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甘肃省第一至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甘肃省第一至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马家坬遗址
  马家坬遗址位于榆中县连搭乡马家坬村西北500米。内涵分属马家窑文化与齐家文化。面积约4000平方米,文化层厚约0.5米。采集有属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的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和彩陶片,彩陶纹饰有黑、红色宽带纹、锯齿纹、网格纹,器形有小口双耳壶、双耳瓶和高领折肩罐;齐家文化饰有篮纹的夹砂红陶和彩陶片及高领折肩罐、大口双耳罐等。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马家窑文化与齐家文化的相互关系有重要价值。…[详细]
崔家庄遗址
  崔家庄遗址位于临夏县北塬乡崔家村东北侧。属齐家文化。面积约10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4米,暴露有灰坑、窖穴、墓葬和白灰面居址。曾出土陶器、玉器、石器、骨器40余件。陶器主要为泥质和夹砂红陶,器表多素面,部分饰绳纹、篮纹和附加堆纹,器形有侈口高领深腹双耳罐、双大耳罐、侈口鼓腹罐和鬲等。石器有刀、斧、凿、锛、弹丸、网坠等,以磨制石器居多。玉器有璜、璧、玦等。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齐家文化的内涵有重要价值。…[详细]
高寺头遗址
  高寺头遗址位于礼县石桥镇高寺头村。属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面积约6万平方米,文化层厚2.5--3米,1986年10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了发掘。遗址有房址、灰坑、灶坑等。出土陶质有泥质红、橙黄陶和夹砂灰陶片,彩陶纹样有施黑彩勾叶圆点纹、网纹,器形有盆、瓮、钵、罐、瓶、人首形器盖等。另出土有陶环、纺轮和陶刀等。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仰韶文化的分布、内涵、发展变化及与齐家文化的关系有重要价值。…[详细]
赵家水磨遗址
  赵家水磨遗址位于酒泉市肃州区果园乡高闸沟村南1公里。属四坝文化。分布于讨赖河(北大河)北岸,面积约3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6--1米。采集有夹砂红灰陶片、泥质红陶片及彩陶片,多施紫红色陶衣,彩陶纹样有平行线纹、网格纹、三角纹,器形有双耳罐、钵等。并采集有石臼、单孔石斧、石纺轮及骨匕等。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四坝文化的分布、内涵和河西早期青铜文化有重要价值。…[详细]
徐李碾遗址
  徐李碾遗址位于庄浪县南湖镇北关村北1公里。是一处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与齐家文化共存的遗址。面积约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1.5米,暴露有灰坑。采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陶片有泥质和夹砂红陶、橙黄陶,纹饰主要为细绳纹、划纹、弦纹,彩陶纹样多见勾叶纹、弧线三角纹,器形有平口沿盆、瓶、敛口钵、重唇口尖底瓶等;齐家文化的陶片为泥质红陶、夹砂红褐陶,器表素面或饰篮纹、附加堆纹,器形有侈口罐、双耳罐、高领罐。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仰韶文化的分布、内涵及其与齐家文化的关系有重要价值。…[详细]
川口柳家遗址
  川口柳家遗址 位于庄浪县水洛镇川口柳家村东500米。属寺洼文化。面积约1.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8—1.2米,暴露有墓穴、灰坑;采集到素面、附加堆纹夹砂橙黄陶马鞍口罐、鬲等数10件,以及青铜护腕、骨质三孔器、铜泡、料珠等。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寺洼文化的内涵有重要价值。…[详细]
灰咀坬遗址
  灰咀坬遗址位于临洮县太石镇沙塄村东北1公里。是一处辛店文化居址和墓葬共存的遗址。面积约1.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5--1.2米,断面暴露有房址、墓葬。采集有夹砂红褐陶片,器表施白或紫红色陶衣,饰绳纹、划纹,彩绘纹样有黑彩犬形纹、双勾纹、波折纹、回纹,可辨器形有盘、盆、杯、钵等。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辛店文化的内涵有重要价值。…[详细]
西峪坪遗址
  西峪坪遗址位于西河县西峪镇上坪村。属齐家文化。面积约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2.5米,暴露有灰坑、墓葬等。采集有泥质红陶和夹砂红褐、灰、黑陶片,器表多饰绳纹、附加堆纹、方格纹、锥刺纹,器形有单、双耳高领大口罐、盆、鬲等。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齐家文化的内涵和发展演变有重要价值。…[详细]
苏家台遗址
  苏家台遗址位于平凉市崆峒区柳湖乡吊庄村西600米。是一处河南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与甘肃齐家文化共存的遗址。面积约2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5--3米,暴露有灰坑、白灰面居址。采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陶片为泥质和夹砂红陶,饰细绳纹,彩陶纹样有弧线三角纹、网格纹,器形有尖底瓶、碗、罐、钵等;齐家文化陶片为泥质、夹砂红、灰陶,饰绳纹、篮纹,器形有单耳杯、罐、豆等。另外,该遗址曾出土陶祖、陶网坠;石器有斧、纺轮、石球,此外还有骨锥。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庙底沟类型的分布、发展及其与齐家文化的相互关系有重要价值。…[详细]
寺山遗址
  寺山上遗址位于崆峒区白水镇白水村西南100米处。面积3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2—4米,有灰层、灰坑、白灰面遗迹。出土遗物有较完整的陶器尖底瓶、缸、席纹印模,还有石丸、石锤及蚌饰品等。属仰韶文化,兼含齐家文化。1963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