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河源市 > 龙川县旅游

龙川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介绍

  黄居仁(1904—1928),出生在广东省龙川县铁场洋贝村,广东早期青年运动杰出领导人之一。大革命时期与阮啸仙、刘尔崧一起,被誉为“东江三杰”。1920年,黄居仁就读于龙川县立中学(今龙川一中)。1922年考入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专科学校。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3月转为中国0党员,任共青团广州地委书记兼组织部部长。1926年先后任共青团广东区委组织部部长,代理书记,0广东区委青年运动委员会书记、-中央农民部特派员等职。1927年任共青团广东区委书记,同年8月任0汕头市委书记。其间接应-率领的南昌起义军入汕,参与建立“潮汕七日红”政权。后任0广东省委特派员、巡视员等职。同年……[详细]
  龙川县革命烈士陵园位于龙川县老隆镇铁场坑。龙川地处东、韩江上游,革命斗争历史悠久。早在大革命时期,龙川邑人受“五四”--影响,为寻求革命真理,或远洋勤工俭学,或在穗参加“宣讲员养成所”学习,学习并传播马克思主义革命思想。1925年,随二次东征抵龙川的共产党人黄觉群等人,在家乡建立了党组织,成立县农民协会、总工会、共青团等革命群团组织,积极开展工农运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龙川党组织奉上级党组织指示,成立了苏维埃政府,开展系列的工农武装斗争,领导苏区军民与国民党当局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广东省委派麦文到龙川重建党组织,在重建的中共组织领导下,利用合法名义创办《龙川日报》,举办“青年……[详细]
  南粤庵——龙川游击武装活动旧址位于龙川县铁场镇茅輋村南粤庵。1939年夏,茅輋村建立党支部,书记曾开明,曾观月、曾毅夫分别任组织委员、宣传委员。他们以茅前小学为党组织活动据点,并以“小学教员”公开合法身份,从事地下党的活动。抗战时期,党支部组织抗日先锋队,编印“茅锋”期刊、出墙报、演话剧、唱革命歌曲,积极宣传抗日。1941年至1942年春,先后在茅輋村的南粤庵和曾开明家中分别举办了3期党员学习培训班,学习毛泽东的《当前形势和任务》《论持久战》《党的统一战线政策》等文章和《中国共产党章程》以及“慕尼黑条约”等。1947年8月,河东分工委张其初奉上级指示来到茅輋村,收编“维护社”,在张其初的领导下……[详细]
  中共后东特委、省委交通站旧址位于龙川县老隆镇水贝村黄氏大宗祠。1941年2月,中共东江后方特别委员会(史称“后东特委”)在老隆水贝村一合面屋成立,书记梁威林,下辖中共紫金、五华、河源、龙川、和平、新丰县委及连平县工委党组织,党员1100多人。后来,党组织还发展到兴宁、惠阳等边境地区,辖区人口170万。是年冬,中共地下党员黄用舒(国民党老隆区区长,水贝村人)为解决党组织活动经费和人员给养,以振兴家乡工业名义,带头捐资筹款,在村上的“黄氏大宗祠”内办起了星光染织厂。以染织厂的公开合法身份作掩护,开展革命活动。该厂既是后东特委机关又是中共粤北省委驻老隆交通总站的掩蔽点(站长蓝训才兼染织厂经理)。黄氏……[详细]
  中共五(华)兴(宁)龙(川)临委旧址位于龙川县霍山风景区大乙岩。1928年春,五华、兴宁、龙川的中共组织,执行东江特委指示,组织举行了“年关暴-动-”。3月27日兴宁党组织的刘光夏、蓝胜青率广东工农革命军第十二团进攻下堡民团失利后,经叶塘并得龙川铁场桥头一带农民的支援,退守霍山。与此同时,五华及龙川鹤市暴-动-失败后的部分农军和党员骨干,亦陆续会合于霍山。国民党当局探悉后,便于4月3日纠集五兴龙三县地方武装1000余人,合力“会剿”霍山。为摆脱困境、统一指挥,成立中共五兴龙县临时委员会,推举叶卓(龙川人)为书记,刘光夏、蓝胜青、古清海(五华人)为委员。随即县临委作出决定,由刘光夏、蓝胜青率十二……[详细]
  香港文化名人大营救指挥部旧址即福建会馆,位于龙川县老隆镇华新居委会华新路39号。建于清代的福建会馆,坐东南向西北。为清代在龙川县的闽籍商人投资兴建的同乡会会址。三进院落式布局,灰沙夯墙,硬山顶,灰瓦屋面,灰沙地面。面宽15米,深38米,建筑面积570平方米。大门前檐二石柱,青麻石质门框、门槛、门礅,木门页。中厅抬梁式结构屋架,十五架。上厅前部有轩廊和石柱。会馆建筑设计精巧,雕刻精美,古色古香。福建会馆位于龙川县老隆镇华新路39号,建于清代,为闽籍商人同乡会会址。土木结构,三进院落式布局,总面宽15米,总进深38米,建筑占地面积570平方米。2011年龙川县委、县政府为打造红色旅游,投入600多……[详细]
  龙川县农民军总部旧址位于龙川县佗城镇百岁街朱家祠。1926年5月中旬,龙川县农民协会成立后。为适应农会斗争需要,6月初在县城朱家祠成立县农民自卫军总队,以保卫县城各革命团体,保护“二五”减租的顺利进行。广州农讲所毕业的龙川籍学员黄自强任总队长,队员由各区、乡农协选调80余名青年农民组成,后发展到400余人。经培训后的县农军总队,分赴各区乡为组织农民武装斗争打下基础,为保卫农会政权和维护社会秩序起了积极作用。县农军总队队部设在县城朱家祠。该宗祠建于清代,为三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建筑为硬山顶,面积300平方米左右,今基本保存完好。2011年,县政府投入专项资金进行了维护修缮。1986年9月3日被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