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经幢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经幢篇

松江唐经幢
  松江唐经幢全名“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为上海地区现存最古老的建筑物,位于松江区中山小学内。该石幢建于公元859年(唐大中十三年),材质为石灰岩,1962年大修,现存21级,高9.3米。幢身8面,刻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并序,以及建幢铭。其余各级,如托座、束腰、华盖等部分,雕刻精致,有海水纹、宝相莲花、卷云、力士、天王、菩萨、供养人及盘龙、蹲狮等。整个建筑高大美观,雕刻细腻,线条洗练圆熟,人兽以至花卉均有丰满之感,极具大唐艺术风格。第十一级狮首华盖,八角每角上有狮首,口含璎珞。第十二级联珠,双半球,刻莲花和如意纹。第十三级卷云纹托座,仰盘式,镌卷云。第十四级四天王浮雕,东南西北四面各刻横眉怒目的…[详细]
赵州陀罗尼经幢
  陀罗尼经幢位于河北省赵县县城内。赵州陀罗尼经幢是在北宋景祐五年(1038年)由赵州人王德成建造的,陀罗尼经幢全部用石料雕琢而成,共七级,平面呈八角形,高约18米,是中国现存石经幢中时代最早的一座,也是最高的一座。经幢的方形台基上刻有“妇女掩门”、各种伎乐、菩萨、蟋龙、莲花等图案和花纹,线条圆润、飘逸,人物造型栩栩如生,充分体现了当时高超的雕刻艺术。经幢上刻有陀罗尼,中间饰满了佛教人物、经变故事等图案。幢顶的宝刹是铜质的火焰宝珠,造型清秀素雅,衣纹华丽,是宋代造型艺术的佳作。经幢一般都是用石料雕刻而成,是镌刻佛经的建筑物,这种形式的建筑物创始于唐初,以后日趋华丽,造型繁复,雕刻考究。赵州陀罗尼经…[详细]
威县弥勒经幢
  邢台威县有宋淳化二年的《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幢》,简称弥勒经幢,因该经幢上同时刻有《弥勒菩萨上升兜率天经》和《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两部经书,所以也称作威县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简称陀罗尼经幢。1993年被列为河北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弥勒经幢(陀罗尼经幢)修成于北宋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全部用青石料选砌而成,共分十层,通高3.28米,1993年被列为河北省重点保护文物。1985年8月25日,由威县三位农民在县城东南河渠挖土时发现。幢基座呈正方形,表面为双层莲瓣浮雕。中部有圆鼓形台面,幢身系用一块青石雕成,经幢青石质,八棱形。共为10节,通高3.28米。幢身通高116厘米,最大直径29厘米,每…[详细]
前南庄陀罗尼经幢
  前南庄陀罗尼经幢准,位于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杨税务乡前南庄村,现移至廊坊市博物馆的碑碣苑保存。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经幢于1990年5月被发现,缺刹。基座下有两层青砖铺砌的方台,幢座下部为八边形盘状石雕,四面浮雕奔驰状瑞兽,四面浮雕花卉,各面交错排列,顶面雕祥云图案;幢座上部为圆形盘状仰莲石雕,莲瓣重叠向上作盛开状。幢身由大八面柱体、八角形托盘、小八面柱体组成。大八面柱体阴刻楷体字《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立幢人家世、立幢经过、立幢时间等内容,八角形托盘雕饰兽面衔环、幔帐等图案,小八面柱体四宽面雕佛龛,龛内雕四方佛像,四窄面刻佛名及真言。幢顶为八角攒尖式屋盖,上刻瓦垄,檐下刻斗拱。…[详细]
梵天寺经幢
  梵天寺经幢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凤凰山东麓梵天寺路。梵天寺为五代吴越国名刹。据《吴越备史》载,梁贞明二年(916年),钱镠迎鄮县(今鄞县)阿育王寺释迦舍利塔到杭州,建城南塔珍藏。后城南塔毁于火。乾德三年(965年),吴越国王钱弘俶重建,后改为梵天寺。梵天寺经幢建于公元965年,是南塔寺的门前遗物,左右各一对,高近15米。经幢通体用太湖石雕刻而成。双幢形式、结构基本相同,南北对峙,相距13米,幢高15.76米,由基座、幢身、腰檐、短柱层及幢项五部分组成。幢顶为日月宝珠,雕刻精致,纹饰各异。基座为须弥座,共三层,雕有覆莲、幡龙、菩萨像等,底层浮雕“九山八海”;束腰浮雕蟠龙,生动威武;上层短柱四周凿…[详细]
蔡家镇经幢
  蔡家镇经幢位于张家洼街道办事处蔡家镇村。年代为唐。 2006年12月7日,蔡家镇经幢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蔡家镇,872亩地,220户,759口人。村始建于元末,明初蔡耕由河北枣强迁此,故名蔡家镇。蔡家镇村南首,有座市级重点保护文物——唐经幢,此幢建于公元709年,八棱形,莲花座,幢翼角起,高3.62米,周长2.24米,八面均有阳刻文字,其中一部分胜陀罗尼经,一部分是县令贾思玄治理莱芜的业绩。幢身除几处弹痕外,尚属完整,这座经幢是“唐朝景龙三年四月八日由宋州宁陵县贾思玄敬造”。幢体西、南刻有序文,其它几面分别是楷书阴刻字。据史料记载,此经乃印度娑罗门僧佛陀罗利所译…[详细]
邢台道德经幢
  邢台道德经幢,位于今河北省邢台市旧城内东北部,现南长街办事处后院内。经幢高约七米,以亭覆庇,由顶、身、座三部分组成,八面棱形,分为三截。一至七面,阴刻楷书《道德经》原文及玄宗皇帝对《道德经》的逐句注释。经幢文革期间被毁,后修复。 经幢高约七米,以亭覆庇,由顶、身、座三部分组成,八面棱形,分为三截。 刻文内容 一至七面,阴刻楷书《道德经》原文及玄宗皇帝对《道德经》的逐句注释。第一面开头阳刻篆书“大唐开元圣文神武皇帝注道德经一部”十六个大字,每个字高十点三公分,宽十一点二公分。 第八面上部,书写“大唐开元二十七年,岁在单阏月中南吕五日乙丑,皇五从弟中散大夫使持节邢州诸军 事守邢州刺史上柱国质建”…[详细]
大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
  卢龙陀罗尼经幢卢龙陀罗尼经幢座落在卢龙县城内南门里十字路口处,东、南、西三面皆是水泥街道路面,北面是土质街道路面。卢龙县陀罗尼经幢为八棱多据《平州石幢记》载,石刻经幢为唐仪凤年间始建。后于“正隆四年五月二十日遭风雷暴至仆之于地”。现存石幛为金大定九年(1169)兴工重建,十一年落成,奇巧之势,十倍于前。经幢的第四节刻有《重修北平石幢记》,结尾落款刻有“大明万历二十八年岁次庚子十一月初一日立”的字样。此即说明在明·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曾对卢龙陀罗尼经幢进行过重修,具体修缮情况不详。在经幢台基东面正中一块石灰石质的栏板的左右两侧位置上分别刻有“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七月阖会公二”、…[详细]
惠山寺经幢
  惠山寺经幢,在无锡惠山寺古华山门内两侧,南侧为唐陀罗尼经幢,北侧为宋大白伞盖神咒幢,两幢中间相距10米。唐陀罗尼经幢,建于唐乾符三年(876)。高6.26米,底部直径1.48米。由幢基、幢身、幢顶三部分组成。幢基为三组八角形束腰式基座,底部为束腰形须弥山;中间一组底座上满刻海水纹,八角形束腰上浮雕狮子四个,姿态各异,上乘覆莲瓣托座;上面一组八角形束腰上面刻壶门式龛八个,内雕佛像,结跏趺坐,其上为仰莲瓣,仰莲之上为八角形座,每面刻栏杆,转角处为莲瓣首望柱。幢身立于栏杆石座之上,作八棱形石柱,遍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系白鹿山人李端符书。幢身上部为八角形宝盖装饰,角隅处均饰狮首,口衔连珠状璎络带。宝盖…[详细]
三口镇石经幢
  三口镇石经幢(唐宋)石经幢位于连云港市灌南县三口镇大北村古来安河北岸。该经幢仅残存幢身部分,高160厘米,直径30厘米,幢顶与幢座皆已佚失。幢身顶端留有一直径约12厘米、高8厘米的石榫,用以固定幢顶。幢身用整块青石凿成,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部为一高80厘米的长方体,东、南、西三面刻有佛像。三幅佛像均身着通肩式法衣。面向南方的佛像,结跏趺坐于莲花形须弥座上,头发垂至耳后,头顶肉髻,面容慈祥;其余两尊佛像,结跏趺坐于椭圆形须弥座上,头顶亦有肉髻,佛发垂至肩部。据专家考证,石经幢上的三尊佛像是佛教中的西方三圣,阿弥陀佛居中,观音菩萨胁侍在左,大势至菩萨胁侍在右,三者为修行净土宗者礼敬的对象。幢身下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