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祠堂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祠堂篇

赵南星祠堂
  赵南星祠堂位于城关镇东关村赵家街,原名赵氏宗祠,后为纪念吏部尚书赵南星而改称今名。始建于明洪武末年,原系平顶建筑,清嘉庆元年改建为硬山布瓦顶。有正殿三间,正门过厅一间,门西侧各有耳房一间,正殿和门楼两侧有砖砌高墙相连,中间成长方形小院。一九八二年石家庄地区文化局曾拨专款修缮。现在高邑县城还保留着赵南星的祠堂,高邑有条路被命名为“南星路”,以纪念这位高邑名人。赵南星祠堂,又称赵忠毅公祠堂,属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清嘉靖年重修。祠堂原称赵氏宗祠,1981年,高邑县人民政府将祠堂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为纪念明代政治家、文学家赵南星改称赵南星祠堂。现存的赵南星祠堂是清代建筑,坐…[详细]
董家祠堂
  董家梁祠堂位于恩阳区司城办事处董家梁,距今时间100余年,是研究古代孝道文化的实物见证。初到董家祠堂,乍一看并不觉得这是一个有100多年历史的建筑,只有两侧房檐上斑驳的雕花能证明它经历了多年的风雨。正面青砖砌墙,墙上四扇窗户装上了几块玻璃和钢棍,大门两旁的两盏灯笼颜色鲜艳……董家祠堂是个小四合院,院中间有一个小天井,天井正中是一个甬道,甬道两旁的两个花台上肆意地生长着一些植物。甬道前方的正堂墙上,挂着10块牌位,牌位上方挂着三块匾牌,上 书“积厚流光”等文字。正堂的墙面,被白色涂料粉刷过,上方的横梁、檩子上绘着彩色的花草鸟兽,只不过颜色已经很淡了。正堂里的地面干干净净,一角放置着蒸笼、木桌等物…[详细]
大孔祠堂
  大孔祠堂是孔华清为家乡族人所修的宗祠,也是江淮晚清时期的一组较为完整的宗族公共祠社建筑,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上世纪80年代初,该祠堂被合肥市政府命名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又被命名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整个祠堂坐北朝南,为砖木结构,所用木材粗大厚重,显得古朴大方。祠内原有建房60多间,结构为典型的清代古建筑,青砖红墙筒子瓦,雕梁画栋,清一色苏式油彩绘画。其建筑布局特点为主次分明左右对称的院落,分为门楼、藏书楼、祠堂、两侧厢房。藏书楼为全木结构,高约30米,上下两层各三间,其造型与山东曲阜孔庙的大成殿相似,雄伟壮观。该祠堂为整个合肥地区难得一见的具有浑厚北方风味的建筑,蕴涵着丰富的历史、…[详细]
戴村上房、中房祠堂
  戴村上房、中房祠堂 名口镇戴村曾是古老的乐安县旧县址。历史悠久,古有“银麓朝云,洎口秋月,葛峰远峰,单埠翠屏,石痕仙迹,瑶渡禅祠,东楼琴调,西塾书声”等自然人文景观,凸显出戴村的山青水秀,风景优美。 上房祠堂坐落在中上村,坐北朝南,分上、中、下三堂,顶楼分一楼、二楼、三楼,前堂与中堂之间的两旁长廊雕刻麒龙盘柱,各种精细古雕显得十分壮丽,中堂的建筑更是别出心裁,屋柱都是采用香樟木、香檀木、株木、楠木上等材料所建,柱大无比,实为气派,香樟木大梁两人都无法合围。后堂天井四周石柱和石碑雕刻精细,条理清晰,各种图案微妙微肖。祠堂整体建设,工程浩大,造型精美,气势宏伟。厅内浮雕满堂,栩栩如生。…[详细]
上海李鸿章祠堂
  李公祠(李鸿章祠堂)隐身在百年名校复旦中学内,穿过学校的操场便望见了李公祠--一栋檐角飞翘的典型中式建筑。高耸的屋脊上雕塑着龙的图案,还有“万代公候”4个大字。门前是宽敞高大的廊檐,抬头望去,只见4大块金漆雕花拱板上,龙凤呈祥、刀马人物、喜鹊登梅、苍松雄鹰等画面栩栩如生,映衬得整个外廊金碧辉煌。建筑的南北两面都是高大的花格木窗,通透明净。室内地面铺着苏州出产的“金砖”,高大的柱子把人们的眼光自然引向穹顶。这幢建于清末的珍贵建筑70%的结构已经严重受损。整幢祠堂明显倾斜,屋内的屋脊脱节,木柱腐烂,摇摇欲坠。复旦中学在市文管委、区教育局等各方的支持和配合下,开始了为期7个月的全面而谨慎的“大手术”…[详细]
下杭路曾氏祠堂
  下杭路曾氏祠堂位于福州市台江区下杭路196号,该地原为王莲莲丈夫郑诚家族所有,后售予清末民国福州第一大纸行老板曾文乾。曾购房后由其堂弟曾文敏督工建造曾氏祠堂,为福州较有代表性的家祠建筑之一,后被攀附为曾巩后裔祠堂。该曾氏家族,原是从长乐感恩村迁来。祠堂建于民国14年(1925年)。坐北向南,原有两进,首进临街为商行形式,以供出租。二进为祠堂正座,依次有门厅、回廊、祠厅,祠厅面阔三间,进深七柱,穿斗式木构架,周围用封火山墙。大木架横梁跨度大,石柱题刻楹联多处。门墙上有“南丰衍派”、“出孝”、“入娣”等横额石匾。保存较好。沿街建筑东侧另有一侧落,首进为一专祠。曾文乾乐善好施,办了“纸帮救火会”附设…[详细]
兰村祠堂
  泸溪县兰村的祠堂,像一颗颗明珠散落在乡间的绿野上。它们虽地处湘西少数民族地区,仍体现了湖湘建筑的特征,同时又具有湘西地区的特点。 兰村的祠堂都是砖木结构建筑,青砖墙体四面围绕,其内为木结构屋架。 高耸的青砖围墙,将外界的杂乱尘世阻隔在外,更增添了几分家族祠堂的庄重气氛。两侧的封火山墙处理也很有湘西的地方特色。正门入口的立面也十分讲究。门洞外用灰浆砌筑门套,大门上方两侧的墙体上有铁壁虎一对,做成避邪图案或宝瓶、花瓣等形状。这些构件都表达着劳动人民对家族的尊重,对这片故土的热爱。 祠堂内部布局上,稍微讲究的祠堂入口处为亭阁木构建筑,等级差一点的则为门廊。中间为开敞天井,后部为议事和祭祖用的大…[详细]
大庄苏家祠堂
  大庄苏家祠堂:大庄苏家祠堂,坐落于大庄镇大庄街正中,座向向东,背靠犀牛山,面临沙甸河。它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1694年),建筑完工时,有正厅房屋三间、厢房十二间、面房六间(含戏台)、耳房二十四间,三方是走马转角楼,正中大院心种金桂、银桂、柏枝、紫竹等。大殿格子门镂雕三层花草,戏台墙上有“水漫金山”画和苏家氏谱,四小天井及大院井地面都有六角方砖,大门口有两个石尊、两棵槐树,大门上有清同治皇帝赐给苏斯洋的“义勇巴图鲁”匾一块(现存双柏县文化馆),大院四周墙壁有花木鸟兽、山水人物等惟妙惟肖的墙画,建筑还含有石桅杆、仙鹤湖、照壁(高六米长十二米)几部分,可谓冠冕堂皇、气势恢宏。后来,因部分建筑毁于火灾…[详细]
新蔡宋氏祠堂
  祭祀场所。宋氏祠堂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后焚于兵。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重建,嘉庆十六年(1811年)重修。宋氏祠堂由大门、石旗杆、卧隐堂、南厢房、迎晖堂、含元楼等建筑组成,占地面积1000余平方米,祠堂座西朝东,主体建筑“迎辉堂”座西朝东,为宋氏祠堂祭祖之地。篛单檐硬山式、一斗三拱重梁砖木结构建筑,面阔五间,长18.5米,宽10米,高12米,走廊宽1.1米,墙厚0.45米,当心间3.96米,梢间3.05米,尽间3.55米;进深8米,格灵门窗20扇,柱16根,俱为青石素面柱础。“迎辉堂”前,南有“南厢房”,座南向北,面阔三间,北有“卧隐堂”,座北向南,面阔3间,建筑形式与“迎辉堂”相仿。前有…[详细]
景徽公祠
  景徽公祠位于塱头村中社。始建于明代,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重修。坐北朝南,三间三进。总面阔12米,总进深36.5米,建筑占地458平方米。人字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碌灰筒瓦,青砖墙,红泥阶砖铺地。头门面阔三间12米,进深两间7.5米共十一架,前廊三步。正脊灰塑雀鸟、梅花、牡丹、山水等图案。前檐梁架、封檐板均雕刻戏曲人物、雀鸟瑞兽、花草瓜果等纹饰。大门嵌宽1.8米的花岗岩门夹,石门额阳刻“景徽公祠”,上款刻“道光乙巳(1845年)仲秋重修”,下款刻“知宜城县事梁应乾□刻,孙家桂敬摹”。明间设中门。左次间山墙嵌砖雕门官神龛。石门墩雕刻狮子、宝瓶、花草等纹饰。门面水磨青砖墙,花岗岩石脚。四级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