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八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八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2015年12月10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第八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和第一批广东省水下文物保护区名单。
莲塘村古氏洋楼
  莲塘村古氏洋楼位于梅县区城东镇,这里的竹管塘一带,曾经是连姓族人居住的家园,屋前一口大池塘支荷摇曳,是莲花盛开的水域。虽然,随着时光的变幻,人世沧桑,连姓族人已经迁往他处,这里居住的古姓、叶姓等居民仍然将村庄唤作莲塘。离树德楼不远的西南方,一座具有南洋风格的建筑屹立在山坳小溪旁,与另一栋传统围屋比邻而立,房子的建造者是缅甸古姓华侨兄弟。莲塘村古氏洋楼建于1919年,坐西向东,为中西合璧合杠走马楼,总面阔27.65米,总进深30.85米,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合瓦屋面,歇山式瓦顶。正立面设连券式门楼。左、右侧立面柱廊式迥廊,琉璃窗饰栏杆。该楼双轴线。东西轴线上设三堂,南北轴线上设上、下堂。二…[详细]
李务本堂(李耀汉大屋)
  李耀汉大屋规模之大,是县内甚至粤西地区极为罕见的,其建筑占地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围墙高筑、碉堡护卫等花园式宅院,住房、仓库、厨房、车房、马房、兵房、炮楼、哨亭等建筑布局分明。此外,李耀汉大屋蕴涵的文化价值在粤西地区并不多见。其宅院坐西向东,主体由前后三进大屋两座主体构成,砖木结构,水磨青砖砌墙,极具岭南传统民居特色;其宅院仍保留的坤甸木柱等建筑材料,不仅价值不菲,更具历史研究与教育后代等价值“火烟相盖两省长,一河两岸九统领”。民国初期,新兴县天堂镇出了李耀汉、翟汪两位广东省省长,还有9个团级以上的统领。其中,李耀汉遗留下来的大屋,又称“省长大屋”、“李家大屋”,是新兴县内最大的宅院,保留了民国…[详细]
玉成围
  玉成围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合水镇森洞村九组,由陈氏十四世寿公兴建,始建于民国十一年(1921)。坐东南向西北,为三堂二横一围龙屋,总面阔53.6米,总进深48.9米,建筑占地面积2630平方米,分布面积约4200平方米。经夯墙和木石构架承重,来瓦硬山顶,整体建筑以厅堂为中轴。厅堂两侧为横屋,后面建有半月型的围屋连接横屋。2015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汕头桂园
  位于汕头市金平区公园路的桂园,是一座见证了中国革命风云岁月的历史建筑,多名重要历史名人曾在此工作、居住。据《汕头市志》记载:民国14年(1925年),国民革命军东征军入汕后,东征军总指挥蒋介石曾驻于此楼,右路军总司令许崇智、黄埔军校党代表廖仲恺同俄国顾问加伦赶到桂园,与蒋介石商议讨伐杨希闵、刘震寰的重大军事对策,这里也成为见证国民革命军东征的一处重要历史遗迹。桂园将成为市民和游客认识了解中国革命历史、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其应有的文物价值、历史价值、建筑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将得到充分发挥。2015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学发公祠
  学发公祠位于广东省阳山县七拱镇大禾岗,距四驱车场3公里,背山面水、座南朝北,由爱国华侨朱海均先生为纪念其先父朱学发而建造。因其外形酷似拉萨布达拉宫以及“其宏壮之规模为北江数府州所未有”,故而称之“广东布达拉宫”。公祠建成于1935年,公祠属中西结合宫殿式的巨型建筑,中西合璧,同时也具有鲜明客家建筑风格。公祠前后座的石门框,共刻有十一匾十三联。十一匾中,国民党党政军要员余汉谋、李汉魂、陈济棠、邓泽如的手笔各占其一,余下七匾及十三联均为清末科举榜眼朱汝珍所作。题写人身份与匾联水准之高,在粤北实属罕见。清朝末年榜眼朱汝珍在《阳山县志》序中有这样的描述:“见其宏壮之规模,为北江数府州所未有。”近百年过…[详细]
喆庐(丘哲故居)
  丘哲故居位于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大黄村,以丘哲的“号”而被称为“喆庐”。“喆庐”建成于1925年,建筑面积约2500平方米,为四面坡式中西合璧的二层民居建筑,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据记载,丘哲曾在松口与谢逸桥等开办松口体育学堂,把学堂办成为宣传同盟会政治主张、训练骨干人才的场所。他还利用松口任教的机会,在松口镇开设“公裕源”米店,作为同盟会秘密联系的据点。在大黄村的乡贤馆中设有丘哲的纪念堂“思喆堂”。“思喆堂”是由丘哲的子女捐资兴建的,里面展有丘哲铜像及其生平事迹的介绍,以此来纪念丘哲。2015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张民达故居
  张民达故居位于梅县桃尧镇石螺岗村。故居坐西北朝东南,占地面积65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平面为“凸”字形。混凝土框架结构,底层及二层均有阳台式回廊,正面为券廊。大厅正面设置木楼梯,靠后壁处上三分一高后分左右梯登楼。大厅两侧为房间,左右对称,布局相同。故居依山而建,环境幽雅。1979年11月维修。张民达(1885━1925年)早年参加同盟会,马来西亚归国华侨,孙中山先生的忠实信徒,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建国粤军的杰出将领。战功显赫。1924年擢升建国第二师师长。1925年2月率部参加第一次东征,4月25日乘船往汕头开会,在潮州湘子桥附近翻船,被洪水溺死,葬于广州。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上将。1…[详细]
庙边学校旧址
  庙边学校旧址位于台山市端芬镇。建于1922年的庙边学校,主体是一座主楼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西方古典式建筑物,它装饰精美,手工精致,代表近代乡村华侨建筑的较高水平。2015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虎门医院旧址
  虎门医院旧址位于虎门镇人民南路执信公园内,由门楼、商颂亭、虎门医院主体建筑三部分构成。据史料记载,虎门医院是由蒋光鼐等人发起倡建,于1933年正式落成。现在虎门医院旧址已命名为虎门镇执信公园,以纪念朱执信先生。园内广植花草树木,宁静怡人,文物本体得到较好的保护与利用,成为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休闲的重要场所。虎门医院大楼现为老人活动中心。2015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淞沪抗日和籍烈士纪念碑
  广东和平十九路军纪念碑是中国第一座抗日纪念碑。当年淞沪抗战广东和平籍将士共有48人战死沙场;翌年和平县老百姓自发捐款,买下东山岭的一个小山头,修建烈士纪念碑,成为全国第一座建成的抗日纪念碑。广州的十九路军纪念碑全国闻名,但有人可能不知道广东省还有一座纪念十九路军烈士纪念碑——位于和平县的淞沪抗战和平籍烈士纪念碑。在这座全国最早建立却默默无闻的抗日纪念碑前,十九路军和平籍将士的后人,常常到这里纪念他们为国捐躯的先人。他们认为,不仅仅是在清明节,在“一二八”、“九一八”、“七七”等与抗战有关的特殊日子,在这铭刻抗战英雄事迹的纪念碑前,都应该有人来献花纪念。和平县淞沪抗战和平籍烈士纪念碑位于县城东山…[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