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北省旅游

湖北省十大祠堂

1、米公祠 AAA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米公祠
  米公祠,原名米家庵,位于古樊城柜子城上,隔汉水与襄阳小北门相望。始建于元朝,明末毁于战火,现存全部建筑系清康熙至雍正年间重建。它是为纪念我国北宋时期杰出的书画大师米芾而修建的祠宇。米芾,字元章,号襄阳漫士、鹿门居士,人称米襄阳。生于一0五一年,卒于一一0七年。米芾擅诗文,工书画,精鉴赏,酷爱收藏,多才多艺,广通博贯,而其书画的成就尤为突出。其书法得王献之笔意,博取众长,不守陈规,自成“沉着痛快”的“刷字”艺术的新风貌,被誉为一代宗师,与苏轼、黄庭坚、蔡京并称为北宋四大书法家。其绘画,创制了“米氏云山”,应是绘画艺术史上的先河。米公祠由三部分建筑群体组成,中轴为主体建筑亭、拜殿、碑廊、宝晋斋、仰高堂,总占地面积为一万二千多平方米。殿堂里珍藏陈列有米芾及宋代大量的墨迹和石刻。拜殿、宝晋斋内悬挂的匾额、楹联琳琅满目,“颠不可及”、“妙不得笔”、“与孟鹿门号两襄阳书传千古,共苏黄蔡称四巨子颠压三人”等题词,是后人对米芾书法及人物性格的高度评价。中轴两侧为东、西石苑、苑内亭、台、榭廊高低错落,参差……[详细]
2、关羽祠 AAA
关羽祠
  荆州关羽祠是明代初年,荆州百姓为纪念关公,在卸甲山修建,后毁于日寇侵华战火。现经国家文物局和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复建的关羽祠,具有明清时期地方建筑风格,其文化内涵创造了全国多个“第一”被誉为天下第一关羽祠。明代初年,荆州百姓为纪念关公,在卸甲山修建关羽祠,以关公的忠、义、仁、勇精神,教育后人“读好书、说好话、行好事、作好人”相传,明代宰相之杰张居正的第三个儿子张懋修,曾在此读书考中状元。因而卸甲山自古享有地灵人杰之美誉。原卸甲山关羽祠,毁于日寇侵华战火。现经国家文物局和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复建的关羽祠,具有明清时期地方建筑风格,其文化内涵创造了全国多个“第一”被誉为天下第一关羽祠。是海内外华人祭拜关公的首选圣地,中外游客理想的观光胜境。地址:荆州市新南门内环南路76号(近区郢都路)类型:祠堂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电话:0716-8498199开放时间:7:30-18:00。门票信息:成人票27元。身高1.2米以下儿童和70岁以上老人凭证免票;学生凭证和身高1.2-1.4米的儿童半价。……[详细]
陡山吴氏祠
  在红安县城东北35公里的中和乡陡山村。为清代民居建筑。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同治十年(1871年)和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两次重修。为一组深3进、广5间的砖木结构建筑群,占地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410平方米。庭院间隔,廊庑相连,布局严谨,浑然一体。正面牌楼有巨匾“家承赐书”、“吴氏祠”。屋顶均建有龙头鱼尾式飞檐,檐角挂有大铜铃。门内右侧有一精致木楼为“观乐楼”,楼顶有彩画《八仙图》、《太极图》、《大禹耕田》、《文王访贤》、《群英会》、《渔樵耕读》等,题材广泛,造型生动,形象逼真。楼檐木雕《武汉三镇》,全长9米,画面雄伟壮观,气势非凡,且工艺精湛,立体感强。正殿两旁有数米长的《百鼠图》木雕,造型与雕刻工艺水平颇高超。祠内还有一些陶塑、石雕等。整组建筑家华,其中木雕艺术水平较高,是我国民间艺术的瑰宝。……[详细]
沔城诸葛武侯祠
  诸葛武侯祠,位于古城西门,建于汉建兴十二年,是后主刘禅为缅怀诸葛亮的功绩,降诏致祭,封诸葛亮为“忠武侯”,并令建祠于沔城,四时享祭。说沔城有个诸葛武侯祠,大家一定感到很疑惑吧!诸葛亮又不是沔城人,缘何有诸葛武侯祠在沔城呢?这里面确有一段动人的故事。汉献帝时,南阳有诸葛亮,才貌双全。前来提亲者络绎不绝,均被诸葛亮一一谢绝。襄阳城告老还乡的卢相国主动要将美貌女儿许配给他,也遭到同样拒绝。卢相国恼羞成怒,对诸葛亮一直怀恨在心。有一次,卢相国夏口探亲回襄阳,路经沔阳,与沔城名士黄承彦结识,得知黄的女儿长的奇丑,到了二十五岁,没人提余,卢相国计上心来,骗诸葛亮到沔城,在沔桌上心怀巨测地为其与黄承彦之女牵红线,并在当天将诸葛亮只身留宿黄家。是夜,黄承彦命了11人引诸葛亮下榻书房。当刚刚走近过道时,屋檐下竞然跳出两条斑毛大狗,步此牙裂口,狂吠不止,诸葛亮虽然半醉,这一惊,却把他吓得浑身流汗,狠狈不堪。正想回身,仆人赶上来,两手拦住狂叫的大狗,拍出狗尾,狗就动弹不得了。仆人向诸葛亮道歉说:“这是我家小姐……[详细]
隆中武侯祠
  隆中武侯祠始建于晋朝,位于襄阳市隆中风景区内。明初,荆南道观察使吴绶对隆中武侯祠进行了一次全面维修。清康熙三十八年,观察史蒋兴芑将武侯祠从东山洼里移建到东山梁上,即三顾堂的东侧,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隆中武侯祠为四进三院的层台建筑,各殿依山势逐次升高。祠堂正前方的台阶下有一块空地,两旁各有一尊石狮。西侧竖着一块碑,刻着历史学家谭其骧关于诸葛亮躬耕地的论断:“诸葛亮躬耕于南阳郡邓县之隆中,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北周省邓县,此后隆中遂属襄阳”。空地正中有一香炉,供游人拜祭之用。祠堂的墙体由青砖所筑,由于风雨的侵蚀,已露出斑驳之象,却更显古朴庄严。屋顶上飞檐翘角,显得气势非凡。“承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杜工部的这首诗,给成都武侯祠免费做了一千多年的“广告”。事实上,除了锦官城有祀奉诸葛亮的祠宇,隆中武侯祠同样历史悠久、雄伟壮观。据专家介绍,隆中武侯祠始建于晋朝。明初,荆南道观察使吴绶对隆中武侯祠进行了一次全面维修。清康熙三十八年,观察史蒋兴芑将武侯祠从东山洼里移建到东山梁上,即三顾堂……[详细]
昭勇祠
  昭勇祠(俗称吴王庙),位于富池口老街中段。三国吴黄武元年,东吴大将甘宁作战身亡,为纪其功,故庙食于此。然对其崇敬之高,祭享之盛莫过于宋朝。宋得天下后,追寻前代忠臣义士,对甘宁丰典厚礼。开宝五年(公元972年),宋太祖赵匡胤赐为褒国公;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神宗皇帝赐为褒国武吴公;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徽宗皇帝以王庙命为昭勇祠;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徽宗皇帝又赐甘宁为武惠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高宗皇帝又赐以武惠昭毅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高宗皇帝又赐以昭毅武惠吴显王;绍兴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高宗皇帝再赐以昭毅武惠遗爱吴显王。昭勇祠面向长江中之黄龙洲卷雪楼;近门建花台与祠殿相对。神祠有前殿、后殿、两厢及旌教祠,并设酒务所与酒官廨,是“江上之最大神祠”。前殿供祀甘宁像、甘宁夫人顺佑夫人及二子绍威侯、绍吴侯和女儿柔懿夫人像。后殿复有甘宁与夫人偶坐塑雕,两厢祀有其他神像。其时,往昭勇祠祝祭者,夜以继日。尤其是每年农历的三月三日,人们运用抛彩球、跑竹马、舞蚌……[详细]
辛亥首义烈士祠
  辛亥首义烈士祠(武昌紫阳路127号,1911年11月湖北军政府为纪念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等烈士所建。原建筑已毁,现仅存牌坊。)辛亥首义烈土祠位于武昌紫阳路北侧127号,与路南的紫阳公园相对,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此祠原为明代楚王宫的遗址。清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在此建“万寿行宫”。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绘制的《湖北省城内外街道总图》标示为“皇殿”。民国初年,一度作辛亥革命烈士遗孤教养所,并供有彭、刘、杨等烈士牌位。1936年前后,由辛亥首义志土喻育之主持修建辛亥首义烈士祠,主体建筑为牌楼和草堂。牌楼为水泥结构,三门双层飞檐,额书“辛亥首义烈士祠”七个大字,今仍完好。享堂供奉烈士牌位,今已不存。院内建有中国-革命委员会湖北省委元会等单位的办公楼等。孙武墓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伏虎山辛亥首义烈士公墓内,与吴兆麟墓比肩居于同一墓地。孙武于1939年11月10日病逝于北京史家胡同二十二号。灵枢先存于北京嘉兴寺,两年后浅葬北京拈花寺菜园。1957年,在-协助下迁葬北京东郊人民公墓。六……[详细]
严家祠堂
  严家祠堂位于咸丰县城西北40公里的尖山乡大水坪村,总建筑面积736平方米。严家祠堂是由当地的严姓族人集资修建,于清朝光绪元年(1875年)伐木兴工,光绪三年建成。严家祠堂是一栋砖木结构的四合院,主体分门厅、亭院、正堂三大部分。门厅高6米,木柱木枋,四列二十柱无斗拱。三间穿堂,内外12扇镂空凋花大门,古朴典雅。过门厅是边长爲12.8米正方形天井,正中有由八块石闆构成长六棱形的放生池,外壁刻有王士晋编宗规十六条,四边精凋云纹。池的上方0.7米处斜置石凋艺术珍品——盘龙石,长2.6米,宽2.06米,石上镂空镌刻三龙抢宝、鲤鱼跳龙门图。正厅长17米,宽12.2米,高8米,面积21.24平方米,四列三间二十四柱二十二骑,中间两列五柱六骑,两边两列七柱五骑,柱径0.55米。正厅中并排设三座供奉0牌位的木质神龛。正中一座神龛前两龛柱镂空各凋一条木龙,可上下活动绕柱而上,栩栩如生。正厅外正中相连建有一飞檐翘角高耸的亭阁,阁高10.7米,长宽各7米。亭中有长梯可达亭顶登高远眺。亭下两柱基是上等青石凋刻公母……[详细]
甘氏宗祠
  甘氏宗祠位于竹溪县中峰镇甘家岭村。始建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为纪念康熙年间鄂陕地方中左守备甘继芳为国捐躯事迹而建。干隆十三年至十九年(1748~1754年),扩建了正殿、后殿。光绪十四至十五年(1888~1889年)扩建了厢房、伙房、围墙、操场、大门楼。甘氏宗祠为砖木结构,合院式建筑,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由正殿、后殿、厢房、伙房、围墙、大门楼组成,正门东侧有1914年修筑的官厅。主体建筑均面阔五间,21.2米,分别进深6.8米,7.26米,单檐硬山灰瓦顶,穿斗式构架,后堂壁开扇,前有檐廊,屋面用小青瓦。正殿前檐大门上方镶嵌石制匾甘宗祠3字,石门框上部做成混枭形,上置石质平过梁。大门两侧置圆形抱鼓石,上有纹饰。地面铺青石板,墙面有少量壁画和彩绘。甘氏宗祠是鄂西北规模较大的民间宗祠建筑,对研究清代宗祠建筑、清代早期旌表制度和地域宗法制度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其建筑、彩画、泥塑、石雕、砖雕、木雕做工精美、内涵丰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详细]
铁鞭古祠
  铁鞭古祠位于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后港镇铁鞭村七组,荆门市文物保护单位,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其古建共三处,最北为道观建筑,共一栋三间,南北排列,最北为正殿,宽9米,纵7.8米,内中部四柱撑梁,梁为三层抬梁,东、西、北三面墙体上嵌柱,墙角各有一柱,墙面上三柱。正殿北设供台,内奉道教神君,殿中为一供桌上有铁鞭、铁鞋等早期遗物。中殿为中心四柱顶一0为近年仿早期修建。外殿分东西排列三间,与正殿同宽。进祠门为拱门,门上嵌书“铁鞭古祠”、“嘉庆五年庚申岁重建”。祠正门外15米为一正六边形香塔,第二层南、北开窗进香。塔南侧为一四层阶式影壁建筑,对塔呈环抱状,北侧书“三仙亭”字样。该古祠是东汉时期当地群众为纪念三位忠义殉节的铁匠而建。在古祠大门左侧墙中石匾上,有咸丰十一年(1986年)维修铁鞭古祠镌刻的碑文。碑文记载:“相传汉季兄弟三人结桃园之义,尽乱世之节,黎庶吊悯,塑像祀焉。”印证了铁鞭古祠的传说。据考该祠始建于东汉,历经兴废于清嘉庆年间重建。……[详细]


全部湖北省景点>>>

全部湖北省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