文楷书,由谢天爵撰文,傅应旗书丹。碑文记载清梵寺于北宋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敕赐改额为保宁寺及募资补修大雄宝殿和创修万寿宫等事宜。……[详细]
清梵寺塔
   清梵寺塔 史载:东汉永平七年,汉明帝刘庄因夜梦金人,遣使西域拜求佛法。公元六十七年,汉使及印度二高僧摄摩腾、竺法兰以白马驮载佛经、佛像来东土,徒经陕西省兴平市时,两位高僧在此驻锡止步,为大众宣讲<佛说四十二章经>.大众受此法化,为纪念二位高僧及佛法东来,特建清梵寺以纪念.梵即指天竺. 寺内有南北双塔,原为清梵寺内建筑,塔建于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塔随寺名,初称清梵寺塔。梵清寺宋代改称保宁寺,塔亦遂称保宁寺塔。寺、塔历经唐、宋、明、清各代多次修葺。塔为砖结构,平面八角形,七层,残高38.6米,楼阁式。塔身每层南、北面辟券门或假券门,真假逐层上下相间。塔壁作仿木结构,以砖砌出角柱、阑额、……[详细]
兴平霍去病墓
   霍去病墓位于陕西省兴平县东北约15公里处。这一带共有汉帝陵五座,故此地称为五陵原,以茂陵规模最大。霍去病墓是西汉武帝茂陵的陪葬墓。 霍去病是西汉抗击匈奴的著名将领,18岁就率轻骑八百,进击匈奴,歼敌两千,-为“嫖姚校尉”。此后六次率领大军出击匈奴,击败匈奴主力,打开了通往西域的道路,以功受封为“大司马骠骑将军”、“冠军侯”。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病逝,年仅24岁。汉武帝因其早逝十分悲痛,下诏令陪葬茂陵。为了表彰霍去病河西大捷的赫赫战功,用天然石块将墓冢垒成祁连山的形状,象征霍去病生前驰骋鏖战的疆场。入葬时礼仪极其隆重,浩浩荡荡的军阵自都城长安一直布列至茂陵。 ……[详细]
兴平晏子墓
   兴平晏子墓兴平阜寨乡有个村子叫寨里。寨里南100米处,原来有座高6米,方园30米,占地约一亩的墓冢,叫晏子墓。当地人传说,这就是春秋末齐国大夫晏婴(字仲平)的墓冢。人们普遍称他叫晏子。这里的村民,祖辈传颂着“晏子使楚”的故事。人们对晏子不畏-,随机应变,从容自如地挫败了楚人和楚王挑起的事端,从而灭了敌国的威风,维护了齐国的尊严和凛然正气而格外尊崇。大概出于敬重晏子的缘故吧,村民们传说:“解放前夕,曾有人在晏子墓附近挖了一车乌金,父子四人砸块块卖掉抽大烟,结果招来灭门绝户的横祸。近十多年来也先后有三人在墓冢周围挖出大块黄金,不但没发财,反而家里灾祸接踵而来。这也许是巧合吧?而寨里人却这样解释:“……[详细]
兴平霍光墓
   兴平霍光墓霍光,字子孟,是霍去病的同父异母兄弟。汉武帝晚年,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受遗诏辅少主。”汉昭帝即位时才八岁,朝廷“政事壹决于光。”后来,霍光的外孙女又被召入宫,并册立为皇后(即孝昭上官皇后),霍光的地位更加显赫。昭帝死后,他又与朝廷群臣废掉即位的吕邑王刘贺,拥立皇曾孙刘询为帝。霍光是三朝元老,从政达二十年之久,地节二年(公元前68年)去世。汉宣帝亲临哀悼,为他举行了盛大的葬礼。在茂陵东边,“发三河卒穿复土”,为霍光修建了坟墓和祠堂。“置园邑三百家,长丞相守如旧法”。茂陵以东4000米,兴平市西吴乡陈阡村有今传霍光墓,墓前有清代陕西巡抚毕沅书写的碑石。墓冢底部长72米、宽64米、高1……[详细]
兴平金日磾墓
   兴平金日磾墓金日磾(公元前134年—公元前86年),字翁叔,系匈奴休屠王的太子。霍去病对匈奴战争取得节节胜利,匈奴奴隶主贵族内部出现严重分歧。匈奴昆邪王和休屠王共同约定投降汉军,但休屠王改变了主意。昆邪王杀了休屠王,率部分匈奴军队投降了西汉王朝。金日磾和他弟弟金伦、母亲瘀氏被西汉王朝收纳官府作为奴隶,饲养马匹。金日磾忠于职守,颇得汉武帝赏识,先后被任命为马监、侍中、驸马都尉、光禄大夫。汉武帝不因金日蟬是少数民族、又是反对过自己的匈奴首领之子而歧视、疏远他,j而是根据他的德行“贵重之”。金日磾在粉碎莽河罗刺杀汉武帝的阴谋活动中立了大功,被武帝封为侯。武帝死后,金日磾和霍光一起辅佐昭帝。金日殚死时……[详细]
兴平董仲舒墓
   兴平董仲舒墓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04年),广川(今河北景县西南广川镇)人,汉代哲学家,自幼攻读儒家典籍,景帝时为博士。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董仲舒建议汉武帝尊崇孔子的学说,汉武帝采纳了他的意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在中国封建社会长达两千多年的统治地位。在教育上,他主张立太学,设庠序;在人事制度方面,提出州郡举茂才孝廉,开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科举之先声。董仲舒在朝廷-后.家徙茂陵邑,年老时“去位归居”于此,后在茂陵邑家中去世。《太平寰宇记》卷二十七记载:“董仲舒在县(兴平)东北二十里。”今兴平市南位乡策村东南250米,茂.陵东北652米有一墓冢,当地群众称“次冢”,相传为……[详细]
兴平公孙弘墓
   兴平公孙弘墓公孙弘(公元前200年—前121年)字季,原籍苗川,家居薛县。年轻时当过狱吏,后因罪免职,家境贫寒,四处流浪。年近四十,方才学习“春秋杂说”。六十岁时,“以贤良征为博士”,后又任内史、御史大夫等重要官职。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公孙弘任丞相,以八十高龄死于任上。汉武帝对他评价很高,认为“汉兴以来,股肱在位,身行俭约,轻财重义,未有若公孙弘者也。”他虽“位在宰相封侯,而为布被脱粟之饭,奉禄以给故人宾客,无有所余,可谓减于制度.”公孙弘死后陪葬于茂陵东北约一里处。……[详细]
黄山宫
   黄山宫西距唐杨贵妃墓约1公里,为汉代第二个皇帝汉惠帝时期修建的道教胜地。宫内有相传唐明皇(李隆基)亲手栽植的“太上槐”及新石器遗址,又有唐明皇、杨贵妃等富有传奇色彩的历史传说,现为道、佛两教双栖之地。黄山宫地域广阔,岭高沟深,黄土裸露,附近有泉七眼,置身其中有被大自然拥抱之感。黄山宫的位置在地里上有着独特风水地望,北依莽山,南隔渭水遥对楼观,西帖大寺沟,东俯白家沟。道院正好处在一个半圆形的二级台塬上,放眼南望,碧野千倾。下瞰脚底,泉水叮咚,环顾四周,八百里秦川尽收眼底。黄山宫景区人文内涵丰富,自然风光优美。……[详细]
秦五女墓
   秦五女墓,位于兴平市东关外300米处,北临兴渝路,南距东堡子村250米,地势平坦。为我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秦五女墓原为五个墓冢,现存四冢,由东向西一字排开,最西部的第五冢,现无封土。据当地群众回忆,该冢1965年平整土地时被平掉。旧《兴平县志》载:“秦惠王欲图蜀,先以五女馈之,行至终南,为坠石所击死焉,后惠王怜之,迎葬于此”。秦王为了扩大疆土和势力,不惜以五位无辜美女作为牺牲品,为掩人耳目,将五女尸体运回秦地,葬此废丘。秦五女墓地理位置处兴平市区东关,其悠久的历史,凄美的传说故事耐人寻味。……[详细]
杨双山墓
   杨双山墓时代:清地点:兴平市桑镇桑镇小学内保护范围:墓冢边缘起南、北各延伸8米,东、西各延伸13米。建设控制地带:A区向东延伸11米,向西延伸30米,向南延伸30米,向北延伸8米。2008年,杨双山墓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全部兴平市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