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东省旅游

山东省十大祠堂

姜氏祠堂
  姜氏祠堂座落于昌邑城里南隅十字街南巷一号,解放路中段路西。现有正厅五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南大门一间及东西耳房各两间。西院北屋五间,南屋五间连大门一间。占地面积约九百平方米。祠堂建筑全部为砖木结构,青瓦覆顶,脊饰吻兽。正厅前出廊檐,明柱六支,每柱头梁端篆刻自东向西分别为“福、营、邱、分、派、寿”六字。大门十柱落地,门枕为精雕石鼓。1986年确立为昌邑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政府拨款,将其修缮一新,署文物管理所。据史书记载,“姜氏受姓于姜水,著于营丘,大于齐之桓景,而后繁衍于滨海诸郡”。昌邑一派则于宋末靖康年间(1127-1128)由宁海(今牟平)彤岭迁来,始祖为喜公,传六世后无考。一世祖为文庆公,于元代自黄县迁来。经六百余年繁衍,现已成为昌邑望族。姜氏名人辈出,远者史书有载,此不再赘,近者于明正统年间(1436-1449)五世祖瑄公、嘉靖年间(1522-1566)八世祖民望公均为御医。六世祖镗公官为南直隶凤阳府通判。自清康熙始,姜氏一族更显赫一朝,十一世士祯公,后入旗籍改李姓,官至江……[详细]
武训纪念馆
  武训纪念馆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千古奇丐”武训先生的墓地,是武训及武训精神的主要纪念地。始建于1903年,1937年由时任山东教育厅长何思远拨款重修,建筑、文物保存完好。每年11月份举办武训义学文化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主要景点有武训祠、武训墓、武训陈列室、武训碑廊、武训魂、高歌台、武训义学堂等几部分。武训祠是武训墓园的主体建筑。进校门后,是一条百余米长的校内甬道直达武训祠。武训祠是1937年,由当时山东教育厅长何思源先生拨款修建的。武训祠位于冠县柳林镇。武训(公元1838-1896年),冠县柳林镇武庄贫苦农民,自幼贫寒,因不识字受尽欺凌,遂立志不娶妻,不生子,不置家,“修个义学为贫寒”。自20岁起,他打短工,拾破烂,沿街乞讨,且走且歌。经过30年艰苦绝伦的努力,终于买地200余亩,积钱2000余吊,在柳林建起了自己的第一所义学“崇贤义塾”。这一绝世奇行轰动朝野,千古奇丐武训誉满天下,受到清廷褒奖并“宣付国史馆立传”。武训功成名就,但其志不改,继续行乞兴学,在有生之年又修馆陶县杨二庄……[详细]
3、武氏祠 AAA
武氏祠
  武氏祠为汉代祠堂和墓地,位于嘉祥县纸纺镇武宅山村北,始建于东汉桓、灵时期,是我市最早的建筑物,全石结构,石刻画像,内容丰富,雕制精巧,是我国保存完整的汉代石刻艺术珍品。现存石阙、石狮各一对,石碑两块,祠堂石刻构件四组40余石。石阙和石狮系墓道的设施,对阙对称,间距4.15米,由基座、阙身、栌斗、阙顶组成。重檐平伸,顶刻四坡瓦垄,傍依单檐子阙,通高4.30米,基座各宽2.58米,厚1.4米,通体刻画像及花边纹饰。两阙身正面有建和元年(公元147年)题铭90余字,记有立阙人武始公暨弟绥宗、景兴、开明及营造工匠姓名。一对石狮相对立于阙前两侧,高1.24米,长1.45米,巨口膛目,昂首顾盼,浑朴端庄,形态生动。武梁祠为单间歇山式,现存6石,即“武梁祠画像”3石,“祥瑞图”2石,“武家林”断石柱1石。祠内遍刻画像,东西中三壁上部,罗列40余则历史故事,有从伏羲至夏商古代帝王,有蔺相如、专诸、荆轲等忠臣义士,有闵子骞、老莱子、丁兰、梁高行等孝子贤妇;三壁下部为祠主的车马出行、家居庖厨等画像。东西壁山……[详细]
4、姜太公祠 AA
姜太公祠
  姜太公祠位于临淄城区,1993年以姜太公衣冠冢为依托而建,总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太公祠是一组中国传统的中轴对称、殿堂庙宇建筑。周文王访贤遇到姜太公,遂请回拜为太师,尊称太公望。周武王继位又尊称师尚父。姜太公辅佐周王朝灭掉殷商,以首功被分封到了齐国。太公治理齐国,采取“因俗简礼和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等政策,注重农、工、商并举,大力发展生产,齐国很快强大起来。其后姜太公又辅佐周公平定纣的儿子武庚的叛乱,为赏太公二次安周之功,周成王赋予姜太公“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的专伐大权,成为海岱之间联袂而往朝的大国。姜太公死后按周礼返周而葬,齐人思念太公恩德,葬衣冠于此,从主殿穿堂而过,便是太公衣冠冢,表达了齐地人民对姜太公这位齐国的开创者,齐文化奠基人的怀念和敬仰,墓前石坊横眉上的”周师齐祖”更是高度概括了姜太公一生的丰功伟业。……[详细]
李满碧霞祠
  宁津碧霞祠又叫李满碧霞祠,位于宁津县城北13公里、大柳镇镇政府驻地北3公里处。由于历史的原因碧霞祠遭到破坏,1992年在各方的努力下得以重建。目前,它的主要建筑包括山门、钟楼、鼓楼、碧霞祠正殿,正殿东面为普照寺,正殿后面为玉皇阁。随着古庙的重建,每年农历四月十五、九月十五前后的古庙会也兴盛起来。李满古庙会期间,南到济南、泰安,北至沧州、河间及京津地区,东至乐陵、北镇,西到东光、衡水等地的富商巨贾、小商小贩,各色人等一应俱全,人山人海,车水马龙,日到会人数近十万人。据有关资料记载,宁津碧霞祠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始建于唐朝,古称天仙圣母殿,曾于清朝乾隆四十年重修,改名为碧霞祠,并沿用至今。后经清朝光绪十六年扩建,成为华北平原上一处非常精美的古建筑群。当时它的主要建筑包括山门、钟楼、鼓楼,碧霞祠正殿、东西配殿,正殿后面为玉皇阁,玉皇阁东面为阎王殿,西面为白衣观,山门西面有镇武庙。说起当时的古庙会香火,更是当地一景:沧州、德州等地的官员和黎民百姓,每年庙会必来朝拜上香,并有“不去天津卫,也赶李满会……[详细]
滨州范公祠
  范公祠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的享堂,地处长山城南、孝妇河畔的河南村,濒临河水,古木参天,建筑清新幽雅。据《长山县志》记载,该祠始建于宋治平二年(1065),系邑人知县韩泽倡议并主持修建,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此间历经朝代更替,时坏时修,最后一次重修是在清道光三十年(1851),距今也已140多年。范公祠坐北面南,分前后两院,前院为大殿,后院为享殿。大殿采用歇山式建筑,灰砖青瓦,斗拱飞檐,殿内塑有范公座像。大殿前东西两侧,各植银杏一株,高达10丈。院内还有古槐3株,其中一株树老干空,老干内又生出一株新槐,枝叶繁茂,蔚为奇观,人称“怀中抱子”。享殿雕梁画栋,茂林修竹,清静幽雅,殿下有匾额两块,一为“长白书院”,一为“菜根味舍”。范公祠历经沧桑,阅900余年,被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范公祠于1984年被公布为邹平县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邹政发【1984】10号文件),于2004年被公布为滨州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滨政发【2004】3号文件)。……[详细]
泰山碧霞祠
  碧霞祠是道教著名女神碧霞元君的祖庭,位于泰山极顶之南,天街东首,北依大观峰(即唐摩崖),东靠驻跸亭,西连振衣岗,南临宝藏岭。系元君上庙,为泰山最大的高山古建筑群,宋大中祥符年间创建,金碧辉煌,俨然天上宫阙。祠为二进院落,以照壁、金藏库、南神门、大山门、香亭、大殿为中轴线,两侧为东西神门、钟鼓楼、东西御碑亭、东西配殿。祠以山门为界,分内外两院,内院正殿供奉碧霞元君铜像,铜瓦覆顶,东西配殿分别祀眼光奶奶和送子娘娘,铁瓦覆盖。殿前有香亭、铜铸千斤鼎、万岁楼和乾隆御碑亭,错落有致,熠熠生辉,是一组高山建筑中的杰作。看点整组建筑巍峨严整,气势恢宏,远处眺望,白云缭绕,金碧辉煌,宛若天上宫阙。位于岱顶,是泰山女神碧霞元君祠宇,始建于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重修后改今名。交通由岱顶天街行至最东处即到。1983年,泰山碧霞祠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二十一处重点道教宫观之一。1985年,这座千年古观重新交由道教组织管理,作为宗教活动场所开放。用时参考1小时交通【外部交通】1……[详细]
梁水镇范公祠
  范公祠位于聊城市东昌府区梁水镇内梁水镇村,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范公祠是1941年4月聊城军民纪念为抗战捐躯的范筑先及抗战将士而建,原建筑面积为4899平方米,有正门、大殿、二殿、东西厢房、纪念塔等建筑,现仅存正门及纪念塔。正门宽2.24米,高2.95米,左侧门墙内镶有聊城县革命委员会立的范公祠保护标志碑,门前左侧立有东昌府区人民政府保护标志碑。纪念塔高15米,耸立于山门后,庄严肃穆,为四重檐六棱形砖塔,正面刻有“山东省第六区抗战先烈纪念塔”字样,塔身有蒋介石题写的“精神不死”、林森题写的“忠烈光荣”、李树春题写的“光前裕后”、齐子修题写的“杀身成仁”、王金祥题写的“浩气长存”等名人题词和石匾多方。纪念塔北面20米左右地下埋有一通纪念范筑先将军壮烈殉国的石碑。塔后原是范公祠正殿,殿内正中安放范筑先将军戎装塑像,两侧墙壁上绘有抗战壁画多幅。正殿前有石碑两通,一为范筑先将军传略碑,一为创修范公祠纪念塔记事碑。正殿前还有东西厢房各三间,室内墙壁上嵌有刻载抗战烈士……[详细]
滕州张氏祠堂
  滕州张氏祠堂位于滕州市大坞镇大坞村。年代为。2006年12月7日,滕州张氏祠堂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据《古滕张氏族谱》记载,张氏祠堂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乾隆十三年(1748年)竣工。坐北朝南,总占地面积1440平方米。张氏堂祠建筑规模宏大,结构严谨,内外院落,既珠联璧合,又独立成章,是北方典型的四合院封闭式建筑风格。以正门、正厅为中心的南北轴线上,前后为两进院落。大门外两侧为大方砖砌八字墙,一对石狮拱卫。内院由方砖铺地,东西两厅各三间,为卷棚屋盖,后有高大雄伟的堂厅,厅堂房屋均为硬山起脊,灰色小瓦覆顶。堂厅是主厅,张氏祖先的牌位按支系和辈分分别摆放在堂厅和东西厅内。张氏祠堂是大坞张氏族人祭祖的场所,北方人也称为家庙,张氏族人每年农历的二月十二日祭祖,俗称丁祭,要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按照传统的仪式,要在族内选取一位辈分较长、威信较高的长者在前面当司仪喝礼,下面跪着参加祭祖者,多是各支系的头面人物,参加者穿着整洁、按辈分排列,认真祭拜。据山东省文物普查资料记载,……[详细]
淄博颜文姜祠(灵泉庙)
  颜文姜祠,又名灵泉庙、顺德夫人祠,俗称大庙,位于博山城郊西南境内凤凰山南麓。颜文姜祠至今已有一千四百余年的历史。当地相传:齐地孝妇颜文姜,孝侍公婆,远汲山泉,不间寒暑,感动神明,泉出于室内汇流成河。文姜殁,在其地草庙为神,后人于北周时在此建庙,即颜文姜祠。据元代《齐乘》记载:颜文姜祠,后周建(公元557-581年)建,唐朝天宝五年(公元764年)更建。到标榜以孝治天下的宋代,更有人将颜文姜附会为复圣颜回的后代,于是灵迹远播,香火日盛。熙宁八年宋神宗敕封颜姜“顺德夫人”,赐灵泉庙为额,对祠庙进行扩建,以后历代均有重修,现存建筑为典型明清风格。全祠南北长64米,东西宽61米,建筑面积1324平方米。该祠墙阙严整,内有山门、香亭、正殿、东西配庑、寝殿、爷娘殿、公婆殿等共七十三间,其中主体建筑三十四间。山门、香亭、正殿、寝殿、灵泉坐落在一条中轴线上,整个建筑物布成四个院落,前后两进,左右对称,形成一组完整的建筑群。山门,坐北朝南,面阔3间11米,进深1间6米。歇山顶,单檐琉璃瓦,前后均有斗拱,门……[详细]


全部山东省景点>>>

全部山东省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